房地产业

搜索文档
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哪些趋势值得关注?
中国发展网· 2025-07-16 08:50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达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同比增5.3%,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保持在45% [2] 消费与服务业 - 居民消费品质升级需求显著,绿色低碳产品及文娱、体育、旅游等服务消费需求增加 [2] -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稳定,反映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2] 外贸与供应链 - 中国出口增长依赖供给稳定性和韧性,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新机会 [3] - 与中国建立稳定经贸联系可降低全球供应链风险 [3] 金融与信贷支持 - 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从1月1.86%降至6月1.46%,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从2.16%降至1.5%,资金成本下降支撑实体经济 [3] - 信贷结构改善,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支持力度加大,先进制造业、涉农贷款、消费类贷款增长较快 [4] 房地产市场 - 名义按揭利率下降带动地产销售和价格回暖,7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止跌回稳 [5] - "好房子"政策及城市更新政策为行业创造新机会,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5] 产业竞争与政策 - 需区分公平竞争与"内卷式竞争",后者扭曲价格信号导致多输局面 [5] - 建议通过行业协会规范、法治手段及政策支持遏制不正当竞争,扩大有效需求 [6] 全年经济展望 - 下半年贸易数据通常强于上半年,消费促销和节日活动将提振需求 [7] - 若下半年GDP保持5%左右增速,全年经济增速有望略超5%的政府目标 [7]
6月和二季度经济数据点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对下半年稳经济很重要
中银国际· 2025-07-16 06:09
经济增长总体情况 - 上半年实际GDP累计同比增长5.3%,二季度实际同比增速5.2%,名义同比增速3.9%,给全年5.0%的增速目标打下较好基础[2][3][40] - 上半年平减指数累计同比下降1.0%,降幅较一季度扩大,扭转名义与实际GDP增速倒挂或成政策发力点[3] 产业贡献情况 - 上半年三产贡献率60.1%最高且较一季度上升1.0个百分点,二产贡献率36.5%,一产贡献率3.3%[5] 工业增加值情况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环比上升0.50%,1 - 6月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高技术产业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0%、7.0%、1.9%、9.5%[2][11][13] 社零消费情况 - 6月社零同比增长4.8%,较5月下降1.6个百分点,服务消费累计同比增长5.3%,较1 - 5月上升0.1个百分点[2][17]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 1 - 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6%,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7.5%,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6%,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下降11.2%[2][24][27] 房地产市场情况 - 1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5.5%,6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降幅延续收窄趋势[2] 居民收支情况 - 上半年居民收入同比增长5.3%,人均消费支出累计同比增长5.3%,服务类消费增速较高,居住类消费占比上升[2] 下半年形势与政策建议 - 下半年外需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不确定性大,内需释放依赖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建议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及财政、货币政策调整和房地产政策宽松空间[2][41] 风险提示 - 全球通胀二次上行、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2][42]
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
国家统计局· 2025-07-16 01:30
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GDP核算数据 核心经济指标 - 2025年二季度GDP绝对额341778亿元,同比增长5.2%,上半年累计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 [2] - 第三产业增速领先:二季度增长5.7%(绝对额195172亿元),上半年增长5.5%(390314亿元),贡献率显著高于第一、二产业 [2]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突出:二季度增速11.8%(绝对额18750亿元),上半年增速11.1%(37120亿元),为全行业最高 [2] 行业细分表现 第二产业 - 工业增加值二季度104206亿元(+6.2%),其中制造业87771亿元(+6.5%),上半年制造业累计169885亿元(+6.6%) [2] - 建筑业二季度23781亿元(-0.6%),但上半年累计38211亿元转为正增长(+0.7%) [2] 第三产业 - 批发零售业二季度35129亿元(+6.0%),上半年68226亿元(+5.9%) [2] - 金融业二季度25737亿元(+5.8%),但上半年增速放缓至4.8%(51559亿元) [2] - 房地产业持续低迷:二季度21072亿元(+1.0%),上半年42377亿元(+1.0%) [2] 历史对比 - 2025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5.2%)较2024年同期(4.7%)提升0.5个百分点,但低于2023年同期(6.5%) [5] - 环比增速保持稳定:2025年二季度环比增长1.1%,与一季度(1.2%)基本持平 [7][8] 核算方法 - 采用生产法为基础核算季度GDP,行业分类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10][20] - 不变价增加值基期为2020年,使用价格指数缩减法和物量指数外推法计算 [26][27] - 季节调整采用NBS-SA软件,剔除春节等移动假日因素影响 [30]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7-15 09:2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总结新时代城市发展成就,明确未来城市工作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 [2][3] - 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4] - 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3] - 强调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集约高效 [4] 城市工作重点任务 -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推进县城城镇化建设 [5] - 建设创新城市,培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5] - 建设宜居城市,优化空间结构,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 - 建设美丽城市,推动减污降碳扩绿,提升生物多样性 [5] - 建设韧性城市,推进基础设施安全工程,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 [5] - 建设文明城市,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5] - 建设智慧城市,创新城市治理理念和模式 [5]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监管部门推出政策组合拳,房地产市场已出现积极变化 [10] - 构建新模式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的治本之策 [10] -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正经历深度调整 [11] - 新模式需从住房、土地、财税、金融四方面进行制度变革 [15] - 建议推进保障房建设,优化存量商办楼宇处置政策 [12] - 长租公寓、养老公寓等以租为主的公寓是新模式重要方向 [13] - REITs可推动商业不动产领域形成存量盘活和新增投资良性循环 [14]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趋势 - 2024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达8.1亿平方米 [12] - 住房总需求将面临稳中放缓甚至下行压力 [16] - 人口区域分布变化和老龄化对住房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16] - 房地产对经济贡献从增量拉动转向存量带动 [11] - 改善性住房需求上升,新市民和青年住房压力大 [11]
快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有关房地产的五点解读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15 07:52
核心观点 - 通过供需两端协同发力,短期内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长期引导行业向"高品质、低风险、可持续"的新发展模式转型 [1][14] - 新型城镇化仍是房地产需求的基本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 1%提升至2024年的67%,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 [2][3] - 城市群、都市圈协调发展及县域城镇化将重塑房地产市场格局,核心城市群和都市圈住房需求增长可期 [4][5][6] - 集约高效发展思路将推升城市核心区价值,优化增量结构并加大高品质改善住宅供应 [8] - 城市更新和住房改善需求将持续释放,中国城镇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更新改造 [9][10] - "好房子"供给迭代将支撑新房市场成交,形成新的价格基准和梯度 [12][13] 新型城镇化与需求基本盘 - 2013-2024年累计实现1 5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城镇化率提升至67%,支撑房地产20年高速发展 [2] - 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但户籍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仍存,刚性需求持续 [3] - 县域城镇化潜力大,1564个低城镇化率县域(平均44%)常住人口达6 1亿,需求增量可观 [6] 城市群与区域格局 - 2025年住宅开发土地成交额前5城占全国300城的42%,30城新房成交面积占百城58% [5] - 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等核心城市群集中 [5][14] - 县域城镇化中208个县级市、1356个市辖县城镇化率低于60%,发展空间广阔 [6] 集约发展与核心区价值 - 特大城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严控新增用地并盘活存量,强化核心区土地价值 [8] - 优化增量结构,加大城市更新力度,提升高品质改善住宅供应 [8] - 城市核心区小面积、低容积率地块集中供应,带动产品升级 [13] 城市更新与改善需求 - 2015年后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刺激房地产高速发展,当前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 [9][10] - 城镇300多亿平方米存量住房需更新改造,催生安全舒适低碳的改善需求 [10] - 住房产品迭代周期到来,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 0米、4层起设电梯等标准提升品质 [12] "好房子"供给迭代 - 2025年"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一轮产品迭代以经济合理、安全耐久等四维标准升级 [12] - 计容新规和四代住宅凭借品质优势热销,改善需求庞大 [13] - "好房子"将形成新价格基准,实现市场供求动态平衡 [13][14]
卧龙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20:54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7月10日、7月11日和7月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属于异常波动情形 [2][4] - 公司自查确认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无重大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调整 [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确认无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3][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36.11亿元(同比下降24.08%),净利润4086.29万元(同比下降75.15%)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加97.53%),净利润3608.63万元(同比下降22.22%) [2] - 截至2025年7月14日公司市盈率达173.17倍,显著高于行业分类"K70房地产业"的26.38倍 [2][9] 市场与信息披露 - 公司未发现可能影响股价的媒体报道、市场传闻或热点概念 [7] - 董事、监事及控股股东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9] - 公司声明所有信息披露均以指定媒体为准,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11][12]
市北高新: 市北高新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6:28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10日、11日、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2] - 公司自查及控股股东书面征询核实后,确认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2] - 公司控股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公司股票 [3] 生产经营与重大事项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生产成本和销售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秩序正常 [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确认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重大交易类事项等影响股价的敏感信息 [1] 市场传闻与参股情况 - 公司未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运营的市北高新园区也未涉及该产业 [2][3] - 公司参股上海浦江数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和上海数据发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56%),但不参与其日常经营管理 [2][3] 财务数据与行业对比 - 截至2025年7月11日,公司A股市净率为1.67,所属行业"K70 房地产业"市净率未披露具体数值 [2]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1.2亿至1.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亿至1.8亿元 [2][3] 信息披露与董事会声明 - 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等及上交所网站 [4][5] - 董事会确认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前期披露信息无需更正或补充 [5]
卧龙新能: 卧龙新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1:1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7月10日、7月11日和7月14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异常波动情形 [2][3] 生产经营状况 - 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活动一切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情况未出现大幅波动 [2] - 内部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2] 重大事项披露 - 除已公开披露信息外,公司不存在影响股票交易价格异常波动的重大事宜 [2] - 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包括重大资产重组、发行股份、收购、债务重组、业务合作等事项 [2] 媒体报道与市场传闻 - 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2] - 未发现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1,061.31万元,同比下降75.15%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473.79万元,同比增加97.53%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8.63万元,同比下降22.22% [3][4]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7月14日公司市盈率为173.17倍 [3] - 所属行业分类"K70房地产业"最新市盈率为26.38倍 [3] - 公司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指数水平 [3] 股东行为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异常波动期间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 [3]
晚间公告丨7月14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7-14 10:41
品大事 - 中化装备拟发行股份购买益阳橡机100%股权和北化机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配套资金,股票自2025年7月15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3] 观业绩 净利润同比下降 - 酒鬼酒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00万元—1200万元,同比下降90.08%—93.39%,营业收入5.6亿元左右,同比下降43%左右,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导致经营承压 [5]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 苏利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200万元—8600万元,同比增长1008.39%—1223.91%,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及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能力 [6] - 特一药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400万元—3800万元,同比增长1164.22%—1312.95%,核心产品止咳宝片销量恢复至2023年同期的61.29%,线上业务拓展新消费群体 [7] - 华宏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000万元—8500万元,同比增长3047.48%—3721.94%,稀土原料产品价格企稳回升推动业绩提升 [8] - 华夏航空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741.26%—1008.93%,民航需求改善推动航班量增长和机队利用率提升 [9] - 贤丰控股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400万元—4200万元,同比增长524.58%—671.53%,主要因处置厂房确认非经常性收益约4400万元 [10] - 新易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人工智能算力投资增长带动高速率产品需求增加 [11][12] - 恒生电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51亿元,同比增长740.95%,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加约1.7亿元 [13]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53亿元—39.66亿元,同比增长55%—78%,投行、股票业务及财富管理收入增加 [14] - 信达证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9.21亿元—10.44亿元,同比增长50%—70%,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15] - 山西证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4亿元—5.44亿元,同比增长58.17%—70.72%,财富管理、自营投资及国际业务增长 [16] - 国城矿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3亿元—5.48亿元,同比增长1046.75%—1174.69%,出售赤峰宇邦矿业65%股权确认投资收益6.58亿元 [17] 扭亏为盈 - 中国稀土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36亿元—1.7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44亿元,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带动销售增长 [18] - 完美世界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8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77亿元,新游《诛仙世界》上线及电竞业务增长贡献业绩 [19] 持续亏损 - 黄河旋风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2.85亿元,超硬材料行业竞争激烈叠加需求疲软导致产品价格低迷 [20][21] - 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25亿元—3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承压 [22] - 陕西黑猫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4.9亿元—5.4亿元,主要产品销量及价格同比下降,焦炭、焦油、粗苯单价分别下降27.72%、25.32%、34.82% [23] - 信达地产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35亿元—39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交付规模减少及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业绩下滑 [24] 签大单 - 中辰股份中标南方电网3.79亿元配网材料项目,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12.26% [26] - 高德红外签订8.79亿元装备系统采购协议,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32.84%,预计年内交付 [27]
光大嘉宝: 光大嘉宝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12:17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9日至7月11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触发异常波动情形 [1][4] - 公司自查确认不涉及市场热点概念,且控股股东及董监高在异常波动期间未买卖股票 [4][5]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下滑58.59%,归母净利润亏损13.9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5.11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减少9.05%,归母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25亿元 [2] 估值水平 - 截至2025年7月11日,公司市净率1.62倍,显著高于所属房地产业(K70)行业平均市净率0.82倍 [2][5] 股东减持动态 - 持股5%以上股东嘉定建业及一致行动人嘉定科投计划减持不超过1,499.69万股(占总股本1%),截至公告日仍在减持计划实施期内 [3][6] 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不动产资产管理和投资,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经营秩序正常 [4] - 公司及控股股东确认不存在重大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4][5] 信息披露 - 公司声明前期披露信息无更正或补充需求,且无未公开的重大敏感信息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