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叫好又叫座,暑期档国产电影如何打动观众、走向世界?
央视新闻· 2025-09-02 03:5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1]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票房前十影片中国产电影占七部 [5]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三部影片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 - 《浪浪山小妖怪》创中国二维动画影史票房新纪录 [6] 成功影片核心要素 - 通过情绪价值与情感共鸣建立观众连接 《南京照相馆》在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引发国内外观众共鸣 [5] - 青年导演展现新颖创作风格 申奥、於水、大鹏等导演作品更具时代特色 [6] - 深度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南京照相馆》展现中国家国观 《浪浪山小妖怪》构建东方动画视觉 《长安的荔枝》呈现大唐文化 [6] 产业联动效应 - 电影文创、电影美食、电影取景地旅游等衍生消费得到有效拉动 [8] - 国家电影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推出系列惠民举措 [8] - 与航空公司合作打造"光影之旅" 联合票务平台推出里程积分兑换电影代金券活动 [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消费有力拉动内需 产生消费链式反应 [9] - "电影+"融合思维拓展消费边界 影院成为文化社交和情绪消费场所 [8] - 中国电影纪录持续刷新 观众为好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形成 [9]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暑假消费“热”背后的经济之“韧”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18
文旅:融合创新多点突破,从"流量"到"留量"激活全域消费 暑期各地以"文旅融合"为核心,通过场景创新、业态升级、服务优化,"停留经济""夜经济""票根经济"……创新的消 费供给衍生了更多消费爆点。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齐平 见习记者吴佳仪)从铁路客运量突破9亿人次的"流动热度",各地文旅融合的"体验 升级"、出新出彩,再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119亿元的"观影热潮"……这个暑期,大江南北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幅火热 景象,多领域消费数据节节攀升,不仅折射出民众多元化的暑期生活需求,更彰显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 力。 暑运:暑运客运量再攀高峰,彰显出行活力 作为暑期消费的"先行指标",铁路客运量持续高位运行,见证着民众出行热情的高涨。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5年暑 运,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9.4亿人次,首次突破9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航空出行同样保持高增长。民航局数据显示,7月国内航空市场完成旅客运输量6473万人次,同比增长2.7%。国际客 运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达709万人次,同比增长15.7%,规模创历史新高。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暑运期间,全 ...
超119亿元! 暑期档电影与观众“双向奔赴”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0:41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观影人次达3.21亿 [1] - 国产片从7月中旬起热度走高,市场表现稳中有进 [1]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位列票房榜前三 [1] 影片题材特点 - 暑期档上映100余部影片,涵盖历史、动画、喜剧、动作、悬疑等多种题材 [2] - 抗战题材影片表现突出,包括《南京照相馆》和《山河为证》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作品 [2] - 动画电影取材优秀传统文化,《聊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展现文化自信 [2] 创作视角特点 - 多部影片采用微观视角聚焦普通人,《南京照相馆》关注抗战背景下小人物,《长安的荔枝》展现唐朝小吏故事 [4] - 微观视角蕴含人文关怀,让观众更易感同身受 [4] - 观众希望在作品中看到鲜活饱满的人物形象 [4] 内容创新特点 - 创作者对经典进行创新诠释,《浪浪山小妖怪》关注西游无名之辈,《聊斋:兰若寺》用新叙事串联原著 [5] - 改编作品寻求新意,《捕风追影》用密集动作戏添彩,《戏台》加入更多戏剧冲突 [5] - 多部影片在网络平台获得高分评价,优质内容满足多元需求 [2] 行业市场表现 - 暑期档作为全年时间跨度最长档期,是观察电影市场态势的重要窗口 [5] - 电影和观众相互选择相互成就,好作品与好观众双向奔赴 [5] - 部分电影采用提前点映策略,市场反馈影响观众观影决策 [2]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陈可辛们亏损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27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2] - 平均票价37.2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2]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但过亿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2] - 票房5-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去年冠军《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5][6]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量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暑期档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3] - 影市平淡与渠道扩张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剧 [4] 创作格局演变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等新生代作品占据票房前三 [7]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票房3.75亿元 豆瓣评分5.7 导致出品方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9] -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 陷入巨亏境地 [10] 动画电影突破 - 动画片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5][12]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验证成功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2] - 衍生品开发成效显著 与超过30家企业合作 上线衍生品超800个 [13]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4]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14] - 政策导向强调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旗舰企业 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工作室 形成分层发展格局 [15]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陈可辛们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2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2]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2] - 平均票价同比下降8.8%至37.2元 主要受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电影消费券补贴影响 [2]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2] - 票房5亿-10亿元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头部项目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2024年《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孤注一掷》35.26亿元 [7][9]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其中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4] - 影院数量持续扩张与市场平淡形成反差 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大 [4] 内容创作趋势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均为新生代代表 [11]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导致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仅9085.6万元且巨亏 [13][14] - 影片口碑整体提升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均超过8分 [8] 动画电影突破 - 动画片表现亮眼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元 超出市场预期 [7][16]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成为重要创作路径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在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6] - 动画衍生品开发优势明显 《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30家企业合作 推出衍生品超800个 [18]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预计投入超10亿元补贴 [19] - 财政部下达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70亿元 其中6月下达0.81亿元 [19] - 主管部门强调要形成电影旗舰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的健康格局 通过分线竞争发行突破困局 [20]
电影暑期档止跌:新兴导演崛起 陈可辛们亏损丨消费一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19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电影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但较2023年206.3亿元和2019年177.8亿元的高点仍有明显差距 [1][2] - 观影人次3.21亿人 同比上升12.76% 放映场次3765万场 同比降低1.7% [3] - 平均票价37.2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因片方下调发行结算价及各地电影消费券补贴力度加大 [3] 影片结构变化 - 票房超10亿元影片2部 与去年持平 票房过亿元影片数量从26部锐减至19部 [3] - 票房5亿-10亿元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3] - 头部影片票房收缩 今年暑期档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0亿元 低于2024年《抓娃娃》32.54亿元和2023年冠亚军《孤注一掷》35.26亿元、《消失的她》35.23亿元 [8][10] 影院经营状况 - 在映影院数量1.29万家 同比增长2.8% 其中新建影院214家 较去年同期增加9家 [4] - 市场平淡与渠道持续扩张导致影院生存压力加大 [4] 创作端变革 - 新生代导演崛起 《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浪浪山小妖怪》导演於水、《捕风追影》导演杨子均为新生代代表 [12] - 传统大导演项目面临亏损 陈可辛《酱园弄·悬案》导致欢喜传媒上半年净亏损1.02亿港元 该片票房3.75亿元且豆瓣评分仅5.7 [14] - 姜文《你行!你上!》票房9085.6万元 陷入巨亏境地 [15] 动画电影新路径 - 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票房成为暑期档亚军 超出市场预期 [8][17] - 短片-长片孵化模式成为重要创作路径 该片原IP来自2023年B站短片集《中国奇谭》 当年在B站国创区追番排名第4 [17] - 动画衍生品开发优势显著 《浪浪山小妖怪》已与超过30家企业合作 同期上线衍生品超800个 [19] 政策支持力度 - 国家电影局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中国银联、猫眼、淘票票等机构预计投入超10亿元补贴 [20] - 2025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预算2.70亿元 6月下达0.81亿元 加上提前下达1.89亿元 全年共计2.70亿元 [20] - 主管部门强调需通过分线竞争发行突破困局 推动电影拍摄制作与旅游、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紧密相连 [21]
20省份、近8成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正式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贝森特称特朗普或在今秋宣布美国住房紧急状态|早报
第一财经· 2025-09-02 00:06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并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2] - 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2] 医保政策优化 - 全国20个省份全面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覆盖近8成统筹区[3] 人工智能监管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标识来源[4] 信用体系完善 - 国家发改委就《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修复制度[5] 工业母机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目标到2026年制修订不少于300项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6] 区域创新集群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跃居榜首[7] 房贷政策调整 - 上海房贷新政落地 存量客户可通过线上申请调整利率 部分二套利率下降9BP[8] 科技金融发展 - 湖北多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提出25条举措 目标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武汉科技金融中心[9][10]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其中国产片票房占比76.21%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11] 数字监管政策 - 欧盟表示将继续执行《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 强调这些立法具有非歧视性[12] 贸易与关税影响 - 巴西8月对美咖啡出口量同比暴跌55.24% 主要受美国50%关税影响[13] 汽车行业动态 - 蔚来汽车8月交付31305辆 同比增长55.2% 自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理想汽车[19] 黄金价格走势 - 品牌黄金饰品价格突破每克1020元 周大福和潮宏基足金价格达每克1027元 较前日上涨12元[20] 交易所发展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 上市公司达274家 总市值超9000亿元 合格投资者超900万户[21] - 港交所优化按金抵押品安排 降低市场参与者成本[22] 机构交易动向 - 9月1日龙虎榜显示机构净买入东山精密3.77亿元 净卖出岩山科技2.13亿元[23][24][25][26] 汽车行业展会 - 成都车展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仍是中西部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27] 银行业务变化 - 14家银行信用卡余额半年缩水2000亿元 信用卡交易量同比普遍下降[28] 企业业绩发布 - 中国国航和蔚来分别将于15:00和20:00举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29]
潮评丨两个“119”背后的消费交响曲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05
暑期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19亿人次 日均1.92亿人次 同比增长4.3% [2] - 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吸引3.21亿人次观影 同比增长12.75% [4] - 两个"119亿"指标共同彰显内需市场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 [4] 交通出行领域表现 - 公路自驾出行达87亿人次 占比73% 乡村自驾游成为新增长点 [2] -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首次突破9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铁路部门推出亲子游、研学游、康养游、歌迷专列等特色班列 广受欢迎 [5] 文化消费领域表现 - 暑期档超过100部影片密集上映 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4] - 《南京照相馆》等历史剧与《浪浪山小妖怪》等动画片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 [4] - 多家影院融合图书、文创、汉服、潮饮等多元业态 打造沉浸式文化空间 [5] 新兴消费业态发展 -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热门IP带动"乐园经济"火热 [4] - 农旅直播、康养体验等新业态活力释放 [4] - 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举办近3.9万场活动 [5]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央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多部门联合发布《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5] -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升级离境退税政策 [5] - 政策合力持续释放 着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5]
国产片集体发力!盘点2025暑期档电影如何与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1 23:26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票房前五名中国产电影占据四席 [1] - 档期连续39天单日大盘破亿 从7月18日持续至8月25日 [7] 影片内容特点 - 160余部影片上映 题材多元类型丰富 [3] - 抗战胜利80周年历史剧情片《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广受关注 《南京照相馆》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3] -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最高纪录 《罗小黑战记2》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 [5] - 多部影片网络评分超8分 被誉为近十年来口碑最佳暑期档 [7] 市场结构变化 - 5-10亿元票房区间的"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改变往年依赖头部影片格局 [7] - 平均票价降至37.2元 较去年40.9元更具吸引力 [10] 政策与消费刺激 - 浙江省发放3680万元电影消费券 创该省近年来发放金额新高 [10] - 8月1日至15日浙江省电影票房2.75亿元 同比上升85.81% [10] 产业联动发展 - 各地开展"电影+旅游""电影+美食"联动活动 凭电影票根享受餐饮游玩优惠 [12] - "电影+零售"跨界联动成为新增长点 《浪浪山小妖怪》与超30家品牌合作 上映首日周边销售额破700万元 盲盒售出超300万只 [14] - 《罗小黑战记2》盲盒预售2秒售罄 北京快闪店10天客流量超15万人 [14] - 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 [16] 影院设施升级 - "轮椅友好厅"覆盖全国近80个城市超300个影厅 较2024年3城市60余影厅大幅扩大 [27][29] - 无障碍座席设置在第四排或后排 过道宽度超1.2米 保证轮椅通行和观影视觉 [25][27] - 购票平台对无障碍影厅进行标注 方便残障人士选座 [27]
暑期档119.66亿元收官
深圳商报· 2025-09-01 23:19
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持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1] - 破亿影片数量达到19部 涵盖动画、悬疑、历史、警匪、喜剧等多种类型 [1] 影片排名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元票房领跑暑期档 [1] - 《浪浪山小妖怪》以14.55亿元位居第二 [1] - 《捕风追影》《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分别以8.79亿元、6.78亿元和5.67亿元构成中段支撑 [1] 内容质量 - 票房前10影片中有6部豆瓣评分超过8分 [1] - 《南京照相馆》《罗小黑战记2》和《F1:狂飙飞车》均获8.7分 并列档期评分最高作品 [1] - 影片质量普遍过硬 口碑与票房实现双赢 [1] 创作力量 - 新生代导演编剧崛起为市场注入全新活力 [2] - 《南京照相馆》以普通百姓视角重构历史叙事 将"通行证困局"作为情感核心 [2] - 《浪浪山小妖怪》实现动画创新 《捕风追影》重塑传统警匪片类型 [2] 市场策略 - 行业呈现"头部突出、腰部支撑、小体量活跃"的健康格局 [1] - 《南京照相馆》采取长线口碑策略 点映阶段后热度持续攀升 [2] - 优质历史题材仍具强大市场号召力 最终以28.9亿元成为档期冠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