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首个!北京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发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8 03:53
科技赋能文化政策发布 -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全国首个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1] - 榜单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形成6项需求[3] - 项目需由企业牵头开展科技攻关,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4家[3] 文化产业发展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23.3亿元,同比增长13.3%[3] - 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比达72.1%[3] 重点项目方向 - 基于国产AI大模型的博物馆"智能伴游"导览系统研发项目[3] - 古代档案文献遗产样式雷图档沉浸式交互体验系统研发项目[3] - 面向音乐类节目的总谱解析与AI辅助智拍系统研发项目[3] 技术应用场景 - 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导览交互模式优化需求[3] - 技术团队依托前沿技术打造标杆应用场景[3] - 构建新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3] 政策支持背景 - 《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印发[4] - 以人工智能、互联网3.0、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技术研发应用为主线[4] - 目标为实现文化领域数字化赋能与信息化转型[4] 实施路径 - 技术方与场景方深度配合解决需求痛点[5] - 推动典型标杆应用案例落地[5] - 构建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生态[5]
北京朝阳科技服务业实现营收、拉动力全市“双第一”
新京报· 2025-08-07 10:57
经济总量与财政表现 - 2024年GDP突破9000亿元大关达9230.1亿元 占全市18.5% [3] - 2024年上半年GDP达4620.1亿元 同比增长5.1% 占全市18.5% [3] - 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近20% 始终保持全市前列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3年完成2653.8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完成1295亿元 占全市20%左右 [3] 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 - 信息服务业跃升为全区第二大支柱产业 科技服务业实现营收和拉动力全市"双第一" [2][4] - 2024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与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重25.8% 较"十三五"末提升7.2个百分点 [4] - 实施"商务+科技"双轮驱动战略 构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为核心的"3+X"产业创新体系 [6] - 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产业均已实现产业链全覆盖 [6] - 文化企业收入2024年占全市15% 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占全市28.5% [7] - 2024年上半年文体娱乐业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全市32.2% [7] 消费与商业建设 - 打造"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14号线商业带/亮马河文化经济带/CBD×三里屯国际消费体验区 [5] - "十四五"以来实现31个商业设施亮相 包括京东MALL/太古里西区 全区商业综合体达110个 [5] - 高品质商圈和"夜京城"地标数量占全市近一半 [5] - 规划建设万象城/INS新乐园/太古坊等特色消费地标 [5] 对外开放与国际化资源 - 汇聚100%外国驻华使馆/90%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 [3] - 集中70%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65%外资金融机构 [3] - 年均服务保障国际性会议占全市50%以上 国际展览占全市1/3以上 [3] - 人才资源总量达156万人 占全市20% [7] 城市建设与空间规划 - 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保持千亿元规模 增速始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3] - 未来可利用产业空间超过1600万平方米 [8] - 通过老旧厂房改造形成百家特色文创园区 其中百亿级园区达5家 [7] - 2000年以来实现117个行政村腾退和27万人安置上楼 [8] 滨水经济与文旅融合 - 打造"两河一带"世界级滨水经济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坝河生态艺术水岸/亮马河文化经济带 [9] - 310公里绿道串联公园商圈住宅区 14.6公里高品质滨水空间焕新亮相 [9] - 规划建设77.4公里滨水慢行系统 实现水网/绿网/路网"三网融合" [9] - 开发坝河15公里游艇航线和亮马河至坝河15公里游船航线 [9] - 引入新浪微博电竞中心/摩天轮等特色商业项目 发展演艺/夜色/游船/赛事经济 [10]
何以中国|渤海潮涌六百年,津门新韵启华章
环球网· 2025-08-07 10:25
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 - 天津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项和中华老字号72家 构成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 - 实施"保护优先 合理利用 修旧如故 安全适用"策略 对历史建筑采用"一楼一策"精细化保护模式 [1] - 杨柳青木版年画通过霍氏家族七代传承 从传统作坊发展为集制作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传习中心 [1] 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有机衔接 [2] - 统筹协调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属性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 [2] - 对工业遗存等低效闲置资产进行内容创作、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的创新开发 [2] 城市开放与国际化 - 作为"一带一路"海陆交汇重要支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 [3] - 凭借"渤海湾畔的文化与自然之旅"入选Tripadvisor"心选中国十大海外游客焦点路线" [3] - 融合独乐寺东方智慧、五大道万国建筑和天开园创新高地 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城市风貌 [3]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 石家大院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表清代北方民居建筑艺术巅峰 承载从津门商贾到廉政教育基地的厚重历史 [1] - 杨柳青民俗文化馆通过千余件年画老物件与现代光影技术结合 复现古镇繁荣盛景 [1] - 城市文化脉络可追溯至隋唐漕运枢纽 元朝海津镇军事漕运重镇及明永乐二年筑城历史 [3]
汲取精神伟力 强化文化担当
杭州日报· 2025-08-07 02:46
"文化的力量,始于对传统的敬畏,成于创新的勇气,终于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寻。"杭州市社科联 (院)党建研究所所长赵国青观看专题片后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 出'真''情''实''意'的四字要求,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更要积极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要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文化和地方文化研究,激发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命脉与社会发展引 擎的深层价值。" 二十载实践证明,"八项工程"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科学路径与强劲引擎。它所积累的丰硕 成果与宝贵经验,不仅是浙江的骄傲,更是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卓越贡 献。"专题片以恢宏视角展现习近平同志当年擘画的浙江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光辉历程,观看后倍 感振奋。"杭州市侨联党组书记赵欣浩表示,作为侨联工作者,尤为珍视这份成就中蕴含的深厚"乡 情"力量。"我们将积极宣介浙江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与辉煌成就,讲好当代中国故事、浙江故事,引导 广大侨胞更深入地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发展脉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连接四海。让我们共 同努力,厚植家国情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传播中弘扬,为实现文化强国梦 ...
江苏援疆助力伊犁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08:13
近年来,江苏援疆紧扣培育千亿级旅游产业目标,从扩大景区影响力、提升景区功能和优化旅游产品供 给等方面入手,助力新疆伊犁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江苏援疆支持伊犁州编制各类文旅发展规划,助力打造提升那拉提景区、喀拉峻自驾游精品线路建设、 伊犁老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赴北京、广州、西安、长沙等十余个主要客源地城市开 展文旅推介,提升"塞外江南·诗画伊犁"品牌影响力。支持伊犁发展四季游、夜经济、自驾游,重点支 持冬季旅游项目发展,持续开展秋冬季文旅宣传推介。支持举办伊犁河"宁萌"跨年音乐节、那拉提·紫 金音乐节、冰雪伊犁主题手机摄影大赛等活动,破解旅游季节瓶颈,实现"淡季不淡"。 同时,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将南京秦淮灯会、端午节龙舟赛、民族管弦音乐会等江苏 特色文化活动引入伊犁,成功举办"苏韵伊情·苏伊特色年货生活节",推动"伊品入苏"和"苏品入伊";持 续举办"苏韵伊情·魅力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中国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巾帼巧手展、非遗 大师交流、非遗研学等活动。 江苏援伊前指还积极搭建平台,推动苏伊文化深度融合。建立常态化机制,每年组织苏伊两地书法、美 术、音乐、舞蹈、摄影、 ...
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今天的西藏 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05 22:03
经济发展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 [1] - 第一个千亿GDP用了50年,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 [1] - 2021年以来清洁能源、文化旅游、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1]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GDP有望突破3000亿元 [1]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12.49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1359公里 [2] - 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市) [2] - 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网建成投用 [2] 文化旅游产业 - 2024年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3.8% [2] - 202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增长15.8%,其中入境游客增长188.2% [2] - 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2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2] 民生改善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是1965年的121倍 [3] - 2024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 [3] - 实施15年公费教育,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5岁 [3] - "十四五"时期安排28类社会事业项目,规划总投资246.5亿元,已落实236.78亿元 [4] 生态保护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50%以上 [7] - 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面积占37.95% [7] - 2024年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总数达404个 [7] - 2021-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工业园区1家 [7] 清洁能源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99%,全国最高 [7]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55%,位居全国前列 [7] - 2021-2024年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8亿元,惠及226.22万农牧民 [8] - 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 [8]
南农晨读 | 溪夏拾趣归
南方农村报· 2025-08-05 01:32
天气预警与灾害响应 - 广东省水利厅8月4日12时发布山洪灾害风险预警 预计未来24小时局地可能发生山洪灾害[7][8] - 惠州市三防指挥部8月4日12时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过去24小时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8][9] - 未来24小时强降水持续 伴有短时强降水和8级左右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9][10] - 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岩旺村8月3日遭遇今年第三次洪水侵袭 洪水退去后开展清洁淤泥和卫生消杀工作[16][17][18][19] 乡村振兴与农业创新 - 广东省以"真乡"平台强化乡村运营 推动乡村闲置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20][21][23][24] - 封开县推广秸秆青(黄)贮技术 通过全流程服务链将秸秆转化为优质有机饲料资源[27][28][30][31][32][33][34] - 乡村运营目标为开创乡村发展新赛道 带动农民增收和共享发展成果[21][25]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花胶通过即食化、场景化创新成为年轻女性新选择 覆盖早餐、下午茶及健身加餐场景[36][41][42][43][44] - 社交平台"金蝶花胶创新食谱大赛"推动年轻用户参与 创新吃法包括搭配水果、酸奶等[36][37][38][39][40][44] 文化建设项目 - 中山香山书院打造"四维一体"新型文化地标 聚焦文明实践阵地、文脉传承、文化交流和新入培育[46][47][48][49] 持续天气影响 - 预计4日-5日广东南部沿海市县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珠三角中北部和粤北市县有暴雨局部大暴雨[52][53][54] - 6日粤北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需防御山体滑坡、泥石流、城乡积涝及中小河流域洪水等次生灾害[54][55][56][57]
北京金一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签署终止协议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9:49
租赁合同终止情况 - 公司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签署《华熙LIVE中心写字楼租赁合同》原承租面积减少但保证金345,448.48元未退还 [2] - 因政策及业务安排要求公司提前终止合同需支付违约金1,371,708.90元并放弃前期已支付保证金737,493.44元 [2] - 经冲抵未退还保证金后公司需支付剩余款项1,026,260.42元并在协议签署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支付 [2] 财务影响 - 提前终止合同预计产生损失210.92万元计入2025年度利润影响 [3] - 原华熙LIVE中心写字楼租赁费用为22.86万元/月长期来看可降低房屋租赁成本节约费用 [3] 决策背景 - 终止租赁合同基于响应国企过紧日子政策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 [2][3]
文脉奔涌二十载 杭州奋楫再出发——杭州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年纪事
杭州日报· 2025-08-04 03:10
文化产业发展成就 - 杭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于2016年、2020年、2023年分别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3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远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速,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一及全国前列[13] - 2024年全市规上数字文化企业实现营收8855亿元,同比增长约10%,电竞游戏、数字视听、网络直播等新业态"含科量"显著提升[14][15] - 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等产业在之江文化产业带等平台集聚发展,形成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的产业图景[13] 文化出海与国际影响力 - 网游成为文化出海重要力量,网易雷火出口额持续位列全市服贸出口前列,2025-2026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中杭州12家企业、6个项目入选[16] - 依托国家级平台和国际联盟,推动网文、网剧、网游"新三样"出海,近三年杭产网络游戏版号数量占全国20%以上,网络动画片发行许可数量占全国28%以上[16][17] - 通过大阪世博会"浙江周·杭州日"、巴西里约热内卢传统工艺展等活动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认同"的跃升[8][17] 文化创新与标杆项目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参展观众逾45万人次,全网话题阅读量超6亿,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6][12] - 2006年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2022年提出打造"国际动漫之都、电竞名城"目标,动漫产业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成效显著[12][13] - 2005年以来23部影视动漫出版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多部作品获华表奖、飞天奖等国内外奖项[17]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全市建成418家城市书房、187个邻里阅读空间、95个文化驿站及188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形成全方位"城市书网"[18][19][20] - 2024年杭州市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次突破2000万,纸本借阅超1295万册次,电子文献浏览量达1.34亿次[18] - 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推动书房与社区、园区融合,电魂自在里文化空间等新型阅读空间跨界融合文化活动[19] 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 - 2005年浙江省委提出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构建文化大省建设框架,杭州以此为核心抓手提升城市竞争力[10] - 2012年杭州成为国内首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2018年由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向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跃升[13] - "后亚运、2万亿、超大城市"新阶段以文化产业为引擎,深化文化出海与体系建设[11][15]
市政府党组传达学习市委全会精神
杭州日报· 2025-08-01 02:26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的重大意义,全力以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把统筹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两篇大文章作为破题关键,以更 大力度支持在杭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增长机制,更好发挥概念验证中 心、中试平台等的重要作用;以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为首要任务,抢抓历史性机遇,放大杭州先行优 势,让人工智能成为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最强劲的引擎、最鲜明的标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的重 要阵地为关键抓手,锚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重点任务,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更多主动权。 会议要求,要牢牢把握下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提质效、惠民生,特别 是要做好全方位扩大内需、多措并举稳外贸拓市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统筹高质量发 展和高水平安全等四方面工作,持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7月29日下午,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姚高员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防汛防台工作进行再部署;传达学习市委十三届九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