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沿浦精工3000万设立机器人合资公司,控股51%进军工业机器人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48
合资公司设立 - 上海沿浦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蒲卫东及关联方"持股平台"共同出资设立上海锡纳泰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1] - 上海沿浦出资1530万元持股51%实现控股,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出资300万元持股10%,蒲卫东出资750万元持股25%,"持股平台"出资420万元持股14% [3] - 资金主要用于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线建设、市场拓展及团队组建等关键环节 [3] 业务布局与技术基础 - 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上海沿浦前期已与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的成果转化方面达成阶段性合作 [3] - 公司已完成机器人关键部件开发的第一阶段技术储备,包括整机和核心部件关节臂等技术储备 [4] 行业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4] - 中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 [4] -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达87起,披露融资金额109亿元 [4] 战略规划 - 公司启动跨学科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及专业团队建设 [4] - 未来方向是用机器人替代大部分制造工序工艺 [4] - 通过合资模式整合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渠道等关键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4]
美国政府开始向英伟达发放H20许可证;吉利星座未来两个月内实现在轨卫星64颗部署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11 03:14
美国政府向英伟达发放H20许可证 - 美国商务部开始向英伟达发放H20芯片许可证 此次发放发生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特朗普会面后 此前许可证发放已延迟数周 [1]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 亚欧美三大市场集体下滑:亚洲降2% 欧洲降6% 美洲降9% [2] - 电子行业机器人需求微增 汽车行业显著下滑 金属/机械仍为第三大需求领域 塑料/化学品/食品行业保持增长 [2] -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5% 新装机量达29万台 全球份额从51%提升至54% [2] 吉利星座卫星部署进展 - 8月9日成功发射第四轨11颗卫星 在轨卫星总数达41颗 采用一箭11星方式发射 [3] - 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 计划2025年内完成 未来两个月将加速组网至64颗 形成覆盖全球(除南北极)的卫星物联通信网络 [4] 中创新航与广汽高域合作 - 双方签署eVTOL领域战略协议 共同推进电源标准化产品 6月发布的GOVY AirCab已搭载中创新航飞行专用电池 [4] - 中创新航9系高镍/硅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 支持6C快充 第二代半固态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 [4] - GOVY AirCab进入适航审定阶段 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并量产 [4]
知名机器人企业老总月薪200万提议遭拒,投资人谴责其“掏空公司”;幻方量化腐败大案曝光;ChatGPT误诊致男患者溴中毒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11 00:08
幻方量化腐败案 - 国内顶级量化私募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李橙涉嫌通过虚构经纪人身份套取券商返佣 6年累计1.18亿元 其中2000余万元流向个人[3] - 涉案人员已移交司法 公司称此为个人行为 对合作渠道采用统一费率且佣金处于行业较低水平[4] 伯朗特公司治理风波 - 工业机器人公司伯朗特总经理月薪提高至200万元议案被董事会否决 投资方公开指控创始人掏空公司[4] - 公司官方公众号全文转载投资方"讨伐"信及议案被否决情况[4] 娃哈哈渠道变革 - 宗馥莉推行"铁腕"策略清退年销售额低于300万元经销商 部分采取"一刀切"方式[7] - 部分经销商反映存在未结清款项及并入大经销商后结算争议[8] AI与科技行业动态 - 华为即将发布AI推理领域突破性成果 或降低对HBM技术依赖[8] - 美国政府开始向英伟达发放H20芯片许可证[8] - 苹果计划为iPhone导航推出AI语音控制功能 新版Siri将整合多应用信息[12] 新能源汽车与电池 - 五菱宏光MINIEV第170万辆下线 该车型上市5年推出多款衍生车型[12] -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采矿端确定停产 短期内无复产计划[14] - 奥迪A6L e-tron现身工信部 搭载106.7千瓦时电池组续航最高785公里[20][21] 机器人产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5%达29万台[23] - 中国工业机器人全球份额从51%升至54% 电子行业略有增长而汽车行业下滑明显[23] 企业融资与并购 - 软银以3.75亿美元收购富士康美国电动车工厂 用于"星际之门"数据中心项目[14] - 上海摩漾生物完成数亿元融资 加速再生医美产业化布局[18] - 英国保诚集团43亿英镑收购劳斯莱斯英国养老金基金[17][18] 汽车行业动态 - 宝马召回部分国产X5和5系汽车共1391辆 因电源连接器隐患[16] - 法拉利召回381辆Purosangue汽车 因保险丝盒短路风险[16] - 捷豹路虎一季度营收66亿英镑同比减少9% 税前利润下降49%[16]
强调性价比实用性工业机器人向高端化进军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工业机器人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7万套,同比增长35 6%,应用范围覆盖国民经济71个大类、241个中类 [1][3] - 中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国产机器人市场占有率预计2025年超过60% [3][4] - 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上市热潮,极智嘉、翼菲智能、斯坦德机器人等企业近期在港交所上市或申请上市 [4][5] 技术发展趋势 - 工业机器人技术路线呈现多样化,包括VLA大模型、端到端大模型、仿真数据训练等,但行业更注重实用性和高性价比 [2] - 高端工业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升智能化水平,具备一定柔性制造和泛化能力 [3] - ABB等企业调整产品策略,推出中端Lite+系列产品,通过深度定制化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3] 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产品品类丰富度和细分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但在高端领域仍需突破接触式操作机器人等技术难点 [4]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产品定位更加细化,高端产品和性价比产品在不同场景中各具优势 [2][3] - 工业机器人企业商业模式已基本跑通,与人形机器人企业相比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5] 投融资动态 - 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企业近期获得融资,如顶配机器人获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佳安智能累计融资超1 5亿元 [6] - 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傲鲨智能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产品覆盖多个工业场景并计划发力消费级产品 [6] - 投资机构看好机器人行业未来发展,认为随着应用场景拓展将出现更多早期投资机会 [6]
公司亏损却要求月薪200万,伯朗特机器人总经理遭投资人“手撕”
搜狐财经· 2025-08-10 10:22
公司治理争议 - 伯朗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提议自2025年8月起将总经理固定月工资提高至200万元,以激励其消除公司从股转系统摘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实现年度业绩扭亏为盈,但该议案以1票同意、4票反对未获通过 [1][4][5] - 多名董事反对提高总经理薪酬的理由包括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应优先弥补亏损、待公司盈利后再考虑提高薪酬待遇等 [6][7] - 公司2020年至2025年1-6月业绩持续下滑,机器人及机械手销售数量从2020年的23,558台降至2025年1-6月的8,094台,净利润从2020年的73,832,956.47元降至2025年1-6月的-7,402,369.00元 [4] 股东与管理层冲突 - 公司第十大股东嘉兴君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开指责董事长兼总经理尹荣造通过制度设计掏空公司、羞辱股东,并号召股东投票修改公司章程、将尹荣造清除出公司 [9][13][14] - 尹荣造被指控在2025年7月29日向董事会提交提案要求未来十年公司全部净利润减去1元后的所有资金作为其个人奖金 [14][15] - 尹荣造被指通过修改公司章程条款控制董事席位提名,形成"外部股东进不去、内部员工不敢反"的权力闭环 [17]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因审计机构对其应用商销售模式及应收账款可收回比例的疑虑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导致从股转系统摘牌,企业信誉及市场销售受到严重影响 [4] - 公司计划出售持有的华成工控所有剩余股份以补充及改善现金流,出售价格不低于9元/股,该议案以7票同意、0票反对获得通过 [4] - 公司曾是中国智能制造的代表企业,从营收数百万元的乡镇企业发展到营收逾四亿、利润过亿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13]
奇葩!公司亏损,总经理要求月薪200万?股东怒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10 08:55
公司治理争议 - 伯朗特总经理尹荣造提出固定月薪200万元及未来十年公司利润扣除1元后作为个人奖金的议案,被董事会以4票反对否决 [10][12][13] - 反对董事认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1-6月净利润-740.24万元),应优先弥补亏损 [12][13] - 第十大股东嘉兴君岚发布公开信,指控尹荣造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要求董事必须为公司员工,形成权力闭环 [16][22] 股东行动 - 嘉兴君岚等合计持股3.097%的股东提议修改公司章程、改选董事等三项临时提案 [21] - 股东代表李博铮称尹荣造为"掠夺者",要求清除其影响并重建治理秩序 [21][22] - 股东方认为伯朗特仍具产业价值和潜力,希望推动公司治理改革 [24] 公司背景 - 伯朗特成立于2008年,主营工业机器人研发,曾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 [24] - 2021-2022年连续两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导致2023年从新三板摘牌 [24] - 2025年6月公告实际控制人由尹荣造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亿元,净利润亏损740.24万元 [13] - 公司称新三板摘牌对企业信誉及市场销售造成严重影响 [10]
推动新兴支柱产业聚能起势
经济日报· 2025-08-09 21:55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_5%,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_1%、36_2%、35_6%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1]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爆发期,颠覆性技术涌现重构创新版图,发达国家推动"再工业化"打破原有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1] 新兴产业竞争与生态构建 - 部分新兴产业出现恶性"内卷",扰乱市场秩序并威胁产业创新能力,需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治理无序竞争 [2] - 新兴产业培育需多领域支撑,重点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种子"企业成长为带动产业升级的"大树" [2] - 改革着力点包括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完善产权制度及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2] 创新要素协同与企业主体作用 - 新兴支柱产业崛起依赖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加法,需协同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 [3]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主导创新,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攻关 [3] - 中国经济经验强调立足长远,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完善提升国际竞争力 [3]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隆之:中国是全球机器人主要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14:03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 亚洲下降2% 欧洲下降6% 美国下降9% [1][6] -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5% 全球市场份额从2023年51%升至2024年54% [1][6] - 中国2024年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9万台 创历史新高 [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工业机器人运营总量接近180万台 全球首个达到此规模的国家 [2] - 中国本土制造商市场份额从2022年起大幅增长 2023年达47% [2] - 中国机器人密度从2022年402台/万人增至2023年470台/万人 全球排名第三 [3][9] 行业应用变化 - 全球电子行业机器人安装量12.8万台(增长1%) 汽车行业12.6万台(下降7%) [3][6] - 中国非电子汽车行业机器人应用占比从2020年38%增至2024年53% [3] - 欧洲塑料化学制品增长22% 食品行业增长29% [8] 区域市场差异 - 日本2024年安装量下降7%至4.3万台 汽车行业逆势增长11% [7] - 美国2024年安装量下降9%至3.4万台 连续第二年放缓 [7] - 德国汽车行业安装量下降22% 金属机械行业增长24% [8] 技术发展趋势 - 2025年五大技术方向:AI 人形机器人 可持续性 新客户群 劳动力短缺解决方案 [9][13] - 人形机器人商业应用仍有限 主要受限于安全问题和任务特殊性 [13] - 机器人低能耗需求增长 尤其在汽车行业 [13] 未来市场展望 - 亚洲2025Q1营业额个位数增长 订单量两位数增长 [14] - 中国2025-2026年GDP预计增长4.7%/4.3% 将推动机器人需求 [15] - 电子行业增速可能放缓 但新产能建设需求将支撑市场 [15]
安徽大动作:让创投力量更加“敢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9 13:24
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政策 - 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征求意见稿)》,围绕基金"募、投、管、退"全流程提出系列创新机制 [1] - 天使基金群将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70%对单个子基金的最高出资比例、动态调整机制和最高延长至20年的存续期为GP和项目提供支持 [1] - 被投企业须注册不满5年,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人数不低于30%,研发投入不低于3%,资产总额或年销售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 [2] 出资比例与返投机制 - 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可动态调整对各子基金的出资份额 [2] - 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或母基金及地方国有独资企业实际出资子基金的比例不设上限要求 [2] - 返投认定机制更加科学灵活,包括省外被投企业迁往省内、被安徽省注册企业收购、在省内成立子公司等情形均视为返投 [3] 基金考核与管理机制 - 基金考核评价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作为评价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作为评价依据 [3] - 优化母基金运营周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可延长至20年 [4] - 对于技术突破关键期或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优质企业可在评估风险后适度延长退出时间 [4] 安徽省基金发展现状 - 安徽省财政厅从2022年起组建了500亿元规模的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设立16只母基金 [5] - 截至2025年1月底,引导基金体系认缴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220.13亿元,母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686个、投资金额349.22亿元 [5] - 截至2024年底,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3万家,是2020年的2.7倍,年均增长率约28% [5] 安徽省产业发展情况 - 2024年安徽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53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3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6] - 2025年上半年,安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贡献率达到40.2% [6] - 主要工业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3%,集成电路增长9.9%,工业机器人增长93.3% [6]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遇冷 中国逆势增长成最大亮点
第一财经· 2025-08-09 07:17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下降3%至52.3万台[1] - 亚欧美三大市场集体遇冷:亚洲下滑2% 欧洲萎缩6% 美洲跌幅达9%[1] - 中国市场逆势增长5%至29万台 全球份额从51%升至54%[1]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024年销量达30.2万套[2] 行业需求结构变化 - 电子行业略有增长 汽车行业出现较大下滑[1] - 金属和机械行业保持全球第三大客户地位[1] - 塑料、化学品、食品行业处于增长期[1] - 中国市场通用工业领域装机量占比从38%跃升至53% 电子行业份额从45%骤降至28%[1] 区域市场表现 - 日本工业机器人装机量下滑7%至4.3万台 仅汽车行业同比增长11%[4] - 美国市场萎缩9% 汽车业贡献近40%装机量[4] - 欧洲下降6%至8.6万台 创历史第二高位 塑料化工和食品行业成新增长极[4] - 德国装机量下降5%至2.7万台 机械与电子领域展现韧性[4] 机器人密度与技术创新 - 韩国(1012台/万人)新加坡(770台/万人)稳居机器人密度前两位[4] - 中国以470台/万人首超日本和德国跃居第三[4] - 行业聚焦人工智能融合 数字孪生技术突破训练瓶颈[4] - 视觉语言模型提升人机交互能力 AI编程重构生产流程[4]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 - 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5年3.3万套增长至2024年55.6万套[2] - 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051.9万套 同比增长34.3%[2] - 中国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总量的2/3[2] 行业未来展望 - 亚洲2025年一季度订单呈个位数增长 电子业温和复苏[4] - 中国将持续引领全球机器人需求[4]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关键在安全性与场景适配 物流与物料搬运或成早期落地领域[4] - 建筑业、实验室自动化、仓储物流等行业加速机器人渗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