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波分复用器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高速、大容量通信网络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波分复用器市场规模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1:11
行业概述 - 波分复用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光学组件 基于波分复用技术 允许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提高传输容量并降低通信成本 [3] - 主要产品类型包括粗波分复用和密波分复用 两者都通过光复用器将不同波长光信号汇聚至单根光纤传输 在接收端通过光解复用器分解信号 [4]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波分复用器行业市场规模达48.5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增长至66亿美元 [1][8] - 2024年中国波分复用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6.70亿元 同比增长7.8% [9] - 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收入从2019年1855亿元增长至2024年2763亿元 [6] - 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2773亿元 同比增长15.2%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光学材料 光学元件 光纤器件等原材料和核心组件供应 [6] - 中游为波分复用器生产制造环节 通过精密制造工艺生产产品 [6]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信网络 数据中心和城域网等场景 [6] 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主要由华为 中兴通讯等国内企业主导 国际巨头Ciena和Cisco在高端市场仍具影响力 [9] - 中兴通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5.5亿元 同比增长14.5% 归母净利润50.6亿元 同比下降11.77% [10] - 太辰光2024年光器件产品营业收入13.21亿元 同比增长59.06%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8.12亿元 同比增长63.94% [11] 驱动因素 - 互联网普及 云计算发展和流媒体服务盛行导致全球数据流量爆炸式增长 [1][8] - 5G 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推动电信网络对带宽和容量需求持续增长 [6] - 国家政策支持新基建建设 包括《"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东数西算"工程 [9] 技术发展趋势 - 波分复用技术朝着更高密度和更大容量方向发展 以在同一根光纤中传输更多波长通道 [13] - 通过先进制程工艺 低功耗芯片和智能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成本 [14] - 应用场景从电信领域拓展至工业自动化 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等新兴市场 [15]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包括中兴通讯 长芯博创 长飞光纤光缆 太辰光 光库科技 烽火通信 盛科通信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 [1] - 非上市企业包括深圳纤亿通科技 深圳市飞速创新技术 深圳科菲光技术等公司 [2]
行业唯一!亨通光电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
中国能源报· 2025-09-16 11:58
核心观点 - 公司凭借独创"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获得中国质量领域最高政府荣誉 成为中国质量奖行业唯一获奖企业[1][5] - 公司以质量为核心战略驱动高端化转型 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推动产业链升级[6][7] 质量荣誉与认证 - 公司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系行业唯一获奖企业[1] - 此前连续两届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本次获奖标志质量管理获国家层面权威认证[5][7] 质量管理模式 - 独创"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 获得评审专家高度评价[6] - 模式涵盖全员 全要素 全过程 全数字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7] - 模式已在海内外产业公司复刻推行 并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广应用[7] 质量战略与实践 - 创立初期提出"五高方针"(高起点 高科技 高效率 高标准 高水平)[6] - 聚焦自主研发创新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为客户创造价值 保障国家海洋通信安全四大战略目标[6] - 通过质量数字化全过程管控 建成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及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7] 行业地位与影响 - 公司系中国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域领军企业[6] - 持续打破国外垄断 填补国内空白 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7] - 通过"数字领航"计划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与行业发展进步[7]
光博会亮点频出,重点关注光通信产业链成长
上海证券· 2025-09-16 11:47
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光博会展示光电产业全链条创新技术 双展总规模突破30万平方米 吸引5000家展商[3] - 光通信板块成长逻辑明确 三大催化剂强化产业景气预期[6] - 数通市场高速光互联为产业核心趋势 光通信成长确定性不变[6] 展会亮点总结 - 信息通信展区聚焦光通信产业前沿 展示400G/800G/1.6T高速光模块 CPO互连方案及硅光芯片等关键产品[4] - 精密光学及摄像头技术展区展出光学元件与材料 镜头模组 AR/VR光学模块等覆盖多元需求[4] - 智能传感展区重点展示3D视觉系统 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及工业级传感器产品 设有人形机器人互动展示区[4] 产业会议与论坛 - 展会同期举办系列产业会议 聚焦通信 光学 激光 红外 量子等前沿技术集群[5] - 应用会议围绕汽车 机器人 AR/VR 显示 智能传感等热点应用赛道展开[5] - 设立先进光子技术论坛 Yole光电市场动态与行业洞察等多层次会议单元 全面覆盖产学研用创新链条[5] 产业催化剂数据 - Oracle上季度营收33亿美元(同比+55%)未履约订单金额达4550亿美元(同比+359%)[6] - 2025年Q2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6] - 英伟达提出到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年支出规模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6] 投资建议关注领域 - CPO领域建议关注新易盛 中际旭创 天孚通信 剑桥科技 华工科技[8] - 光芯片领域建议关注仕佳光子 光迅科技 源杰科技[8] - 物联网模组领域建议关注移远通信 广和通 美格智能[8] - 光纤光缆领域建议关注长飞光纤 华菱线缆 永鼎股份[8]
行业唯一!亨通光电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政府最高荣誉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0:24
公司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 - 亨通光电凭借独创四全两面质量管理模式获得第五届中国质量奖 成为行业唯一获奖企业[1] - 中国质量奖是我国质量领域政府最高荣誉 表彰质量管理模式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1] 质量管理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 四全两面模式驱动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推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3] - 该模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根自主知识产权光纤预制棒[3] - 光纤价格从每公里近2000元降至数十元 助推宽带中国和网络强国建设[3] 海洋通信领域技术突破 - 突破深海通信系统三大世界级难题 实现万公里超长距传输和万米深海应用[3] - 达到25年深海超长寿命极限突破 为全球信息互联互通贡献智慧力量[3] 数字化质量管理实践 - 四全两面模式在海内外产业公司复刻推行 全面实施数字领航计划[3] - 建成光通信行业首座灯塔工厂 首批国家级智能示范工厂和卓越智能工厂[3] 财务业绩持续增长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0.49亿元 同比增长20.42%[5]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1亿元 同比增长3.69% 整体业绩稳中有进[5] 产业链优势与技术创新 - 持续巩固光棒-光纤-光缆-光器件全产业链生态优势[5] - 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今年推出空芯反谐振光纤[5] - 全球前四具备跨洋洲际海底光缆网络解决方案能力 唯一中国企具备万公里级项目交付经验[5]
华工科技: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预计明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巨潮资讯· 2025-09-16 10:03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战略 面向绿色农业装备百亿级市场推出全天时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2.0 [2] - 7月在哈尔滨成立子公司 目前处于中试阶段进行产品实地验证 预计2026年正式批量上市销售 [2] - 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已于8月正式投产 数通光模块年内产能规划达每月100万只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年CIOE发布第二代单波400G光引擎 行业首款3.2T CPO光引擎及业内首发PCIe6.0光模块 [2] - 推动3.2T解决方案研发进程 海外头部客户包括800G和1.6T在内的LPO系列/DSP系列产品按规划准备 [2][3] - 国内数通光模块从400G向800G切换 部分厂商明年全面上量 1.6T产品逐步开始测试 [2] 产能与市场拓展 - 泰国工厂预计年内达15-20万只月产能 实际产能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及时调整 [3] - 联接业务海外市场推进顺利 上半年出口业务增长明显 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已有批量400G/800G出货 [3] - 三季度处于明年算力方案选择和下一代产品迭代准备阶段 下半年保持较好需求增长 [2]
华工科技:联接业务上半年出口增长明显,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已有批量的400G/800G光模块出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09:38
公司业务进展 - 联接业务海外市场推进顺利 上半年出口业务增长明显[2] - 海外设备商与渠道商已有批量的400G/800G光模块出货[2] - 海外头部客户方面 包括800G和1.6T在内的LPO系列 DSP系列产品按既定规划进行准备[2] 产品交付情况 - 海外大厂已完成审厂工作 正在等待产品交付[2] - 8月份800g光模块海外交付数量达数万只级别[2]
新易盛(300502.SZ):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格隆汇· 2025-09-16 09:03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1]
新易盛: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格隆汇· 2025-09-16 08:59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公司暂不涉及光芯片的生产制造领域 [1]
阿莱德:已获华工正源、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公司的批量订单
格隆汇APP· 2025-09-16 08:45
业务进展 - 公司已获得华工正源、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公司的批量订单 [1] - 具体合作细节暂不便对外透露 [1] 客户合作 - 合作客户包括华工正源、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 [1] - 涉及液冷、数据中心、光模块等领域的产品及服务 [1]
摩根大通谈“光模块”:1.6T可插拔光模块或“超预期”,“CPO冲击”预计到2027年以后
硬AI· 2025-09-16 06:52
1.6T可插拔光模块市场前景 - 1.6T可插拔光模块放量节奏将超市场预期 主要受AI系统带宽需求增长和ASIC解决方案驱动 [2][3] - 从800G向1.6T的升级路径清晰且确定 AI系统演进推动网络带宽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6] - ASIC芯片解决方案催生对高速光模块的潜在需求 为1.6T市场打开额外增长空间 [6] - 公司在其800G和1.6T可插拔产品中广泛应用硅光解决方案 更高出货量可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盈利能力 [6] 中际旭创业绩预测调整 - 上调2026年收入预测至708.04亿元(原613.93亿元)增幅达15% 2027年收入预测至885.51亿元(原757.71亿元)增幅达17% [6][8] - 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从167.96亿元上调至197.76亿元 增幅18% 2027年从203.47亿元上调至238.68亿元 增幅17% [7][8] - 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从15.12元上调至17.80元 [7] - 预计2025-2027年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55% 盈利年复合增长率66% [8] - 毛利率预测相对保守约40% 为盈利预测提供潜在上行空间 [8]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光电共封装(CPO)规模化应用预计要到2027年以后 短期内不会构成颠覆性冲击 [2][4][11] - 在3.2T解决方案大规模放量之前 可插拔光模块凭借成本/性能效率优势仍是终端客户首选和主流技术 [4][11] - 即使2027年后可能过渡至下一代技术 公司仍有望成为主要参与者 因其在光学和组件集成方面拥有专业经验并与头部客户建立紧密关系 [4][12][13] 公司评级与估值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从366元上调至430元 基于20倍一年期动态市盈率 [9] - 公司目前对应19倍2027年预期市盈率 而同业对应25-30倍 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