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日升跌2.07%,成交额2.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61.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4: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7%至10.86元/股 成交额2.78亿元 换手率2.72% 总市值123.8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61.82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46.49万元 大单净卖出1315.33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9.35% 近5日跌5.48% 近20日涨2.16% 近60日涨22.02% [1] - 年内1次登龙虎榜 最近5月13日净买入2790.59万元 买入总额1.24亿元占比9.56% 卖出总额9623.91万元占比7.41%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 主营太阳能电池组件(51.12%) 电站EPC(35.49%) 储能系统(6.39%)等光伏产品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涉及BIPV HJT电池 TOPCon电池等多晶硅概念 [2] - 股东户数7.82万户较上期增5.67% 人均流通股11848股较上期减5.36% [2] 财务与分红情况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4.43亿元同比减28.84% 归母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29.4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4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54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持股2298.84万股不变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828.12万股至1754.05万股 [3] - 前海开源公用事业持股1586.21万股不变 光伏ETF减持7.12万股至1060.55万股 [3] - 汇丰晋信核心成长增持120.75万股至1048.36万股 汇丰晋信智造先锋(802.79万股)和动态策略(764.89万股)新进十大股东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 南方中证500ETF 华安创业板50ETF退出十大股东 [3]
一年半股价涨十倍,这家光伏“卖铲人”赴港上市加速跨界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9-12 02:03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支持"清洁能源+泛半导体"双轮驱动发展战略[1][3][8] - 公司2023年以10.11亿元人民币收购半导体设备商ficonTEC 100%股权实现业务跨界转型[6] - 公司光电子及半导体业务在手订单达6.62亿元 另签署7867万元人民币硅光子封装整线订单[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65.53% 归母净利润亏损3333万元同比下降161.47%[3][4] - 2024年光伏设备收入10.51亿元占总营收95.02% 但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下降17.17%[4] - 截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净额4.85亿元占流动资产27.88% 经营性现金流为-1534万元[9][13]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超薄硅片处理技术可处理100微米厚度硅片 覆盖PERC/TOPCON/HJT/XBC等技术路线[4] - ficonTEC在硅光模块封测设备领域全球市占率超80% 客户包括博通、英伟达等头部科技企业[6][7] - 公司客户涵盖通威股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光伏龙头企业[4] 股价表现与融资需求 - 股价从2024年2月28.08元/股低点涨至2025年8月293.88元/股 期间涨幅超10倍[7] - 当前短期借款9.96亿元远超账面现金3.33亿元 需通过港股上市缓解资金压力[13] - 截至2025年9月11日收盘价265元/股 为A股股价最高的光伏概念股[7] 行业环境与同业对比 - 光伏设备企业普遍面临应收账款风险 捷佳伟创(46.6亿元)/迈为股份(48.63亿元)/先导智能(79.61亿元)应收账款高企[9][11] - 同业纷纷向半导体领域转型 迈为股份预计2025年新签半导体订单40亿元 捷佳伟创拓展至半导体清洗设备[12] - 多家设备商通过"债转股"成为润阳股份股东 包括捷佳伟创/奥特维/罗博特科等企业[12]
超4200股飘红!但成交缩量1404亿,散户警惕"假突破"三大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11 23:26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出现指数上涨但成交量萎缩的异常现象 两市成交额缩量1404亿元至8411亿元 超4200只个股上涨但量能仅为峰值期的1/3 需警惕主力资金借假突破诱多的风险[1] 量价表现 - 指数上涨但成交量萎缩至8000亿区间 接近短期流动性下沿 真突破需满足放量3倍以上且持续的条件 当前量能不足[3] - 2025年2月寒武纪突破年线时成交量激增320% MACD同步金叉 1个月内股价翻倍[3] - 2024年12月紫光古汉突破年线后仅维持3天便放量下跌 突破时换手率超30%却无价格支撑 实为对倒出货[4]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仅427亿元 较前期动辄千亿规模大幅缩水 流入方向高度集中[5] - 新能源赛道虹吸效应明显 固态电池和光伏设备板块涨幅超6% 但资金仅集中在天际股份、先导智能等少数龙头股 中小题材股跟涨乏力[5] - 银行保险等权重板块逆势下跌 但金融股盘中异动拉升指数 形成护指数跌个股的虚假繁荣 类似2025年1月宁德时代缩量洗盘前征兆[5] 技术指标 - 创业板指大涨但MACD红柱缩短 RSI超买后掉头向下 与2025年9月5日缩量反包行情一致[6] - 上证指数停滞在5日和10日均线下方 20日均线成多空分水岭[7] - 突破前筹码分布杂乱 部分热门股换手率超30%却价格滞涨 暗示主力对倒出货[7] 历史参照 - 2025年3月29日类似缩量普涨行情 成交缩量2600亿后市场短暂反弹未能持续[1] - 2025年8月20日沪指缩量26%后假突破3700点 随后二次探底 当前若无法站稳3825点平台可能重演该剧本[8] 操作策略 - 采用3天确认法则 突破后观察3天是否站稳关键位如3800点 期间仓位控制在30%以内[8] - 实施去弱留强策略 优先保留AI算力和固态电池等行业龙头 清仓无业绩支撑的跟风股[8] - 严格执行止损纪律 若持仓股跌破20日均线或单日跌幅超8%立即砍仓[9]
资产配置日报:久违的股债同涨-20250911
华西证券· 2025-09-11 15:25
股市表现 - 科创50指数上涨5.32%,创业板指上涨5.15%,上证指数上涨1.65%,沪深300指数上涨2.31%[2] - 万得全A指数上涨2.26%,成交额2.46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4606亿元[2] - AI相关板块大幅走强,光模块指数上涨9.77%,电路板指数上涨7.59%[3] 资金流向 - 股票型ETF净流出48亿元,其中证券ETF净流入3.6亿元,有色金属ETF净流入1.8亿元,半导体ETF净流出2.4亿元[3] - 融资余额增加58亿元,电子行业融资净增20.7亿元,计算机行业净增5.8亿元[3] - 南向资金净流入190亿港元,阿里巴巴净流入37.3亿港元,腾讯控股净流出11.51亿港元[4] 债市动态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午后从1.82%快速下行至1.795%,尾盘修复至1.80%[6] - 3年内国债收益率下行1-2bp,5年期下行3bp,7-10年期下行2bp[6] - 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连续两日分别为749亿元和794亿元[7] 商品市场 - 工业硅期货上涨2.5%,焦煤上涨2.3%,多晶硅上涨1.9%,螺纹钢下跌0.5%,铁矿石下跌0.8%[8] - 贵金属板块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分别为9.40亿元和12.24亿元[9] - 有色金属和黑色系产业链两日累计净流入分别达16.22亿元和8.29亿元[9] 行业与板块 - 光伏设备指数上涨3.12%,自7月1日以来累计上涨39.92%[18] - 生猪养殖指数上涨4.29%,玻璃玻纤指数上涨3.83%[8] - 恒生指数下跌0.4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24%[4] 市场情绪与预期 - 隐含波动率明显回升,沪300ETF IV上涨6.95%,科创50ETF IV上涨11.61%[4] - 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三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4月以来首次下破4%[9] - 债市对央行重启买债预期存在分歧,不同期限品种均有投资者下注[6]
高测股份(688556)披露关于终止主体及债项信用评级公告,9月11日股价上涨4.57%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25
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1日收盘价10.99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57% [1] - 当日最高价11.16元,最低价10.43元,开盘价10.53元 [1] - 成交额达5.55亿元,换手率为6.12%,总市值91.3亿元 [1] 可转债赎回情况 - 公司于2025年9月10日公告行使提前赎回权 [1] - 截至2025年9月8日赎回登记日收市,"高测转债"余额为200万元,占发行总额的0.41% [1] - 赎回款已于9月9日发放,可转债已赎回完毕并摘牌 [1] 信用评级变动 - 中诚信国际终止对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的信用评级 [1][2] - 2025年6月20日跟踪评级显示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债项信用等级维持A+ [1] - 终止原因为公司无存续债券使用中诚信国际评级,评级结果自公告日起失效 [1]
拉普拉斯9月10日获融资买入875.44万元,融资余额1.8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0:1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下跌0.54% 成交额达9290.59万元人民币 [1] - 当日融资买入875.44万元 融资偿还1228.29万元 融资净流出352.86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1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10.36%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保持1.81亿元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1] - 融券余量为0股 融券余额为0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 [1] - 成立于2016年5月9日 于2024年10月2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制造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 [1] 业务收入构成 - 光伏领域设备收入占比91.69% 为核心业务板块 [1] - 配套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8.17% 半导体领域设备收入仅占0.05%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576户 较上期减少19.27% [2] - 人均流通股3791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33.35%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62亿元 同比增长20.49% [2] - 归母净利润3.97亿元 同比增长12.94% [2] 分红与股东变动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50亿元 [2] - 长城久嘉创新成长混合A(004666)和博时创新经济混合A(010994)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2]
大全能源涨2.02%,成交额5.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02%至30.86元/股 成交额5.62亿元 换手率0.87% 总市值662.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00% 卖出占比13.76% 大单买入占比29.43% 卖出占比37.4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84% 近5日下跌2.31% 近20日上涨25.55% 近60日大幅上涨67.8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7.9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同比减少71.10% [2] - 高纯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达97.95% 副产品及其他占比2.05%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1万户 较上期减少2.64% [2] - 人均流通股15,763股 较上期增加2.71%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556.22万股 较上期减少72.7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3178.54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875.22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7.4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5.8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增持75.96万股至2664.91万股 位列第四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增持90.80万股至1166.71万股 位列第六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814.87万股 [3] -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004997)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 2021年7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 [2] - 概念板块包括多晶硅、有机硅、新能源、光伏玻璃、太阳能等 [2]
涟源市机能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8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1 05:45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涟源市机能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袁军,注册资本58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家用电器销售;电器 辅件销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日用家电零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德业股份涨2.01%,成交额6.4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71.56元/股 成交额6.47亿元 换手率1.01% 总市值647.2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31.53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70%和9.86%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4.48%和25.3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88% 近5/20/60日分别上涨4.19%/27.67%/42.95%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蒸发器、冷凝器、变频控制芯片及环境电器产品 逆变器业务占比47.77% 储能电池包占25.69% 热交换器占15.6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设备-逆变器 概念板块涵盖逆变器、储能、BIPV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35亿元 同比增长16.58% 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 同比增长23.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8.97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较上期增长76.28%至5.23万户 人均流通股减少20.57%至17284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948.08万股至3229.13万股 泉果旭源基金增持270.26万股至864.14万股 [3] - 广发小盘成长基金增持220.05万股至770.16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207.80万股至651.75万股 [3] - 交银先进制造新进持股585.05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退出十大股东 [3]
上一轮套现2.33亿 光伏巨头拟再减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9-10 23:17
在公告发布的前一天,捷佳伟创股价刚创下近两年来新高,9月4日开盘不久一度触达118.93元高点,此 后迅速转跌,收盘跌超10%。9月5日收盘价106.70元,以当日收盘价计算,三位股东及高管拟减持股票 市值分别为约3.2亿元、60万元、53万元。 一个多月时间股价翻倍 公开信息显示,李时俊是捷佳伟创的联合创始人,2018年8月捷佳伟创上市时,李时俊持股1367.71万 股,占总股本的4.27%。2021年11月以来,李时俊陆续减持捷佳伟创,累计减持公司股票464.99万股, 已合计套现约6.68亿元。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就此事致电李时俊,其表示拒绝接受采访。 9月5日,在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计划结束公告次日,光伏设备供应商捷佳伟 创又发布了关于特定股东、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披露自然人股东李时俊、两名副总经 理金晶磊、谭湘萍分别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5600股和5000股。南都湾财社记者也就减持相关问题 向捷佳伟创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公告减持市值3亿多 前述预披露公告显示,李时俊减持的股票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的股份以及限制性股票激励 计划获授的股份,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