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
新华网· 2025-08-12 06:1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中药经典名方产学研一体化高峰论坛于2025年1月21日在珠海横琴开幕 聚焦"构建港澳校企合作平台 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主题 [1] - 论坛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北京同仁堂集团联合主办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和同仁堂国药联合承办 多家机构协办 [1] - 活动启动"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 作为港澳校企合作的重要探索 [1] 与会重要嘉宾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孟冬平、澳门药监局中药处处长林富聪等权威专家出席论坛 [3] -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范红、澳门科技基金委员郑冠伟致开幕词 [3][5][7] - 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朱依谆与同仁堂集团副总经理顾海鸥共同主持论坛 [3][27] 主题演讲内容 - 杨宝峰院士探讨非编码RNA发现与核酸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11][13] - 孟冬平副会长剖析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13] - 林富聪处长介绍澳门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规政策 [15] - 同仁堂研究院院长王志斌阐述古代经典名方的定义特点、工业化生产要求及注册上市流程 [17] 重点项目启动 - "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桃红四物汤处方药理学考证及制剂优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由澳门科技大学与同仁堂集团共同发起 [21] - 项目聚焦两个经典名方的药理学考证和制剂优化 旨在提高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适应现代用药需求 [21] - 项目获得澳门特区政府资助 总额达1200余万澳门元 [21] 圆桌论坛讨论 - 专家学者围绕古代经典名方研发思路、港澳中医药产业优势、科技推动研发、产品注册与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23][24] - 重点讨论药企合作平台构建的实践意义 表达对经典名方科研项目合作的美好愿景 [23][24] 合作展望与行业影响 - 同仁堂集团将发挥百年老字号品牌优势 搭建高质量发展合作平台 提升国际影响力 [7] - 澳门科技大学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技术手段 在经典名方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成果 [3] - 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 为中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推动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28]
中医四法 清凉锦囊(大健康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1 22:57
中医药文化推广 - 来自葡萄牙、巴西、爱尔兰等21名学员在海南三亚中医院学习中医理论和实践[2] - 新疆沙湾市举办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援疆医疗人才和中医人才参与[4] - 南宁市青秀区方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督脉灸等"冬病夏治"传统疗法[8] 中医防暑养生 - 中医专家建议今年闰六月暑热延长,需注意"暑湿"双重防护[8] - 中暑中医称为"中暍",治疗需清暑解表、益气养阴[9] - 晒伤中医称为"日晒疮",需清热养阴、滋养肌肤[9] - 建议避免正午至下午三点户外活动,选择早晚凉爽时段[9] - 推荐穿棉麻衣物,使用遮阳伞/帽,及时补涂防晒霜[10] - 饮食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水,食用西瓜/黄瓜/绿豆汤等清热食物[10] 中医饮食调理 - 暑热时节遵循"春夏养阳"原则,避免贪凉伤脾胃[11] - "三宜"原则:温茶代冷饮、当季温性果蔬、辛香调味[12] - "三忌"原则:忌大量冰饮、忌生食海鲜、忌空腹食寒凉蔬果[12][13] - 推荐陈皮普洱茶、姜枣茶、荔枝龙眼等温性食物[12] 中医运动建议 - 运动时间建议早晨6-8点或傍晚17-19点[14][15] - 推荐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养生运动[15]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疲惫为宜,时长30-40分钟[15] - 运动后推荐西洋参黄芪汤、紫苏叶生姜茶等调理饮品[16] 中医旅行保健 - 初到异地建议选择温和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17] - 可携带藿香正气散、保和丸等中成药防不适[17] - 腹胀可饮山楂麦芽茶,恶心呕吐可用生姜紫苏茶[17] - 推荐按揉足三里穴、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17]
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结果公布 广州跻身全国15个示范城市行列
项目背景与定位 - 广州入选全国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城市 [1] - 项目由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推动 聚焦技术传承创新 人才培养 服务模式和管理体系创新 [1] - 目标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打造国家级示范标杆 [1] 重点实施领域 - 实施岭南中医药技术传承三大工程和中医药科研创新三大专项 [1] - 推进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三大层次和中医药服务创新四大模式 [1] - 创新中医药管理体系五大机制和羊城中医药文化品牌五大行动 [1] 发展目标与影响 - 在技术传承 产业融合 人才梯队 服务模式 机制改革 文化传播六大领域形成示范标杆 [1] - 打造临床疗效突出 科研转化高效 服务体系智慧 文化辐射深远的中医药发展范式 [1] - 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样本 [1]
中草药囊泡为中医药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
科技日报· 2025-08-10 02:00
会议概况 - 2025年中草药囊泡研究与应用全球学术会议于8月9日在广州举行 旨在分享高水平研究成果并促进国内外合作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 [1] - 会议由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同主办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承办 [2] 技术特性与机制 - 中草药囊泡尺寸为纳米级别 相当于细胞的千分之一 具有稳定双层膜结构 能有效保护负载物质并靶向递送至疾病组织 [1] - 囊泡功能类似"快递小哥" 可在细胞间运输溶性蛋白 脂质 核酸及中草药有效活性物质 显著提升被组织细胞摄取的效率 [1] 应用前景与产业价值 - 细胞外囊泡作为细胞通讯平台技术 为中医药产业升级提供新机遇 需在法规政策及原料供应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2] - 果蔬囊泡(如柠檬 西柚)因口服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势 在口服药物递送和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具广阔前景 [2] - 研究覆盖20多种中草药与果蔬囊泡(包括大蒜 姜黄 黄芪) 其在疾病治疗 保健和护肤领域均展示应用潜力 [2] 学术领导与机构 - 赵可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其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主任 中草药囊泡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广东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 - 尹航教授为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 兼任全球细胞外囊泡网络亚太区联络员 强调科技与中医药古老智慧的跨界融合 [2] - 樊俊兵教授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兼任广东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聚焦果蔬囊泡的生物医学应用 [2]
香港浸会大学:数据显示中医药研究领域发展蓬勃
新华网· 2025-08-08 02:27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表示,该报告是香港浸会大学在推动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及国际化方面 的重要成果之一,展示了中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跨学科融合特征以及在数字健康和系统医学等方面的 广泛影响力。 此外,在分析涵盖的10年间,61.9%的中医药相关研究属医学领域,33.1%涉及生物化学、遗传学 及分子生物学,28.1%涵盖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反映中医药研究与多个学科的交错与协同发展趋 势。 新华社香港8月7日电(郭辛)香港浸会大学与爱思唯尔7日合作发表《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 学发展轨迹》全球研究分析报告,通过系统化数据反映中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跨学科融合等特征。 报告显示,2014年至2023年间,中医药研究共有来自188个国家及地区参与,累计发表超过20万篇 研究文献。研究数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0.6%,远高于全球科研3.9%的平均增长率。相关文献总量大幅增 加,几乎达到原来的3倍,反映中医药研究领域蓬勃发展。学术影响力方面,14.2%的中医药文献跻身 全球前10%最常被引用文献。 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研究及拓展)暨研究院院长吕爱平认为,报告凸显中医药正迈向以系统医学 为核心的现代化阶段,融合生命科学与数 ...
挖掘新增长点 中医药龙头加速布局产业基金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7 16:39
公司投资动态 - 片仔癀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认缴出资人民币2亿元参与高鑫润信基金 占基金目标募集规模20% [1] - 高鑫润信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健康领域 包含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健康上游供应链及零部件、食品保健品、消费医疗等大健康相关领域 医疗健康以外领域投资占比不超过基金认缴出资规模10% [1] - 片仔癀通过投资并购拓展业务版图 此次投资基于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考虑 立足现有发展需求寻找新增长点 增强产业协同效应 [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以来约40家中药上市公司参与设立或投资产业基金 累计投资金额达50亿元 [2] - 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中药创新研发、大健康产业拓展、医药流通渠道优化等方面 [2] - 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方式投资早期研发项目 通过科技战略赋能医药产业 避免陷入传统业务增长瓶颈 [3] 同业公司案例 - 白云山以自有资金出资14.985亿元参与设立广州广药基金二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占认缴出资总额99.9% [2] - 江中药业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4000万元人民币参与设立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 持有基金4%财产份额 [3] - 白云山产业基金围绕公司战略规划 投向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 [3] 战略价值分析 - 产业基金模式可分散资金运用风险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3] - 布局产业基金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挖掘 在医院外市场、大健康、新药等领域开拓新项目 [2] - 由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基金投资将加速中药产业整合 在政策、技术和资本共振下提升行业集中度 [3]
斥资2亿设立大健康产业基金,片仔癀持续深化对外投资布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07 07:55
基金投资布局 - 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以2亿元人民币认缴出资参与设立漳州高鑫润信大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占该基金目标募集规模的20% [1] - 公司基于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考虑 立足现有发展需求 积极寻找新增长点 增强产业协同效应 [1] - 高鑫润信基金是漳州市"圆山计划"的第三支落地基金 该计划以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生态为核心 总规模50亿元的医药大健康产业基金群将分五期组建 [1] 历史投资表现 - 2024年9月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认缴出资2亿元人民币设立漳州圆山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 占首期比例40% [2] - 圆山基金以1.96亿元受让广生堂控股股东5.02%股份 目前市值达9.32亿元 浮盈7.36亿元 投资回报率高达376% [2] - 2025年3月片仔癀投资作为LP认缴出资2亿元人民币投资于招商致远资本管理的招盈慧康基金 计划规模10亿元 [2] 财务业绩支撑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8亿元 同比增长7.25% 归母净利润29.77亿元 同比增长6.42% [2] - 公司连续第15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在中医药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背景下体现强大市场竞争力 [2]
协同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经济日报· 2025-08-06 22:26
同时也要看到,推进改革仍面临不少难点堵点。中西医诊疗体系存在较大差异,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性 与西医标准化诊疗的规范性难以直接对标,导致疾病诊断、疗效评价等环节难以形成统一标准;部分中 医诊疗技术的个体化、经验化特性,与标准化定价机制存在冲突,技术劳务价值长期被低估,陷入定价 高低皆难的困境;改革涉及医保、卫健、中医药管理等多部门,协同推进难度不小,地方试点的成功经 验难以复制推广。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中医药的独特属性与现有医疗管理体系的适配难题,可能出现"削 足适履"的政策偏差,亟需通过系统性改革加以破解。 深化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需要多维度协同发力、系统施策。在疗效评价上,应构建中西医双轨兼容 的体系,既保留西医客观量化指标,又纳入中医整体健康改善维度,让"同效"既有数据支撑,又能体现 中医药的深层价值。在定价机制上,要突破传统模式束缚,充分考量中医技术劳务价值,对整体治疗方 案实行打包定价,从根本上避免价值低估。医保支付要增强适配性,为中医优势病种单独分组,按中医 诊疗路径制定支付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中医方案。 协同推进还需强化部门联动与政策激励。要健全多部门协调机制 ...
当中医药邂逅夜经济 “中医夜市”悄然走红
新华网· 2025-08-05 13:36
中医夜市活动概况 - 甘肃省多个城市在繁华商圈或街头巷尾推出中医夜市活动 结合夜间经济与中医药文化体验[1] - 活动包括艾灸 推拿 拔罐 药膳品尝 中医药文创产品购买等多元化养生服务[1][7] - 中医夜市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包括年轻消费者和家庭群体 形成夜间消费新场景[1][7] 中医药文化推广与消费趋势 - 甘肃省作为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和中药材主产区 于今年6月启动百市千县中医药文化惠民活动 中医夜市是核心组成部分[3] - 活动结合三伏天节气特点 免费提供甘草绿豆汤等时令养生饮品 推广药食同源理念[3][7] - 中医药文创产品如生肌膏 驱蚊香包 DIY香囊和即冲即饮便携茶包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3][7] - 中医夜市设置中药材展示区 陈列道地药材标本 医务人员同步讲解药材特性和季节养生知识[5][7] 健康消费需求变化 - 夜间中医服务满足上班族时间需求 市民反映白天工作繁忙 夜间调理身体成为新选择[1] - 90后消费者体现个性化消费观 偏好便捷化 生活化的中医药产品[7] - 健康理念从治疗向预防转变 中医药从典籍知识转化为可体验的消费场景[7]
广州入选全国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行列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5 08:01
中医药行业政策支持 - 广州入选全国15个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城市行列,该项目由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推动 [1] - 示范项目聚焦中医药技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服务模式和管理体系创新,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国家级示范标杆 [1] 广州中医药发展规划 - 广州市卫健委将实施岭南中医药技术传承三大工程、中医药科研创新三大专项、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三大层次 [1] - 计划推进中医药服务创新四大模式、中医药管理体系创新五大机制和羊城中医药文化品牌五大行动 [1] - 目标是在技术传承、产业融合、人才梯队、服务模式、机制改革、文化传播六大领域形成示范标杆 [1] 中医药发展目标 - 打造"临床疗效突出、科研转化高效、服务体系智慧、文化辐射深远"的中医药发展范式 [1] - 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样本 [1] - 打造国内领先的岭南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