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

搜索文档
500亿,浙江父女去IPO敲钟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3 11:48
赴港上市计划 - 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 [2]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来自浙江绍兴 由陈建成于1984年创立 现已成为国内电机龙头 [3][6]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持股约38.84% 为控股股东 [13] - 公司现任董事长庞欣元为陈嫣妮丈夫 [13] - 公司A股股价年内至今已翻倍 最新市值500.97亿元 [3][14] 业务发展历程 - 1985年生产首款产品JW系列电机 1986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利润超20万元 [6] - 2002年成功登陆上交所 [7] - 通过多次海外并购拓展业务 包括奥地利ATB集团、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 [9][10][12] - 目前在全球拥有超40家工厂 业务涵盖电机及驱控、风光储氢新能源、矿产资源等领域 [1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 [17]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 [1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 同比增长0.66% 期内利润5479.69万元 同比增长33.96% [17] - 毛利率稳定在23%-24%区间 [17] 业务构成与市场地位 - 防爆、工业、暖通三大基础业务板块贡献近九成营收 [18] - 按2024年收入计:防爆电驱动系统全球市场份额4.5%排名第一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8%排名第四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五 [17] - 三大基础业务增长乏力 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19] 机器人业务布局 - 机器人组件业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4.51亿元 占比2.5%-2.8% [21]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 商业化仍处于早期 [21][22] - 通过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间接持股宇树科技 并成为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22] - 赴港IPO募资用途强调加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投资 [22] 行业趋势 - 中国家族企业女性继承人比例显著提升 出现多例"父女创业档"IPO案例 [23][30] - 联合动力、中策橡胶、星邦互娱、乐欣户外等企业均出现女性接班人参与IPO的案例 [24][25][26][27]
“卧龙系”泛而不精后遗症显现,新能源上市公司净利下滑20%
华夏时报· 2025-08-23 03:36
核心观点 - 公司掌舵人提出三大发展方向:做强主业、发展新赛道、开拓海外市场,但当前正经历业务调整阵痛 [2] - 公司通过频繁并购构建商业版图,但面临泛而不精的后遗症,表现为子公司业绩分化及高商誉积累 [2][3][4] - 公司通过资产出售聚焦核心电机及驱控主业,同时进军具身智能等新领域,推动股价显著上涨但新业务贡献仍微弱 [5][7] - 公司短期债务压力较大,需通过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弥补流动性缺口,并依赖经营性现金流和金融机构授信维持偿债能力 [8][9][10]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卧龙电驱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31亿元,同比微增0.66%,净利润5.37亿元,同比增长36.76% [5] - 卧龙新能营收同比增长36.38%,净利润同比下滑20.48% [2] - 公司降本增效成效显著: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同比下降563.2万元,差旅费下降1730.09万元;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下降1076万元,差旅费下降561.6万元 [9] - 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收入2.18亿元,仅占总收入2.7% [5] 并购与商誉 - 公司通过并购扩张业务,收购包括Brook Crompton、Morley、Laurence Scott等海外企业及国内南阳防爆 [3] - 2015年以16.8亿元收购南阳防爆60%股权,形成商誉7.05亿元;收购OLI集团80%股权形成商誉近5000万元;收购SIR形成商誉近9000万元 [4] - 截至2025年6月底,商誉约14.6亿元,占净资产比例14.55% [5] 资产重组与业务转型 - 公司出售龙能电力、卧龙储能、卧龙氢能和舜丰电力等子公司控制权予卧龙新能,聚焦电机及驱控主业 [6][7] - 卧龙新能转型新能源领域,但四家被收购企业中仅龙能电力盈利(净利润5672.76万元),其余三家亏损(卧龙储能亏损947.53万元、卧龙氢能亏损228.71万元、舜丰电力亏损111.81万元) [7] - 卧龙新能此前主营房地产,2021年房地产销售占比99.56%,后通过收购上海矿业进入铜精矿贸易,但该业务毛利率仅2.89%-4.6% [6] 资本市场与流动性 - 公司股价从年初14.67元/股涨至32元/股附近,涨幅接近118%,市值从192亿元增至近500亿元 [5] - 启动港股上市计划,募资用途包括扩大产能、研发投入、新兴领域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 [8] - 货币资金36.01亿元,短期借款29.09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2.63亿元,存在15.71亿元资金缺口 [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3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93亿元 [9] - 公司称经营性现金流稳定,净现比平均1.88,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平均5.72,金融机构授信充足 [10]
佳电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为24.97亿元,同比增长0.6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同比下降31.97%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1亿元,同比下降85.94%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96元/股,同比下降31.97% [3] - 总资产为93.46亿元,同比下降6.95% [3] 业务与产品 - 主要产品包括防爆电机、起重冶金电机、核电电机、永磁电机等,覆盖0.37-80,000千瓦功率范围 [5] - 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炭、核电、船舶、航空航天等行业 [5] - 年生产能力超过1,860万千瓦,拥有347个系列、近4,000个品种 [14] - 核电产品具备K1类电机资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5][6] 技术创新与研发 - 拥有有效专利663项,其中发明专利248项,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28项 [19] - 研发投入6,730万元,同比下降6.88% [20] - 采用"技术双总部"模式,设有国家防爆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 - 主氦风机、CAP1400屏蔽泵电机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7][8] 市场与销售 - 国内收入占比99.56%,国外收入同比增长245.63% [21] - 电动机及服务毛利率为20.34%,核电产品毛利率为25.49% [21] - 践行"走出去"方针,参加国际展会,强化品牌推广 [13] - 建立客户分层服务体系,完善售后服务机制 [13] 生产与制造 - 拥有佳木斯、苏州、哈尔滨三大生产基地 [14] - 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车间,包括叠装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设备 [15][16] - 采用MES系统实现车间智能管控,建设数字化工厂 [16] - 具备核主泵全流量试验台等高端检测能力 [7][16] 子公司表现 -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5.89亿元,净利润9,011万元 [26]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58亿元,净利润8,562万元 [26] - 控股子公司动装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核电轴封型和屏蔽式主泵电机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17] 公司治理与激励 - 实施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152名激励对象 [28][29]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多项变动 [28] - 公司未计划半年度分红或转增股本 [1][28] 社会责任与公益 - 通过"文品入哈"项目采购农产品94.68万元,支持乡村振兴 [33] - 开展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服务时长326小时 [34] - 校园招聘签约68名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 [34] - 举办投资者关系活动,强化股东沟通 [33]
佳电股份: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2 16:11
董事会决议与公司治理 - 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12日通过电子邮件及微信形式召开 实际表决董事8名 会议由副董事长李泰岭主持[1]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 确认报告全面客观反映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 财务数据真实准确[1] - 选举李泰岭担任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 并增补其为战略与科技委员会委员及召集人 接替原董事长刘清勇辞职后的职务空缺[2] - 增补历锐为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 选举李泰岭担任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召集人 任期均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止[3][4] - 聘任满连善为公司副总经理 任期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日止[5] 财务与资产状况 - 董事会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认为该举措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深交所监管要求 能更公允反映公司资产及财务状况[6] - 审议通过控股股东向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关联交易 5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3名非关联董事全票同意 交易旨在为子公司经营发展提供流动资金支持[7] 投资与战略规划 - 董事会批准增加2025年投资计划2651万元 全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旨在提升运维科技公司服务能力及永磁电机研发制造水平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8] - 审议通过哈尔滨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2025年上半年风险评估报告 5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3名非关联董事全票同意[5][6]
500亿,浙江父女去IPO敲钟了
36氪· 2025-08-22 08:35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 [1] - 公司A股股价年内至今已翻倍 最新市值近500亿元人民币 [1][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专注于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包括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和机器人组件五大核心板块 [6] - 按2024年收入计 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约为4.5% [8] - 在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约为2.8% [8] - 在全球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 市场份额约为2.0% [8] - 防爆、工业、暖通三大基础业务板块撑起公司近九成营收 [8]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人民币 [8] - 2022年至2024年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人民币 [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6% [8]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5479.69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96% [8] 机器人业务发展 - 2022年至2024年机器人组件业务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和4.51亿元人民币 [9] - 对应收入占比分别为2.5%、2.6%和2.8% [9]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 商业化仍处于早期阶段 [9] - 通过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重点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 [10] - 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是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提供高爆发关节模组、伺服驱动器等关键部件 [11] - 赴港IPO募资用途包括加强在机器人组件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及业务 [11]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公司起源于1984年陈建成创办的上虞县多速微型电机厂 [2] - 2002年成功登陆上交所 [2]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约38.84% 为控股股东 [4] - 通过多次海外并购 将ATB集团、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纳入麾下 [4] - 现已成为以电机及驱控为主业 并涵盖风光储氢新能源、矿产资源等业务的跨国企业 [4]
500亿,卧龙电驱去港股IPO了
搜狐财经· 2025-08-22 07:49
公司上市计划 - 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1] - A股股价年内翻倍 最新市值近500亿元人民币[1][5] 公司发展历程 - 1984年由陈建成创办于浙江绍兴上虞县 从乡镇集体企业转型为民营企业[2] - 2002年成功登陆上交所[3] - 通过多次海外并购整合包括奥地利ATB集团、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国际品牌[5] - 现拥有卧龙电驱、卧龙资源、Brook Crompton三家上市公司 全球超40家工厂[5]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合计持股约38.84% 为控股股东[5] - 陈嫣妮现任卧龙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5] - 现任董事长庞欣元为陈嫣妮丈夫[5] 业务概况 - 专注于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 涵盖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机器人组件五大核心板块[6] - 防爆电驱动系统全球市场份额4.5%排名第一 工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8%排名第四 暖通电驱动系统市场份额2.0%排名第五[8] - 三大基础业务板块(防爆/工业/暖通)贡献近九成营收[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8]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同比增长0.66% 利润5479.69万元同比增长33.96%[8] - 毛利率稳定在23%-24%区间[8] 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2-2024年机器人组件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和4.51亿元 占比2.5%-2.8%[9]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7%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9] - 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并成为宇树科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10] - 赴港IPO募资将重点投入机器人及电动航空等新兴领域[10] 行业现象 - 中国家族企业女性继承人比例显著提升 出现多例"父女创业档"IPO案例[11][12] - 联合动力、中策橡胶、星邦互娱、乐欣户外等企业均出现女性二代接班并推动上市[11][12]
500亿,浙江父女去IPO敲钟了
投资界· 2025-08-22 07:22
公司上市与市值表现 - 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计划实现"A+H"双重上市[4] - A股股价年内翻倍 最新市值近500亿元[4][8] 公司创始与发展历程 - 陈建成1984年创办上虞县多速微型电机厂 为卧龙集团前身[4][6] - 1985年生产首款产品"JW系列电机" 次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利润超20万元[6] - 2002年卧龙电驱登陆上交所[7] - 通过收购奥地利ATB集团、意大利SIR、美国通用电气中低压电机业务等实现全球化扩张[7][8] - 现拥有卧龙电驱、卧龙资源、Brook Crompton三家上市公司 全球超40家工厂[8] 公司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陈建成、陈嫣妮父女合计持股约38.84% 为控股股东[8] - 陈嫣妮现任卧龙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8] - 董事长庞欣元为陈嫣妮丈夫[8] 业务构成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为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 涵盖防爆、工业、暖通、新能源交通、机器人五大板块[10]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2.66亿元、155.66亿元、162.47亿元[13] - 同期期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8.32亿元[1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0.31亿元 同比增长0.66% 期内利润5479.69万元 同比增长33.96%[13] - 防爆、工业、暖通三大基础业务贡献近九成营收 但增长乏力[13] 市场地位 - 2024年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份额4.5% 排名第一[13] - 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8% 排名第四[13] - 全球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 排名第五[13] 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2-2024年机器人组件收入分别为3.55亿元、4.06亿元、4.51亿元 占比2.5%-2.8%[14] - 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2.7%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14] - 战略投资智元机器人 并成为宇树科技核心零部件供应商[15] - 赴港IPO募资将重点投入机器人及电动航空领域[16] 行业现象:女性接班人趋势 - 联合动力朱兴明、朱瀚玥父女 公司创业板IPO募资48.57亿元[18] - 中策橡胶仇建平、仇菲父女 IPO前合计控股46.95%[18] - 星邦互娱郭中健、郭小兰父女 旗下游戏总流水突破100亿元[18] - 通威股份刘舒琪、新希望刘畅、桐昆集团陈蕾、天齐锂业蒋安琪等女性接班案例涌现[19]
2025年1-6月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17030万千瓦 累计增长2.6%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03:19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上市企业:卧龙电驱(600580),佳电股份(000922),中电电机(603988),上海电气(601727),东方电 气(600875)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交流电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交流电动机产量为3263万千瓦,同比增长3.8%;2025年1-6月 中国交流电动机累计产量为17030万千瓦,累计增长2.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
微光股份股价下跌3.88% 无框力矩电机实现量产
金融界· 2025-08-21 18:23
股价表现 - 股价报38.6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6元 跌幅3.88% [1] - 盘中最高触及40.39元 最低下探至38.46元 [1] - 成交量73273手 成交金额达2.87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695.98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0.16%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5455.51万元 占流通市值的1.22% [1]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微电机 风机及配套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 汽车电子 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电机 浙江板块 人形机器人等 [1] 技术进展 - 已开发3款空心杯电机和4款无框力矩电机 [1] - 无框力矩电机已实现量产 [1] - 完成3款MZW关节模组的开发 [1] - 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投入 [1]
江特电机: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6: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85%至9.75亿元,但净利润亏损扩大至-1.14亿元,主要受锂盐产品价格下跌影响 [23][25] - 锂盐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5.91%,成为营收增长核心驱动力,但毛利率承压导致整体盈利下滑 [23][26] - 电机业务在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伺服电机、风电配套电机等产品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应用拓展 [4][7][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35.85%,主要因锂盐产品产销量增加 [2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78.24%,因锂盐产品价格下降导致毛利减少 [2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6亿元,同比下降7.73% [25] - 总资产61.6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94亿元,下降3.16% [25] 业务板块分析 **智能电机板块** - 产品涵盖伺服电机、新能源电机、起重冶金电机等,在风电配套电机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榜首,建机电机、伺服电机出货量排名国内前列 [4][19] - 机器人专用E/B系列电机已批量供货给焊接、搬运等行业的国内机器人头部企业 [4][19] - 研发投入4179.24万元,同比增长20.42%,重点开发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用电机等产品 [18][25] **锂板块** - 形成"矿石开采-矿石分选综合利用-锂盐生产及深加工"一体化产业链,持有或控制的锂矿资源量1亿吨以上 [14][20][21] - 碳酸锂产量提升带动收入增长,但价格从历史高位60万元/吨跌至约5.8万元/吨,对毛利率造成压力 [17][23] - 采用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价格风险,期末衍生品投资金额4.11亿元,占净资产2.62% [29][30] 区域市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64.04%;华北地区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103.51% [26] - 国外收入2319.20万元,同比下降16.34% [26] - 华东地区收入4.33亿元,占比44.40%,仍为最大区域市场 [2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电机板块拥有发明专利20项,参与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项 [18] - 锂板块子公司银锂新能源拥有11项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起草多项锂行业国家标准 [22] - 磁浮轴承屏蔽套焊接、定子灌封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18] 资源储备与产能 - 江西省宜丰县茜坑锂矿资源储量7293万吨至1.27亿吨,Li2O平均品位0.39%-0.44%,为大型锂矿 [20] - 在建工程3977.79万元,较期初增长156.29%,主要因技改投入增加 [25][29] - 货币资金6.74亿元,其中2.77亿元因保证金、质押等用途受限 [29] 行业趋势 - 机器人、低空经济、储能等新兴领域对电机需求提升,人形机器人量产将进一步驱动高端电机需求 [3][7] - 全球锂盐产能集中在中国,2025年1-6月国内碳酸锂产量43.15万吨,同比增长44.58% [11] - 锂价周期性波动明显,但长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增长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