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汲取文化力量 澎湃振兴动能
辽宁日报· 2025-08-13 01:06
近日,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热播,许多人在 观看后由衷地赞叹今日浙江的各项发展成就,也引发我省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和深深思考。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省新增5个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文明城市实 现"零"的突破,各类别文明创建新晋数量均为历届最高。无独有偶,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 工程"评选中,我省推荐报送的6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获奖作品数量位列全国第七位,创"五个一工 程"设立以来我省最好成绩。这些文化发展成就的取得,必将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繁荣文化 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信心决心,不断为辽宁全面振兴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通过观看电视专题片,我们更加深了这样的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文化资源是一项重要的资 源,有形的文化资源、无形的文化资产都是宝贵财富,我们必须不断从中汲取给养。浙江经济社会持续 快速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与当今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就在于发展 先进生产力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这给我们以很大启示。文化自信是推动发展最基本、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当前,全面振兴新突 破三年行动决战决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文化产业新设企业增速较快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0:20
新设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涵盖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1] - 新设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均呈现稳定增长 [1]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国产IP如"哪吒""悟空""泡泡玛特"全球火爆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快速增长 [1] 所有制结构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第三产业新设数量占比达88.2% 体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四新经济发展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1] - 四新经济企业占企业总量比例达40.2%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重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民营和外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经济日报· 2025-08-12 23:45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企业462万户 新设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新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新设96.5万户 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1]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的40.2% [1] 消费领域亮点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多种经营主体稳定增长(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8-12 20:10
经营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2]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2] 外商投资与产业结构 -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090.6亿元,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058.7亿元 [2] -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278.7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增长127.1%,化学药品制造业增长53%,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36.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增长17.7% [2] - 东盟地区实际对华投资增长8.8%,瑞士增长68.6%,日本增长59.1%,英国增长37.6%,德国增长6.3%,韩国增长2.7% [2] 产业结构优化 - 上半年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3] - 全国"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占GDP比重18.01% [3] 制造业与服务业表现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3] 文化产业发展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5] - 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总额6298亿元,增长19.3% [6]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 [6] - 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其他文化艺术业、互联网广告服务、数字出版等行业增速较高 [6]
四川以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8-12 12:51
文商旅体融合战略 - 四川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和重构消费场景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持续释放"大运会"和"世运会"效应加快形成一批消费新场景 [5] - 科技赋能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增长极包括VR考古体验和数字空间探索 [5] 世运会相关促进措施 - 成都举行世运会期间四川发布10条入境游精品线路 [3] - 全省104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专属优惠政策吸引游客 [3] 消费市场表现与目标 - 2023年上半年四川接待游客6.8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9100亿元 [6] - 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目标2027年消费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元 [6] 具体项目案例 - 三星堆景区VR考古体验区和考古探索基地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 [5] - 宜宾李庄古镇通过现代科技与古镇水乡结合打造火爆夜游项目 [5]
亚博科技控股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12 09:12
战略合作框架 - 亚博科技控股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于2025年8月12日签署三年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内容包括在澳门共同组织文化活动、场地运营、票务管理及内容创新 并合作竞投澳门户外表演场地 [1] - 公司或其联营公司成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在澳门的优先合作伙伴 负责当地资源整合及运营落地 [1] 合作方背景 -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为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国有企业 主营国际演艺、艺术展览、文化旅游及演出院线运营 [1] - 该集团致力于全球推广中华文化并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1] 战略意义 - 合作有利于扩展公司在澳门的文化娱乐业务 符合澳门经济多元发展战略 [2] - 结合公司数字能力与本地资源 及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的文化资源与运营专长 预计产生协同效应 [2] - 促进澳门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为股东带来长期回报 [2]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03:05
经营主体增长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0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第二产业96.5万户、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的40.2% [1] 消费领域亮点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南农晨读 | 巷陌翰林 客乡古韵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01:32
南农晨读 | 巷陌 翰林 客乡古韵_ 南方+_南方plus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 面方农村餐出版 类 |农 力量 · 时代 |图 当 南农晨读 文素:陈佳纯 09.12 8 莫淑智 扫码童看更多 梅潭河畔,西岩山麓,藏一座七百载客家古村 一一侯南。侯南村以耕读传家 的客家精神为魂、将翰林功名刻入青石巷陌。侨乡风情融于雕梁画栋,成为 【今日关注】 国家荔枝龙眼产 业技术体系"十 四五"聘期考评 会召开 作和取得的成 效。农业农村部 南亚热带作物中 心热作处处长郑 红裕主持了体系 首席科学家考评 工作;体系执行 专家组组织各岗 位科学家、综合 试验站站长聘期 考评工作。 首批5个国家公 园全部完成确权 登记 国家公园是具有 国家代表性的自 然生态系统,保 护范围大,生态 过程完整,是我 国自然生态系统 中最重要、自然 景观最独特、自 然遗产最精华、 生物多样性最富 集的部分。开展 国家公园自然资 源确权登记是推 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一项重要举 措。根据民法典 等法律法规,通 过自然资源确权 登记,国家公园 在国土空间上精 准落地,明确宣 示其中各类自然 资源资产的产权 主体,清晰界定 不同层级政府行 权的具体范 ...
陕西:坚持以文兴业 着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01:17
文化产业发展 -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1] - 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1] - 擦亮"文学陕军""长安画派""西部影视""陕西戏剧"等特色文化品牌 [1] 文旅融合发展 - 着力做好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文章 [1] -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升级产业体系、培壮经营主体 [1] - 推动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再上新台阶 [1] 国际传播与交流 - 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1] - 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 [1] - 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1]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8-11 00:08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暑期博物馆参观人数激增,各类演出和历史文化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形成独特的"中国风"文化消费热潮 [1]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2022年举办展览4万余个,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2]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收达71292亿元,同比增长7.4% [5]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 -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稳居全球领先,西夏陵最新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2] - 国家博物馆以文物九龙九凤冠设计的凤冠冰箱贴成为文创销冠,《黑神话:悟空》游戏刷新国产游戏销售纪录 [4] - 非遗与老字号跨界融合成效显著,如崇明土布与回力鞋合作推出潮流单品 [5] 文化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2023年上半年营收31564亿元,同比增长13.6%,对行业增长贡献率达76.8% [6] - "文化+科技"推动短视频、直播、数字艺术爆发式增长,"文化+旅游"丰富消费场景 [6] - 北京冬奥会等国际赛事融入文物元素,展现"中国式浪漫" [7] 文化输出与国际影响 - 中国4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位居世界第一,春节文化成为全球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 [7] - 《哪吒之魔童闹海》进入全球影史票房前五,潮玩LABUBU引发全球热潮 [7] - 非遗体验吸引外国游客,浙江贝雕博物馆年接待外国游客超1万人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