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之都

搜索文档
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4 16:11
演艺新空间发展 - 北京市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年底达100家 [1][5] - 演艺新空间融合演艺、消费、社交与旅游功能 重塑观众体验并重绘文化消费地图 [1][4]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之一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及活动40余场 年引流周边区域近50万人次 [4] 演出市场表现 - 上半年北京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10.5%、17.8% [2] - 天桥艺术中心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其中国外剧目占比40%) 演出场次6601场 观众超340万人次 [3] - 天桥艺术中心去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3] 业态多元化 - 演出类型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演唱会及音乐节 国内外精品剧目同台呈现 [2] - 天桥艺术中心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 戏剧、舞剧、亲子剧及新空间剧场为特色的多元演出体系 [3] - 大型演唱会(如张杰、凤凰传奇)及音乐节(如草莓音乐节)在鸟巢等知名场馆轮番上演 [2] 国际化与创作 - 北京国际音乐节将迎来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 多部作品为首演 [7] - 天桥艺术中心40%演出项目为国际项目 涵盖音乐剧、话剧等多种类型 [7] - 福浪Livehouse每年合作近200家国内外乐队及艺人 包括老狼、周迅及国际艺术家Cory Wong等 [7] 创新与科技赋能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集聚行业资源推动产业孵化 [4] - 通过改造创新空间推出新空间剧目 探索演艺与科技、商业等多业态融合模式 [4] - 北京市建立全链条艺术创作扶持机制 2025年市属14家院团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7] 文化品牌活动 - 北京开展品牌演艺活动约130个 中国戏曲文化周连续八届举办3180余场表演 吸引观众106.3万余人 [7] - 艺术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 2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作扶持工程及人才培养计划 [7]
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演艺新空间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3 05:59
演艺市场活跃度 - 北京演出市场2024年1-6月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 10.5% 17.8% [2] - 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 演出6601场 观众340万人次 [3] - 2025年市属14家院团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7] 演艺业态多元化 - 演出类型涵盖话剧 舞剧 演唱会 音乐节 国际经典剧目与国内精品同台呈现 [2] - 天桥艺术中心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 戏剧 舞剧 亲子剧 新空间剧场为特色的多元演出体系 [3] - 大型演唱会与音乐节活动在鸟巢 华熙LIVE·五棵松等知名场馆轮番上演 [2] 演艺空间创新 - 北京市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2025年底达100家 形成文商旅融合样板 [1][5]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 年引流50万人次 [4]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改造创新空间 探索演艺与科技商业融合模式 [4] 国际化与文化交流 - 天桥艺术中心国外剧目占比40% 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汇集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 多部作品首演 [7] - 福浪Livehouse年合作近200家国内外乐队及艺人 包括国际艺术家Cory Wong等 [7]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北京市建立全链条艺术创作扶持机制 开展品牌演艺活动约130个 [7] - 中国戏曲文化周连续八届举办表演活动3180余场 吸引观众106.3万人 [7] - 2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作扶持工程及人才培养计划 [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演艺新空间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3 05:55
演艺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1-6月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 10.5% 17.8% [2] - 2025年预计举办张杰 凤凰传奇 刀郎 孙燕姿等大型演唱会及草莓音乐节 元气森林音乐节等多元演出活动 [2] - 天桥艺术中心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 演出6601场 其中国外剧目占比40% 观众总数突破340万人次 [3] 演艺新空间发展 - 北京市已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2025年底达到100家 [1][5]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 年引流周边区域50万人次 [4]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 繁星戏剧村等推出《偷心晚宴》《朱莉小姐》等沉浸式戏剧作品 [5] 国际化与科技融合 - 天桥艺术中心每年40%演出项目为国际项目 涵盖音乐剧 话剧 舞剧等多种类型 [8]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2025年10月举办 来自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参演 [8] - 福浪Livehouse每年合作国内外艺人近200家 包括老狼 周迅及Cory Wong等国际艺术家 [8] 机构运营与创作 - 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3] - 北京市属14家院团2025年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8]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推动演艺产业孵化与多业态融合 [4]
专访澳门休旅协会长黄辉:演唱会经济助推澳门转型“演艺之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1:27
澳门演艺之都战略定位 -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3年11月首次提出建设演艺之都的发展方向 并在2024年持续推动大型节庆品牌盛事 [1] - 演艺娱乐元素是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提升澳门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 通过发展演艺产业降低博彩经济比重 推动澳门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转型 [4] 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 - 澳门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达到1:7水平 即1000澳门元门票可带动7000-8000澳门元综合消费 [2][6][7] - 热门演出门票价格在1000至3000澳门元之间 VIP门票可达上万澳门元 [7] - 相比内地1:5的拉动比例 澳门因住宿需求和消费结构差异具有更高乘数效应 [7]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澳门户外表演区将于2025年6月投入运营 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 [1] - 澳门酒店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配套服务能保障主办方成本控制和观众体验 [8] - 目前演出场地以露天为主 可能受天气和配套设施影响需要逐步改善 [11] 典型案例与市场反响 - 2023年张学友演唱会吸引内地 香港及东南亚上千名粉丝 形成旅游产品组合 [5] - 2024年刀郎演唱会实现门票售罄 并带动酒店 车辆 餐厅全方位消费增长 [5] - 多个电视台跨年晚会选择在澳门举办 已形成特定消费印象 [13] 差异化竞争优势 - 澳门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城市气质 能提升演唱会附加值和吸引力 [8] - 完善的酒店 交通 餐饮 旅游配套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8][9] - 可结合世界遗产 美食文化等元素提供独特娱乐体验 [12]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需优化交通疏导措施 解决短时间内大量人流聚集问题 [10][12] - 需要特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包括出入境便利和旅客服务安排 [9][11] - 应建立专门统计机制衡量演唱会经济效益 进行客群差异化分析 [7] 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预留票额设计旅游产品 拓展东南亚等国际旅客市场 [1][5] - 针对大湾区旅客优化交通便利性 针对远程旅客延长停留时间 [12] - 吸引内地综艺节目 国家级表演等多元演艺活动落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