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搜索文档
超50%长剧亏损,爱奇艺CEO说出了做短剧的根源
搜狐财经· 2025-04-30 12:4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将极速版App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成为国内首个推出独立微短剧应用的长视频平台[1] - 推出"跳看"功能,借助AI重构用户视频观看逻辑以应对"短而精"视频娱乐需求[1] - 计划重复2021年政策,减少剧集数量、聚焦头部作品,放弃四类低效内容(迎合向、悬浮向、赔钱、无创新)[5][6] - 2025年转型目标为适应新时代,行业共识将剧集压缩至12集以内[8] 行业现状分析 - 长视频行业盈利困难,100部电视剧中仅30%盈利、30-40%不亏损,超一半项目亏损[3] - 电视台采购按集计价+明星高片酬导致"注水剧"泛滥(集数达80-90集),形成"龙头烂尾水蛇腰"现象[6] - 短剧崛起后用户转向碎片化娱乐,"注水剧"收视率下滑并陷入亏损[8] - 用户单屏幕注意力时长从2004年2.5分钟降至2021年47秒,长视频平台在注意力经济竞争中落后[10] 业务布局调整 - 自制内容占比已达关键剧集的70%,强化内容控制力[3] - 采用"长+短"双平台策略:主App专注付费长视频,微短剧App主打免费广告模式[12] - 加码短剧旨在争夺被短视频平台占据的用户时长,形成差异化竞争[12] 管理层观点 - CEO龚宇指出长视频周期长、资本负担重,需缩短制作周期减轻压力[6] - 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强调聚焦A+/S级广谱题材,放弃垂类内容因"机会成本太高"[5][6] - 总裁刘文峰提出需解决47秒注意力时长挑战,呼应学术研究数据[10]
中文在线:紧握“大航海时代”机遇 短剧出海塑造全球文化消费“第四极”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2:1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9亿元,其中境外收入3.03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 [1] - 公司加大对海外微短剧业务的推广及研发投入,短期战略投入对利润造成暂时性影响 [1] 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大航海时代"国际化战略,通过短剧打造中国"第四大国际文化现象" [1][4] - 以AI和人才为支撑加速全球布局,立足内容科技与文化创新交汇点 [1][6] - 经历从原料、产品到模式出海的三个阶段,推动中国短剧工业体系全球复制 [4] 内容生态 - 公司拥有560万种数字内容资源,450万名驻站作者,2000余位签约知名作家 [2] - 全品类平台与垂类平台结合,17K小说网和四月天小说网贡献多部爆款作品 [2] - IP衍生业务覆盖音频、漫画、动画、短剧、影视、游戏等全模态开发领域 [2] IP开发案例 - 《罗小黑战记》动画番剧全网播放量超10亿次,2019年电影创中国动画海外发行票房纪录 [3] - 《罗小黑战记2》动画电影预计2025年上映,有望引发新观影热潮 [3] - 动漫短剧《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我在诡秘世界玩嗨了》等优质作品即将上线 [5] 短剧业务布局 - 国内短剧激活原创数字内容库,实现小说与短剧双向赋能 [5] - 海外布局日本、美国、东南亚市场,开发言情、悬疑、奇幻等多品类短剧 [5] - 中国短剧应用在海外视听类应用下载量Top100中占据2席 [4] AI技术应用 - 自研"中文逍遥"大模型赋能剧本创作、多语种翻译、内容营销等全流程 [6] - 计划年内上线自研AI工具链,推动动漫短剧产业降本增效 [5] - AI深度融入用户洞察、创意反馈与精准投放,重构内容产业底层逻辑 [6] 人才体系 - 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组建具备原创与本地执行力的核心团队 [6] - 构建AI工程与运营岗位布局,加速适应AI时代的人才生态 [6] - 以全球视角、本地表达为原则推动内容本地化制作与运营 [6]
盗版横行吞噬产值,微短剧版权保护如何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4-27 10:40
微短剧行业现状 - 5G普及和短视频内容爆发推动微短剧成为新晋"顶流",制作周期仅需几周,更新快、爆发快、收益回收快 [1] - 盗版问题严峻,导致潜在产值流失约200亿元人民币,严重扰乱行业秩序 [1] - 盗版手段隐蔽,包括改剧名、改主演名、切片播放规避监测,给维权带来巨大挑战 [2] 微短剧版权困境 - 盗版渠道多样化:视频平台UGC合集盗版、搜索平台导流至盗版网站、网盘黑产兜售资源,甚至出现9.9元打包上万部短剧的现象 [2] - 微短剧热度集中在上线前几天,盗版传播速度几乎同步,传统事后追责模式失效 [2] - 版权人即便打赢侵权官司,也难以挽回损失,侵权治理加速迫在眉睫 [2] 平台责任与技术解决方案 - 平台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强化即时处理能力,与权利人加强合作 [3] - 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母本比对系统、人工智能比对技术,实现"事前拦截"与"事中快速处理" [3] - 平台面临"两难困境":删除太快可能误伤正常内容,删除太慢可能放纵盗版并承担连带责任 [3] - 引入可信举报人机制和"好撒玛利亚人条款",优化处理优先级并保护主动筛查盗版的平台 [3] 侵权认定与法律挑战 - "二创剪辑"和"影视解说"具有高侵权风险,发布者法律意识淡薄 [4] - 短剧侵权认定需要更细致、专业的判断体系,精准划定合理使用与侵权的界限 [4] - 事后救济有滞后性,需寻求前置处理方式,提供事前保护和救济 [4] AI技术与新兴挑战 - AI辅助内容创作提升生产效率,但加大侵权识别难度 [5] - 微短剧原创性和叙事连贯性不输长剧,应享受完整著作权保护 [5] - 需警惕新兴技术对版权保护体系提出的新挑战 [5] 行业共治与生态构建 - 版权保护需行业团结,显著提升侵权赔偿标准,打击盗版经济动机 [5][6] - 平台需履行主动预防和快速处理侵权责任,内容方加强作品备案登记和溯源技术建设 [6] - 行业协会推动制定短剧版权保护行业标准,司法与行政机构开设快速处理机制 [6] - 版权保护目标是铺设创新和秩序同行的路,助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影视产业链 [6]
“悦读好书榜·春华辑”榜单揭晓,中国移动咪咕以优质IP激活短剧创作引擎
环球网· 2025-04-24 10:59
论坛活动与发布仪式 - 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于4月23日至25日在山西太原举办 主题为"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 [1] -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于4月24日主办第二届网络文学与微短剧产业发展论坛 [1] - 论坛启动"悦读好书榜·春华辑"春季特辑发布仪式 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咪咕数媒高层及行业专家共同发布 [1] 悦读好书榜评选机制 - 榜单基于中国移动大数据初步筛选 由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邀请顶尖专家团队综合评估 [3][6] - 采用"数据+人文"双重筛选机制 聚焦类型迭代、圈层扩容和产业融合趋势 [11][12] - 2024年已发布三期 累计入选29部作品 其中9部进入影视化改编 6部改编有声书 3部已出版 [12] 入选作品与内容特点 - 春季特辑精选6部作品 包括《斩尘缘》《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小惊喜》《揽流光》《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绝色生骄》 [4] - 作品涵盖玄幻悬疑、家庭群像、移民困境、家国叙事、道家思想、权谋江湖等多元题材 [4][8][9] - 部分作品已启动影视开发 如《斩尘缘》由咪咕阅读联合新丽电视开发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已成功改编短剧 [4] 行业影响与推广策略 - 榜单为微短剧产业提供强人设、强设定的流量作品 注入创意源泉 [12] - 通过运营商精准推送、互联网全域覆盖、社交媒体运营及线下场景联动构建立体化推广矩阵 [14] - 旨在触达更广泛人群 助力全民阅读氛围建设 为文化强国注入数字阅读新动能 [14]
河北保定:到2027年培育壮大30家以上规上微短剧企业
快讯· 2025-04-23 10:04
智通财经4月23日电,保定市发布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加速推动微短剧行业发 展,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这二十条措施涵盖内容创作生产、基 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产业生态建立等多个方面,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力争到 2027年,保定市累计推出15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培育壮大30家以上规上微短剧企业,建成2个微短剧基 地,基本形成空间集聚、主体丰富、创作活跃、科技赋能、服务完善、健康有序的微短剧产业生态,努 力打造中国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河北保定:到2027年培育壮大30家以上规上微短剧企业 ...
重拳打击短剧盗版!映宇宙快创维权案迎新进展,多名嫌疑人被逮捕
中国新闻网· 2025-04-22 11:06
案件核心进展 - 微短剧领域重大著作权侵权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 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多名嫌疑人被依法逮捕[2] - 武汉两家涉案公司被查处 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超千万元[2] - 犯罪团伙通过2.9元低价解锁全集模式构建盗版搬运-流量收割-私域变现黑色产业链[3] 侵权手段与影响 - 侵权手段包括盗取正版内容、改名搬运、剪辑引流 构建覆盖多平台的侵权网络[3] - 2023年平均每部短剧面临1224条侵权链接挑战 盗版者利用抖音、微信、淘宝等平台账号游击式传播[4] - 截至2024年底 映宇宙集团旗下快创、美光盛世等团队已有数百部作品被盗版并非法流通[4] - 侵权行为造成版权公司巨大经济损失 打击创作者积极性 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4] 企业应对措施 - 快创法务团队调查取证 按最低售价估算涉案公司违法所得超百万元[3] - 映宇宙集团协助警方侦破多起短剧侵权案件 查获大量作案工具和盗版剧集[4][5] - 集团将持续加大技术投入 升级AI侵权识别系统 缩短从发现到下架的响应时间[7] - 深化与执法机关、头部平台合作 推动行业版权秩序规范[7] 行业治理动态 -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2024年7月发布《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7]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3月发布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通知[7] - 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红果等平台已下架上千部违规微短剧[7] - 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 加大违规内容打击力度 确保市场良性竞争[7] 行业意义 - 案件侦破为微短剧行业敲响版权保护警钟 展现多方联动效能[8] - 打击侵权是视听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之战[8] - 需企业、平台与执法机关携手探索长效治理路径 从源头斩断盗版利益链[8]
净利止跌掌阅科技“回春”?免费阅读遇瓶颈,短剧催生第二曲线
华夏时报· 2025-04-21 14:2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9.17万元,同比增长41.46%,结束连续三年下滑趋势(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5757.72万元、3484.43万元)[2][4] - 2024年营收25.83亿元,同比下滑7.02%,主要因数字阅读平台收入(16.47亿元,同比-25.91%)和版权产品业务收入(1.58亿元,同比-39.53%)下降[2] -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1.86%,研发费用同比降低11.51%,通过优化推广策略和人员结构实现成本控制[4] 业务结构转型 - 衍生业务(以短剧为主)收入达7.76亿元,占总营收30.02%,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5] - 免费阅读业务受市场变化影响收入下滑,但公司拥有庞大用户规模(未披露具体数据)和丰富内容资源支撑运营优化[3][4] - 行业分析师指出免费阅读可通过IP衍生(短剧/动漫/谷子经济)延长产业链,不再依赖传统用户时长指标[4] 短剧赛道布局 - 公司基于IP优势切入短剧制作与运营,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用户规模5.76亿,占网民52.4%),预计2025年增至634.3亿元[5][6] - 通过阅读与短剧平台数据分析优化推荐算法,提升作品曝光率和商业变现效率[6] - 行业竞争激烈,阅文集团、中文在线等网文平台已先行布局,但优质网文改编短剧仍存在机会窗口[5][6] 战略方向 - 未来将强化内容质量与标准化能力,结合AI应用和数据模型构建长期发展链路[6] - 继续优化免费阅读运营效率,同时推动数字阅读与衍生业务协同发展[3][6]
Q1国内微短剧:大盘消耗66.7亿,动态漫释放潜力,中长剧集最受宠?
36氪· 2025-04-21 12:40
2025 年短剧市场正经历 "规模扩张" 与 "质量升级" 的双重变奏。 据DataEye-ADX短剧版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Q1,国内微短剧市场大盘消耗总额接近320亿,其中2025年Q1的占比达20.87%,同比24年Q1增长了27%。 (一)各季度短剧买量投流总消耗 2025年Q1,国内微短剧市场总消耗达66.7亿,环比24年Q4,下降了3%。主要原因是: ①多元化发展,竞争分流。2025年Q1免费和端原生等模式下的市场继续扩展,导致竞争分流。 ②内容质量导向转变。 靠数量堆砌吸引流量的模式逐渐失效,市场更加注重内容质量。2025 年 Q1制作方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打磨精品内容上,减少了项 目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热力值总消耗,但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作品竞争力和市场健康度。 在生命周期方面,2025年Q1短剧的平均投放时长大约为9.5天,较24年的7天,延长了2.5天。同时,新剧投放数量增多,中尾部的短剧竞争激烈,多数剧 集深陷同质化困境,爆款稀缺性强。 从题材来看,女频优势扩大,占比超70%。就细分题材而言,情感、都市、逆袭这三大题材的表现突出,免费红果端的小众题材出圈, 动态漫题材颇具 潜力,反类型 ...
600亿国家人工智能基金亮相;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首关落地 | 04.07-04.13
创业邦· 2025-04-14 10:36
政府引导基金 - 湖州市吴兴区人才科创专项投资基金总规模5亿元,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单支子基金规模不低于1.5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智能物流装备、绿色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5] - 湖北高速公路发展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采用有限合伙制架构,重点投向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交通科技研发、绿色低碳交通、现代智慧物流、智能建造等交投集团关联产业 [6] - 山西省制造业振兴升级专项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投向"1+11"转型综改示范区体系和"127N"产业集群矩阵,支持智能煤机、轨道交通装备、特种金属材料、氢能等关键领域 [7] -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600.6亿元,重点布局具身智能等AI前沿领域,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及赋能应用等环节 [7] - 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总规模30.02亿元,重点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及未来产业,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8] 市场化基金 - 青岛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总规模152亿元,重点支持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发展 [23] - 南京高投毅达软件和信息战新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南京地区初创期、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优质企业 [23] - 福桔微短剧创投基金规模1亿元,重点支持福建题材微短剧的剧本创作、摄制、发行和人才培养 [24] - 宁波沃衍甬才绿色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重点投资新材料、高端装备及数字技术领域 [25] - 追创创投绍兴百亿产业基金首期募集完成,重点投资机器人、AI、高端装备制造及追觅生态链产业 [26] 产业基金 -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拟设立淮安豪恩见素产业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亿元 [35] - 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联合上海科创、国际集团、上港集团等机构共同设立上海科创三期基金,首关规模约32亿元,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35] -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苏州慕思嘉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总规模2亿元,重点围绕健康睡眠产业链进行布局 [36] -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拟出资1000万元参与设立上海创领一号基金,重点投资功能性食品赛道 [37] - 杭州福莱蒽特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设立的杭州禾迈有天新动能创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登记,认缴出资1.05亿元 [37]
50岁保洁闪婚百亿霸总:当银发族吹起甜宠风,微短剧如何“收割”中老年人?
商业洞察· 2025-04-12 09:35
以下文章来源于快刀财经 ,作者快刀财经编辑部 快刀财经 . 欢迎关注这个洞察商业真相的公号。快刀财经,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 与面向年轻人的短剧不同,在这类短剧里,男主从富二代和赘婿变成了头发花白的霸总本人,女 主则是人到中年,或被前夫家吸血,或因儿女欠债问题忍辱负重的苦命女,人物伦理关系更为复 杂、反转更为激烈、爽点更为密集,如一些老年人所形容:"刚开始看很羞耻,却会越看越上 头。" "夕阳产业才是朝阳产业"这句话,在短剧观众群体的变迁中得到了最直观的体现。据艾瑞咨询发 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显示,40-59岁用户占微短剧用户的37.3%,60岁及 以上用户占比为12.1%,中老年群体已然成为微短剧受众的主要部分,付费能力更是不容小觑。 ▲图/新京报 梳理媒体报道也不难看到,"老年人为短剧充值刷光银行卡""老人3年斥资3.4万元积蓄充值短 剧"等新闻频上热搜,短剧平台利用中老年人广告意识弱,手机操作不熟练的特点,诱导中老年人 开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或者跳转支付等功能大肆吸金。 中消协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高频投诉情形中,诱导充值的情况占据大头。无处不在的潜规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