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导航
icon
搜索文档
合众思壮: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00万元–1050万元
快讯· 2025-07-14 10:48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万元至1050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81.82%至87.8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400万元至1750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76.28%至81.03%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09元/股至0.014元/股 [1] 经营改善 - 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5% 主要受益于战略转型深化及海外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超过50% 主要因融资规模和成本大幅下降 [1] - 投资收益较上年下降约900万元 [1] 战略进展 - 持续深入战略转型并积极拓展业务发展 [1] - 海外市场开发取得积极成效 [1]
华测导航(300627):卫星导航、机器人与自动驾驶表现亮眼,带动上半年业绩高增长
群益证券· 2025-07-09 05: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华测导航(300627.SZ)投资评级为“Buy 买进”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卫星导航、机器人与自动驾驶表现亮眼带动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增长,预计归母净利润3.20 - 3.35亿元,同比增长27.4% - 33.3%;扣非后净利润2.93 - 3.08亿元,同比增长38.9% - 46.0%,Q2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77 - 1.92亿元,同比增长19.6% - 29.7%,给予“买进”评级 [6] - 预计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79/9.62/11.95亿元,YOY分别为+33.5%/+23.5%/+24.2%;EPS分别为1.00/1.23/1.53元,当前股价对应A股2025 - 2027年P/E为34/28/22倍,维持“买进”建议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资讯 - 产业为通信,2025年7月8日A股股价34.21元,深证成指10588.39,股价12个月高/低为35.56/18.69元,总发行股数781.64百万,A股数643.39百万,A股市值220.10亿元,主要股东赵延平持股19.84%,每股净值4.67元,股价一个月、三个月、一年涨跌分别为9.7%、21.7%、77.1% [2] 近期评等 - 产品组合中地理空间信息占比18.1%,机器人与无人驾驶占比5.7%,建筑与基建占比32.4%,资源与公共事业占比43.8% [3] 机构投资者与股价走势 - 机构投资者占流通A股比例中基金为2.1%,一般法人为36.6% [4] 业绩增长原因 - 地理空间信息、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等业务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业绩增长,加大研发投入构筑核心技术壁垒提升竞争力,助力业务拓展;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带来股份支付费用约2200万元已计入损益,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当期净利润影响约2700万元 [8] 核心技术与业务 - 以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形成2大平台,定位芯片技术平台有GNSS芯片等基础器件,已量产高精度GNSS基带芯片“璇玑”;全球星地一体增强服务平台能满足多行业高精度定位需求,核心技术壁垒深助业务拓展;海外业务毛利高,2024年营收占比达29%,毛利率77.6%,较国内高27个百分点,受美国关税影响小,海外营收持续快速增长 [8] 新兴领域突破 - 在自动驾驶、AI应用等新兴业务领域不断突破,在低速机器人等领域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乘用车自动驾驶端被指定为多家车企定点供应商,部分车型量产累计交付超30万套;AI应用端在精准农业和监测领域有应用 [8]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F营业收入分别为2678、3251、3989、4888、6006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44、583、775、957、1189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49、583、779、962、1195百万元等 [11]
信息发展(300469) - 300469信息发展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4 13:28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型为其他业务交流会,时间是2025年7月4日下午15:30 - 16:20,地点为线上会议 [1] - 参与单位为新华资产、大家资产等众多专业投资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助理郑小龙、副总裁徐云蔚、常务副总经理王少章 [1] 业务模式与定位 - 开展北斗规模化应用要求不增加企业负担、不破坏行业生态,商业模式是终转服,用风险减量和保险业务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2] - 与北斗服务商是深度融合的共赢关系,共享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红利 [2] 市场份额与覆盖区域 - 预估具体市场份额较困难,但从已落地情况看公司比重较高,已签约北斗服务商覆盖超20个省份,包括天津、湖南等主要区域 [3] 业务合作进展 - 2024年与重卡销售头部企业尝试合作,7月团队组建完成并打通与厂商系统壁垒,后续将与更多主流厂商开展前装业务合作 [4] - 在河北地区与合作伙伴就业务达成共识,将推进落地工作 [4][5] 业务数据情况 - 2024年GBCM系统接入量超20万台,2025年签约量、发货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6] - 2025年累计出货量超40万套,未按季度拆分,业绩会持续改善,目前不能明确2025年能否盈利,单季度盈利早于年度盈利 [7] - 2025年落地签约数量超百万套,还在拓展高质量签约,业务考核口径为签约量、发货量、发行(安装并回传数据) [8] 保险业务相关 - 保险降赔对应实际降赔部分的提成比例大概在50% - 80%,不同区域业务质量和提成比例有差异 [9] - 与保险公司总部签署战略框架合同,具体项目与区域级公司签约 [9] 其他业务问题 - 订单要求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会联合当地合作伙伴提前完成 [9] - 正在对接咨询机构争取数据要素资产入表,但最终能否实现暂不确定 [9] 市值与股价预期 - 公司专注北斗规模化推广和应用,随着北斗业务业绩改善,相信股价会修复,下半年有好表现,会用业绩回报股民 [9][10]
司南导航: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司南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30 16:22
经营业绩分析 - 2024年度为公司上市后首个完整会计年度,期间实现营业收入亏损,主营业务毛利率48.18%,较2023年度减少3.98个百分点 [1] - 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55%、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9.65%,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3.24%、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158.81%由盈转亏 [1]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2%、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46.24%至-1,038.19万元 [1] 毛利率变动原因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0.35%,主要系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增加 [2] - 除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外,其他产品毛利率相比2023年度均有所下滑 [2] - 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毛利率下降15.62%,主要由于向单位B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包含额外专利费,且高毛利客户收入占比下降 [5][6] - 数据采集设备毛利率下降7.14个百分点,主要系境内经销收入占比提升 [6] 销售模式调整 - 公司保持"境内直销为主,境外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23] - 经销模式毛利率高于直销模式主要系境外销售占比较高 [23] - 2024年经销收入占比同比提高10.43个百分点,主要系加速境内及境外经销销售扩张 [23] - 直销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新开拓的主要客户毛利率较低 [27] 行业趋势 - 高精度GNSS基础器件国产化率从2018年30%提高至2023年80%,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29] - 测量测绘领域对高精度GNSS接收机需求下降,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仍处培育期 [26] - 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2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 [38] - 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应用渗透率仅为1.25%,市场前景广阔 [40] 业绩展望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订单合同金额合计为3.18亿元 [42] - 高精度GNSS板卡/模块、农机自动导航驾驶系统产量计划保持每年约50%增速扩大 [42][44] - 公司未来不存在业绩持续亏损风险,主要产品市场需求预计保持增长 [45]
2.0时代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选股宝· 2025-06-29 14:59
行业动态 -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正式发布,标志着北斗芯片技术迈入2.0时代,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将在今年内投入使用,重点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监测测绘等领域 [1] - 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实现了优先甚至独立运行,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 [1] - 北斗产业已从"规模扩张"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自主、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三重动力推动其成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核心力量 [1]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北斗系统贡献的核心产值占比超80%,日均位置服务请求量突破10亿次 [1] - 到2030年北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高精度定位服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低空物流等新兴场景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1] 公司动态 - 海格通信在北斗领域形成"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北斗三号芯片市场份额达40% [2] - 嘉环科技助力电力北斗系统,在能源时空管理、电网设备管理、信息安全和电网运行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构建电力北斗产品检测体系 [2]
A股放量突破 市场资金大幅增仓
证券时报· 2025-06-27 17:58
市场表现 - A股本周先扬后抑 上证指数突破3400点创年内新高 深证成指 沪深300 中证500均创阶段性新高 [1] - 全周成交额大幅增加至7 43万亿元 为2个半月来新高 [1] - 融资客大幅加仓 融资净买入256亿元 为4个月来最大周净买入额 [1] 行业资金流向 - 计算机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81亿元 电子 非银金融 电力设备行业均获超300亿元净流入 [1] - 国防军工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1亿元 通信 机械设备 汽车 基础化工行业获超百亿元净流入 [1] - 银行 石油石化 公用事业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超20亿元 食品饮料 美容护理行业小幅净流出 [1] - 计算机 非银金融行业均获融资净买入超40亿元 电子行业获35亿元净买入 电力设备行业获26亿元净买入 [1] - 房地产 建筑装饰行业被融资净卖出逾2亿元 纺织服饰 煤炭 石油石化行业遭小幅净卖出 [1] 军工板块表现 - 军工板块加速上扬 地面兵装板块指数全周大涨20 81% 创8年多新高 [2] - 龙头股长城军工近8个交易日六度涨停 累计飙升91% 北方长龙 内蒙一机 甘化科工表现不俗 [2] - 军贸概念 军民融合 大飞机等细分板块指数创历史新高 航空装备 卫星导航 无人机板块指数连涨5日 [2] 金属板块表现 - 工业金属 稀有金属 稀有资源板块指数5日飘红 创阶段性新高 稀土永磁 金属新材料等跟随走强 [2] - 紫金矿业创历史新高 中孚实业 东方锆业创多年来新高 [2] - 碳酸锂主力合约一周大涨6 24% 沪铜 沪锌 国际铜等主力合约连涨5日 沪铅 沪锡等创阶段性新高 [2] 机构观点 - 平安证券称政策驱动下金属需求弹性有望释放 铜铝等品种供需偏紧态势预计进一步发酵 [3] - 中银国际指出券商行业上涨体现市场对情绪高位的防御动作 建议暂不降仓位但调整持仓结构 [3]
从“中国精度”到“全球标配”,北斗芯片加速上“机”装“车”
长江日报· 2025-06-27 00:34
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 北斗技术正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产业已进入时空智能时代 [1] - 武汉已集聚北斗相关企业超过300家,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640亿元,覆盖全产业链 [4] - 北斗芯片性能直接决定终端精度、功耗和可靠性,是规模化、大众化、全球化的关键支撑 [3] 企业技术突破与应用 - 梦芯科技发布24类场景模组,包括适用于智能割草机的高精度定位芯片,具备更高精度、更低功耗、更强性能 [2] - 搭载梦芯科技芯片的模组已应用于豪华越野车和网红露营房车,实现自动感应开门、远程控制、防盗追踪等功能 [3] - 英泰斯特发布三款北斗模组,供应多款北斗车载终端,在北斗产业链上居游 [2] 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 北斗技术正从传统领域向新兴业态拓展,包括消费电子、可穿戴设备、无人系统等大众领域 [4] - 武汉多座重点大型桥梁北斗监测已实现覆盖,超9000辆公交车安装北斗二号与GPS双模定位终端 [4] - 长江干线航行客船已全部安装北斗,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开放里程居全国前列 [4] 未来发展方向 - 北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深度融合是未来趋势 [4] - 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所有生命体都需要时空信息,北斗迎来新起点 [4] - 北斗芯片作为产业链"心脏",将带动终端制造、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中下游产业发展 [4]
盟升电子: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成都盟升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2 08:30
营业收入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70.90%,主要受行业环境因素影响,部分项目试验鉴定搁置、合同执行暂停、已下订单未按计划节点交付验收、新订单未按预期下达等所致 [1][2] -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收入为1.35亿元 [1] - 从季度分布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占比由17.22%上升至37.57%,季节性分布变化较大 [1] - 主要延期项目涉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客户,合计影响金额约24,582.36万元 [2][3] 订单情况 - 2024年重要新增订单合计20,229.94万元,已确认收入10,540.05万元 [4] - 当前累计在手订单54,088.38万元,其中卫星导航系列产品49,076.99万元,卫星通信系列产品5,011.39万元 [6] - 预计2025年实现收入38,742.48万元,在手订单充足能支撑收入预测 [6] 毛利率与成本 - 2024年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24.31个百分点至25.98%,卫星导航产品毛利率减少29.93个百分点至26.45%,卫星通信产品毛利率减少11.22个百分点至20.45% [11] - 毛利率下滑主要受单位成本上升影响,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增加54.33%,直接人工成本增加111.36%,制造费用增加213.23% [14] - 卫星通信产品制造费用同比增长63.94%,主要因设备折旧和房屋折旧增加 [17]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0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8.33%,客户集中度高 [11] - 主要客户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军工集团下属单位,合作年限多在5年以上 [19][2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654.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4.51%,集中度逐年上升 [11] - 主要供应商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采购内容为射频模块、集成电路等高价值原材料 [22] 行业环境 - 军工行业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发生剧烈人事变动,对公司主要客户造成系统性冲击 [7] - 国防支出2025年预算为17,846.65亿元,增长7.2%,军工产业仍是重点发展领域 [7] - 行业环境影响自2024年第四季度逐步消除,部分项目订单恢复执行 [8]
军工大热,又一卫星公司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17 09:41
撰文 | 泰伯网 胡芷君 泰伯网讯,6月11日,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北斗")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封面、内文图源:华大 北斗官网 央广网 招股书显示,华大北斗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毛利分别为8369万元、6792万元、8197万元;年内亏损则分 别为9261万元、2.89亿元、1.41亿元。 图源:华大北斗招股书 这是华大北斗第二次冲击IPO。早在2022年10月,公司启动首次上市辅导,但后续自愿终止A股上市计划。 根据招股书及公司官网信息,华大北斗总部位于深圳,其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最早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通过子公司华大电子开展的导航芯片业务板 块。 2016年12月6日,华大北斗单独成立公司,并继承了华大电子导航芯片部门的核心技术及研发团队,由中电光谷、上海汽车集团、北京汽车集团、波导股 份、劲嘉股份等企业共同投资成立,成为一家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提供支持北斗及全球主要GNSS系统的导航定位芯片和模 组,同时提供GNSS相关解决方案。 华大北斗创始人、董事长为孙中亮。据央广网报道, ...
新股前瞻|背靠“国家队”、身处GNSS朝阳赛道,华大北斗投资价值几许?
智通财经网· 2025-06-15 13:3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 - 北斗系统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广泛应用于新基建、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 [1] - 北斗系统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推动智能交通、灾害预警、精准农业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1] - 北斗系统具备抗遮挡能力、低纬度性能优势、高定位精度和独特双向短报文通信能力,已发射60颗卫星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 [7] 华大北斗公司概况 - 华大北斗是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北斗GNSS芯片设计,技术壁垒显著 [2][3] - 公司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 - 2024年以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计,公司全球排名第六、中国内地第二,市场份额4.8%;双频高精度领域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市场份额10.5% [3] 华大北斗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9.7% [5] - 同期标准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340万件、830万件、1090万件;高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200万件、300万件、510万件 [5]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5.23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1.03亿元、1.1亿元、1.18亿元,占总开支40%以上 [5][6] 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4174亿元增长至2023年4857亿元,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28年达954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4.5% [8] - 细分领域中,交通出行、低空经济增速显著,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4%、32.0% [9] - 行业面临国际巨头价格战压力,高通等企业将中低端芯片单价降至1-2美元,挤压国产厂商生存空间 [10] 行业技术壁垒与发展前景 - GNSS空间定位服务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卫星信号处理、高精度定位算法等复杂技术体系 [11] - 华大北斗研发的芯片级双频高精度技术将功耗降低50%,推动北斗应用向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大众市场渗透 [11] - 公司作为北斗芯片领域核心企业,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突出,短期盈利压力源于行业特性与市场竞争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