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油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深粮控股: 深圳市深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1:11
公司监事会会议 - 第十一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6月17日下午4:30在深圳市福田区福虹路9号世贸广场A座13楼公司中会议室以现场加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应出席监事4名,实际出席监事4名,其中刘昕清女士授权委托监事郑胜桥先生出席会议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6月13日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出 [1] - 会议由半数以上监事共同推举的监事郑胜桥先生主持 [1] 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了《公司2025年度全面预算方案》,表决结果为同意票数4票,反对票数0票,弃权票数0票 [1] - 公司监事会在审议后认为,公司在深入总结2024年粮油市场行情,研判2025年发展机会、竞争状况、国家政策等基础上,制定了积极的年度预算目标 [1] - 公司坚持存量提效、增量拓展、融合赋能的规划思路 [1] 预算制定依据 - 基于对2024年粮油市场行情的深入总结 [1] - 结合对2025年发展机会、竞争状况、国家政策等的研判 [1]
这4项政策“大礼包”,让儋州洋浦跨境贸易企业进一步降本增效!
搜狐财经· 2025-06-11 19:13
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跨境贸易投资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区域之一 [1] - 4项经常项目政策落地见效 为区域内跨境贸易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6] - 政策优化管理流程 简化操作环节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大幅降低企业"脚底成本" [7]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发展情况 -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粮油加工企业 [3] - 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和洋浦区位优势 2024年产值达59.5亿元 [3] - 新政策下企业收付汇流程简化 资金周转加快 特殊退汇业务办理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分钟 [3] 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政策具体内容 - 优质企业仅凭收付款指令即可办理经常项目外汇收支 免除大量单据手续 [7] - 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 [7] - 有序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企业范围 [7] - 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 [7] 政策实施效果 - 电子化支付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银行储存成本 同时享受汇率合适时点的结汇收益 [7] - 企业办理货物贸易特殊退汇业务无需事前登记 可直接在试点银行办理 [7][8] - 银企结算时间缩短至少75% 结算效率提高50%以上 [8] - 促进儋州跨境贸易取得新突破 众多企业受益 [8]
湖北武穴:三代接力绘就农业产业化传奇 父子同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08:02
公司发展历程 - 从手工作坊起步,2010年面临市场变革时由大儿子吴志伟返乡协助,2014年成立伟博粮油公司,当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利润超300万元 [2] - 2016年小儿子吴超伟加入后推动优质稻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增至2万亩,亩均增收30元,并开发高端香米品种,带动6000亩种植 [3] - 2021年获评"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从育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3] - 2024年启动总投资3亿元、占地120亩的智能化产业园建设,一期工程包括标准化车间和两条生产线,预计年产值5亿元 [1][4] 产能与技术升级 - 当前在建智能化产业园将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仓储系统,实现年产20万吨优质大米、1万吨米糠的产能突破 [4] - 已投资2600万元建成金禾全自动精米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40%,产品精度达国际标准 [4][6] - 每年投入80万元研发经费,与黄冈市农科院合作突破胚芽米营养保留技术,开发低糖米等新产品 [6] 商业模式创新 - 创新"公司+农户"订单模式,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承诺保底收购 [2] - 对加工副产品深度利用,谷壳制饲料、油糠提炼油脂、碎米制糖,实现资源"吃干榨净" [3] - 构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网络,覆盖27万亩订单土地,带动2.3万农户年均增收近千元 [7] 品牌与市场拓展 - 旗下"太白湖"品牌通过溯源系统提升产品溢价30%,打入广东、福建高端市场 [7] - 开发有机粮油、功能粮油等特色产品,并探索电商直播、工业旅游等三产融合模式 [7] - 计划2030年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带动50万亩优质稻种植 [7]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4年被纳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计划,获武穴市农水集团2000万元注资 [5] - 政府为年产20万吨优质稻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助力全链条体系构建 [5] 社会经济效益 - 当前每年提供20万吨优质大米,带动上下游7000余人就业,贡献利税超5000万元 [8] - 智能化产业园建成后将新增50余个就业岗位 [1]
合作绘出好“丰”景(民营企业“走出去”)
人民日报· 2025-06-08 21:4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民营企业连续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1] - 山东、浙江、陕西等地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定制化产品、创新模式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1] - 农业领域民营企业丰富中外合作形式,为全球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1] 山东利森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已在40多个国家建设272个温室大棚 [2] - 在新西兰建成100亩水培蔬菜大棚,斩获新西兰农业科学奖等专业大奖 [2] -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温室项目使西红柿产量提高40% [2] - 针对不同国家气候特性研发定制温室技术,设立20余座"世界温室实验室"模拟全球气候场景 [3] - 寿光已有30余家企业开展农业领域对外业务 [3] 浙江四方集团有限公司 - "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等小型农机具畅销"一带一路"国家 [4] - 实现"小批量"和"定制化"生产,如改进埃塞俄比亚收割机筛选系统、加宽印尼履带收割机履带宽度等 [5] - 通过"浙江农机走进非洲"云展会实现多国连线直播,精准对接非洲客商超百人 [5] - 社交媒体账号上线运营辐射非洲和东南亚市场,计划在肯尼亚举办农机培训会 [6]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 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形成完整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 [6] - 推广"订单农业"种植面积达150万亩,解决当地"卖粮难"问题 [7] - 通过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农产品,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7] - 为哈萨克斯坦员工提供技能培训、留学支持计划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8] - 业务辐射中亚多国和俄罗斯市场,成为农业跨国合作示范企业 [6]
“中企投资正助力中亚现代化发展”(中国—中亚媒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联合采访)
人民日报· 2025-06-05 21:49
中国-中亚农业合作项目进展 - 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已建成油脂厂、面粉车间、饲料车间、挂面车间等设施,并拥有10万吨粮库和6条铁路专用线 [1] - 公司与当地签订150万亩"订单农业"协议,解决农户资金短缺和销路问题 [1] - 项目为周边多个村庄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外地人口迁入 [1] 业务运营情况 - 园区生产无添加面粉、油料供应中国市场,同时生产饲料和油粕供应哈萨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 [1] - 面粉生产车间实现自动化生产,产品通过传送带直接装车 [1] - 质检环节严格,产品品质得到中亚记者现场验证 [1] 项目战略意义 - 粮油合作项目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是唯一的农业加工型粮食项目 [1] - 项目符合哈萨克斯坦乡村振兴计划,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1] - 中企投资助力中亚地区现代化发展,改善区域经济面貌 [2] 发展历程 - 公司自2015年起加强中亚贸易往来 [1] - 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完整的粮油加工产业链 [1] - 项目成为中哈农业合作的示范案例 [1]
沭阳以传统焕新重构产业版图
新华日报· 2025-06-04 23:17
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质量发展 - 沭阳县锚定"江北工业强县"目标,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8个,97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超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冲刺2000亿元大关 [1] - 江苏机器时代文化创意有限公司5年内3次增资扩产,去年开票收入突破12亿元,正在建设年产200万套宠物用品的新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35亿元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沭阳县木质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出台《木质产业焕新三年行动方案》,年内推动70家企业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 [2] - 江苏三只小树新材料有限公司关键工序自动化率突破95%,正在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焕新示范工厂 [2] - 沭阳经开区完成低效用地收储盘活10749亩,园区累计建立高企培育库120余家,获批省星级上云企业近400家 [2] 新兴产业发展 - 沭阳县聚焦低空经济、宠物经济等新赛道,实施"3+3"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33.5% [3] - 江苏康之源粮油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使产能提升6倍,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带动5.5万亩水稻种植,农户年均增收3000余元 [3] - 宿迁市首个低空经济三产融合项目"花海低空飞行"旅游观光航线带动形成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3] 营商环境优化 - 沭阳经开区推行"975工作法",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设立企业"安静生产期",每月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去年累计解决问题426个 [4][5] - 常坤智能科技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开发区派专人全程帮办,解决各类问题20余项 [4]
广西北海铁山港:30年蝶变超千亿现代化工业强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12:26
铁山港区经济发展 - 铁山港区从传统农业区蝶变为产值超千亿元的现代化工业强区 [1] - 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之初的7.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02.66亿元,增长78倍 [3] - 规上工业总产值从1.34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773.21亿元,增长一千多倍 [3] 产业集群发展 - 从石化"一枝独秀"发展为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高端纸业、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生态铝、海工装备等集群产业"齐头并进" [1] - 连续三年上榜"中国工业百强区" [3] - 新材料、粮油加工、林浆纸产业跨国境产业链供应链已初步形成 [5] 港口与物流建设 -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474.92万吨,较建区之初跃升800余倍 [3] - 铁山港公用码头成为连接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华中部分地区的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3] - 陆海铁联运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4个,对外开放泊位9个 [4] - 20万吨级航道正在加紧建设,船舶通行能力不断提升 [4] - 进港铁路专用线通车,解决铁路港口联运"最后一公里"难题,年货运量能力远期将超2000万吨 [4] 战略定位与开放平台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4] - 依托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北海协同发展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开放平台 [5] - 加快构建"畅通高效、内外循环"的多式联运体系,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4]
苏垦农发:拟1.78亿元收购金太阳粮油28.75%股份
快讯· 2025-06-04 09:10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对价通过特定事项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金太阳粮油28.75%股份(2300万股)[1] - 交易价格为7.72元/股 总价款为1.78亿元[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金太阳粮油80%股份(6400万股)[1] 交易细节 - 转让方包括陈洁、滕晓梅等8名自然人股东及南通七龙[1] - 标的股份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 - 交易已通过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 后续流程 - 交易尚需取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出具的确认函[1]
安徽省太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四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3 07:58
食品安全抽检总体情况 - 太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2025年第四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共289批次样品 其中合格样品284批次 不合格样品5批次 合格率为98.3% [2] 不合格产品详细信息 - 太和县旧县镇马超食品加工厂生产的200克/袋规格旧县马超麻糖(糖果制品)因不合格被通报 生产日期为2025-01-07 [2] - 太和县桑营镇万客来超市销售的砂糖橘(食用农产品)因不合格被通报 生产日期为2025-01-17 [2] - 太和县高庙镇优品生活购物广场销售的小芒果(食用农产品)因不合格被通报 生产日期为2025-01-13 [2] - 太和县肖口镇农贸市场李伟销售的汪丫鱼(黄颡鱼)(食用农产品)因不合格被通报 生产日期为2025-01-15 [2] - 太和县伊鸿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20克/袋规格俄罗斯果仁列巴(面包)(糕点)因不合格被通报 生产日期为2025-03-09 [2] 合格产品品类分布 - 合格产品覆盖食用农产品、糕点、饮料、调味品、酒类、糖果制品、炒货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等十余个食品品类 [3][4][5][6][7][8][9][10][11][12] - 食用农产品抽检批次最多 包括西红柿、香蕉、青椒、油麦菜、羊肉、鲫鱼等多种生鲜食材 [3][4][5][6][7][8][9][10][11][12] - 大型食品企业产品全部合格 包括海天醋业800mL/瓶精制料酒、中粮面业800克/袋挂面、益海嘉里2.5千克/袋金龙鱼家庭通用小麦粉等 [3][4][5][6][7][8][9][10][11][12] 抽检执行信息 - 抽检实施单位为太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承检机构为安徽国泰众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 - 检验依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明示标准和质量要求 [2] - 抽检任务来源均为太和县县级抽检项目 [2][3][4][5][6][7][8][9][10][11][12]
中蒙俄边境行:触摸北疆跃动的时代脉搏
新华社· 2025-06-02 06:46
中蒙俄边境经贸合作 - 满洲里市凭借地缘优势与政策创新,发展粮油落地加工和二手车出口等多元业态,2024年4月以来已有18家企业获得二手车出口资质,贸易额超3亿元人民币[2] - 满洲里口岸2025年一季度进出口货运量653.1万吨(同比+10.6%),贸易值476.7亿元(同比+6.1%)[3] - 甘其毛都口岸2024年过货量创纪录达4092.2万吨,领跑中蒙公路口岸,并投运全国首条跨境无人运输通道(AGV累计运煤320万吨)[4][5] 口岸智能化升级 - 甘其毛都口岸建成"十二进七出"智能货运通道和AGV专用通道,蒙古司机入境手续仅需10秒,2024年启动中蒙跨境铁路项目,未来年通关能力将达9000万吨[4][5] - 满洲里互贸区三合公司建立二手车翻新标准化流程,2025年前4个月出口量达764台(同比翻倍)[2] - 淖尔中慧物流通过AGV无人车实现煤炭运输自动化,单车载重70吨[5] 边境文旅产业 - 二连浩特市2024年"五一"接待游客2.98万人次(其中国内1.87万/海外1.11万),旅游业总收入5453.32万元[6] - 满洲里市2025年一季度出入境旅游15.07万人次(入境7.28万/出境7.79万),推出中俄蒙三湖跨境自驾游(全程6000公里)[8] - 巴彦淖尔"渡·阴山"自驾游年接待超15万人次,阴山沿线"五一"吸引5万游客体验多元地貌[7][8] 防沙治沙产业 - 苏尼特右旗牧民合作社承接固沙项目,2024年治沙110万亩(70%由牧民参与),带动2000名牧民人均增收1.2万元[9][10] - 锡林郭勒盟2024年治沙379万亩,2025年计划投资19.05亿元治理566万亩,采用无人机飞播(效率达人工200-300倍)和机器人治沙[11][12] - 高娃的草帘加工车间实现净利润24万元,带动50名农牧民增收105万元[10] 边境特色经济 - 党员中心户机制覆盖锡林郭勒盟1842户,辐射7.79万农牧民,乌尼孟和带动18户牧民发展"生态旅游+精养羊"模式[13][14] - 护边驿站网络整合619个站点,配备应急物资并联动边境派出所,形成立体防控体系[14][15] - 锡林郭勒盟建立种苗产业供应链,144个主体提供2700万株种苗和1.14亿黄柳插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