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搜索文档
余杭打造“机遇之城”再添硕果
杭州日报· 2025-07-02 02:50
重大项目签约与投资 - 余杭区在2025年"双招双引"暨重大项目半年度工作推进会上签约10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超135亿元,推进16个重点工程,总投资超80亿元 [2] - 今年以来余杭共签约项目超200个,推进重点工程36个 [4] 产业布局与发展 - 余杭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布局未来产业,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推进前沿产业发展 [2] - 依托"数字经济第一区"优势,加快"人工智能+未来产业"集群发展,包括超声AI辅助诊断、少儿编程教育、无人机研发运营、智慧家居、母婴人工智能产业研发等领域 [2] - 在医疗健康领域签约基于人工智能的认知障碍早期检测及干预项目,通过AI深度学习模型实现认知障碍早期筛查 [2] 低空经济领域发展 -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将在未来科技城建设华东地区运营总部,拓展低空经济相关业务 [3] - 寻飞燕AI无人机项目创新性地将室内定位导航技术应用于机器人巡检领域,开创全新巡检市场细分领域 [3] 人才引进与创新 - 余杭加快吸引优秀人才项目落地,二季度招引的人才项目中含院士领衔项目3个,省级及以上人才领衔项目8个 [3] - 外籍院士高鹏领衔的手性醇及手性胺生物制造项目填补国际空白 [3] 文化项目建设 - 余杭推进余杭文化艺术中心(综合文化空间)项目和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等重大文化工程 [3] - 良渚博物院二期项目总投资9亿元,建成后将增强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世界遗产、文明圣地"的辐射带动效应 [3] 未来发展目标 - 余杭将以重大项目(工程)为依托,提升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综合能级,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机遇之城" [4]
对外开放蓝皮书:强化“两区”平台效应 北京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国经营报· 2025-06-30 16:03
北京市对外开放发展 - 北京市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促进金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 [1] - 北京市"两区"建设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推动由"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过渡 [1] 对外开放蓝皮书 -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4)》是我国首部聚焦对外开放领域的系列蓝皮书,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研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参考 [1] 数字经济与服务业开放建议 - 北京市应注重数字技术应用、数据治理、数字要素跨境流动等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的对接,探索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生产、认证、监管体系 [2] - 在《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引领下,积极探索电信、金融、文化、健康医疗等限制性服务业规则对接 [2] 知识产权与经贸规则对接 - 应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和对市场主体的司法保护力度,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意愿 [2] - 强化"两区"在对接高标准区域性经贸协定中的"试验田"作用,围绕CPTPP中的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国有企业条款等内容开展规则探索 [2]
文旅融合向新求变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启示录
四川日报· 2025-06-30 00:25
文旅产业规模与增长 - 四川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稳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对GDP的贡献率达11.97% [10] - 2022年至2024年国内游客接待量从6.36亿人次跃升至11.19亿人次 国内游客总花费从7059.94亿元增加到1.76万亿元 [10] - 文旅融合激发的消费活力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0] 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 依托6项世界遗产、262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2项国家级非遗的厚重家底 探索传统文化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 [12] - 绵竹年画村研学接待量去年7万余人次 今年上半年已超5万人次 [15] - 乐山苏稽古镇"古市香"跷脚牛肉店节假日单日接待约5000人次 [15] - 成都东郊记忆蜀宴赋汉文化餐秀游客中超30%是境外游客 40%是省外游客 [15] 文旅融合创新业态 - 眉山柳江古镇"影视+文旅"新业态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85万人次 [19] - 南充阆中古城推出大型实景文旅演艺剧目《阆苑传奇》 配合360度全景舞台、裸眼3D等技术 [19] - 洪雅县玉屏山推出滑翔伞、动力三角翼等低空游览项目 计划探索无人机+VR沉浸式体验 [19] - 雅安蒙顶山"重生之我在蒙顶山当镖师"实景剧本杀一天吸引近500人体验 景区1-6月入园人次近20万 同比增长23% [20]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翠云廊古蜀道运用数字技术让千年古柏开口说话 [20] - 泸定县"飞夺泸定桥"全感互动空间通过VR、AR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 [20] - 三星堆博物馆利用全息投影技术高精度还原文物原貌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 [16][24] 网红景点持续发展 - "理小路"爆火后沿线增设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22] - 甘孜康定孔玉乡色龙村改种花期更长的玫瑰 联动阿坝州小金县延伸产业链 [23] - 雅安策划"看香香游雅安"系列旅游线路和文创 丰富大熊猫IP的国际旅游体验 [23]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 阿坝州小金县玫瑰产业带动超5000万元产值 30多种产品销往国内外 [26] - 四川50个冰雪观光旅游景区抱团发展 峨眉山、西岭雪山吸引南方游客 [26] - 凉山州2024年火把月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18.39亿元 同比增长44.18% [25]
2025年湛江市麻章区农文旅湾区推介暨人才协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南方农村报· 2025-06-28 15:33
活动概况 - 2025年湛江市麻章区农文旅湾区推介暨人才协作交流活动于6月27日在广州市白云国际设计大厦(湛江麻章·湾区飞地)举办,旨在深化广湛协作,推广麻章优质文旅资源与农特产品,链接湾区人才与市场资源 [1][2][3][4] - 活动由湛江市麻章区委区政府领导、广州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代表、湾区商会、高校、企业及行业协会和在穗党员代表逾百人出席 [5] 活动亮点 - 活动以《红树林的诗行》主题演唱启幕,展现麻章红树林生态奇迹和麻章白云两地协作的奋进姿态 [8][9] - 白云区派驻麻章区对口帮扶协作工作组组长、麻章区委副书记黎妮强调"湾区飞地"架起资源金桥,"党员红线"织就连心网络,"产业走廊"铺就共富之路 [10][11][12] - 全国妇联原副主席赵东花通过视频致辞,推介麻章文旅、农特产品,表达对麻章高质量发展的期许 [14] 多维展示与推介 - 麻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生态+文化+产业"三维展示,呈现麻章世界级生态名片、特色农产品矩阵和非遗文化瑰宝 [16][17] - 现场设置农特产品品鉴区,火龙果、金鲳鱼等"麻章优品"吸引客商品鉴洽谈,达成多项购销意向 [18][19] - 文化展示区安排传统蒲草编织特色产品和湛江傩舞面具展示,生动呈现麻章非遗魅力 [20] 校地合作与科技赋能 - 广东海洋大学代表发布《湾区青年非遗守护倡议》,同步启动"非遗手信"全球创意设计征集,推动傩面、草编等传统文化破圈发展 [23][24] - 广州市委党校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李韶驰教授发表《AI赋能农文旅产业发展》主题演讲,提出"数字技术激活文化遗产,培育农文旅新质生产力"的前瞻路径 [25][26][27][28][29][30][31] 签约与合作成果 - 活动现场完成商会共建签约、双向赋能集中签约、农文旅项目集中签约等三大类8项合作协议签署 [36][37] - 工作组以"湾区研发+麻章转化""麻章资源+湾区市场"为核心理念,推动两地要素双向流动 [38][39] - 北京湛江企业商会与广州市麻章商会签署共建协议,广州高校、企业与麻章镇政府、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40] - 麻章区聘请10位农文旅产业推介大使,覆盖商会、文创、传媒、农业领域,构建农文旅产业推广新矩阵 [41][42] 未来展望 - 活动是继2024年"大湾区引才"活动后,白云-麻章深化协作的又一里程碑 [44] - 依托"湛江麻章·湾区飞地"战略平台,两地以农文旅融合为纽带,推动人才、技术、资本双向流动 [45] - 未来将加速落地签约项目,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注入麻章动能 [46]
2.7万亿元、360万亿元、1.85亿户!“数”读重磅数据透视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6-28 02:57
工业经济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04.3亿元,营业收入54.76万亿元,同比增长2.7% [3]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其中电子、电气机械、通用设备等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产业升级发展步伐加快,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3] 民营经济 - 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 [5] - 私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同比增长5.2%,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发力 [5] - 个体工商户达1.27亿户,同比增长1.0%,在社区零售、餐饮服务、家政维修等领域满足多样化需求 [7] 物流行业 -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首次超过36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达13.8万亿元 [11] - 物流市场规模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有望进一步下降 [8][11] 文化产业 - 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23亿元,同比增长7.1% [12] - 全国文化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7737亿元,同比增长7.9% [12]
聚焦关键 巩固消费增长势头
经济日报· 2025-06-26 22:06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2万亿元,同比增长5%,5月单月达4.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 [1] - 消费市场向好态势稳固,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成为扩大内需和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推动力 [1] 消费结构升级与新亮点 - 商品消费更新换代加速,服务消费(餐饮、文化、旅游、体育、康养)快速发展,数字消费、国货"潮品"、入境消费等新亮点涌现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五大品类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消费者补贴1.75亿份,绿色智能产品(新能源汽车、绿色小家电)表现亮眼 [2] - 节假日服务消费增长显著,沉浸式体验模式受追捧,离境退税政策优化推动外国游客消费意愿提升 [2] 政策支持与消费潜力释放 - 政府聚焦增强消费能力,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3] - 推动消费条件改善,包括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新能源汽车消费巩固、县域商业设施补短板等 [4] - 创新消费场景,利用AI/V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银发经济、直播电商等新业态 [4] - 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建设外国游客友好型服务及信用体系 [5] 行业发展趋势 - 制造业升级加速,绿色智能产品需求推动相关企业技术迭代 [2] - 零售业向多元化转型,线上线下融合、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成为增长点 [4] - 服务业扩容提质,跨界融合(如研学游、健康运动)成为新增长极 [2][4]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5年6月26日)
商务部网站· 2025-06-26 08:47
对外投资合作运行情况 - 2025年1-5月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5.2亿美元,增长20.8% [2]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9.4亿美元,增长5.4%,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增长13%,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5.9亿美元,增长3.9%,新签合同额849.3亿美元,增长20.7% [2]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 - 峰会吸引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跨国公司嘉宾参会,聚焦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股权并购、人工智能、银发经济等新赛道 [5] - 发布《跨国公司在中国》系列研究报告,针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产业赛道转型、合作模式升级提出建议 [5] - 商务部将推动教育、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6] "投资中国"品牌建设 - 商务部制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实施方案(2025)》,上半年已在境内外举办19场重点活动 [6] - 计划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赴重点国别地区开展投资推介,支持各地举办精准招商活动 [6]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 截至6月24日,22个地区开展225场活动,参与企业超1.9万家,成交额248亿元 [8] - 连锁商超开设700多个线下专柜,11家电商平台设立线上专区 [8] - 下半年计划举办330多场活动,重点提升活动影响力、政策支持力度和企业一体化能力 [9] 中国—南亚博览会 - 第9届南博会签约商贸合同金额超86亿元,482家南亚国家参展商参与,参展规模2万平方米 [10] - 下一步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做大南博会品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南亚国家投资,加强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合作 [10][11] 稀土出口问题 - 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工作 [12] - 中方愿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12]
央行等六部门:支持消费产业链上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等方式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52
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 信贷支持 - 鼓励金融机构建立专业团队提供精准高效的消费领域金融服务 [1] - 创新优化信贷产品 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及中长期贷款支持 [1] - 推广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消费金融融合 优化线上信贷申请审批流程 [1] - 支持金融机构自主定价 合理扩大客户范围以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 [1]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对26家金融机构按贷款本金100%提供再贷款 [2] -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服务消费领域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 [2] 债券市场融资 - 支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企业发行债券 [2] - 鼓励科创企业发债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升级 [2] - 允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以扩大信贷规模 [2] - 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 盘活信贷存量 [2] 股权融资 - 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或新三板挂牌融资 [3] - 引导社会资本以"长期资本"形式投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 [3] - 私募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 [3] - 地方政府基金可市场化参与康养、文旅及数字绿色新型消费项目 [3] - 鼓励发行消费ETF等特色投资产品 [3]
六部门: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 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快讯· 2025-06-24 09:09
债券市场融资支持 - 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企业发行债券 [1] - 鼓励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募集资金,推动智慧养老、智能医疗等消费产品提质升级 [1]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1] 消费信贷供给能力提升 - 推动个人汽车、消费、信用卡等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促进盘活信贷存量 [1] - 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