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交流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在曲阜尼山举办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11:30
上午9时许,大典启动。伴随九声钟响,参祭人员佩戴黄色绶带,步入万仞宫墙内,参加开城、开庙、 启户等仪式。随后,祭祀队伍来到大成殿前,主祭嘉宾和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山东省委副 书记、省长周乃翔宣读祭文,全体嘉宾整理衣冠,庄然肃立,面向大成殿孔子像行鞠躬礼。10时许,祭 孔大典结束。 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 继续实行山东曲阜主会场、浙江衢州分会场共祭孔子,突出国际特色,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文旅融合, 更好发挥其在中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 孔子文化节自1984年以"孔子诞辰故里游"为起点,历经40多年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享誉全球、跨越国界 的文化盛典。孔子文化节的举办地山东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山 东曲阜尼山举行。 山东省委书记林武表示,本次活动以"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为主题,旨在落实这一重要倡议,促进不同 国家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相处,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9月 ...
从黄金水道到文明桥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22:52
长江源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湿地,这些天然湿地为黑颈鹤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环境。 2025长江文明论坛展示的"跟着非遗游长江"非遗旅游地图(局部)。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供图 清代"白鹤梁"题刻。 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供图 文 德摄 埃及罗达岛尼罗尺。 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摄 长江江畔,当河姆渡居民播种稻田、凌家滩先民琢玉成器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古老文明也在萌芽、生 长。 公元前4000年左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滋养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苏美尔人以削尖的芦 苇秆为笔、泥板为纸,刻下记录城邦管理智慧的神秘符号,楔形文字由此诞生。 尼罗河畔,古埃及人用双手创造了工程奇迹。宏伟的金字塔拔地而起,庄严的狮身人面像静静矗立。 在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摩亨佐·达罗等城市已规划出网格状街道,配备了排水系统,建起功能明确的 公共粮仓,展现出高度的城市文明形态。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今天,我们探寻长江的文明脉络,就要将长江文明置于世界大河文明的谱系 中,理解其世界坐标。各大河文明,不仅是各美其美的璀璨星点,更将通过交流互鉴,在联通与融合中 走向美美与共。 一道智慧的长河 "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 在重庆市涪陵区,长 ...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从北京文化论坛看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进展
新华社· 2025-09-25 00:33
文化论坛与政策导向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 吸引58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嘉宾参与[1] - 北京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实施《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6][8] - 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 推动遗产点恢复历史格局[8]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发现 - 房山琉璃河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出土青铜器铭文为北京最早建城史文献[4][6] - 北京中轴线申遗带动100余项文物保护工程 先农坛神仓等古建筑群对外开放[8] - 实施"微改造"替代大拆大建 恢复胡同肌理与三里河水街景观[6] 文化科技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文化新业态企业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08.8亿元 同比增长15.9%[13] -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展示 如圆明园"武陵春色"数字复原及AI活化抗战纪念馆展陈[11][13] - 实时游客监测系统在天坛应用 实现可持续旅游与遗产保护平衡[13] 文化消费与产业创新 - 文创产品融合传统与科技设计 如天宫藻井冰箱贴、颐和园盲盒等受市场欢迎[9] - 正乙祠戏楼等历史场馆通过"小而美"演出焕发新生 非遗主题线路采用打卡集章模式增强体验[8] - 首钢园工业遗存转型数字化展陈空间 体现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11] 国际文化交流与输出 - 举办世界古典学大会、国际音乐节等活动 吸引30多国专家学者及全球院团参与[18] - 京产网络文学、游戏、微短剧出海势头强劲 泡泡玛特等企业推动中国IP走向国际[18] - 中外诗人交流活动在北海公园举行 促进跨文化对话与传播[16] 城市建设与文化定位 -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与870多年建都史 形成开放包容城市品格[6] - 构建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 加强农业与工业遗存保护[8]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北京技术创新与文化保护结合的标准[13]
二〇二五北京文化论坛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共绘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图景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00
论坛概况 - 2025北京文化论坛于9月23日至24日举行 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主题 吸引58个国家和地区800多位嘉宾参与 [1]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数字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新手段 三维影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长城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无人机实现常态化监测 [2] - 北京中轴线数字化保护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吸引109.5万名公众参与 累计提交8.9万余条巡检记录和近17万张图片 [2] -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整合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 非遗记录工程为2290名代表性传承人留存技艺记忆 故宫博物院采集超100万件文物数据 [3] 文化与科技双向融合 - 北京推动5G 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 打造8K剧院新型数字视听场景和数字影棚等重点项目 [4] - 信息技术推动文化生产传播方式创新 沉浸式交互和云端共享突破地理时间限制 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4] - 科学技术成为驱动文化创新的核心引擎 深刻影响文艺创作格局 人工智能研究与人文研究形成双向促进关系 [6] 文明交流与国际合作 - 发布《中国关键词:全球文明倡议篇》多语种系列图书 系统介绍全球文明倡议内容及中外文明交流案例 [7] - 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中非文明对话大会等机制 推动国际人文交流 形成机制引领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 [7] - 北京持续举办国际性品牌活动 搭建中国故事全球传播平台 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 [7]
济宁着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齐鲁晚报· 2025-09-24 08:55
发布会上,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冰介绍,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孔子文化节的活动影响力和文化 传播力,努力以节会平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带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坚持文明对话、和而不同,着力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以孔子文化节为载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 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一方面着力提升孔子文化节的层次能级,策划举办公祭孔子大典、云祭孔、全球 文庙书院溯源之旅等文化展示活动,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对话的窗口。另一方面成功承办了世界互联网 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第四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等国际人文交流活动,让"孔子的世界"走向世界。 记者孙远明济南报道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着力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以孔子文化节为依托,组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 设专班,召开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启动编制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规划,塑强文旅融合发展新优势。 强化资源整合,深入实施百家景区焕新行动,推出明故城夜游、尼山圣境夜游、蓼河夜游等十大新场景,打 造运河记忆、鲁源奇妙游等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串联"三孔"、"两孟"、大运河、微山湖等优质旅游资 源,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着力激活文化传承发展新动能。近年来 ...
去中亚旅行,别忘了到这里看唐朝影像
经济观察报· 2025-09-23 02:25
(原标题:去中亚旅行,别忘了到这里看唐朝影像) 文博时空 作者 宋燕 谁能想到,乌兹别克斯坦当年的一铲考古,竟挖出了大唐藏在丝路尽头的秘密。在 撒马尔罕阿夫罗夏伯古城里,壁画上唐朝使节捧着蚕茧、唐朝皇帝猎豹的画面清晰如初,连"东方大唐 使者"的粟特文题铭都没褪色。如果你有机会到中亚旅行,别忘了来撒马尔罕阿夫罗夏伯博物馆看看这 幅壁画,在这里遇见"活的丝路历史"。 苏联专家采用当时先进的壁画加固技术,先以特殊黏合剂渗透加固颜料层,再分块剥离壁画与墙体,最 终将约40平方米的遗存完整迁移至新建的阿夫罗夏伯博物馆保护展示。这场跨越六年的考古发掘,不仅 让湮没一千多年的粟特艺术巅峰重见天日,更为7 世纪欧亚大陆的文化交融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视觉实 证。 四幅图画中的文明交融 阿夫罗夏伯遗址就位于撒马尔罕著名景点——比比克哈努姆清真寺的东北方向1.5公里左右,在一个小 山坡上。整个遗址目前都是一片黄土,中间有个只有两层的博物馆。这处被称为"大使厅壁画"的文物在 博物馆中的一个专门的厅里,可以说是该博物馆唯一重要的文物。 深埋地下的壁画记录了唐代事件 这幅改写丝路历史的壁画发现源于一场意外的考古抢救。1965 年,苏联考古队 ...
“欧中应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人民日报· 2025-09-21 22:41
"中国共产党和西班牙共产党传统友谊源远流长,都致力于提升本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捍卫世界和 平。"森特利亚表示,当前全球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希望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努力,进一步深化两党在全 球问题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各种国际问题。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开展全球文明对话意义重大。"西班牙共产党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在接受本 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这样的战略眼光令人钦佩。尽管各国民众文 化背景不同,但追求世界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全球文明对话,各方分享观点,表达对和平 的渴望,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有助于增强各方互信,推动产生更多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益的举措。 到访中国期间,森特利亚参观了杭州等地。"泛舟于京杭大运河之上,穿过一座座桥梁,欣赏岸边一幢 幢古建筑,让人感受到诗意江南的韵味。"森特利亚说,中国既能保护传承好大运河等文化遗产,又能 发展出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值得称道。 森特利亚曾多次来华访问,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 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在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令人钦佩。"他表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埃及汉学家:话剧《茶馆》何以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社会镜像”?
中国新闻网· 2025-09-21 11:38
核心观点 - 话剧《茶馆》作为文明交流媒介 展现跨文化社会共通性 促进中埃文化互鉴与对话 [3][6][8] 文化价值分析 - 作品通过茶馆场景呈现社会缩影 涵盖清末至抗战后历史变迁中众生百态 [3][4] - 人物塑造突出人类共通性:王利发等小人物命运与埃及咖啡馆老板存在高度相似性 [6] - 艺术价值超越历史叙事 升华为对人性尊严与时代关系的普世思考 [6] 跨文化传播策略 - 翻译需兼顾语言转换与文化背景解释 确保文化内涵准确传递 [7] - 通过声效(倒茶声/吆喝声)与嗅觉元素(咖啡香/水烟味)还原本土文化氛围 [8] - 聚焦人类共通情感(爱/希望/恐惧)与个性化人物故事增强跨文化共鸣 [8] 实际应用成效 - 成都老茶馆体验验证空间功能:兼具饮茶休闲与社会交流双重属性 [10] - 埃及戏剧存在同类社会题材作品 但表现手法差异明显(中国侧重群像刻画 埃及善用象征寓言) [10] - 文化论坛推动"一带一路"与埃及"2030愿景"对接 实现经济合作与情感联结双成效 [11] 专家背景 - 受访者哈桑·拉杰卜任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语言学院院长 获中国教育部汉语教育杰出贡献奖 [13]
焦点访谈|共赴“金熊猫”之约 尽享文化盛宴
央视网· 2025-09-17 14:18
活动概况 - 第二届金熊猫奖于9月12日至13日在成都举行 由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活动主题为"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 [1] - 活动包括影视作品评选和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 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 电视剧 纪录片 动画片作品参加评选 [1] - 金熊猫奖从2023年开始举办 每两年一届 致力于通过评选全球优秀影视作品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5] 奖项评选 - 共揭晓27个奖项 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获最佳动画片奖 《还有明天》获最佳影片奖 《山花烂漫时》获最佳剧集奖 《新荒野》获最佳纪录片奖 [3] - 参评作品达5343部 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 其中27%为中国作品 73%为国外作品 国外作品数量及参评国家和地区数量较首届有所增长 [7][9] - 评委会由获得艾美奖 奥斯卡奖等荣誉的国际艺术家组成 评选体现多元评价体系 [7] 文化价值 - 奖项评选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 体现多元共生 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核 [11] - 获奖作品题材多元 包括商业片 艺术片 大制作和小成本作品 体现文明多样性 [12] - 作品关注人类共通情感 如亲情 对自然的敬畏 和平等 能够跨越文化差异引发共鸣 [13] 产业影响 - 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以"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为主题 吸引780余位海内外嘉宾参会 [17] - AI技术成为论坛热议话题 获奖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制作中应用AI技术 [19] - AI技术从内容生成 制作过程 后期制作到发行环节重塑影视产业 提升创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19][21] - 启动金熊猫全球影像合作计划 打造"金熊猫视听人才成长营"助力全球影视人才发展 [21] 经济贡献 - 举办"遇见光影·牵手成都"成都影视产业项目签约仪式 100余家企业参与 签约64个影视产业相关项目 总投资额超120亿元 [24] - 推出14条"跟着影视游四川"主题文旅线路 深度融合四川文化地标和特色场景 [23] - 开展"大家一起看电影"活动 覆盖四川省15家特色影院 10大城市地标和2万多个村和社区 [23] 国际交流 - 奖项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 获得不同文化人群赞赏的国际性奖项 [5] - 为全球优秀影视作品敞开大门 搭建文明互鉴平台 促进中外影视交流 [7] - 通过影视连接文旅 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推动文化传播 [23]
在光影交汇间展开文明对话——第二届金熊猫奖侧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6 23:33
"我与熊猫面对面"活动上,中外嘉宾拍摄可爱的大熊猫。(本文配图由主办方提供) 日前,以"光影之约 遇见美好"为主题,第二届金熊猫奖在四川成都揭晓。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43 部作品,角逐出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4大单元共27个奖项。与此同时,这也是一次文化交流 第二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大凉山妞妞合唱团、希腊歌手埃里尼(中)和金熊猫少儿艺术团以中英 双语演唱歌曲《玉盘》。 中国演员朱一龙(右二)、巴西演员黛丽丝·韦恩伯格(左二)分别获得电影单元最佳男、女主角奖。 与行业对话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走进成都街头,近距离观察熊猫,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现代化 的城市建设,共话文明交流互鉴。 中外佳作同台竞技 伴随着韩红演唱的一曲《锦绣》,第二届金熊猫奖颁奖典礼拉开帷幕。演出将充满巴蜀特色的文化符 号,与国际元素巧妙融合,将多元文化的魅力呈现给世界。 "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大放异彩,而艺术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穿透偏见的高墙,直抵人心深处。"本 届金熊猫奖评委会主席、导演陈凯歌表示。 传承、互鉴、创新是本届评选的三大原则。 在电影单元,意大利影片《还有明天》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精彩的歌舞叙事,斩获最佳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