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特稿丨乘风破浪 春华秋实——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振全球增长信心
新华网· 2025-08-12 06:3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增速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 [1] -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为世界经济注入动力,5.3%的增速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背景下尤显突出 [1][5] - 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8] 外贸与贸易伙伴 - 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突破20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5] - 中国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61个,同比增加5个 [7] - 对非洲、中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4.4%、13.8%,新兴市场贡献更多增量 [7] 消费与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和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激发消费活力,增强经济韧性 [10]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以旧换新等措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10] - 消费领域表现亮眼,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8] 制造业与创新动能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10] - 以创新、绿色产业、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清洁能源等领域,转向可持续增长模式 [11] - 高速铁路、电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创新具有开放、开源特征 [15] 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促进中非贸易发展 [16] - 德国企业在华投资热情未减,中德在前沿领域合作深化,支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5] -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世界创造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12][16]
龙江珠江共织云裳——黑龙江广东对口合作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8-12 06:05
这是一场跨域3000余公里的双向奔赴,这是一曲区域均衡发展的共赢乐章。 《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印发8年来,黑龙江和广东、哈尔滨和深圳等 合作机制从无到有、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日益拓宽,不断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跑出对 口合作"加速度"。 深哈产业园内景(黑龙江省工信厅供图)。 互补产业合作催生"化学反应" 在位于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的深圳(哈尔滨)产业园,记者近期看到,龙江"特区"正拔地而 起。 招投标"评定分离"、推进M0新型产业用地、100余项深圳等地先进政策举措推广应用……2019年建 设至今,这里注册企业超700家,数字经济、生物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呈现出集聚发展态 势。 龙粤产业互补催生"化学反应",科技创新迸发"新质动能",内外开放合作奏响"奋进强音"…… 在哈尔滨市举行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会场外景(8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在8月3日于哈尔滨举行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湾区新机遇 合作新平台"广东企业家对话高 质量区域合作圆桌会上,龙粤合作的新机遇、新前景,引发与会者热议。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周说,在两地共同努力下,深哈 ...
华塑控股等成立智能装备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
企查查· 2025-08-11 06:49
公司动态 - 湖北宏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4000万元 [1] - 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及销售 刀具制造等 [1] - 公司由华塑控股(000509)等共同持股 [1]
210多家鲁企受惠于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改革
大众日报· 2025-08-10 00:37
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改革 - 山东省财政厅通过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改革,改变传统奖补方式,以股权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链前端,带动创新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 [3] - 自2020年起已有210多家企业受惠于该改革,累计获得超29亿元财政股权投资 [3] - 政策重点支持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企业,按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进行投资 [4] 投资方式创新 - 采用股权直投、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省市联动投资等多种形式,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需求 [6] - "先投后股"方式适用于尚在发育期的企业,如山东脉和增材制造获得500万元先行补助,2024年销售收入达4804万元,较2023年翻番 [6][7] - "拨投结合"方式加速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如淄博益君农业获得1000万元支持(500万元补助+500万元股权投资)用于金针菇新质技术创新项目 [7] - 对成熟企业采用大额"股权直投",如液流储能科技获得2500万元股权直投,促成国内最新型电堆诞生 [7][8] 投资成效 - 财政股权投资形成"政府领投、资本跟投"联动效应,截至2024年7月撬动社会资本跟投9.23亿元,吸引金融授信62.36亿元 [11]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2023年2月获得1500万元省级财政股权投资,2024年又获"联想之星"和济高财金投资 [3] - 山东瑞邦智能装备2024年获得2500万元财政股权投资,用于建设年产100条数字化智能医用手套生产线 [5] - 青岛逢时科技获得3000万元财政股权投资后进入上市筹备阶段,跃居全球磷虾油销售额榜首 [9] - 烟台万隆公司获得2500万元财政股权投资后优化了股权结构,"投贷联动"机制还撬动银行1:1贷款额度 [9][10] - 山东北成环境工程董事长表示"两千万带动一个亿",财政股权投资串联起被投企业形成资源平台 [10]
“拨”改“投”浇灌科创森林!210多家鲁企受惠于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改革
齐鲁晚报网· 2025-08-09 23:53
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改革政策 - 山东省财政厅改变传统奖补方式,通过财政科技股权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链前端,带动创新资源向科技企业集聚,已惠及210多家企业,投入超29亿元 [2] - 2023年10月出台《山东省省级财政科技股权投资项目改革工作方案》,重点支持成长性、创新性强的科技型企业和项目,由山东财金集团所属财金资本公司负责运营 [3] - 财政股权投资注重企业成长性而非短期收益,投资期限一般为3-5年,最长可延至10年,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3] 投资原则与重点领域 - 按照"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原则,重点投向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 [5] - 山东瑞邦智能装备获得2500万元财政股权投资,用于年产100条数字化智能医用手套生产线建设,预计达行业领先水平 [5] 差异化投资模式 - 对早期企业采用"先投后股"模式,如山东脉和增材制造获500万元先行补助,后转为股权投资,2024年销售收入达4804万元,较2023年翻番 [6] - 对技术产业化企业采用"拨投结合"模式,如淄博益君农业获1000万元(500万元补助+500万元股权),用于金针菇新质技术创新项目 [6][7] - 对成熟企业采用"股权直投"模式,如液流储能科技获2500万元直投资金,促成新型电堆研发 [9] 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 财政投资提升企业信用评级和议价能力,如青岛逢时科技获3000万元投资后进入上市筹备阶段,信用评级提高 [10] - 烟台万隆公司获2500万元财政投资后优化股权结构,"投贷联动"机制撬动银行1:1贷款额度 [12] - 山东北成环境工程通过2000万元财政投资带动银行授信2000万元及后续订单,总撬动资金达1亿元 [12] - 截至2024年7月,财金资本公司通过财政股权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跟投9.23亿元,吸引金融授信62.36亿元 [12] 典型案例 -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获1500万元省级财政股权投资,带动后续联想之星和济高财金投资 [2] - 液流储能科技在融资空档期获2500万元直投资金,加速核心技术转化 [9]
在数字浪潮中加速蝶变东台工业交出亮眼“期中卷”
新华日报· 2025-08-09 23:42
光伏产业与技术突破 - 天合光能东台生产基地年产能从10GW跃升至14GW,210大尺寸电池组件峰值功率五次刷新世界纪录[1] - 依托国家光伏重点实验室持续突破钙钛矿/晶体硅叠层技术[1] - 晶澳科技半年销售额超40亿元,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力量之一[2] 工业经济数据表现 - 东台市上半年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销售874亿元,同比增长14.5%,规上工业开票销售586.5亿元,同比增长11.2%[1] - 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11.6%和7.6%,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9%至26亿千瓦时[1] - 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分别增长49%和23.6%,成为工业增长主引擎[2] 企业梯队与项目进展 - 磊达集团半年销售额突破60亿元,领胜科技超40亿元,13家盐城百强企业开票总额同比增长27.8%[2] -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3家,66个增长点项目新增实时开票46.27亿元[2] - 新认定竣工和达产工业项目分别达26个和36个,数量居盐城首位[2]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和信石油多功能钻机入选《2025长三角创新产品案例》,性能提升13%-30%,年销售额有望达3.5亿元[3] - 富乐德石英半导体材料列入江苏省首批次新材料公示名单,为盐城唯一入选项目[3] - 55项新技术新产品进入省公示名单,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218家[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远洋不锈钢智能模块项目实现误差控制从毫米级到微米级,推动向集成装备服务商转型[4] - 新增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16家,总数达190家,营收191.9亿元,同比增长20.2%[4] - 晶澳、领胜等4家企业申报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企业冲击国家级5G工厂[4]
3600点能否成为股市新台阶?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09
往期观点回顾 - 上周策略建议短期关注政策推动的"反内卷"相关板块,中期关注成长性较强领域 [1] - 两市融资余额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上方,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 [1] - A股预计在政策利好、经济复苏、中报验证和海外扰动下呈现震荡缓升格局,结构分化明显 [1] - 配置建议关注光伏产业链、军工、汽车等政策导向型行业,中期重点关注数字基建、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 [1] 一周市场回顾及走势分析 - 本周市场冲高上行,成交量持续放大,筹码交换加快,未来指数或振荡后开启新一轮上行 [2] - 8月4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800只个股上涨,军工股爆发,机器人概念走强 [3] - 8月5日沪指重回3600点创年内新高,PEEK材料概念爆发,银算力硬件活跃,医药股调整 [3] - 8月6日三大指数小幅上涨,超3300只个股上涨,PEEK材料、军工、人形机器人涨幅居前 [3] - 8月7日沪指再创新高,创业板调整,两市成交额1.83万亿,稀土永磁、半导体板块走强 [3]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延续调整,普跌环境下需重个股轻指数,热点以轮动为主 [4] 宏观数据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24.29万亿元,现价增速6.7%,占GDP比重18.01% [10] - 第一产业增加值9485亿元,占比3.0% [10]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5万亿元,占比41.4% [10]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30万亿元,占比54.7% [10] 下周市场展望及策略 - A股处于结构性行情中,科技成长板块和部分周期行业表现突出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企稳,外资回流可能性增加 [12] - 国内政策强调"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政治局会议释放多重政策信号 [12] 影响市场消息面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提供政策支撑 [13] - 美国7月非农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94.4% [13] - 特朗普关税政策落地,对全球贸易和市场情绪造成扰动 [13] - 中国7月贸易顺差扩大,出口增速超预期,外汇储备增加 [13] 后市展望 - 消费板块受政策加码预期推动,宏微观数据呈现积极信号 [14] - 自主可控领域关注航空装备、医药、机械行业,细分赛道包括通信、机械设备 [14]
活力中国调研行|“粤”进“智”路:广东制造的“新”密码藏于何处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广东制造业升级与创新 - 广东从代工贴牌转向自主创新 传统车间升级为智能工厂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0% [2] - 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 新质生产力培育态势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 [2] - 无人机产业加速领跑全国 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聚集相关企业1.5万余家 [3] - 深圳市低空空天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山市33家企业进入低空经济领域 2024年销售收入超57亿元 [3]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联合飞机集团新型农业植保无人机Q100月产量达1000台 针对农业需求持续研发调整 [3][4] - 无人机主要应用于物投和巡检两大场景 福昆航空高性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实现产业化 应用于公共安全 应急消防 能源设施巡检等领域 [4] - 广东计划到2026年实现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 打造全国领先产业高地 [6] 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 广东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超900亿元 整体实力国内第一梯队 [7] - 本末科技轮足机器人灵活完成爬坡跳跃等动作 众擎科技人形机器人实现流畅舞蹈表演 [7]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建成广东首条全自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生产线 [7] 研发机构与创新生态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推动技术集成与落地应用 成为机器人产业推进器 [8]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广智院)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 开展工业机器人 高端智能装备等研发和成果转化 [8][9] - 广智院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机制 联合发起规模10亿元长劲石智能制造专项基金 与东莞金控等成立规模1亿元金万青禾智造升级产业基金 [9] 企业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深圳90%以上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 90%以上研发机构 人员 资金集中于企业 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11] - 励丰文化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实现科技与文化融合 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等大型活动 [11] - 熠日科技(EK)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助力央视春晚 音乐综艺 明星演唱会等光影效果打造 [12] - 亿纬锂能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二 生产基地遍布亚洲 欧洲 美洲 产品应用于车钥匙 血糖监测 智慧停车等10余个生活场景 [1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集集装箱集团新会基地拓展"集装箱+"概念 应用于养鱼 污水处理 储能 服务器等领域 [12]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集装箱制造质量和效率 开发模块化建筑产品 实现快速搭建和灵活组合 [13] 企业成长与金融支持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从1.4万元起步 发展成营收超220亿元科技企业 [14] - 广东省政府与23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涉及233个具体项目 金额1.31万亿元 已落地投融资超5270亿元 [17] - 中集集团构建多层级资金支持体系 包括直接资金注入 融资担保赋能 资产投资支持 拥有财务公司 保理公司等金融平台 [17] - EK获得银行授信从8000万元提升至1.2亿元 享受利率优惠 微容电子获多家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 包括贷款 信用证 保函等业务 [17] - 2024年广东省科技信贷余额同比增长23%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及基金数量全国第一 [18]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 - 胜宏科技打造行业首家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 推进观念 科技 人才和资本创新 [19] - 利元亨智能装备通过权益保障 成长赋能和人文关怀构建人力资源体系 2024年输出52名复合型人才 提供3311门数字化课程 [19] -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挖掘岗位超120万个 开展招聘活动4000多场 [20] - 推动建设28个市域产教联合体 111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1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21] - 高校围绕科技产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 增设"卡脖子"领域学科 布局智能泛在 生命扩展等方向学科 [21]
实控人拟3.2亿元甩卖8%持股 永和智控将易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5:17
股权转让及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曹德莅拟将3566.0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8%)以每股8.9736元转让给杭州润锋,总价款3.20亿元 [1] - 转让完成后杭州润锋直接持股8%,叠加表决权委托后实控人孙荣祥拥有表决权股份比例达14.65%,成为新实控人 [3] - 曹德莅及夏祖望分别将剩余1.65%和5%股份表决权委托给杭州润锋行使,委托期限18个月 [2]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连续3年亏损:2022年归母净利润-2670.33万元,2023年-1.56亿元,2024年-2.97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3.30亿至3.80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000万至5600万元 [4]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金额6483.48万元,其中作为被告涉案5676.47万元 [5] 业务调整计划 - 承诺在2024年12月20日前完成剥离医疗板块和光伏不良资产 [4] - 现有董事(除独董)、监事及高管劳动关系将转移至成都永和成医疗科技 [4] - 阀门管件业务收入减少及毛利率下降是亏损主因,同时承担高额折旧和人工成本 [4] 新控股股东背景 - 杭州润锋成立于2024年7月22日,注册资本2000万元,未实际开展机器人业务 [6] - 控股股东杭州昱力成立于2024年7月14日,其母公司昱力机电2024年报显示停业状态 [6][7] - 昱力机电2024年2月退出光伏设备制造业务,新增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务 [7] 市场反应 - 公告后股价连续两日下跌:8月6日跌5.80%,8月7日跌6.81%至5.75元/股 [1]
杭州高水平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鲜活样本
中国环境报· 2025-08-06 01:35
城市生态建设成就 - 市区PM2 5年均浓度从70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 市控以上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从80 9%提升至100% 森林覆盖率达65 74% 湿地率为8% [8] - 记录物种超16000种 含陆生高等植物4868种 陆生脊椎动物689种 昆虫6967种 大型真菌1428种 淡水水生生物2055种 发现5个新物种和11个中国新记录物种 [9] - 建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市域绿道总长5000公里 主城区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44% [18] 绿色经济发展 - 单位GDP能耗强度全省最低 2024年以占全省14%能耗贡献24%GDP 用煤总量较2020年减少21% 相当于减排150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用水量累计下降27 6% [14] -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73 1%和46 2% 高新技术企业超1 6万家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 92% [15][16] - 淳安县水饮产业销售额突破160亿元 游客人次达1100万 入驻水饮料企业80余家 3个EOD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16][17] 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 月亮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7万元增至183 78万元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614元跃升至52910元 2024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 实现营收1225万元 [19][20] - 建成132个共富风貌驿 推出18条省级共富风貌游线 完成30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和314个省级未来社区建设 美丽乡村全覆盖 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0 1% [19][20] - 十大公众开放精品线路年接待超80万人次 开展万余场志愿活动 联动3万余名绿色志愿者 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6年全省第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