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中报观|24家理财公司净利超156亿元,万亿头部玩家喜忧参半
北京商报· 2025-09-02 15:11
行业整体表现 - 24家银行理财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7亿元 [1][3] - 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达2.79万只 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4.44% 同比增长12.98% 占全市场比例89.61% [6] 头部机构盈利格局 - 招银理财以13.64亿元净利润居首位 中银理财13.58亿元 农银理财12.73亿元 兴银理财12.62亿元 信银理财11.96亿元 光大理财10.63亿元构成第一梯队 [3] - 工银理财9.92亿元 浦银理财9.25亿元 建信理财8.25亿元 交银理财7.73亿元 平安理财7.00亿元形成第二梯队 [3] - 中邮理财和民生理财净利润均超5亿元 [3] 盈利增速分化特征 - 浦银理财净利润同比增幅达76.19% 上银理财增37.35% 渝农商理财增28.26% [4] - 中银理财增22.23% 华夏理财增21.73% [4] - 平安理财净利润同比下降41.28% 青银理财降35.68% 建信理财 杭银理财 兴银理财 招银理财 渤银理财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管理规模竞争态势 - 招银理财以2.46万亿元规模稳居榜首 较上年末下降0.04% 但较一季度末增长971.29亿元 [6] - 兴银理财规模约2.32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6.34% 信银理财规模从1.99万亿元跃升至2.13万亿元 增长7% 跻身2万亿俱乐部 [7] - 宁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达601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95% 中邮理财 杭银理财等规模增速超10% [7]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机构凭借投研 风控 渠道综合优势巩固行业地位 马太效应持续深化 [8] - 理财公司需强化多资产投研能力 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 数字化运营效率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8] - 权益市场回暖与养老理财发展带来新机遇 可推出低波动权益系列产品及目标日期/目标风险养老理财 [8]
24家理财公司净利超156亿元,万亿头部玩家喜忧参半
北京商报· 2025-09-02 15:10
行业整体表现 - 24家银行理财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7亿元 [1][3] - 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达2.79万只 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4.44% 同比增长12.98% 占全市场比例89.61% [6] 头部机构盈利格局 - 招银理财以13.64亿元净利润居首 中银理财13.58亿元 农银理财12.73亿元 兴银理财12.62亿元 信银理财11.96亿元 光大理财10.63亿元构成第一梯队 [3] - 工银理财9.92亿元 浦银理财9.25亿元 建信理财8.25亿元 交银理财7.73亿元 平安理财7.00亿元形成第二梯队 [3] - 中邮理财和民生理财净利润均超5亿元 [3] 盈利增速分化 - 浦银理财净利润同比增幅76.19%达9.25亿元 上银理财增37.35%至1.14亿元 渝农商理财增28.26%至1.77亿元 [4] - 中银理财净利润增22.23%至13.58亿元 华夏理财增21.73%至3.81亿元 [4] - 平安理财净利润同比下降41.28%至7.00亿元 青银理财降35.68%至1.19亿元 建信理财 杭银理财 兴银理财 招银理财 渤银理财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5] 管理规模变动 - 招银理财以2.46万亿元规模居首 较上年末下降0.04% [6] - 兴银理财规模约2.32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6.34% 信银理财规模增长7%至2.13万亿元跻身2万亿俱乐部 [7] - 宁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达601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6.95% 中邮理财 杭银理财等规模增速超10% [7]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机构凭借投研 风控 渠道优势巩固地位 马太效应深化 [8] - 理财公司需强化多资产投研能力 产品差异化创新能力 数字化运营效率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1][8] - 权益市场回暖与养老理财发展带来新机遇 可推出低波动权益系列产品及目标日期/目标风险养老理财 [8]
渤银理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5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14:29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6.73亿元 净资产25.43亿元[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 净利润1.05亿元[1] - 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达24.77亿元[1] 业务运营情况 - 服务投资者数量超过90万户[1] - 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6日 注册地天津[1] - 注册资本20亿元 为渤海银行全资子公司[1] 业务范围 - 主要开展理财产品发行业务[1] - 对受托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管理[1] - 提供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1]
指数基金持续吸金,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再迎下调窗口
华创证券· 2025-08-29 12:35
银行理财产品 - 全市场新发1280款理财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2.52%[1][10] - 固收类产品新发1259只,占比98.36%,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2%[1][10] - 理财公司新发947只产品,占比73.98%,平均业绩比较基准2.57%为各机构最高[1][10] - 固收+型产品新发755只,远超纯固收类194只,反映低利率环境下稳健增强需求[18][19] - 头部理财子公司如信银理财新发77只,光大理财73只,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20] 基金产品 - 全市场新成立公募基金61只,发行规模332.60亿份,较上期525.72亿份收缩36.74%[7][23] - 股票型基金新发规模占比65.61%,权益类产品成为发行主力[7][23] - 被动指数型基金新发30只,占股票型基金75%,低费率与高透明性吸引配置[7][26] - 科技主题ETF如华安恒生港股通科技ETF新发14.53亿份,鹏华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新发8.07亿份[7][26] - 医药主题基金如浦银安盛医疗创新A发行遇冷,仅0.16亿份,因市场情绪低迷且费率高达1.2%[35] 保险产品 - 全市场新发86款保险产品,较上期增长45.76%,人寿保险58款,年金险28款[7][36] - 分红型保险预定利率上限从2.0%下调至1.75%,传统型产品2.5%利率将下架[7][37] - 传统型寿险新发29款,占比50.00%,较前期翻倍;分红型寿险新发26款,占比44.83%[38] - 大型公司产品如平安御享金越终身寿险30年期保证IRR 1.57%,含分红IRR 3.02%;中小公司产品长期IRR略高[39][42] - 年金险新发28只,较上期12只增长133.33%,传统型年金主导占比超60%[36][43]
上银理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4亿元
财经网· 2025-08-29 01:44
理财产品规模与资产状况 - 理财产品管理规模达3590.62亿元 [1] - 总资产规模为45.46亿元 [1] - 净资产规模为43.51亿元 [1]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14亿元 [1]
浦银理财李桦:坚守稳健定位以多元配置服务实体与百姓财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23:15
公司发展情况 - 浦银理财成立三年多 融入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大局 跟随母行五大赛道发展 [1] - 截至8月中旬资产管理规模达1.45万亿元 累计服务客户1300万元 [1] - 今年以来兑付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 践行为投资者实现绝对收益的理财使命 [1] 银行理财定位 - 银行理财定位为相对低波动 稳健 追求绝对收益的产品 [2] - 主要目标是为老百姓提供低波稳健的实现正收益的产品 而非取代公募基金或信托等其他资管产品职能 [2] - 通过多元配置投资布局和推出日鑫悦益2.0资管产品体系满足低波资产配置需求 [2] 资管行业观点 - 当前市场波动成为常态 单一资产的线性思维难以为继 多元配置能力成为资管机构核心竞争力 [1] - 各类资产风险特征需要重构 资管机构需练就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本领 [1] - 资管行业初心是服务实体经济与人民财富保值增值 [2] - 多元资产配置肩负引导资本流向新质生产力 支持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使命 [2]
银行理财子公司参与IPO网下打新再添一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16:09
宁银理财IPO网下打新活动 - 宁银理财管理的两只理财产品"宁银理财宁赢平衡增利国企红利混合类日开理财6号"和"宁银理财宁赢个股臻选混合类开放式理财产品1号(最短持有2年)"参与华新精科IPO网下打新 各获配811股 获配金额均为1.51万元 入围有效报价为每股19.29元[2] - 宁银理财今年以来已参与4个IPO网下打新项目 包括汉桑科技、天富龙、广东建科及华新精科[1][3] - 银行理财子公司作为A类投资者享有优先配售权 可获得更高配售比例[3] 银行理财子公司IPO打新参与趋势 - 证监会今年3月修订《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IPO优先配售对象范围 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直接参与网下新股申购[3] - 光大理财6月成为行业内首家参与IPO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通过理财产品参与信通电子IPO网下打新[3] - 银行理财子公司同时积极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 中邮理财参与宁德时代和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 工银理财参与三花智控港股IPO基石投资[4] IPO打新收益表现 - 今年以来A股上市的67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239.67%[5] - 宁银理财参与的汉桑科技、天富龙、广东建科自上市日至8月28日收盘 股价累计区间涨幅分别为126.74%、90.25%和411.59%[5] - 宁银理财两只参与打新的理财产品近一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16%和31.43%[5] 打新策略与行业意义 - A股打新市场呈现低风险、高收益特征 收益率远高于传统固收类资产 银行理财子公司通过"固收+打新"策略形成"稳健底仓+弹性收益"产品结构[5] - 参与IPO网下打新是银行理财子公司推进理财业务净值化转型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推动权益类投研体系建设并增强产品竞争力[6] - 银行理财子公司需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产品设计创新和客户教育以应对投研能力不足、风控机制待完善等挑战[6]
上新!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中国基金报· 2025-08-28 04:20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扩容 - 第九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发布 新增2只产品 总数达37只 [1] 中邮理财新产品特征 - 新增两只产品分别为18个月和2年最短持有期 风险等级均为二级(中低)[2] - 产品延续低波稳健定位 不低于80%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 不高于20%投资权益类资产 [2] - 采用增配优先股和对冲工具降低组合波动 提升持有体验 [2] - 新产品覆盖1.5年和2年更灵活持有周期 满足流动性与收益平衡需求 [4] - 中邮理财个人养老金产品数量增至6只 覆盖365天至1825天不同期限 [3] - 产品风险等级覆盖二级(中低)和三级(中)风险水平适中 [3] 市场表现与规模 - 中邮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规模突破200亿元 在14个代销机构上架 [4] - 服务近40万投资者 [4] - 全市场30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成立以来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7.51% [5] - 平均年化单位净值增长率3.65% 全部取得正收益 [5] 行业发展现状 - 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3年12月15日推广至全国 [5] - 自2023年2月以来已有6家理财公司发行3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5] - 23家商业银行参与代销 [5] - 产品以债券资产为主要投资标的 在债券市场积累较好回报 [6] - 适当配置权益资产 打造长期稳健收益 [6] - 主要投资于收益稳定的固收类资产 帮助获取稳健投资回报 [6]
杭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4.83亿元
财经网· 2025-08-28 02:09
财务表现 - 报告期末杭银理财总资产56.88亿元,净资产53.87亿元 [1] - 报告期营业收入7.26亿元,净利润4.83亿元 [1]
信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11.96亿元
财经网· 2025-08-28 01:3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末总资产133.93亿元 净资产124.98亿元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达110.52% [1]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 净利润11.96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