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

搜索文档
刚刚,国新办发布会对股权投资释放重磅利好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22 08:53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包含存量政策迭代升级和增量政策创新供给[1] - 政策提出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新举措[2] - 资本市场方面两大亮点: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创新性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2] 创业投资支持措施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至全国18个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7] - 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优化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让国有资本成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2][8] -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优化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相关的"反向挂钩"政策,推动基金份额转让业务试点转常规[2][7] 债券市场创新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已注册或发行机构近100家,规模超2500亿元[3][5] - 债券市场差异化安排包括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自主设计债券条款、减免手续费等六方面[3]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4] 资本市场改革 - 注册制改革以来,90%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和超50%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5] - 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6] - 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7] 保险资金运用 - 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将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余额占基金实缴规模比例从20%提高到30%[8] - 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企业,为更多保险资金投向创业投资基金创造条件[7][8] 境外上市支持 - 境外上市新规实施两年多来完成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其中83家为科技企业,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6] - 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预期的监管环境[6] 近期政策回顾 -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创投国十七条")[10] - 2024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10]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10]
央行:债市“科技板”将重点支持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证券时报· 2025-05-22 08:30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因股权投资机构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特点 但存在轻资产、长周期等融资难点 [1] - 创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优先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进展 - 已有近100家机构注册或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 - 累计发行规模超过2500亿元 [2] - 将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以增强"科技板"功能 [2] 政策实施主体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推进科技金融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提供资金支持 [1]
朱鹤新: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5-22 08:10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支持科技创新 [1]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重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并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1] 债券市场科技板差异化安排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 [1] - 允许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条款 减免发行交易手续费 [1]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评级方法 [1]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机制 - 科技板优先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解决其轻资产、长周期导致的融资期限短、成本高问题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通过央行再贷款、担保增信、直接投资及地方政府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2] - 工具重点倾斜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要求排名靠前且投资经验丰富 [2] 市场进展与规划 - 当前近100家机构已发行科创债券 累计金额超2500亿元 [2] - 人民银行将持续推进科技板建设 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央行朱鹤新: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快讯· 2025-05-22 07:26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支持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简化信息披露要求、减免债券发行交易的部分手续费 [1] - 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特别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机构,解决其融资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1] - 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机制由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 [1] - 债券市场"科技板"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 [1]
沪市债券新语|科创债发行升温 股权投资机构跑步入场
新华财经· 2025-05-21 13:38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升温 - 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创债,2025年5月6日至15日共发行85支科创债(含票据),规模达1358亿元,发行主体覆盖新材料、信息技术、金融、生物医药等行业央国企和民企 [2] - 已发行科创债呈现三大特点:票面利率普遍在2%区间较低水平、认购倍数较高、超60支期限达3年或5年及以上 [2] - 股权投资机构通过科创债获取低成本长周期资金,例如浦东科创投资20个直投项目及母基金,重点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 [2] 发行主体案例与资金投向 -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2023年至今发行6笔科创债共50亿元,含4笔全国首单专项债(如航天领域、集成电路可续期债),资金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商业航天 [3] - 上海张江科创投发行4期科创债共22亿元,其中逾10亿元直接股权投资20余家科创企业(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领域),近6亿元用于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基金投资 [3] - 西高投发行全国首单"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公司债共5亿元,通过繁星投资基金精准投向西安高新区"小升规"培育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5] 政策支持与市场影响 - 股权投资机构参与支持了我国近九成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但此前发债融资成本较高,新政策显著降低其融资成本 [4] - 2024年科创公司债加权平均票面利率2.41%(较2023年降0.88pct),科创票据2.09%(降0.72pct),2025年发行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 [4] - 5月7日至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科创债发行、11家启动注册,合计金额约200亿元,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 [6] 战略布局与行业生态 - 无锡高新创投计划以科创债搭建"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基金+直投基金"矩阵,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赛道 [5] - 浦东科创直投项目超300个,在投基金71支规模超1700亿元,培育透景生命、盛美半导体等企业,后续将深化科创债服务效能推动科技资本产业循环 [2][5]
信用债热点事件系列:“科创债”新政首周,有何特征?
华源证券· 2025-05-21 01: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高关注度下,叠加科创债相关政策和发行条款的多元化创新,短期内科创债信用风险整体较低 目前科创债发行未放量,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规模小,建议选择资质良好的发行主体,关注一级发行投标机会 结构上,择优关注设置创新条款或有第三方增信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科创债,博弈上市初期流动性溢价带来的超额收益 [3][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高评级央国企为主,股权投资机构尚未放量 - 2025年5月7日多机构发布新政,扩大科创债发行主体范围,交易所新增支持金融机构,交易商协会统一科技型企业认定并新增股权投资机构等主体 [2][5][6] - 截至2025年5月16日,新政首周银行是科创债发行主力,发行规模1150亿元,且以国股大行为主 发行主体呈现高评级、央国企特征,AAA主体发行规模占83.39%,央国企发行规模占95.04% [3][7][11] - 新政新增的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发行规模未放量,首周发行10只、规模42亿元 申报主体资质下沉,不少暂无主体评级 随着通道内项目陆续完成注册或审核,预计后续发行规模将增长 [14] “科创债”新政放宽募集资金用途限制 - 新政放宽了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限制 交易所对新增主体无具体投向比例要求,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扩募,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方式更多元 交易商协会仅要求股权投资机构至少50%资金投资科创企业,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母公司发债,且至少50%资金用于该企业 [18][19][20] - 银行主体已发科创债资金主要用于发放科创领域贷款,少部分用于投资科创企业债券或周转 这有利于引导长期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实体领域 [20][21] - 股权投资机构已发科创债资金主流用途包括投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认购基金份额、置换自有资金出资等,为创投机构提供低成本、长周期资金支持,助其走出“募资难”困境 [21][22] 创设多元化的创新条款 - 2025年5月7日沪深北交易所和交易商协会鼓励科创债发行人进行条款创新,支持设置多种创新条款,并为企业提供增信 [24] - 已发科创债创新条款包括转股选择权、超额增发权等,还有信用增进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 [25] - 转股选择权赋予科创债股权“高成长性”,吸引不同风险偏好投资人;超额增发权可灵活确定发行规模;票面利率挂钩条款或增强债券吸引力;第三方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降低投资人损失 [26][27] 投资建议 选择资质良好的发行主体,关注科创债一级发行投标机会 结构上,择优关注设置转股选择权、票面利率挂钩等创新条款或有第三方增信机构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科创债,博弈上市初期流动性溢价带来的超额收益 [3][28]
【财经分析】金融“浇灌”科创“沃土” 年内科创债发行规模持续加码
新华财经· 2025-05-20 13:56
新华财经上海5月20日电(记者杨溢仁)近期,科创债发行如火如荼,尤其就股权投资机构来看,根据 交易商协会统计,截至5月8日,已有24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达155亿 元。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用于偿还存量债务和补流的科创债而言,基金、股权用途的科创债具有更高的"科 创"成色。此类科创债非常适合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借助较优资质发债主体实现债券市场间 接融资,有利于债券市场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债券融资支持体系。 为股权投资机构打开募资新路径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2024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延续下滑态势。募资方面,2024年新募集 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为3981只、1.44万亿元,同比下滑了43.0%、20.8%。 不仅如此,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活动同样表现偏弱,新募基金数量及规模同比降 幅约3%。具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有992只基金完成新一轮募集,涉及金额 3470.84亿元,数量及规模的同比降幅均在2.9%左右。 "科技创新,虽然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但相关企业研发风险高、成果转化难、技术迭代快也是不争的 事实。"一位资深债券 ...
债市,向VC/PE敞开募资新大门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19 08:57
此前股权投资机构已展开探索试点发行科创债,初步缓解了GP的融资难题,但远未"解渴"。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可以大为缓解GP的资金压力,让GP成为"耐心资本",并引导GP进 一步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新规还为股权投资机构引入政府增信、知识产权质押等风控工具,这些都有助于股权投资机构 构建"政策护航+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组合投资、强化尽调、动态监管等手段,对冲早期项 目的高风险,推动资金高效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 困扰股权投资机构多时的融资难题,现在有了新的解题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明确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 科技创新债券, 这为GP(普通合伙人)打开了一扇低成本、长周期的融资"新大门" 。 缓解GP融资压力 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能够将债权资金引入科技创新领域,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 入,有效缓解GP募资难的问题,提振市场信心。长期限债券则为GP提供了长期资本和"耐心 资本",通过将债券期限与基金存续期相匹配的设置,能够帮助GP保持耐心和战略定力,缓解 退出压力,熬过周期,等待环境改善。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表示,科创债不仅拓宽了股权投资机构 ...
2025母基金研究中心专项榜单评选正式开启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5-19 08:57
股权投资行业政策利好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1] - 国办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支持发展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天使投资,优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制度体系,安排退出渠道畅通(上市、并购) [1] - 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政策举措,提出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发债融资 [1] - 股权投资行业加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耐心资本培育企业科技创新 [1] 2025专项榜单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于7月发布2025专项榜单,鼓励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优秀机构与人才,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 奖项包括母基金类和直投基金类两大类 [3][5] 母基金类奖项 - 国家级、省级、地市及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最佳风控奖项,如2025国家级母基金最佳风控TOP15 [3] - 国资市场化、外资、民营市场化母基金最佳回报奖项,如2025外资母基金最佳回报TOP15 [3] - 国家级、省级、地市及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最佳退出奖项,如2025国家级母基金最佳退出TOP5 [3] - 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地市政府LP和区县政府LP奖项,如2025最受投资机构欢迎的区县政府LP TOP15 [3][4] 直投基金类奖项 - VC、PE、早期基金最佳回报奖项,如2025 VC基金最佳回报TOP50 [6] - 国资直投机构最佳回报和最具潜力直投基金奖项,如2025最具潜力直投基金TOP20 [6] - 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半导体、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最佳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奖项,如2025最佳半导体领域投资机构TOP30 [6] 其他行业动态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圆满落幕,12家中东LP到场 [9] - 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揭晓 [9]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9]
债市向股权投资机构敞开大门 科技创新企业募资渠道扩容
上海证券报· 2025-05-18 18:08
周恒 制图 ◎记者 张欣然 邓贞 困扰股权投资机构多时的融资难题,现在有了新的解题方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新规,明确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 债券,这为GP(普通合伙人)打开了一扇低成本、长周期的融资"新大门"。 长期限债券也为GP提供"耐心资本"。上海国投公司副总裁陆雯表示,科创债不仅拓宽了私募股权投资 机构的融资渠道,还提供了长期资本支持,这对资金需求大、回款周期长的GP而言尤为关键。"长期限 债券能有效缓解GP的退出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待投资项目的收益兑现,并撬动更多社 会资本进入。" 从首批发行案例来看,科创债的优势逐步显现。 5月12日,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告,计划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金额上 限为5亿元,期限为5年,发行利率1.94%。据了解,本次利率为该机构发行债券以来同期限最低,有效 降低了融资成本。此外,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行人及下属子公司向科技创新领域相关基金的置换及 未来出资。 苏州天使母基金总经理孙远东表示,首批券商科创债的平均利率较低,同时通过引入信用保护工具、担 保机制等措施,不仅增强了债券信用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