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废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GFL(GFL)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1 13: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到34.7%,创公司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7] - 全年调整后EBITDA目标上调5000万美元(2.6%),不考虑汇率影响 [11] - 第二季度营收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9.5%(剔除资产剥离影响) [12] - 定价表现超预期达5.8%,比原计划高30个基点 [13] - 调整后自由现金流1.37亿美元,受益于EBITDA超预期及资本支出时间差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固体废物业务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达34.7%,创历史新高 [7] - 基础设施业务(GIP)估值预计将显著高于账面2.5亿美元,部分变现计划进行中 [25][27] - EPR(生产者责任延伸)业务贡献约2000-2500万美元季度收入增量,加拿大市场表现突出 [47][55] - RNG(可再生天然气)业务EBITDA主要通过合资企业体现,对收入线影响微小 [5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建筑和工业需求疲软导致C&D垃圾量下降8%,但整体销量仍实现正增长 [47] - 加拿大市场:受益于EPR监管政策,销量增长6.3%(剔除一次性事件后环比加速) [46] - 汇率影响:每1加元兑美元波动对年化收入影响约3000万美元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并购策略:上半年完成3笔补强收购,预计全年完成7-9亿美元并购支出,重点在现有市场密度提升 [10][40] - 技术转型:CNG车队占比已达20-25%,计划在未来3-4年提升至50-55% [103] - 成本优化:劳动力流失率持续改善,带动生产率提升,预计全年节省成本40-80万美元 [32] - 资本配置:考虑将GIP变现资金用于股份回购和增加股息,目标杠杆率维持3倍左右 [110][1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工业客户活动,预计影响持续至2026年初 [123][125] - 定价能力:全年定价指引上调至5.5-5.75%,反映服务价值与成本通胀传导 [8][13] - 商品价格:大宗商品和燃料附加费成为主要逆风,分别造成1000万和500万美元收入影响 [16][82] - 监管红利:加拿大EPR法规持续带来增量机会,魁北克和西部省份仍有未开发市场 [70] 其他重要信息 - 税务优惠:美国折旧政策变更带来2500-3000万美元现金流改善,2026年将扩大至4000万美元 [60] - 资产重组:斥资2500万美元收购原租赁的转运站资产,提升长期运营效率 [19] - 货币风险:考虑未来转为美元功能性货币以匹配业务地域分布 [11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关于GIP业务处置 - 处置进程:已进入最后阶段,剩余2家竞标方,预计2-3周内完成,可能采取部分变现模式 [27][28] - 估值基准:当前账面价值2.5亿美元,预计交易将显著提升该数值 [25] 关于利润率驱动因素 - 提升路径:价格管理(附加费优化)、劳动力稳定性(流失率降低200bps)、采购协同共同推动 [32][33] - 短期目标:Q3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指引31%,全年扩张幅度上调20个基点至120bps [30][34] 关于并购策略 - 重点领域:2025年70-80%并购聚焦现有市场补强,回避新市场拓展 [40][41] - 财务影响:2026年将获得显著收入结转效应,当前并购贡献滞后 [40][107] 关于EPR业务细节 - 增量空间:蒙特利尔MRF设施利用率达110%,但过渡性需求可能被后续合同替代 [68] - 长期影响:130亿美元EBITDA目标大部分将在2026年前实现,非持续增长来源 [96] 关于工业暴露度 - 风险敞口:建筑垃圾(C&D)占比低于5%,工业业务占比与同业相当 [100][101] - 复苏信号:需等待关税政策明朗化,预计2026年后才可能实质性改善 [125] 关于资本配置 - 现金流分配:GIP变现资金优先用于股份回购和股息正常化,维持3倍杠杆目标 [110][111] - 转换效率:美国折旧新政或使2028年自由现金流转换率提升100-200bps [63] 关于劳动力成本 - 工会影响:仅10%员工属于工会,近期罢工风险有限,工资水平已处市场高位 [133][135] - 留存指标:自愿离职率降至十几%,接近疫情前水平 [135]
中山公用(000685) -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7月30日)
2025-07-30 10:48
参会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长江证券、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人员 [2] - 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9:00 - 10:00 [2] - 地点为线上交流互动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周飞媚女士 [2] 新能源产业布局 -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区域能源碳管理平台等项目,实施电网友好型电站与车网互动技术应用 [3] - 拓展产业园区等领域应用场景,打造系列标杆项目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业务拓展至全国20多个城市,建成分布式光伏项目80多个,并网装机容量达300兆瓦 [3] 本地售水业务 - 2024年本地售水量达4.5亿吨,同比增长7.5% [3] - 增长得益于“供水一盘棋”战略落地,整合覆盖全市22个镇街及两大核心功能区,服务用户突破146万户,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4% [3] 项目收购情况 - 收购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项目,长青能源设计产能1050吨/日,长青热能设计产能1200吨/日 [3] - 收购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行业前景好,项目本身优质,具备协同效应,符合公司战略方向 [3][4] 业务布局与协同发展 - 构建“强链补链、资源共享”生态服务体系,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主业与其他业务板块深度融合 [4] - 2025年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发行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66%的超短期融资券 [4] 与广发证券合作 - 与广发证券保持多年股权合作关系,未来将在绿色金融、创新业务、投融资服务等方面深化战略协同 [5]
上海实业控股盘中最高价触及15.28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30 09:00
股价表现 - 7月30日收盘价14.96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27% [1] - 盘中最高触及15.28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21.75万港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为上实集团海外最大综合性企业 定位为集团旗舰企业 [1] - 核心业务包括基建环保(收费公路/大桥、污水处理及固废处理)、大健康、房地产和消费品四大板块 [1] - 消费品业务涵盖南洋烟草及永发印务等实体 [1] - 公司立足香港、依托上海 专注国内投资机会 [1] - 经过逾二十年发展形成当前业务格局 [1]
董秘说|节能环境董秘郝家华:生态环境保护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7-30 06:04
公司基本情况 - 中节能环境保护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固废治理、环境保护的子公司 业务涵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协同 节能环保装备 电工专用装备等 于2010年11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 - 2023年公司完成规模超百亿的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环保注入优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资产 并顺利开展30亿配募[3]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 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3] 主营业务与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固废处理总量2015.87万吨 上网电量53.65亿度 对外供汽量144万吨 实现营业收入59.1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5亿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4.51%[4] - 持续巩固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领先地位 积极拓展餐厨垃圾 污泥处理等协同业务 完善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布局[4] - 节能环保装备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自主研发"县域小型垃圾焚烧装备技术"完成样机制造 电工装备业务产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4] 技术创新与运营优化 - 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优化提升项目运营效率 AI智慧燃烧系统实现锅炉蒸汽流量稳定性提升10%以上[7] - 水资源管理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利用效率 日节约用水超65立方米 2024年重复用水消耗量占比达98.43%[9] - 能源管理方面进行变频改造 每年降低厂用电率0.65个百分点 2024年辅助燃料较上年度下降10% 清洁能源消耗量占比达91.44%[9] 环境保护措施 - 采用先进净化工艺 烟气净化系统除尘效率达99.8% 二噁英去除效率达97.5% 脱硫效率≥84% 氯化氢去除效率≥95% 重金属去除效率≥90%[9] - 2024年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量442.93万吨 危险废弃物处置量54.69万吨 实现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9] - 完成固废处理总量2015.87万吨 其中生活垃圾1921.56万吨 产生绿电53.65亿度 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百余万吨[7] ESG体系建设 - 以环境 社会 治理三大维度为核心抓手 与公司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7] - 2024年开展员工培训2897场次 投入436.11万元 培训参与总人次达65425人次 通过ISO 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8] - 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 全年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 信息披露工作荣获中国证券报"金牛奖—金信披奖"[8] 社会责任履行 - 2024年消费帮扶金额达388万元 开展"公众开放月"系列活动 近50个项目公司参与 组织活动130余项 参与人数超8600人次[8] - 在乡村振兴领域实施产业项目 预计年增村集体收益24万余元 助力林果产业收获山楂50多万斤 百姓增收25万多元[14] - 员工社会保险缴纳覆盖率达100% 人均带薪休假天数6.95天 2024年开展安全培训5826次 应急演练参与人次11915人次[13] 未来发展规划 - 紧抓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 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深化数字化转型 优化运营管理体系[5] - 通过强化成本管控 提升运营效率 稳存量拓增量等举措 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5] - 推动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为我国环保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5]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走进阜新、朝阳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04:29
活动概况 -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走进地市系列活动首站于7月23至24日在阜新市、朝阳市举办,由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指导,阜新市、朝阳市财政局与辽宁基金联合主办[1] - 活动旨在提升地市资本运作意识,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金融活水[1] - 招商局资本、辽控集团、辽宁基金、辽股交、中天证券、中天辽创、省担保集团等机构参与活动[1] 专题培训内容 - 辽宁基金介绍其省级政府引导基金已吸引120余家GP、LP合作,带动超8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辽宁实体经济[2] - 招商局资本解读私募股权融资作用,并介绍与辽宁基金共同设立的兴辽招金基金投资策略及运作思路[2] - 辽股交介绍"创投辽宁"股权投融资服务平台与"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情况,引导企业注册平台实现高效对接[2] 地方政府表态 - 阜新市副市长表示将为企业与投资机构搭建沟通桥梁,提供专业化服务[3] - 朝阳市副秘书长强调创投资本是朝阳青睐的金融力量,将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创投产业高质量发展[3] -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指出创业投资是推动辽宁振兴的关键力量,希望各方协同将金融赋能转化为发展增量[3] 投融资对接成果 - 阜新9家企业、朝阳10余家企业参与对接会,介绍经营情况与融资需求,金融机构提出针对性建议[4] -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推出优化金融生态举措,包括制定民营经济支持政策、运行"科技金融服务驿站"等[4] - 通过举办产投融合发展大会等活动,"创投辽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推介350个科技项目[4] 后续计划 - "辽宁创业投资之家"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月中旬,覆盖辽宁14个地市和沈抚示范区[6] - 辽宁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将持续优化活动形式,深化投融资对接成效,推动优质项目通过"创投辽宁"平台释放融资需求[7]
军信股份拟超20亿投资海外项目 布局全球环保领域总资产超144亿
长江商报· 2025-07-28 23:34
海外业务拓展 - 公司拟投资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7亿元)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发电设施 [1][2] - 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阿拉木图市政府签署《三方初步谅解协议》 [2] - 2024年7月获得吉尔吉斯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特许经营权,投资约9500万美元,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 [2] - 2025年3月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市政府签订垃圾科技处置项目框架协议,特许经营期35年,日处理规模2000吨 [3] - 公司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以加速国际化战略实施及海外业务布局 [4]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7年转为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在深交所上市 [1] - 已形成固废处理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覆盖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垃圾渗滤液、市政污泥、飞灰等 [5] - 核心资产为长沙地区垃圾焚烧项目,截至2024年末运营产能超过10000吨/日,占全省近一半 [5]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24.31亿元(同比增长30.86%),净利润5.36亿元(同比增长4.3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71亿元(同比增长11.78%)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67亿元(同比增长54.23%),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增长39.41%) [6] - 2020年—2024年总资产从63.29亿元增长至140.4亿元(增幅121.8%),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增长至144.6亿元(同比增长47.43%) [1][7] 运营与技术 - 2024年垃圾处理量331.43万吨,上网电量14.73亿度(同比增长0.82%),入厂吨垃圾发电量459.94度(同比增长1.85%) [6] - 2022年—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1.72亿元,取得431项授权专利(含79项发明专利) [6]
中山公用固废板块营收7.63亿占13.4% 拟4.94亿收购两公司股权扩大业务体量
长江商报· 2025-07-28 23:31
资产并购 -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公用环保能源拟以4.94亿元受让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100%股权 [1][2] - 长青能源和长青热能主要从事发电、输电、供配电、污水处理及固体废物治理等业务,垃圾焚烧设计规模2250吨/天,已全部建成投运 [2] - 2024年和2025年前4个月,长青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5333.73万元和1654.3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77.59万元和115.85万元;长青热能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元和4795.7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348.49万元和2021.37万元 [3] - 截至2025年4月末,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的资产总额分别为1.55亿元和3.77亿元,净资产分别为1.5亿元和1.78亿元 [3] 固废业务发展 - 2024年公司固废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同比增长32%,占营业收入比重由上年的11.12%提升至13.43% [1][5] - 垃圾发电业务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9%;环卫服务业务收入3.99亿元,同比增长63.48% [5] - 2024年公司旗下垃圾焚烧发电厂合计处理生活垃圾138.25万吨,总发电量达5.69亿千瓦时,每吨垃圾发电量达460.38千瓦时,较上年同期提升6.23个百分点 [6] - 株洲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24年处理生活垃圾60.87万吨,日均处理量超过1500吨,同比增长11.09% [6] - 环卫服务市场份额超40%,承接深圳市5个垃圾填埋场运维项目 [6] 主营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8亿元,同比增长9.22%;净利润11.99亿元,同比增长24.02%;扣非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30.06% [7]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8.25%;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亿元和3.04亿元,同比增长62.19%和92.11% [7] - 环保水务板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32%,同比增长7.43%;其中供水业务收入8.05亿元,同比增加11.60%;污水处理业务收入6.33亿元,同比增长2.55% [6] 公司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资产整合等方式持续扩大固废板块体量,与下属其他固废项目形成协同效应 [1][3] - 2024年内完成多项收购,包括以2026万元增资取得广东香山城市服务科技80%股权,以6300万元收购中山投控环境科技70%股权,以510万元受让中山市港口环境科技51%股权 [5]
中科环保: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9.83%
快讯· 2025-07-28 09:0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48亿元 同比增长4.48% [1] - 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19.83% [1] 业务运营 - 固废处理量和供热量较上年同期增长 [1] - 玉溪项目投产及晋州中科并购项目纳入合并报表 [1] - 海城项目纳入国补清单推动收入提升 [1] 市场拓展 - 积极拓展垃圾量及供热市场 [1]
中山公用拟收购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 助力固废板块规模化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7-28 02:07
交易概述 - 中山公用下属全资子公司公用环保能源以4.94亿元对价受让长青能源100%股权(交易对价1.4973亿元)和长青热能100%股权(交易对价3.4451亿元) [1][2] - 交易双方曾于2023年签署并购框架协议但因关键问题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今年6月重启协商后于7月25日正式签署协议 [1][2] - 本次交易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有利于发挥资本和运营优势 标的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3] 标的资产情况 - 长青能源与长青热能项目垃圾焚烧设计规模达2250吨/天 已全部建成投运 [2] - 项目能产生规模效应 当地经济基础良好 经济效益显著 [2] 战略意义 - 交易有利于扩大固废板块体量 与下属其他固废项目形成较强协同效应 [2] - 对公司未来业务拓展具有积极意义 可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2][3] - 公司计划在强化"固废+环卫"协同基础上 积极探索"固废处理+特色产业园"模式 [3] 业务表现 - 固废板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63亿元 同比增长32% [3] - 旗下焚烧厂处理生活垃圾138.25万吨 发电量达5.69亿千瓦时 [3] - 株洲垃圾焚烧项目移动供热业务成功落地 固废产业链进一步拓展 [3] - 中心城区"环卫一体化"入选市级改革案例 相关成果成功落地镇街 [3] 公司背景 - 主要从事环保水务、固废、新能源、工程建设等业务 [2] - 拥有11家一级全资子公司和16家一级参控股公司 [2] - 去年以来环保水务、固废处理、新能源三大主业生态协同效应显著释放 [3]
高能环境业绩复苏半年赚5亿 时隔近六年出手回购拟斥资过亿
长江商报· 2025-07-27 23:51
公司回购计划 - 拟以1亿元至1.5亿元自有及自筹资金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上限8.8元/股 较现价6.55元/股高出34.35% [1][2] - 预计回购1136.36万至1704.55万股 占总股本0.75%-1.12% 回购期限12个月 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 [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货币资金18.42亿元 回购对财务影响较小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02亿元 同比增长20.85% 超过2024年全年并创同期历史新高 [1][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67亿元 同比下降11.2% 但合同负债2.51亿元 同比增加21.08% 显示在手订单增长 [6] - 2022-2024年增收不增利 营收年复合增速22.5% 但净利润从6.9亿元降至4.82亿元 主因商誉减值(2024年末商誉5.69亿元)[4][5] 业务驱动因素 - 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环保运营服务及环保工程三大板块构成主营业务 [1][4] - 金属资源化板块产能提升叠加金属价格上涨 直接推动2025年毛利及净利润复苏 [1][6] - 2016-2021年营收/净利润五年增长约4倍/3.62倍 但2022年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承压 [4] 市场反应 - 近一个月股价累计涨幅20.84% 当前股价6.55元/股 回购计划释放积极信号 [2] - 此次为2019年9月以来时隔近六年再次启动回购 体现管理层对长期发展的信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