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房租赁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保租房爆火:万人抢220套,已向个人配租近1.2万套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2:44
深圳保障性租赁住房配租情况 - 华章新筑项目终审合格认租家庭8849户 较初审10662户减少1813户 配租房源仅220套 其中一房195套约35㎡ 两房25套约70㎡ 租金标准24元/月/㎡ 物业管理费3.46元/月/㎡ [1] - 截至2025年7月深圳累计面向个人配租保障性租赁住房近1.2万套 租金为市场价6折 [1][3] 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特点 - 取消户籍与收入限制 非深户符合条件可申请 不审核财产及收入状况 [5] - 政府配租需满足全家深圳无自有住房 近三年未转让房产 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 深圳社保正常缴纳满1年等条件 [5][6][7][8] - 社会主体配租条件更宽松 仅要求未租住其他保障房 且在房源所在区无自有住房 [9][10][11] 租金与租赁期限安排 - 政府配租房源按市场参考租金60%定价 社会主体配租按市场价9折执行 [4] - 单次租赁合同期限不超过三年 期满符合条件可续租 家庭人数增加可申请户型调换 [12][13] 居住体验与社会效益 - 实际案例显示两房月租2300元仅为市场价6折 居民通过DIY改造实现低成本高品质居住 [2] - 配套涵盖电梯 公区 公立学校学位 民水民电免除中介费 社区嵌入幼儿园 商场 公园等设施 [16] - 社交平台反馈提及900元月租搭配落户学位政策 居住环境从"生存"升级为"生活" 电子设备使用减少户外活动增加 [16][17] 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 - 2025年深圳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房4万套 供应分配5万套 加大产业园区及轨道交通沿线供给 [3] - 政策推动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 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生活成本 助力科技创新生态与人才发展环境建设 [3]
上海“商改住”破冰,商务楼宇终能“解锁新功能”
第一财经· 2025-08-12 07:59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发布《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更新提升的实施意见》允许存量商务楼宇兼容租赁住房、养老托幼等功能并建立15年全周期合同管理模式 [2][3][9] - 政策针对不同区域设定功能兼容导向:主副中心鼓励增加服务公寓和人才公寓 地区中心允许兼容租赁住房 社区中心允许补充养老托育及租赁住房 [3] - 政策明确从严管控商务楼宇分割销售行为 禁止虚拟划线或非实体墙形式分层分割转让 要求产权边界清晰 [1][9] 市场背景与需求 - 上海现存约10,000栋商务楼宇 部分楼龄超30年 面临设备老化及坪效低问题 [2][3] - 核心区域存在职住不平衡难题 老旧写字楼改造可缓解供需矛盾并提升资产价值 [2][10] - 2017年上海曾禁止公寓式办公项目 后续16个核心城市跟进 目前政策出现结构性放宽 [6][7][8] 行业影响与机会 - 政策使"商改住"合法合规化 为资本市场提供新投资标的 尤其核心地段老旧办公楼改造潜力显著 [2][10] - 功能转换可创造产品服务价值 优化租赁市场空间布局 解决剩余年限不足20年资产流动性问题 [10] - 政策允许通过提供公共空间换取经营性建筑面积增量 推动楼宇更新与功能转型 [4]
民生直通车丨住房租赁新规如何为“安心租住”保驾护航?
新华网· 2025-08-12 06:23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并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条例被视为住房租赁市场规范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从居住环境、租赁关系、资金安全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1] - 条例针对现实痛点难点 在平衡租赁双方利益基础上适度倾斜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1] 出租房质量标准规范 - 明确出租房需符合建筑、消防等标准和要求 禁止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1] - 要求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规定标准[1] - 规定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以保障承租人安宁的居住环境[2] 租赁押金与合同管理 - 要求出租人在合同中约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 除约定情形外不得无正当理由扣减押金[2] - 禁止出租人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除合同或腾退住房[2] - 提供租赁合同备案通道 允许出租人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备案 并在出租人未办理时给予承租人备案权利[2] 经营主体行为规范 - 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真实、准确、完整的房源信息 禁止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3] - 从事转租经营的住房租赁企业需设立住房租赁资金监管账户并向社会公示[3] - 要求经纪机构发布房源前履行核对信息和实地查看责任 明码标价收费服务项目[3] - 要求网络平台经营者核验房源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3] 政府监管与租金机制 - 条例明确地方政府在租赁市场监测、信息公布、活动流程管理及监督执法三方面的具体职责[3] - 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 定期公布不同区域及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3] 纠纷解决与落实机制 - 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体系 承租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等多种途径解决租赁纠纷[3] - 强调地方需加快出台地方性住房租赁条例 形成全国完备法规体系[4] - 要求强化监管执行力度 对违规行为限期改正或依法处罚[4][5]
全市上半年新增1600套保障租赁房
南京日报· 2025-08-12 02:24
"推开窗就是波光粼粼的秦淮新河,下楼就是地铁2号线青莲街站,去元通只要4站地铁,小区保安 24小时在岗巡逻,住在这里才真正体会到'安心又舒心'!""95"后租户刘女士站在河西南G116社区飘窗 前,望着楼下葱郁的滨河景观带,脸上洋溢着对新家满意的笑容。随着城市租赁需求回暖,河西片区保 障性租赁住房正密集"登场",为像刘女士这样的新市民、青年人编织起"住有所居"的温暖保障网。 记者从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获悉,今年以来,南京通过新改建、盘活等多种途径积极筹建保障性租 赁住房1600套,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作为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双试点城市, 南京自2019年起就通过新建、改建、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拓宽住房供给渠道。按照"十四五"规划,南京 将建设筹措保租房15万套(间),发放租赁补贴25万人,让政策惠及不少于50万户家庭和个人,持续 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困难。 走进河西南G116社区,记者看到,三幢11层的住宅公寓已全新亮相,弧形线条搭配金属铝板的外 立面,正是南京改善型小区当下流行的风格。社区内道路整洁、绿植葱郁,空中连廊巧妙连接着楼下会 客厅与裙房屋顶打造的多功能露台,构成惬意的公共活 ...
7月住宅平均租金环比下跌0.07%,同比下跌3.81%
36氪· 2025-08-11 02:12
住房租赁企业规模排行 - 2025年7月中国住房租赁企业开业规模榜TOP30中,万科泊寓以200800间位居榜首,龙湖冠寓以123000间排名第二,魔方生活服务集团以84154间排名第三 [1] - 开业规模榜TOP30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8.9万间,较6月增加约3万间 [5] - 管理规模榜TOP30中,万科泊寓以276000间领先,龙湖冠寓以164000间位居第二,瓴寓国际以135736间排名第三 [3] - 管理规模榜TOP30累计管理房源量达198.2万间,较6月增加约2.4万间 [6] 企业分类表现 - 开业榜TOP30中房企系企业10家,地方国企系10家,创业系5家,酒店系3家,中介系1家,金融系1家 [5] - 地方国企系和创业系开业规模较上月分别增加3.81万间和0.07万间,房企系和酒店系分别减少0.84万间和0.01万间 [5] - 管理榜TOP30中房企系企业11家,地方国企系9家,创业系6家,酒店系3家,中介系1家 [7] - 地方国企系、房企系、酒店系、创业系管理规模分别增加1.68万间、0.49万间、0.20万间、0.05万间 [7] 企业建设运营动态 - 7月地方平台筹建的保租房项目批量上市,如上海普陀城投的金光景庭项目、首创和园的繁星社区三期等 [9] - 京东在北京投入70亿元为青年人才打造近5000套公寓,其中实习生公寓9月将迎来首批学生 [12] - 上海电气集团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静云里在静安区亮相,提供666套公寓 [12] - 佛山顺德首个面向产业职工的租住社区"德邻里·五沙"开业,提供936套精装公寓 [12] 企业业务拓展 - 雅诗阁旗下奥克伍德品牌入驻长沙北辰悦江洋,规划286套国际公寓 [15] - 华润有巢与嘉兴市南湖新区及新丰镇签署合作备忘录,打造人才公寓项目 [15] - 广州安居集团与小鹏汽车集团达成合作,推进员工定制公寓项目 [15] - 蜀山高科收购公园万象854套房屋,计划打造租赁社区于2025年10月底前投入运营 [15] 融资动向 - 广州安居集团拟发行规模不低于8亿元的公募REITs [16] - 建信住房租赁基金持有型不动产ABS扩募获反馈,拟发行规模6亿元 [17] - 华发租赁住房三号第一期ABS成功发行,规模3.22亿元 [17] - 深圳安居租赁住房类REITs二期成功发行,规模38.76亿元 [17] - 上海多个长租公寓项目计划出售,包括前滩雍萃46项目、COZI可遇·虹桥项目与松江柚米社区 [16] 政策动向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18]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长租公寓管理运营标准》,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20] - 多地推进收储转租,桂林、郑州等地公开征集存量商品房项目用作保障性住房 [21] - 北京市规范个人转租住房活动,惠州市出台保租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2] 租赁住房供应 - 广东省上半年新筹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3万套(间),其中保租房占比超90% [25] - 上海上半年建设筹措保租房4.2万套(间),完成全年目标的60.4% [26] - 深圳2025年计划新安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万套(间) [26] - 杭州上半年筹集保租房5024套(间),完成年度目标71% [26] 市场运行 - 7月50城住宅平均租金34.93元/平方米/月,环比下跌0.07%,同比下跌3.81% [29] - 50城中15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环比上涨,银川、乌鲁木齐涨幅在0.4%以上 [30] - 35个城市租金环比下跌,嘉兴、北海跌幅在1.0%以上 [30] 土地情报 - 7月重点22城共成交106宗涉宅用地,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 [33] - 南京宅地成交规模超百万平方米居首,杭州、长沙、武汉成交规模在50-70万平方米之间 [33] - 重点22城成交3宗涉租用地,厦门成交一宗保租房用地,上海2宗住宅用地需配建5%公租房 [33]
中指研究院:7月毕业季租住需求释放 重点城市住宅平均租金环比跌幅有所收窄
智通财经网· 2025-08-10 23:48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2025年7月TOP30住房租赁企业开业规模榜入榜门槛提升至1.5万间以上,累计开业房源量达138.9万间,较6月增加约3万间[1][7] - 管理规模榜TOP30企业累计管理房源量达198.2万间,较6月增加约2.4万间[9] - 万科泊寓以20.08万间开业规模和27.6万间管理规模位居双榜榜首,龙湖冠寓分别以12.3万间和16.4万间位列第二[2][5] - 地方国企系企业厦门安心居新晋上榜,开业规模3.39万间位列第17名[2][3] 企业分类规模变化 - 开业规模榜TOP30中房企系企业数量从11家减少至10家,规模从61.8万间降至61.0万间[7][8] - 地方国企系企业规模从26.2万间增至30.0万间,增加3.81万间[7][8] - 创业系企业规模从25.8万间微增至25.9万间,增加0.07万间[7][8] - 管理规模榜中各系企业普遍增长,地方国企系增加1.68万间至42.7万间,房企系增加0.49万间至93.9万间[9][10] 市场租金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50城住宅平均租金为34.93元/平方米/月,环比下跌0.07%,同比下跌3.81%[1][31] - 50城中15个城市租金环比上涨,较6月增加10个,银川、乌鲁木齐涨幅超0.4%[34] - 35个城市租金环比下跌,较6月减少10个,嘉兴、北海跌幅超1.0%[34] 企业建设运营动态 - 7月多地保租房项目集中上市,包括上海普陀城投金光景庭469套房源、西安国港运营三大项目1864套房源、成都九联投资集团蓉禾雅居1721套房源等[11][13][14] - 京东投入70亿元在北京建设近5000套青年公寓,9月将迎来首批实习生免费入住[11][14] - 佛山顺德首个产业职工租住社区"德邻里·五沙"提供936套精装公寓,月租800-1500多元[14] 业务合作拓展 - 雅诗阁旗下奥克伍德品牌入驻长沙北辰悦江洋,规划286套国际公寓[15][16] - 华润有巢与嘉兴市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人才公寓项目建设[15][16] - 广州安居集团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推进员工定制公寓项目落地[15][16] - 蜀山高科收购公园万象854套房屋,计划打造租赁社区于2025年10月底前投入运营[15][16] 融资动向 - 广州安居集团拟发行规模不低于8亿元的公募REITs[17][19] - 建信住房租赁基金持有型不动产ABS扩募获反馈,拟发行规模6亿元[17][19] - 华发租赁住房三号第一期ABS成功发行,规模3.22亿元[17][19] - 深圳安居租赁住房类REITs二期发行规模38.76亿元,底层资产8942套保租房整体出租率98%[17][19] - 上海多个优质长租公寓项目寻求资产退出,包括前滩雍萃46项目、COZI可遇·虹桥项目和松江柚米社区[17][19] 政策环境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共7章50条规范住房租赁活动[20][21]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发布《长租公寓管理运营标准》,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23] - 多地推进收储转租工作,桂林、郑州公开征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24][26] - 北京规范个人转租住房活动,要求转租10套及以上需办理市场主体登记[26][27] 租赁住房供应 - 广东省上半年新筹集保障性住房10.3万套,其中保租房占比超90%[28] - 北京上半年建设筹集保租房2.72万套,完成全年5万套任务的54%[29] - 上海上半年建设筹措保租房4.2万套,完成全年7万套目标的60.4%[29] - 深圳2025年计划新安排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4万套[29] 土地市场 - 2025年7月重点22城成交106宗涉宅用地,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37][39] - 南京宅地成交规模103.1万平方米居首,杭州70.3万平方米次之[39] - 共成交3宗涉租用地,厦门成交一宗保租房用地规划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37][39]
大租房时代要来了!没有买房的先别急,“租购同权”再也不用杠杆买房了!
搜狐财经· 2025-08-09 12:10
住房租赁条例实施 -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行政法规正式施行 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规范化发展新时代 [2] - 2024年全国租房纠纷投诉量达47 3万件 同比增长12 6% 反映市场急需规范管理 [2] - 条例影响深远 将改变2 6亿租房群体的居住权益 [2] 租购同权政策落地 - 条例明确推动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包括子女教育 医疗等方面 [4][6] - 租购同权政策使租房不再仅是过渡性选择 而是能享受同等权益的生活方式 [6][9] 租赁市场规范措施 - 新规第七条禁止将厨房 卫生间 阳台 车库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清除"鸽子笼"式隔断房 [6] - 条例规定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 例如北京每间不超过两人 人均不低于5平方米 [6] - 违规出租最高罚款5万元 违规群租在北京面临3万元重罚 [6] 租客权益保障 - 条例第九条禁止房东未经同意擅自进入租赁住房 终结"随时查房"潜规则 [6] - 第十条明确押金数额 返还时间及扣减情形 房东需提供充分证据才能扣减押金 [6] - 第十二条禁止房东采取暴力 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租客解除合同或腾退房屋 需提前通知并给予15-30日腾退期限 [6] 租赁合同备案优化 - 新规允许租客自行办理租赁合同备案 解决"房东拒不备案"问题 [7][9] - 备案后的租赁合同可作为申领居住证 提取公积金的合法凭证 [9] - 连续履行租赁合同达到规定期限的租客可享受相应基本公共服务 [9] 租赁市场发展前景 - 条例推动租赁市场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优其屋"转变 促进品质发展 [9] - 租房将成为能享受同等权益和优质居住体验的生活方式 减少对高杠杆买房的依赖 [9]
规范住房租赁活动 维护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政策背景与目标 - 《住房租赁条例》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稳定租赁关系 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 [1] - 政策提供明确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 标志住房租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1] 市场现状与问题 - 租赁已成为一二线热点城市普遍认可的居住选择 但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租赁双方权益保障不充分 [2] - 供给主体以个人为主 市场化专业化机构主体发展不足 经纪机构在房源信息发布和收费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2] - 常见问题包括室内设施缺失 甲醛超标 非住宅非法出租 二房东卷款潜逃 押金纠纷等 导致租赁关系不稳定 [3] - 租赁关系不稳定影响新市民和年轻人留存 不利于租购并举健康模式 减少承租方居所消费支出 抑制内需扩大 [3] 政策规范内容 - 从居住环境 租赁关系 资金安全 权益落地和纠纷解决等方面为承租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4] - 对出租人要求房源合规 租金押金收取合规 出示不动产信息 对承租人要求合理使用房屋设施 不得改变房屋结构 [4] - 明确鼓励建立稳定租赁关系 推动租购住房享受公共服务同等权利 从法制层面保障租购并举制度 [4] 监管机制建设 -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 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5] - 县级以上房产管理部门需会同有关部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行业组织加强自律管理 [5] - 租金监测机制提高市场透明度 便于政府掌握动态稳定租金 为交易提供参考依据提升公平性 [6] 机构化发展与政策支持 - 明确住房租赁企业定义 要求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企业并加强规范 [7] - 截至2025年6月 全国TOP30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 占整体市场份额较小 机构化率较低 [7] - 政策有望从财政金融 市场培育 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支持 优化供需两端政策 [8] - 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真实准确完整房源信息 建立档案和内部管理制度 转租经营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8] - 鼓励多渠道增加租赁供给 推动租购同权 自然人转租达到规定规模需适用企业监管要求 [8] - 权益规范将提高租赁稳定性 提升租房意愿和现金流稳定性 激励市场主体投资行业新模式 [8]
亚邦股份:拟挂牌转让亚染租赁100%股权
格隆汇· 2025-08-07 11:30
资产处置 - 公司通过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持有的连云港市亚染住房租赁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首次挂牌转让底价为7187.69万元人民币 [1] - 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 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7187.69万元人民币 [1] 评估备案 - 资产评估报告由江苏中企华中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 报告编号苏中资评报字(2025)第1187号 [1] - 评估价格已完成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确认手续 [1]
80城放大招!多子女家庭买房,公积金能多贷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6 06:06
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政策 - 核心观点:各地通过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购房补贴、住房套数认定优化等措施降低多子女家庭购房成本,并强化保障性住房倾斜,构建生育友好型住房环境 [1][4][6] - 政策覆盖范围:2023年以来80多个地方出台多子女家庭住房支持政策,涉及公积金、补贴、保障房等多领域 [1][4] 公积金政策支持 - 北京政策: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上浮40万元至160万元,二套房贷款认定为首套房 [3][4] - 地方案例: - 深圳:二孩及以上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比例从10%提至50% [5] - 苏州:二孩家庭贷款额度上浮30%,三孩家庭上浮40% [5] - 湖北/四川/山东:省级层面要求多子女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不低于20%-30% [4] 购房补贴与住房套数认定优化 - 补贴力度: - 绍兴越城区:二孩家庭购房补贴1500元/㎡(上限20万元),三孩家庭2500元/㎡(上限40万元) [5] - 南通:主城区多子女家庭购房一次性补贴5万元 [5] - 套数核减:长沙、青岛等地对多子女家庭二套房按首套房政策执行贷款 [6] 保障性住房倾斜 - 北京:多子女家庭优先配租公租房并给予户型照顾 [8] - 湖北/四川/江苏: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配置三居室、四居室房源,户型选择倾斜 [8] 租房支持与多元化供给 - 公积金提取:北京、山东等地允许多子女家庭按实际月租金提取公积金,不受缴存额限制 [9] - 政策导向:通过配售型保障房、租赁房源支持解决多子女家庭即时需求,结合"好房子"政策提供多样化选择 [9][10] 政策趋势与专家建议 - 未来方向:预计更多城市将上调公积金额度、扩大补贴范围,并探索梯度化支持(如三孩家庭更高优惠) [4][6] - 专家建议:政策可拓展至一孩家庭,并考虑发放二手房售房补贴以加速置换需求释放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