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搜索文档
报告披露!广州高企超两成实现国产化替代,最看好人工智能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3:24
近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以下 简称"报告")。据悉,该课题组于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广州高新技术企业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 州高企超两成通过核心技术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 超两成高企实现国产化替代,新材料行业表现突出 样本企业"十五五"时期最看好的产业。图片来源:《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5)》 报告建议,广州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技术预见体系,系统推进产业技术预见。具体来看,要统筹全市 资源,打通数据壁垒,建立产业技术预见常态化工作机制和分级预警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绘制产业 技术图谱,构建产业技术预警平台。紧密跟踪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 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持续关注量子科技、细胞与基因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动 向,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系统识别若干年内可能突破的细分 技术节点,动态更新技术预警清单,并适时面向企业发布,帮助企业了解技术发展方向,提升对产业技 术的精准识别能力。 此外,鼓励科技智库和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具个 ...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43
有业内人士认为,"零租金"并非真正免房租,其背后是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认知的转变以及运营逻辑的 转变。 核心城市的"零租金"竞赛 今年3月,深圳市国资委的一个动作打破了商办和产业园区市场格局。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一凡 "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零租金"风暴。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 驻"的橄榄枝。 这些城市各出奇招,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有几百万元的融资助力、解决员工居住问题等优 厚条件。 在一场发布会中,深圳市国资委宣布统筹调配了10万平方米市属国企产业园区资源,符合一定条件的小 微科创企业可以"零租金"入驻。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深圳官方喊出了这样的口号,并宣布科技企业最低可享受2年以内的免租优惠 (签一年合同免一年租金,或签三年合同前两年免租、第三年减半),还称后续将为科创企业推出更 多"零成本"产业空间。 看到深圳的率先发力,杭州、苏州也不甘示弱,相继在今年4月推出"零租金"政策。 杭州钱塘智慧城宣布其2万平方米的机器人产业园办公空间对入 ...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零租金”的风吹到多个大城市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11
2025.09. 16 本文字数:230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马一凡 "梦想"能抵扣房租的时代到来了。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喊出"只收梦想,不收租金"的口号,国内写字楼和产业园区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零租金"风暴。深圳、杭州、苏州、广州、上海的国资企业相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抛出"免租金入 驻"的橄榄枝。 对于这项政策,钱塘智慧城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称他们"拿出了最大的诚意"。有一家做仿生视觉技术的 公司只耗时20天就拿到了免租审批结果,创始人称每年节省租金16.4万元。 同月,苏州高铁新城也发布了由当地国资主导的"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也称"拿出最大诚意",该计 划调配了10万平方米空间,对多个领域的创业团队实施两年零租金支持。 一场新的城市竞赛似乎就此展开。到了今年7月、8月,一线城市广州和上海也相继发布其"零租金"项 目。 7月31日,广州市黄埔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共遴选了13个"零租金"试点产业空间,共计15万平方 米,8月中旬开始实施,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约3年(含)以上可享受前两年免租,签约6年 (含)以上可享受前3年免租。 这些城市各出奇招,除了免去办公空间的前期租金,还有几百 ...
“小巨人”百万奖励背后的新质生产力战略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23:12
政策扶持措施 - 广州推出升级版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 未来三年惠企资金超10亿元 [2] - 构建四级梯度培育体系 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奖励100万元 新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奖励150万元 [3] - 对符合新品试用的装备产品按不超过单台销售价格30%给予奖励 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额外奖励最高500万元 增资扩产小巨人企业额外奖补100万元 数字化转型项目按核定投入50%给予最高150万元补助 [4] - 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融资对接活动 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最高奖励100万元 对专精特新园区运营主体最高奖励50万元 [4][5] -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 投资强度与税收贡献考核标准可调低不超过30% [7] 土地与审批支持 - 提供长期租赁(5-20年)、弹性年期出让(20年起)、先租后让(租期不超5年)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 支持灵活转换组合 [6] - 工业项目享受免息分期政策 首次缴纳50%土地出让金 余款12个月内付清不计利息 [7] - 推进政务服务全市通办 跨部门五证联办审批 缩减申请材料近50% 办证时间最高提速83% 项目竣工可提前1年 投产提前2年 [7] 金融创新服务 - 启动益企共赢计划 推动传统信贷向类投行信贷转型 银行提供更高授信额度与优惠利率 协调非银机构综合服务 [8] - 截至8月末三家试点银行累计签约企业超590户 签约金额超250亿元 覆盖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 [8] - 上线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收集企业股权融资诉求 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 [8] 企业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99家 年营业总收入超8000亿元 [3] - 近三年专精特新企业平均增长率18.1% 累计上市总数达27家 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占比77.8% 12家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占广州总数50% [10] - 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8.8% 专精特新企业平均专利数8.66件 小巨人企业平均专利数40.93件 [11] 产业分布特征 - 小巨人企业中九成集中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超90%分布在生物医药与健康、人工智能、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 [1][12] - 六成以上小巨人企业属于工业基础领域 九成企业为至少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12] 未来发展规划 - 两年内推动1000家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二级以上 打造10个以上国家级、3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9] - 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赋能中心 举办中小企业圆桌会 成立出海联盟与服务中心 [9]
广州专精特新企业年营收超八千亿元,扶持政策再加码
第一财经· 2025-08-29 10:48
核心观点 - 广州通过发布《若干措施》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培育、金融支持、数智化改造等七大方向共25条扶持政策 旨在推动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生力军 [1] - 专精特新企业近三年平均增长率达18.1% 显著高于行业水平 2024年新上市企业中占比77.8% 累计上市总数27家 [1] - 广州开发区作为产业集聚区 培育国家级重点小巨人38家、国家级小巨人162家 中小企业贡献80%以上规上工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及创新成果 [2] 梯度培育体系 - 构建"小微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四级梯度培育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精准激励 [1] - 广州开发区将专精特新培育纳入"1+15+1"产业政策体系 形成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支持链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399家 国家级小巨人354家 重点小巨人74家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6家 [4] 创新与产业贡献 - 专精特新企业年营业总收入超8000亿元 其中小巨人企业达1279亿元 [4] - 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达8.8% 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平均专利数40.93件 高于同等规模企业 [4] - 超60%小巨人属于工业基础领域 90%为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 主要分布在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 [4] 金融与土地支持 - 上线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 已注册超800家重点产业企业 2024年举办28场产融对接活动 平均每场超30家投资机构参与 [3] - 降低专精特新企业用地门槛 出让土地及分割转让产业用房时放宽投资强度与税收贡献考核标准 [3] - 将小巨人企业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优先纳入人才计划 提供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属地保障 [3] 企业标杆与影响力 - 12家专精特新企业入选全球独角兽榜单 占广州入选总数50% 涌现小鹏汇天、明珞装备、极飞科技等行业龙头 [1] - 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3家 省级单项冠军55家 体现企业在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2]
第33届广州博览会落幕 累计观展人数超16万人次
广州日报· 2025-08-25 01:54
展会规模与成果 - 第33届广博会意向签约总额达400.81亿元,签订经贸合作项目83个 [2] - 展会吸引观展人数超16万人次,展览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50% [2][3] - 超4000家商协会及企业参与观展采购,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同期举办 [4] 展会主题与内容 - 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主题展区、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品质生活主题展区 [2] -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 [4] - 国际发明展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4] 产业合作与创新 - 签署"百园千企"经济协作框架协议,计划三年内通过技术共享、产能协同、市场互通构建良性循环 [6] - 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推介会、头部企业"双向赋能"倡议书发布、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等重要活动 [6] - 集中呈现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产品,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4]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加速政府主导型展会向市场化转型,涵盖创新发明、城市更新、汽车后市场等多元领域 [3] - 通过打通产业链堵点、激活创新要素、链接全球市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6] - 未来将持续升级展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全球经贸合作标杆 [6]
首设亿元投资支持!广州双创大赛启动,细分赛道扩至19个
南方都市报· 2025-08-24 05:26
赛事概况 - 2025年广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赛开启报名 采用市场加政府相结合办赛模式 [2] - 细分赛道从14个扩充至19个 面向注册在广州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微企业征集项目 [2] - 设置总额2000万元现金奖励 首设总额1亿元投资支持机制 [2] 赛道设置 - 参考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包括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医药研发、医疗器械、合成生物学等19个细分行业赛道 [2] - 推动扩大科创生态圈 提升企业创新要素对接精准度 [2] 奖项设置 - 采用现金奖励加投资支持方式 鼓励企业争做细分赛道领跑者 [3] - 决赛设一等奖1名10万元、二等奖2名6万元、三等奖3名4万元、优秀奖不超过200名2万元 [3] - 对成立5年内未获投资的企业 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投基金可给予最高200万元股权投资 持股不超过7% 年度总投资规模1亿元 [3] 港澳台赛安排 - 与香港科技大学百万奖金创业大赛广州赛两赛合一 联合超70家港澳台服务机构协同办赛 [3] - 设置大学生项目专项奖 鼓励港澳台高校学子带创意来广州落地转化 [3] - 港澳台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5日17时 [5] 报名要求 - 参赛单位需在广州科技GI官网进行账号注册和身份认证 [4] - 需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对资料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4] - 行业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7时 [5]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开幕!聚焦双向赋能促循环实现“多个突破”
南方农村报· 2025-08-22 06:59
展会规模与结构 - 展览总面积近18万平方米 设置4个主题展区共18个展馆 包括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银发经济与医疗健康 品质生活展区 [1] -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青海省组织85家企业设置2000平方米主题馆集中展示"青字号"品牌 [2] - 消费帮扶专展吸引80个地市超320家企业参展 展览面积达2万平方米 [6] - 乡村振兴展区汇聚对口帮扶地区超1000家企业 清远市单独设置231家企业330个展位 面积2700平方米 [7] 新兴产业展示亮点 - 新质生产力展区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领域 [2] - 广汽 视源电子 亿航智能 小马智行等企业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4] - 机器人表演专区汇聚近150个机器人 展示AI舞蹈机器人 AI中医机器人 下棋机器人等应用 [5] - 生物制药展区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3D打印等前沿技术 [5] 国际科技合作成果 - 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00多位嘉宾参与 [3] -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 涵盖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 外骨骼智能穿戴 智慧陪伴机器人等智慧养老产品 [3][5] - 发布数字湾产业政策大模型(DBayGPT) 组织华为 京东等企业代表进行新品推介 [5] 产销对接与消费促进 - 举办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 邀请电商平台 连锁超市等近1000家采购商参与 [6] - 开设平台企业 连锁超市线下专属对接区 同步开通线上对接通道与直播电商渠道 [6] - 依托大湾区市场规模和"食在广州"文化底蕴 促进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建设 [6]
亮点抢先看!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今天开幕,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34
展会规模与主题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以"双向赋能促循环 新质发明创未来"为主题 展览面积近18万平方米 设置18个展馆和4个主题展区[1] 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 首次设立新质生产力主题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6] - 展览面积50000平方米 包含国际发明展(20000平方米)、广州新质生产力展(10000平方米)、城市更新产业大会(10000平方米)和汽车后市场展(10000平方米)[9][10] - 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位嘉宾参与 展出2000多项中外发明成果[6] - 广汽、视源电子、亿航智能、小马智行等创新企业集中展示前沿技术与产品[6] 乡村振兴与消费帮扶 - 连续5年设立乡村振兴展区 展示"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成果[7] - 广州对口帮扶协作地区超1000家企业参展 清远市单独设置231家企业330个展位[7] - 首设消费帮扶专展 邀请近1000家采购商代表 组织8场精准产销对接活动[8] - 乡村振兴展区面积40000平方米 设立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专区和电商直播专区[11] 银发经济与医疗健康 - 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主题展区面积50000平方米[13] - 展示智慧养老前沿产品包括情绪情感引擎机器人、外骨骼智能穿戴等[6]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类器官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6] - 规划港澳药械通、临床研究产业、中医药大健康等核心展区[13] 品质生活与文化交流 - 品质生活主题展区面积30000平方米 涵盖国内省市名品展、礼品家居展和工艺美术博览会[14] - 搭建城市形象展示平台 促进区域间经贸交流与产业协同发展[14] - 展示传统工艺、非遗项目及地标产品 助力文化消费升级[14] 创新亮点与突破 -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 汇聚近150个机器人展示AI中医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等应用[7] - 首次与国际发明展强强联动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6][9] - 首次覆盖新质生产力多场景应用 包括智慧养老和生物制药领域[6] - 超30个省市政府代表团参展 促进国内城市特色品牌推广[2]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将至!财政首次“零投入”,展会扩容升级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0:16
展会规模与结构 - 第33届广州博览会展览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 较上一届大幅增长50% [2][3] - 规划设置4个主题展区 包括新质生产力 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 银发经济和医疗与健康 品质生活 [3] - 首次引入工艺美术暨地理标志精品展 首次设立广州消费帮扶专展 并对原有专业展进行扩容提质 [3] 新质生产力展区亮点 - 特设广州新质生产力展区 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 [3] - 首次设立机器人表演专区 汇聚130多款机器人展示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 [2][3] - 国际发明展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次与广州博览会联合举办 [2] 养老健康产业博览会 - 第九届广州老博会展览面积达5万平方米 以智慧养老展区为核心 [4] - 增设智能机器人专区 展示全球首款搭载大模型的具身智能心理健康机器人等多款新型机器人 [4] - 新增星级养老机构展区 助残专区等特色展区 吸引海内外参展品牌超1000家 [4] 医疗与健康产业博览会 - 广州医博会展览面积达3万平方米 设置3个展馆18个展区 [4][5] - 集中展示基因编辑 细胞治疗 类器官 器官芯片 3D打印等生物制药前沿技术 [4][5] - 创新推出四级巡馆模式 通过政府领导 医院院长 顶级专家 企业家巡馆团精准连接医院与企业 [5] 区域协作与市场拓展 - 专设国内城市展 推介各地名优特产品 文旅资源及营商环境 促进跨区域产业互联 [6] - 签署"百园千企"经济协作框架协议 深化广州与对口协作地区及国内合作城市的产业协同 [6] - 举办新质生产力新企新品推介会 消费帮扶产销对接会等项目签约活动 为国内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平台 [6] 市场化运作模式 - 广州市财政首次实现"零投入" 坚持市场化运作提升展会实效 [7] - 创新"企业共建"模式 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展馆搭建 宣传推广等保障服务 [7] - 广州消费帮扶专展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 通过市场化模式吸引80个地市超过320家企业参展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