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培
icon
搜索文档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917
第一创业· 2025-09-17 06:35
核心观点 - 美国8月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数据超预期 显示经济韧性 同时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概率极高 但内部意见分化加剧[3][4] - 协鑫科技获得中东主权基金背景战略投资 募资54.46亿港元 其中65%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调整 标志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开始落地[7] - 新能源牵引车8月销量1.40万辆 环比增11% 同比暴涨212% 市占率达78.89% 行业景气度持续高位[9] - 中国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消费刺激政策 覆盖教育、旅游、IP、体育、会展等多领域 通过开放试点、签证优化、假期调整等举措扩大内需[11][12] 宏观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0.6% 超预期0.2% 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增0.7% 超预期0.4%[3] - 进口物价指数环比升0.3% 超预期降0.1% 出口物价指数同比升3.4% 前值2.2%[3] - 工业产出环比增0.1% 超预期降0.1% 制造业产出环比增0.2% 超预期降0.2%[3] - 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基点概率达96.1% 10月累计降息50基点概率76.8%[4] 光伏行业动态 - 协鑫科技通过定向增发募资54.46亿港元 约35.05亿港元用于多晶硅产能结构性调整和硅烷气产能提升[7] - 此次融资具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 直接推动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落地 改善产能过剩预期[7] 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 8月新能源牵引车销量达1.40万辆 环比增长11% 同比增长212% 增速较上月扩大17个百分点[9] - 新能源牵引车在重卡市场占比达78.89% 1-8月累计占比74.91% 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9] 服务消费政策细则 - 教育领域扩大开放试点 支持非学科培训机构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利好K12教培和职业教育[11] - 旅游领域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缩短寒暑假 增加旅游消费时间[11] - IP领域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支持演艺、动漫、游戏等线上流量带动线下场景创新[12] - 体育领域鼓励引进国外赛事 支持地方举办大众赛事 打造精品赛事品牌[12] - 会展领域培育国际医疗会展市场 加强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领域人才培养[12]
最离谱的入职背调,坑惨打工人
36氪· 2025-09-12 07:35
一心想把自己卖个好身价的牛马,从未有哪一刻,像写简历时一样共情死装主理人:变着法包装自己,只为了让简历更加值钱。 有人"追求稳定",方法是合并自己的工作经历;有人看着有打工人原罪之称的空窗期发愁,纠结一番后还是在简历里谎报了在职时长: 一份背景调查通知,让多少求职的职场人又喜又忧。 喜的是,背调通常意味着面试已经顺利通过,新工作只差临门一脚。忧的是,背调总是搞得神神秘秘,让人不知所措。多少人一路过关斩将,却因为背调 出了问题被拒之门外。 如果说简历造假被查出来是情有可原,那么前同事一句张口就来的抹黑,能让自己的 Offer 告吹,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背调,怎么越来越离谱了? 用人单位,用背调整顿职场 我多写的那半年工作时间,都是无偿加班加出来的。 不过,面对打工人的职场糊弄学,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破解之法。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正通过 HR、猎头公司或专业的背调公司,对求职者的背景信息进行核查。背调,作为兴盛于欧美国家的"舶来品",如今在国内也 越来越常见 [1]。 背调下来才知道,一些人简历里的"水",就跟下雨天通勤路上的积水一样深。 根据 i 背调人才研究院发布的《2020 全行业人才背调白皮书》,超过一 ...
奇点国峰上半年营收稳健 深化“AI+OMO”战略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4:14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总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4.6%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928.6万元同比收窄40.8% [1] - 教育业务收入4064万元同比增长119.3% 家电业务收入1.24亿元较2024年同期1.18亿元增长5.1% [1] 业务战略 - 以白酒和教培为双核心 深度融合AI技术与OMO模式打造AI赋能的OMO新消费平台 [1] - 将酱酒业务定位为主要增长曲线核心引擎 旗下国峰酒业品牌价值超81亿元 [1] - 通过流量入口构建+技术赋能转化双核驱动战略 形成从流量获取到价值变现的全链路协同体系 [2] 技术整合与创新 - 将AI大模型深度植入白酒酿造与产品营销全链路 [1] - 与迈富时共建酱酒产业垂直AI大模型 拟收购AI网络科技公司强化兴趣电商AI赋能服务 [2] - 通过收购的AI技术公司提供大数据分析及销售管理工具 提升流量转化精准度与整体效率 [3] 营销与渠道建设 - 创新落地DOOH数字户外广告模式 以城市CBD与交通枢纽大屏构建全域广告投放战略 [2] - 与君翔订立三年4.5亿元广告协议 覆盖机场航站楼及高铁站广告传媒服务 [2] - 采用股份支付模式优化现金流结构 以胜酒品牌高质平价体验作为引流载体实现客单价提升 [2][3] 发展前景 - 2025年作为商业逻辑验证落地的关键元年 通过三重举措实现多元业务从平行发展走向深度协同 [1][2]
奇点国峰2025年中期业绩:营收稳健增长,深化“AI+OMO”转型见成效
新浪财经· 2025-08-31 02: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4.6% [2] - 期内亏损2195万元,同比大幅收窄42.1% [2]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8.9%提升至20.5%,增加1.6个百分点 [2] - 教育业务收入4064万元,同比增长119.3% [2] - 家电消费板块收入1.24亿元,较2024年1.18亿元增长5.1% [2] 白酒业务战略 - 酱酒业务定位为主要增长曲线核心引擎 [3] - 旗下"国峰酒业"品牌价值超81亿元 [3] - 创新推出"胜友荟"模式,构建低门槛、高保障、长收益事业共同体 [4] - 杭州富阳首店开业标志私域流量池成功线下落地 [4] - 启动"骅恺共享酒仓-胜友荟"门店升级计划 [4] 营销创新 - 采用DOOH数字户外广告模式覆盖城市核心CBD与交通枢纽 [5][6] - 机场广告覆盖24个省市48个机场及2个市区,超1400块广告屏 [5] - 高铁站广告覆盖26省市134个站点 [5] - 深圳福田CBD外墙广告阵列形成社交网络热议事件 [8] - 与君翔订立三年广告协议,总服务代价4.5亿元 [10] - 首年广告费用以33610009股代价股份结算 [10] 技术赋能 - 2025年3月与迈富时签署战略协议共建酱酒行业垂直AI大模型 [4][12] - 拟收购AI网络科技公司,估值范围3.5亿至5亿港币 [12] - 目标公司业务涵盖用户行为分析、自动生成短视频与直播脚本 [13] - AI技术深度渗透白酒生产与营销全链路 [4][13] 商业模式 - 构建AI赋能的OMO新消费平台 [1][4] - 形成流量入口构建+技术赋能转化双核驱动战略 [14] - 通过DOOH实现全域引流,以"高质平价"体验为引流载体 [14] - 业务板块展现显著协同效应,具备互联网企业核心特质 [14][15]
“牛市”逆行者!26岁券商分析师 转行房产中介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5:25
券商分析师职业转型趋势 - 券商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动加速,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包括转行教培、餐饮、房产中介等新领域 [7][8] - 行业内部出现研究所负责人变动、明星首席转会、分析师组团跳槽等现象 [7] - 证券从业人员转型路径从传统的转买方、投资、咨询扩展到上市公司董秘、证代、保险、教培、餐饮等 [8] 行业吸引力下降原因 - 券商研究所校园招聘简历质量整体下降,卖方研究对优秀高校生吸引力下降甚至消失 [8] - 佣金下滑和监管趋严导致研究所新人招聘收缩,形成恶性循环 [8] - 卖方研究行业负面消息如工作强度大、性价比低、缺乏晋升空间等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年轻人择业观 [8] - 95后和00后更强调自我实现而非生存需求,兴趣驱动选择新赛道 [9] 个案转型背景与动机 - 某券商汽车行业研究员因2024年9月研究所裁员被优化,选择转行房产中介 [1][2] - 转行动机包括对券商行研工作祛魅、低收入与996工作制性价比低、工作缺乏意义感 [3] - 另一案例中泰证券前员工转行教培,涵盖高中科创辅导、自主招生面试辅导等 [7] - 天风证券原纺织服装首席分析师转型餐饮,主理古法煨汤视频号 [8] 房产中介行业专业化趋势 - 房产中介行业经历洗牌,过去靠信息差吃饭的经纪人被淘汰,专业型经纪人成为稀缺资源 [4] - 专业型经纪人需懂政策、客户和产品,适应客户对保值性和需求适配性更高要求 [4] - 链家等机构推动专业化,为专业人才提供高薪,楼市咨询师底薪与券商研究员相当 [4] - 高学历人才加入提升行业专业形象,如链家2022年全国销量总冠军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4] 转型后职业状态与满意度 - 转型房产中介后工作时间为每天9点到岗6点下班,但需加班研究政策、带客户看房、输出内容 [4] - 工作强度与券商分析师相当,但因从事喜欢领域感觉更充实 [4] - 成就感来源于帮助客户购房或置换房产,比撰写研报更真实 [3] - 即使面对金融行业牛市也不后悔转型,因奖金发放延迟且行业整体佣金未恢复 [5] 行业生态与年轻人择业观变化 - 金融行业存在工作压力大现象,如为派点陪客户喝酒到胃出血、凌晨改报告、高薪但租住条件差等 [2] - 年轻人择业观变化,更看重开心和意义而非年薪百万或房产数量 [1][5] - 行业模式与职业生态被重新审视,非否定证券行业价值 [9] - 家庭优渥的年轻人更凭兴趣找工作,卖方服务性工作吸引力下降 [9]
“牛市”逆行者!26岁券商分析师 转行房产中介:“人生是来体验的 开心和有意义是最重要的”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04:39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券商分析师行业人才流动加速 出现研究所掌舵人变动 明星首席转会 分析师组团跳槽等现象[11] - 证券从业人员转型路径多元化 包括转买方 搞投资 做咨询 投身上市公司当董秘 证代 卖保险 做教培 搞餐饮等[12] - 95后和00后择业更强调自我实现而非生存需求 许多年轻人因兴趣驱动选择新赛道[13] 券商行业现状 - 研究所校园招聘和日常实习简历质量整体下降 卖方研究对优秀高校生吸引力开始下降甚至消失[12] - 行业面临佣金下滑和监管趋严压力 导致研究所新人招聘规模收缩[12] - 卖方研究存在工作强度大 性价比低 缺乏晋升空间等负面印象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影响年轻人择业观[12] 职业转型案例 - 前汽车行业研究员转型为上海链家楼市咨询师 因研究所裁员和缺乏派点被优化[1][2][4] - 中泰证券前电新行业研究员转行从事教培事业 包括高中科创辅导和自主招生面试辅导[11] - 天风证券原纺织服装首席分析师转型餐饮行业 成为汤品店创始人[12] 房产中介行业变化 - 上海房产中介行业经历洗牌 靠信息差吃饭的经纪人被淘汰 专业型经纪人成为稀缺资源[7] - 链家推动经纪人专业化 愿意给专业人才提供与研究员相当的底薪[7] - 房地产行业过了普涨阶段 客户对保值性和需求适配性要求更高 需要经纪人具备更高专业水平[7] 职业选择动机 - 转型者普遍认为人生体验比年薪百万更重要 追求工作开心和有意义[1][4][11] - 券商研究工作存在内部资料获取难和股市预测难等痛点 导致职业成就感不足[4] - 年轻人择业考虑因素发生变化 家庭优渥者更倾向凭兴趣找工作 卖方服务性工作吸引力下降[13]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4:33
消费贷贴息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观点 - 消费贷贴息政策被视为"史诗级机遇",有望激活消费市场并带动大消费板块复苏 [1][4]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同步撬动供给与需求两端,具有精准性和普惠性 [6] - 中长期需与收入预期提升政策协同,才能实现从"脉冲式反弹"到"持续性复苏"的转变 [11][12] 消费市场现状 - 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高点至2024年低点累计下跌近60%,2024年内仍下跌2.11%,显著跑输大盘 [2][11] - 消费板块估值从历史峰值65倍回落至不足20倍,市场情绪过度悲观 [11] 政策影响机制 - 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提高消费能力并引导结构升级 [6] - 通过"双贴息"形成组合拳:大宗消费(汽车/家电)短期拉动明显,服务消费(文旅/教培)具备长期潜力 [6][9] - 服务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可提升供给能力,居民端增强消费意愿形成供需良性循环 [6] 重点受益领域 - 服务型消费(旅游/教培)对信贷敏感度高,边际改善潜力最强 [8][9] - 大宗消费升级(汽车/家居/电子)因购置门槛降低,短期拉动效应显著 [9] - 必需消费(医疗/养老)通过支付能力增强间接刺激需求 [9] 产业链延伸机会 - 银行板块直接受益于零售信贷需求提升,国有行和股份行资产质量压力缓解 [14] - 支付结算和本地生活平台等科技服务商将随消费活跃度回升迎来量价齐升 [15] 政策实施挑战 - 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需配合个税减免、现金补贴等提升可支配收入的政策 [12] - 征信受损或负债饱和群体难以直接受益,需强化社会保障打破"低欲望消费"循环 [12]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4:33
消费贷贴息政策影响分析 - 消费板块或迎来重大机遇,服务型消费有望率先受益 [2] - 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高点至2024年低点跌幅接近60% [2]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以"双贴息"撬动供给与需求两端 [6] 政策意义与影响 - 降低消费信贷成本直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提高消费能力 [6] - 贴息政策有助于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6] - 政策具有杠杆效应,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6] - 服务业受信贷影响大,贴息可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供给能力 [6]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旅游服务消费将率先受益 [9] - 服务类消费对信贷成本变化更敏感,边际改善潜力强 [9] - 大宗消费升级领域(汽车、家居、消费电子)短期拉动效应最明显 [9] - 新兴消费培育领域(教培、文旅)具备长期增长潜力 [9] 消费板块估值与机会 - 中证消费指数年内下跌2.11%,估值回落至不足20倍 [11] - 2021年消费板块估值曾达65倍以上 [11] - 当前市场对消费板块情绪过度悲观,调整幅度超出合理范围 [11] 其他受益板块 - 银行板块将直接受益于贴息政策 [15] - 国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城农商行具备一定受益潜力 [15] - 消费活跃度回升将带动支付结算、本地生活平台等交易类场景回暖 [15]
消费板块或迎来一场重大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4:30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贷贴息政策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心针 消费板块或迎来重大机遇 服务型消费有望率先受益 [1][2][4] - 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以双贴息同步撬动供给与需求两端 具有强信号意义 [5] - 消费板块当前估值不足20倍 明显低于历史峰值65倍 配置价值值得重视 [8] 政策意义与设计 - 财政直接介入信贷成本端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释放消费需求潜力 [5] - 政策具精准性和普惠性 通过降低融资成本直接减轻居民还款压力 提高消费能力 [5] - 贴息政策具杠杆效应 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5] - 服务业受信贷影响大 贴息可降低融资成本 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对消费板块影响 - 中证消费指数从2021年最高点至2024年最低点区间跌幅接近六成 年内下跌2.11% [2][8] - 内需消费有望成为下半年投资主线 以旧换新和服务消费投资主线料率先受益 [6] - 政策覆盖七大领域 分三个层级:大宗消费升级领域短期拉动最明显 新兴消费培育领域具长期增长潜力 必需消费保障领域间接刺激消费 [7] 细分领域机会 - 汽车 家电为首的以旧换新以及旅游为首的服务消费预计率先提振 [6] - 服务类消费对信贷成本变化反应更敏感 相关领域具更强边际改善潜力 [7] - 大宗消费升级领域包括汽车 家居 消费电子 因贴息降低购置门槛 [7] - 新兴消费培育领域包括教培 文旅 通过缓解支付压力和规范服务渠道 [7] - 必需消费保障领域包括养老 医疗 通过增强支付能力间接刺激消费 [7] 银行与科技服务商受益 - 贴息政策有助于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提振零售小微信贷需求 缓释信用风险 [10] - 国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 城农商行虽不在政策范围内但地方财政支持明确 [10] - 拥有优质零售客群和高效风控能力的银行机构消费贷款规模有望放量 形成量增质稳良性循环 [10] - 消费活跃度回升带动支付结算 本地生活平台等交易类场景回暖 科技服务商有望量价齐升 [11] 政策实施挑战 - 政策刺激效果需从脉冲式反弹转向持续性复苏 需政策杠杆与收入预期协同 [8] - 贴息政策或更惠及原有贷款意愿消费者 但征信受损或负债饱和群体难以受益 中低收入群体覆盖不足 [8] - 缺本金而非利息的消费者更期待存量房贷下调或现金补贴 [9] - 需与个税减免 工资保障等提升可支配收入政策及育儿补贴 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政策结合 [9]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804
交银国际· 2025-08-04 07:20
好未来教育 (TAL US) - 2026财年1季度收入5.8亿美元,同比增长39%,调整后运营利润2500万美元,大幅超出预期[1] - 素养业务收入维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培优素养小班需求强劲和教学点扩张带动招生人数上升[1] - 学习机销售收入保持同比健康增长,公司发布新品进一步扩充产品矩阵[1] - 预计2026财年2季度收入增速30%,受暑期旺季和618电商大促拉动[1] - 维持2026财年全年收入增长28%的预期,调整后运营利润率有望达到7%以上,较2025财年翻倍[1] - 采用SOTP估值法,给予教育业务20倍市盈率(高于同业增速),学习机硬件1倍市销率,目标价13.3美元[2] 蔚来汽车 (9866 HK) - 乐道L90正式上市,起售价26.58万元(Pro版),顶配Ultra版29.98万元,较预售价降低约1.41万元[3] - 定价策略超预期,四驱性能+零重力座椅+全套空气悬挂系统配置未突破30万元[3] - 预计月销量将轻松超越市场预期的5000台,为后续L80车型铺路[3] - 当前2025年市销率0.85倍,低于新势力同行1-2倍估值水平[4] - 股价已从低位反弹50%,但边际改善可能带来持续反弹机会[4] 全球主要指数与商品 - 恒指24,508点,年初至今上涨19.13%;国指8,883点,年初至今上涨21.85%[5] - 布兰特原油71.74美元,三个月上涨15.49%;期金3,293.20美元,年初至今上涨25.25%[5] - 期银36.22美元,年初至今上涨25.31%;期铜9,606美元,年初至今上涨10.34%[5] - 欧元兑美元1.14,年初至今上涨10.53%;英镑兑美元1.32,年初至今上涨5.67%[5] 经济数据预期 - 美国8月4日公布6月工厂订单环比数据,前值8.20%[6] - 中国8月6日公布贸易余额数据,前值1147.7亿美元[6] - 中国8月8日公布7月CPI同比数据,前值0.10%[6] 恒指成份股表现 - 腾讯控股(700 HK)市值4.86万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28.30%,2025年预测市盈率18.79倍[8] - 阿里巴巴(9988 HK)市值2.09万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41.87%,2025年预测市盈率13.57倍[9] - 比亚迪股份(1211 HK)市值8299亿港元,年初至今上涨30.76%,2025年预测市盈率17.41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