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原生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官宣IPO后首发声 王兴兴:年轻人迎来创新最好时代
央广网· 2025-09-11 12:34
AI原生时代特征 - AI原生时代催生全新技术模式和组织 年轻人成为时代主角[1] - 大模型发展大幅降低年轻一代创新创业门槛[3] - 时代特征是快和新 传统经验失效 年轻人能更快拥抱新时代[3] 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 AI与机器人融合催生具身智能产业 使机器人拥有AGI能力[4] - 具身智能赛道存在高质量数据和模型算法难点[4] - 需要软硬一体化 硬件注重品控 软件需要快速迭代[4] - 行业处于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4] - 当前机器人指令执行时间在分钟级 未来或实现24小时持续运作[4] 未来组织形态变革 - 少量人员可完成原先数十倍人力才能实现的工作[4] - AI时代小组织爆发力越来越强[4] 产品形态与知识传播 - AI时代将产生全新产品形态和应用[3] - 知识智慧将以完全不同的形式传播[3] 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 - 需忘记过去经验 学习最新知识 全力拥抱新时代[5] - 重要的是减少噪音保持热情 明确自身相对于AI的优势领域[5] - 需有勇气破除旧认知框架 拥抱新形态并愿意学习挑战[5]
90后挑大梁 在外滩大会看见中国AI新生代力量
贝壳财经· 2025-09-11 11:17
AI原生时代特征 - AI原生时代将催生全新的技术模式和组织 年轻人成为时代主角[1] - 大模型发展大幅降低年轻一代创新创业门槛 迎来最好时代[5] - AI原生时代特征是快和新 过去经验已失效 需以全新心态拥抱变革[5] - AI时代带来全新产品形态和应用 知识智慧传播形式彻底改变 未来更难预测[6] 具身智能发展 - AI与机器人融合催生具身智能产业 让机器人拥有AGI能力实现自主感知规划行动[7] - 具身智能发展存在高质量数据和模型算法难点[7] - 具身智能需要软硬一体化 硬件注重品控 软件需要快速迭代 打破软硬件壁垒难度大[7] - 目前正处大规模爆发性增长前夜 AI与机器人融合让AI真正落地干活[8] - 当前机器人指令执行时间在分钟级别 未来或实现24小时具身体 花一天时间完成单任务[9] 组织形态变革 - 未来极少人就能完成过去数十倍人力工作[10] - AI时代小组织爆发力越来越强[10] 新时代竞争策略 - 需忘记过去经验 学习最新知识 全力拥抱新时代[11] - AI时代非常公平 只要聪明且愿意做事 荒漠中能长出参天大树[11] - 需要减少噪音保持热情 思考哪些方面比AI更强[12] - 需有勇气破除旧认知框架 拥抱新形态 愿意学习挑战[12]
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 看中国AI新生代力量
环球网· 2025-09-11 10:23
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创新创业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大家可以真正把AI当成全能型的工具, 去实现新创意"王兴兴说。吴翼也认为,AI原生时代的特征是快和新,之前的经验已经不能奏效,年轻 人能够以更快更新的方式拥抱新时代。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AI原生时代将催生全新的技术、模式和组织,作为AI时代的年轻人,无疑将 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已经涌现了一批年轻的90后青年科学家和AI创 业者,他们正走向中国乃至全球AI产业的浪潮之巅。 "年轻人总是有梦想,喜欢天马行空去创造。"9月11日,在外滩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 在回顾创业伊始时说道。他与同为90后的DeepWisdom创始人兼CEO 吴承霖、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助理教授吴翼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Hillbot 创始人苏昊展开了一场关于AI原生时代的 先锋对话。 吴翼认为,AI时代非常重要的是减少噪声,保持热情,想清楚自己在哪方面比AI更强。苏昊则强调, 未来能够有勇气破除旧的认知框架,去拥抱新形态,愿意学习和挑战的人会更有竞争力。 9月11日上午,以"重塑创新增长"为主题的2025 ...
鑫闻界丨宇树科技王兴兴下周亮相金融科技圈“年度大戏”外滩大会
齐鲁晚报· 2025-09-05 09:09
公司IPO计划 - 宇树科技正在积极推进IPO准备工作 预计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申请文件[1] - 公司CEO王兴兴将上市比作"高考" 视为企业迈向更成熟管理和运营的阶段性事件[1] 行业会议参与 - 王兴兴将亮相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 与学术界及企业界代表探讨AI原生时代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1] - 外滩大会包括1场开幕主论坛 40余场开放见解论坛 18场创新者舞台 3场AI科创系列赛事[1] - 大会首次设立"创投Meetup" 升级1万平方米科技主题展和5000平方米机器人小镇[1] 资本对接活动 - "创投Meetup"邀请8家顶尖创投机构合伙人现场参与 包括明势资本 金沙江创投 云启资本等[2] - 创投机构将围绕AIGC 具身智能 智能硬件 芯片及设备四大赛道遴选优秀创业项目[2] -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 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张雷和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将同台对话[2] 行业专家阵容 - 大会邀请16位院士和图灵奖得主 550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领袖[2] - 嘉宾包括2024图灵奖得主理查德·萨顿 图灵奖得主杰克·唐加拉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等[2] -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 郑庆华 夏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江等确认参会[2] 国际交流合作 - 大会设立首个全球主题日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 香港金融科技周主办机构将与上海外滩大会同台[2] - 开启亚洲金融科技三地对话 系三大全球顶级金融科技盛会首次聚首[2]
中国信通院报告: 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7 09:4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596.16亿元人民币,占全球7.3% [1][2] - 预计2027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达到837.4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1.99% [1][2] - 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83.7亿美元,约合596.16亿元人民币 [2] - 公有云和本地部署模式市场规模分别占总市场64.4%和35.6%,2023年增速分别为20.0%和4.8% [2] - 预计2025年公有云市场占比将进一步扩大至67.1% [2] 全球竞争格局 - 全球数据库市场竞争激烈,形成多强竞争格局 [1] - 公有云数据库市场成为主导力量 [1] - 全球及中国数据库企业数量均有所回落,目前共有400家数据库产品提供商 [2] - 美国和中国数据库厂商数量全球领先,分别为146家和103家 [2] 技术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促使数据库架构不断演进,数据库技术迈入AI原生时代 [1] - 向量数据库产品热度持续攀升 [3] - 多云管理和"AI+"成为数据库投融资焦点 [3] 中国市场特点 - 中国数据库市场头部效应明显,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3] - 国产数据库从高速增长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投资市场回归理性 [3] - 2025年中国数据库产品数量收敛至164款,市场格局逐步明晰 [3] - 中国数据库产品数量仍呈现以关系型为主,非关系型数据库为辅的局面 [3] 产品类型分布 - 全球数据库产品数量整体分布以非关系型及混合型数据库为主,关系型为辅 [3] - 键值数据库产品占比长期稳居第一 [3] - 中国数据库产品数量以关系型为主,非关系型数据库为辅 [3] 商业模式 - 商用数据库占据主导地位 [3] - 欧美等国商用数据库占比略有上升 [3] - 中国仍以商用数据库为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