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估值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交银国际:南向资金近月主力配置集中医疗和金融板块 反映对高息防御价值重视
智通财经网· 2025-07-07 02:00
港股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恒指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录得20%和18.7%的半年度收益 位居全球主要股指前列 [1] - 4月对等关税引发回调后风险溢价回落推动港股全面反弹 截至6月底恒指已接近年内前高 [1] - 驱动因素主要源于风险溢价回落 无风险利率和基本面盈利改善贡献相对有限 [1] 港股利好因素 - 外部环境扰动边际收敛 特朗普政策重心从关税转向减税 降低外部不确定性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充裕 南向资金积极布局形成呼应 [1] - 科技板块投资价值凸显 外资持续加码信息技术板块体现国际资本长期信心 [1] 科技板块前景 - 科技板块多空分歧收敛 预示波动性降低和趋势性机会酝酿 [1] - 首季度AI估值重估后充分调整 当前拥挤度水平适中 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2] - 有望成为下一轮上涨行情重要引擎 但需更强基本面支持和政策催化 [2] 资金配置动态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对港股各板块持仓均有提升 体现内地资金战略性配置上升 [2] - 南向资金板块轮动显著 从信息技术转向新消费 近期主力配置医疗保健和金融 [2] - 外资仅边际加码信息技术板块 其他板块持仓市值多数下降 配置策略更为谨慎聚焦 [2] 沽空格局分析 - 通讯 房地产 能源 材料等周期板块维持较高沽空水平 边际变化不大 [3] - 消费板块明显分化 必需消费稳定 可选消费沽空力量上升且外资减持 [3] - 信息技术板块沽空集中度持续下降 多空分歧正在收敛 [3]
交银国际:港股进入交易顺畅期 科技板块有望成下一轮上涨行情重要引擎
智通财经· 2025-07-02 08:58
港股市场现状 - 港股呈现盘整巩固态势 风险溢价回落 已完成此前宏观影响的修复进程 [1] - 恒生指数再度逼近年内3月份高点 主要受新消费、医药板块主题行情轮番推动 [1] - 此轮上涨行情得益于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和港元流动性充裕 但涨势仍呈结构性 非全面大盘级别行情 [2] - 恒生科技指数维持横盘震荡 尚未有效突破 科技板块尚待强劲上行催化因素 [2] 外部环境分析 - 地缘因素总体可控 外溢风险有限 关税谈判暂停至7、8月份 提供市场缓冲期 [2] - 美国与非美国家关税谈判陷入僵局 短期内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可能性不高 [2] - 特朗普政策重心转向内政议题 进一步降低外部政策冲击可能性 [2] 流动性状况 - 港股市场短期流动性十分充裕 为上涨提供充足动力 但中期可能较难维持 [3] - 新股上市活跃 持续为市场注入新投资主题和情绪催化剂 [3] 科技板块展望 - 风险情绪改善和流动性充裕为科技股上涨提供基础条件 仅待叙事主题催化 [3] - 互联网、半导体、智能驾驶等核心科技板块经历近一季调整 当前拥挤度适度偏低 向上弹性空间较大 [3] - 科技板块估值压力充分释放 有望成为下一轮上涨行情重要引擎 [2][3] 市场配置窗口 - 港股当前适度拥挤度状态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配置窗口 [1][3] - 港股向全面上涨转换需更强基本面支撑和政策催化因素 以推动市场情绪全面回暖 [1][3]
从拥挤度看港股向上空间
交银国际· 2025-06-27 13:05
报告核心观点 - 利用拥挤度指标探析港股进一步上涨空间,当前港股具备突破横盘行情条件,待关键催化因素出现有望从横盘向趋势性上涨转换,科技板块或成下一轮上涨重要引擎 [1][3][4] 港股市场环境 - 外部环境趋于稳定,地缘局势可控、关税谈判暂停、特朗普政策重心切换降低外部政策冲击可能性 [5] - 流动性环境较佳,短期内港股市场流动性充裕,新股上市活跃注入新投资主题和情绪催化剂 [5] 拥挤度指标分析 价格指标 - 恒指价格偏离程度位于历史70 - 80%区间,处于偏拥挤位置;恒生科技指数降至50 - 60%区间,处于相对均衡状态 [14] 量能指标 - 恒指成交额与换手率维持在历史均值上方,交易情绪积极;恒生科技指数成交额与换手率回落至历史分位数40%左右,交易热情不足 [16] 量价相关性 - 4 - 5月量价相关性转弱,6月以来从底部区域明显回升,预示市场从盘整向上突破,处于过渡期 [24] 综合指标 - 港股拥挤度降至历史均值左右,恒生科技指数降至30%左右,具备充足向上弹性空间 [37] 板块拥挤度情况 - 医药生物板块量价指标达历史高位,热度高但上行空间受限;交运、能源等板块量价向上,银行等传统高股息板块交易活跃度提升但价格涨幅有限,拥挤度适中;半导体等板块拥挤度显著回落,向上弹性空间充足 [2][44][49] 市场情绪与行情展望 - 港股波动率和卖空比率下降,市场恐慌和做空力量减弱,但缺乏普涨格局 [29] - 港股从结构性行情向全面上涨转换需基本面支撑和政策催化,满足条件有望实现趋势性上涨 [4][54]
超越茅台、宁德时代!腾讯首次成为公募第一大重仓股,什么信号?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规模再创新高,南向资金实时净买入
新浪财经· 2025-04-24 03:1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回调跌超1% 盘中溢价走阔达0.24% 反映资金情绪乐观 [1] - 近60日净流入近27亿元 基金规模突破41亿元创新高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一度涨超5% 美高层表示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将大幅降低 削减幅度可能超过一半 [1] 成分股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跌超8% 美团和京东集团跌超3% 阿里巴巴跌超2% 腾讯控股微跌 [3] - 小米集团涨近1% 小鹏汽车盘初上涨后转跌 [3] - 小鹏P7+超长续航Max旗舰版在上海车展上市 展示机器人表现超预期 [3] 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昨日净卖出181亿元 今日早盘重新转为净流入 截至10:35净买入额达9.61亿元 [3] - 年初以来累计净流入超6077亿港元 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 [5] - 近7日净买入集中在科技资产 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位居前三 [5] - 具体净买入排名:阿里巴巴64.48亿港元 腾讯控股46.83亿港元 美团23.61亿港元 [6] 公募基金持仓变化 - 主动偏股基金大幅增配港股 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达13.3% 环比提升2.7个百分点 [8] - 2025年一季度持有港股市值约4655亿元 [8] - 腾讯控股成为主动偏股基金第一大重仓股 持股市值达683亿元 超越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 [10] - 前十大重仓股中港股占3只 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中芯国际 [10][11] - 腾讯控股持股市值环比增加223.6亿元 阿里巴巴持股市值环比增加224.4亿元 [11] 历史重仓股变迁 - 近十年公募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中 贵州茅台有5年居首 宁德时代和中国平安各有2年登顶 [13] - 2025年一季度腾讯控股成为新任第一大重仓股 [14] 市场看好逻辑 - 港股多数板块以内需导向为主 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 投资价值较高 [15] - 进口替代逻辑下看好港股硬科技和医药 半导体及AI链盈利预期抬升明显 [16] -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外资长线资金仓位偏低 抛压有限 [16] - 中概股潜在回流可能提振港股成交额 香港力争成为中概股回流首选上市地 [16] 产品信息 - 恒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管理费仅为0.15% 为全市场最低档 [16] - 设有场外联接基金(A类:013127 C类:013128)方便申赎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