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生物医药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启动全链条改革
新华日报· 2025-09-18 01:29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今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正 式发布。9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该方案背后的"首创性"与"集成性",以3个关键词 勾勒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新蓝图: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使用全流程加速,让"好药"研发、通 关、使用环节实现"全程绿灯";从全球高端人才到跨境数据资源自由流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外 籍专家号……这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让"江苏造"创新药离市场更近,更快造福患者,折射民生温 度。 该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在流程效率、资源配置、创新生态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让政策红利真正 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方案自酝酿之初,就坚持以解决企业的困难诉求为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突破口。文件的起草过程,就 是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过程。"司勇举例说,方案第9条"进出境实验动物监管模式改革"便源于企业困 境。省内一家基因工程小鼠企业,其携带人类基因的实验小鼠是新药研发关键模型动物,因携带人类遗 传物质,此前需接受特殊物品与实验动物出口双重监管,通关耗时久。但小鼠生命周期短,常未完成监 管就长成成年鼠,丧失实验价 ...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新华日报· 2025-09-17 00:18
□ 本报记者 王梦然 今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并正 式发布。9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该方案背后的"首创性"与"集成性",以3个关键词 勾勒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新蓝图: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使用全流程加速,让"好药"研发、通 关、使用环节实现"全程绿灯";从全球高端人才到跨境数据资源自由流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外 籍专家号……这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让"江苏造"创新药离市场更近,更快造福患者,折射民生温 度。 三大关键词锚定"全链创新" 该方案以"全链条改革、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为核心骨架,系统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生 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创新体系,每个关键词都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一条链的改革,贯通6个方面18项政策集成。"省商务厅厅长司勇介绍,方案从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提 升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产流通体系、完善采购使用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守牢安全底线6个方面,细 化18项举措,核心目标是为国家探制度、为江苏赋动能、为企业解难题。 "全链条改革"立足优势精准破局。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1/8,创新药获批 ...
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产业启动全链条改革 “全程绿灯”加速好药上市步伐
新华日报· 2025-09-16 23:30
今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 并正式发布。9月16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该方案背后的"首创性"与"集成性",以3个关 键词勾勒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的新蓝图:从实验室研发到临床使用全流程加速,让"好药"研 发、通关、使用环节实现"全程绿灯";从全球高端人才到跨境数据资源自由流通,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 挂上外籍专家号……这场覆盖全链条的改革实践,让"江苏造"创新药离市场更近,更快造福患者,折射 民生温度。 三大关键词锚定"全链创新" 该方案以"全链条改革、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创新"为核心骨架,系统构建起覆盖生物医药产业研 发、生产、流通、使用全周期的创新体系,每个关键词都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痛点。 "一条链的改革,贯通6个方面18项政策集成。"省商务厅厅长司勇介绍,方案从增强研发创新能 力、提升审批服务水平、构建生产流通体系、完善采购使用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守牢安全底线6个方 面,细化18项举措,核心目标是为国家探制度、为江苏赋动能、为企业解难题。 "全链条改革"立足优势精准破局。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国1/8,创新药获批数占1/3,均居全 国 ...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打头阵科研重器“破圈” 新兴产业“拔节”
新华日报· 2025-09-04 23:54
研究院建设与成果 - 江苏省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技术产业研究院整合600余名顶尖学者和60余家团体会员 通过高校+专家+企业三位一体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1] - 研究院配备300kV冷冻电镜平台和人工智能精准医学中心等国际一流硬件设施 已为20余家单位提供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服务[1] - 专家团队在人类血清中发现完整结构miRNA 相关成果荣获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 技术突破与产业合作 - 研究院与华为合作打造金陵·女娲核酸基础大模型 为药物研发提供通用技术支持[2] - 与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及生物医药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 累计孵化引进企业20余家 其中4家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 - 3家孵化企业获得社会融资超1亿元 形成基础研究突破 技术创新落地 产业价值转化闭环[2] 集成电路产业进展 - 无锡长电科技研发国产首台28纳米关键尺寸电子束量测量产设备 填补集成电路产业关键环节空白[3] -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突破2500亿元 产值稳居全国第二 形成设计 制造 封测协同发展格局[3] - 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产业集群为企业提供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 形成相互促进融合模式[3] 产学研融合成果 - 江苏省通过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产生产业科技创新标志性成果200余项[4] - 成果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能源 新材料 低空经济 深海深空深地等领域[4]
钱塘加速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每日商报· 2025-08-28 23:51
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AI凭借高效数据处理和精准预测模型加速生物医药领域向更快速 更精准 更安全方向发展 [1] - 全球生物医药研发面临10年周期 10亿美元投入 不到10%成功率的困局 AI成为打破困局的关键力量 [2] - AI已在靶点发现 化合物筛选 药物设计 临床试验设计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 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 - 钱塘区汇聚180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 超500名高端人才 形成研发 生产 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4] - 包括7家全球十强药企(辉瑞 默沙东 强生 雅培等)和34家准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市第一) [4] - 2023年创新成果持续涌现:1款一类创新药上市 3款新药进入审批阶段 [4] 代表性机构与企业的AI成果 - 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通过知识图谱和AI算法构建原创靶点发现技术体系 孵化7家企业 承接140余项目 解决200余项卡脖子难题 [2] - 德睿智药AI辅助设计的GLP-1RA口服小分子药物MDR-001完成Ⅱb期临床试验 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确认仅用8个月 节省1.5-3年时间和50%以上研发成本 [2][3] - 辉瑞智慧医疗创新中心落户钱塘 聚焦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发 医学内容输出 健康模式打造和生态孵化 已吸引10余家创新企业落户 [5][6] 钱塘区产业生态建设 - 已落地15个AI模型项目和18个省级以上AI科研平台(如浙大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 集聚11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 [4] - 推动创新 人才 政策 产业等六链融合 多维度为企业输血赋能 [4] - 辉瑞选择钱塘因杭州聚集科技巨头 头部医疗机构和一流高校 产业环境与企业使命契合 [5]
诺安基金唐晨:AI+生物医药爆发期将至
财富在线· 2025-08-01 09:29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于7月26日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创下大会规模历史之最 [1] - AI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的应用加速迭代,通过快速分析海量医学数据、预测药物功效、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 [1] - 未来几年全球重磅药物面临专利悬崖挑战,跨国药企来中国采购创新药成为趋势,国内政策扶持和海外BD推动创新药企全球化发展 [1] AI医疗发展机遇 - AI医疗将推动优质服务下沉、高端设备更新和国产替代提速,改变未来医疗生态 [1] - 现代手术机器人能实时分析手术数据,帮助医生做出更精准决策,降低手术风险并提高成功率 [2] - 远程手术借助5G/6G网络使医生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手术,尤其适用于偏远地区患者治疗 [2] 创新药板块表现 - 万得创新药指数截至2025年7月31日涨幅48.51%,港股创新药指数涨幅104.51% [3] - 诺安精选价值混合A近6个月净值增长率为61.8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5.74% [3] - 该基金近两年业绩居同类第一(1/1603),对创新药的布局始于2023年三季度 [3] 诺安基金科技布局 - 公司2020年组建"科技组",打造覆盖多领域的"科技超市"产品矩阵 [4] - 中国创新药"黄金十年"开启,在政策、资本与技术三重共振下重构全球医药版图 [4] - 医疗影像诊断和辅助诊疗决策是重点关注领域,药物研发AI应用可能即将进入爆发期 [4] 基金经理观点 - 唐晨认为AI技术在创新药研发中作用显著,能大幅提高效率 [1] - 产业价值链重构和生态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2] - 医药板块整体低估,投资方向聚焦"恒生生物科技""科创板""大单品" [3]
当AI遇上生物医药,看钱塘如何抢占“奇点”
杭州日报· 2025-07-08 03:01
AI+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杭州钱塘区通过AI技术重构药物研发流程,德睿智药利用AI平台Molecule Pro™在8个月内完成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确认,比传统方法节省1.5-3年时间和50%研发成本 [6] - 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已孵化7家药企,其靶点发现大模型和小分子药物设计技术帮助禹泓医药等公司拓展研发思路并节约时间,禹泓医药估值达8亿元 [7] - 钱塘区形成"六链融合"生态体系,包括450亿元产业基金、266家次企业投资、71家(准)独角兽企业培育,并成功推动泰德医药从初创到上市 [9] 企业创新案例 - 德睿智药自主研发的首款AI设计口服小分子新药MDR-001片临床取得成功,为超重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4] - 泰德医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该公司专注于多肽药物研发与生产,市场份额全球第三 [4] - 禹泓医药正在研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有望成为该领域全球首创新药 [7] 技术应用场景 -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推出全国首个孤独症智能体"StellarCare AI",诊断窗口提前至18月龄,筛查准确率超85% [9] - 杭州唯灵医疗科技开发AI贴片可实时传输患者心率、呼吸等数据,实现远程医疗监护 [9] - 健培科技在钱塘区启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医院,13年前已诞生国内首例医疗AI影像产品 [8] 产业生态建设 - 钱塘区聚集杭州市50%生物医药产业体量,拥有从临床前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平台 [4] - 推出"钱塘举才官"等人才政策,杨尚晖团队凭借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项目获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 [9] - 与浙江大学共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
VC/PE周报 | 千亿半导体龙头做LP;阿里投了家清华系AI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2:19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调整 - 甘肃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整合优化,严控新设基金,强调统一管理,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基金 [2]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重复设立基金,鼓励对同领域基金集合发力、接续支持 [2] - 对缺乏产业基础或进展缓慢的基金推动优化投向或市场化退出 [2] - 政策反映地方政府从粗放资本招商转向注重基金效能和产业培育质量 [3]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动态 - 高盛资管正募集新一期S基金,目标规模超142亿美元(约1019亿元人民币),为Vintage系列第十只基金 [4] - 私募股权二级市场交易量预计2025年达1850亿美元,黑石近期完成50亿美元S交易,凯雷计划年中完成新S基金募资 [4] - S基金市场热度攀升,LP流动性困境为折价收购优质资产提供窗口 [4] 创投机构融资创新 - 君联资本发行北京首单民营创投科技创新债券,注册规模5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 [5] - 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头部创投机构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重点投向硬科技领域 [5] - 东方富海获批发行银行间市场首单民营创投科创债,标志创投融资渠道拓宽 [5][6] 半导体产业投资 - 中微公司拟出资不超过7.35亿元参与设立15亿元私募基金,聚焦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 [7] - 基金80%以上资金将投向集成电路上中下游企业,强化产业链协同 [7] - 投资策略规避跨界风险,精准补链强链 [7] AI与生物医药融资 - 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E轮融资,由惠理集团、浦东创投等领投,专注AI药物研发 [8] - 公司利用Pharma.AI平台加速纤维化、肿瘤学等领域创新药物开发 [8] - 融资反映资本市场对"AI+生物医药"赛道及中国AI制药竞争力的看好 [8] 智能制造领域布局 - 小米产投联合钟鼎资本投资丹尼克尔,刷新自动送料和智能拧紧领域单笔融资记录 [9] - 丹尼克尔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新能源三电及3C电子行业 [9] - 小米近期还独家投资柔性压力技术公司尧乐科技,强化智能制造纵深布局 [9] AI基础设施投资 - 阿里云领投硅基流动数亿元A轮融资,公司专注AGI基础设施,降低AI算力成本 [10][11] - 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为清华博士,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 [11] - 开源大模型崛起推动公司业务增长,技术成为产业巨头争夺的战略资源 [11]
长三角AI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成立
环球网资讯· 2025-05-16 11:24
联盟成立背景与意义 - 长三角AI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江苏无锡正式成立,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探索AI与生物医药融合发展迈出重要步伐[1][3] - 联盟由无锡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牵头,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联合阿斯利康、英矽智能等机构共同发起,首批吸引40家AI医疗领域企业加入[3] - 联盟以"创新驱动、协同赋能、价值共享"为核心理念,整合政府、医院、高校、药企、医疗器械及AI生物医药上下游资源,打造产业一体化新生态[3] 联盟职能与目标 - 聚焦AI新药研发核心需求,履行"技术交流、产业对接、政策赋能、金融支持、品牌塑造"五大职能[3] - 推动AI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深度渗透与创新应用[3] - 持续释放AI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变革动能,助力中国医药产业从"制药"向"智药"升级[3] 联盟成员支持体系 - 为成员企业搭建AI人才与医疗端人才深度融合的"桥梁",实现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对接[3] - 学术端提供AI技术培训、行业白皮书发布及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4] - 商业端提供医院真实场景资源、药企联合研发机会及基金投融资服务,实现业务合作到资本对接的全方位赋能[4] 大会其他重要动态 - 2025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主题为"数智赋能 健启未来",聚焦AI赋能医药创新、创新药械出海、医药行业全球化等方向[5] - 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创新合作中心、江苏省特殊化妆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会上揭牌[5] - 无锡市发布《金融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当地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力[5]
共探AI+医药新机遇,见证智能工厂新实践——PIIF生物医药高端沙龙圆满落幕
活动概况 - "AI赋能生物医药行业沙龙"于2025年5月8日在上海临港生命蓝湾举办,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君实生物等联合主办,聚焦AI在药物研发和生产制造中的创新应用 [1] - 活动形式包括主题研讨和实地考察,与会嘉宾参访了君实生物智能工厂,亲身体验AI技术对医药智能制造的赋能 [1][7] 行业战略与使命 -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提出三大战略使命: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培育跨界融合产业生态、打造全球创新枢纽 [2] - 行业发展三大攻坚方向:突破AI制药核心算法等"卡脖子"技术、推进AI在CMC生产等环节的应用、构建智能医药治理体系 [2] 临港生命蓝湾布局 - 临港生命蓝湾已形成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CRO/CDMO三大产业集群,吸引200余家企业入驻 [3][4] - 园区采用"资本+服务+载体"模式推动AI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重点布局精准诊断、精准药物等领域 [3][4] AI技术应用案例 - 君实生物智能工厂通过AI过程控制系统、视觉质检等模块实现生产效率提升20%,关键质量指标显著优化 [7] - 施耐德、ABB、东富龙等企业分享了AI在灯塔工厂建设、医药智能制造、未来制药生产中的实践案例 [5][6] 圆桌论坛核心议题 - 讨论焦点包括AI在药物研发中的临床转化瓶颈、智能制造如何反哺研发、AI大模型推动行业变革等 [6] - 嘉宾来自君实生物、药明巨诺、百图生科等企业,涵盖研发、生产、供应链全链条 [6] 公司动态 - 君实生物具备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开发的全链条研发能力,生产基地总产能46,500升,可扩建至12万升 [7] - 公司在上海、苏州及美国设有四大研发中心,致力于通过创新研发和全球化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7] 未来展望 - AI与生物医药融合加速,中国创新药企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8] - 主办方将持续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推动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