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信息化

搜索文档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08:56
功率预测业务 - 2025年1-6月净新增功率预测电站用户数量达1,116家,较2024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 [2] - 截至2025年半年度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5,461家 [2] - 功率预测服务费续费率始终维持在95%以上 [2] - 分布式光伏"四可"管理要求推动功率预测业务新增分布式客户增长 [3] AI大模型研发与应用 - 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布"旷冥"新能源大模型3.0版本 [4] - 大模型提升风速、风向及光伏辐照度等气象要素预测颗粒度 [3] - 引入极端天气样本数据训练,实现电网侧和电站侧功率预测精度提升 [3] - 在电力交易领域结合发电侧、售电侧场景提升交易收益 [3] 电力交易解决方案 - 解决交易主体三大痛点:信息不对称、数据处理压力大、风险管控难度高 [5] - 提供新能源集中式场站"预测数据+决策平台+交易托管"一体化服务 [6] - 为售电公司提供智能量化交易方案及绿电资源撮合平台 [6] - 为新能源分布式主体提供覆盖气象/负荷/电价预测的全栈式解决方案 [6] 资产运营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子公司日新鸿晟电站运营收入达3,263.38万元,同比增长超6倍 [8] - 日新鸿晟净利润首次转正,业务步入正轨 [8] - 已完成上海、冀北、山东、宁夏等区域售电资质申请 [8]
国能日新:聚焦“AI+新能源” 大模型助力电力交易收益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加速融合 国家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行业发展[1] - 新型电力系统下新能源高比例并网需要更精准预测与调度 电力市场化要求更智能交易策略 这些都需要AI大模型支撑[1][7] - "人工智能+新型能源垂类场景"成为行业发展大趋势 公司计划深化大模型在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场景应用[1][7]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自主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 今年已完成两次技术迭代 5月升级至2.0版本 8月升级至3.0版本[2] - 2.0版本使部分区域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度提升1%-1.5% 3.0版本引入极端天气样本提升极端天气预测精准度[2][3] - 3.0版本构建稳定高效算力架构 支持每15分钟节点报价 某100MW风电场单月完成交易电量400万千瓦时 收益提升12.24%[3] 功率预测业务表现 - 上半年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实现营收2.05亿元 同比增长55.14%[4]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和分布式光伏客户新增需求[4] - 公司成为分布式功率预测领域重要参与者 响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四可"要求[4] 客户服务策略 - 通过算法优化与AI大模型应用提升预测精度[4] - 构建覆盖全国7×24小时运维服务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4] - 紧跟省级电网考核规则变化实时迭代产品 三大能力形成公司护城河保障客户黏性和续费率[4] 创新业务布局 - 创新业务包括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微电网能源管理 上半年实现营收0.16亿元[4] - 电力交易托管服务覆盖山西、山东、甘肃等多地 为中小新能源企业提供全环节代理服务[5] - 虚拟电厂业务获得多省份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 签约可控负荷资源涵盖工业、电采暖、充电桩等类型[5] 储能与微电网技术 - 产品支撑吉瓦级储能电站运营 在海外并离网切换型微电网项目实现技术突破[6] - 通过光储充协同策略显著提升系统经济性与稳定性 国内外市场同步推进[6]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提升功率预测业务市场占有率 重点布局分布式市场[7] - 通过集约化产品功能和标准化服务流程降低硬件及服务成本[7] - 继续推进"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迭代研发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能源业务场景融合[7] - 拓展不同类型客户参与电力交易的运营托管模式 为电力交易全面市场化做好准备[7]
国能日新:聚焦“AI+新能源”大模型助力电力交易收益提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0
人工智能+能源政策推动 - 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加速融合 政策明确要求发展新能源功率预测智能化应用 [1] - 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更精准预测调度 电力市场化需要更智能交易策略 AI大模型成为关键支撑 [1][4] 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 2024年完成两次技术迭代 5月升级至2.0版本 8月升级至3.0版本 [1][2] - 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度提升1%-1.5% 极端天气预测精度通过深度学习提升 [2] - 构建高效算力架构 支持每15分钟节点报价 提升度电收益 [2] - 某100MW风电场单月完成交易电量400万千瓦时 交易收益提升12.24% [2] 功率预测业务表现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上半年营收2.05亿元 同比增长55.14% [2] - 收入增长源于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和分布式光伏客户新增需求 [3] - 分布式功率预测成为重要参与领域 响应各地"四可"功能配置要求 [3] 创新业务发展 - 创新业务(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微电网)上半年营收0.16亿元 [3] - 电力交易托管服务覆盖山西/山东/甘肃等多地 提供全环节代理服务 [3] - 虚拟电厂获得多省份负荷聚合商资格 签约工业/电采暖/充电桩等可控负荷资源 [4] - 储能产品支持吉瓦级电站运营 海外微电网项目实现技术突破 [4] 未来战略规划 - 深化大模型在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场景应用 [1][5] - 提升功率预测业务市占率 重点布局分布式市场 [5] - 通过集约化产品和标准化服务降低硬件及服务成本 [6] - 持续推进"旷冥"大模型迭代 加速AI与新能源场景融合 [6] - 拓展电力交易运营托管模式 为全面市场化做准备 [6]
研报掘金丨国元证券:国能日新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9-12 07: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与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1] - 净新增电站用户数量达1116家 较2024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 [1] 业务发展 - 功率预测服务规模快速提升 服务电站净增数量远超往年历史同期水平 [1] - 2025年5月完成"旷冥"新能源大模型2.0版本迭代升级 全面提升全网新能源预测综合准确率 [1] 行业机遇 - 受益于新能源整体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带来的新增市场机会 [1] - 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公司已经迎来良好机遇 未来持续成长空间较为广阔 [1]
国能日新:9月5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宝基金、银河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9-05 11:41
公司业务与技术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3.0版本 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布 基于超过15年新能源场站功率预测数据积累及跨学科团队协同研发 [1] - 大模型3.0版本通过细化气象要素预测颗粒度和极端天气样本训练 实现电网侧与电站侧功率预测精度提升及极端天气精准识别 [2] - 在电力交易领域应用大模型技术 为发电侧和售电侧客户实现多维度发电量预测、负荷预测及电力交易收益显著提升 [2] 功率预测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1-6月净新增功率预测电站用户1,116家 较2024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 截至半年度服务电站总数达5,461家 [3] - 功率预测服务费续费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支撑服务费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3] -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需求增长成为服务规模扩张重要来源 受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四可"管理要求政策推动 [4]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呈现客户规模小、数量多、单价低特点 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参与意愿较低 [5] - 当前市场竞争主体以第三方专业功率预测厂商及中小区域型公司为主 公司计划积极拓展市场份额 [5] 财务表现与盈利预测 - 2025年半年度主营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43.15% 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 同比增长32.48% 毛利率61.37% [7] - 功率预测业务毛利率下滑主因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设备收入占比提升影响综合毛利率 [6] - 机构预测2025年净利润区间为1.20亿-1.54亿元 2026年预测区间1.51亿-2.45亿元 90日内16家机构给予买入/增持评级 [7] 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 -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管理要求 推动分布式功率预测刚性需求释放 [4] - 部分省份已对新建分布式工商业电站发布"四可"功能配置要求 存量电站改造将依据后续省级文件推进 [4]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9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5 09:30
AI大模型研发与应用 - 自主研发"旷冥"新能源大模型3.0版本 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布 [2] - 基于15年功率预测数据积累 百余名AI算法/气象/数据工程师团队及数十位博士专家协同研发 [2] - 功率预测精度提升 细化风速风向及光伏辐照度预测颗粒度 极端天气样本训练增强电网侧和电站侧预测能力 [2] - 电力交易场景应用 结合发电侧与售电侧需求 通过发电量预测、负荷预测及极端天气预测提升客户收益 [2][3] 功率预测业务规模与表现 - 2025年1-6月净新增电站用户1,116家 较2024年底服务规模增速达26% [3] - 截至2025年半年度 服务新能源电站总数达5,461家 [3] - 功率预测服务费续费率持续保持95%以上 [3] 分布式光伏政策与市场 - 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17日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 明确"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四可管理要求 [4] - 新建分布式工商业电站"四可"配置要求已在主要省份陆续发布 存量电站改造待省级文件明确 [4] - 分布式光伏客户成为2025年功率预测业务规模增长重要来源 [4] 市场竞争与毛利率分析 - 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竞争者以第三方专业厂商及中小区域型公司为主 大型综合集团参与意愿低 [5] - 2025年半年度功率预测业务综合毛利率下降 主因设备收入占比提升(分布式需求高景气驱动) [5] - 未来随软件服务费确认收入 业务毛利水平或将变化 [5]
国能日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3.52%,核心业务与战略布局协同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4:2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43.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97.32万元 同比增长32.48% [1] - 扣非净利润增速达53.52%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 - 中期分红预案每10股派现2.30元 积极回报投资者 [1] 核心业务表现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业务收入2.05亿元 同比增长55.14% 占总营收63.96% [2] - 服务电站数量净增1116家至5461家 同比增长26% 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2] - 连续24个月保持南方电网精度综合评分首位 获2024赛季年度冠军特等奖 [2] - 分布式光伏"四可"业务在全国多省区新建项目部署 内蒙古试点项目调试成功 [2] 技术创新投入 - 研发投入5256.9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16.39% [2] - 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2.0版本迭代 部分区域预测精度提升1~1.5个百分点 [2]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8项 软件著作权131项 [2] - 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18.55% 持续保障技术竞争力 [2] 新兴业务发展 - 电力交易辅助决策平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蒙西等地落地 引入AI算法优化量价策略 [3] - 储能EMS系统适配吉瓦级电站 储能云管家支持工商业场景并拓展国际版本 [3] - 虚拟电厂业务获取陕西/甘肃等9省负荷聚合商资质 签约工业负荷/充电桩等可控资源 [3] - 子公司日新鸿晟在江苏/浙江落地分布式光伏及工商业储能示范项目 创新光储充一体化模式 [3] 战略布局与协同 - 参股西藏东润数字能源(持股20%拟增至25%)及天津驭能能源科技(持股31.75%)强化业务协同 [3] - 微电网业务国内实现园区级光储协同 海外并离网切换型项目采用VSG模式提升稳定性 [4] - 在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提出以"旷冥"大模型为核心构建数智化能源服务图谱 [4]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5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2 11:34
新能源产业数字化应用趋势 - 数字化转型是催生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能源产业数字化与信息化需求显著攀升,应用场景丰富 [2] - 源端发电产业规模扩大拓展发电环节信息化管理市场空间,网端因电力安全和信创国改提高电网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荷端电力市场化推进带动信息化需求增长 [2] - 新能源信息化应用范围从单一电站、设备管理延伸至全流程管理,生成海量数据集,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新能源信息产业链 [2] - 新能源信息化服务成为主要需求,以服务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3] AI大模型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旷冥”新能源大模型完成发布后的首次迭代升级,优化稳定性和性能,强化区域精细化预报、大数据决策能力、极端天气预报强化三大领域的新能源预测能力,提升整体预测精度及效率 [4] - 未来将推进大模型技术与各业务条线融合应用,强化技术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及性价比 [4] 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政策及市场需求 - 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提出分布式新能源“四可”管理要求,以各省电网具体要求为准 [5] - 部分省份下发分布式光伏“四可”管理文件,要求部分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公司功率预测业务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数量增速较快 [5] 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竞争格局 - 分布式客户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低且分布零散,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参与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意愿低,参与者多为中小功率预测厂商 [6][7] - 公司将努力拓展市场以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7] 电力交易领域布局及应用 - 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基于“旷冥”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电力交易核心预测数据及辅助交易策略,为新能源客户提供电力交易全托管服务 [8] - 电力交易产品及服务已在山西、广东、山东、甘肃等省份内部分客户创新性应用,未来将根据政策情况持续推广及研发迭代,向多元化市场主体推广 [8] 研发方向规划 - 产品研发创新方面,加强分布式功率预测、群控群调控制类产品研发和功能提升,加强电力交易产品的数据服务和辅助决策能力,完善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系统和产品功能 [9] - 研发技术方面,推进一站式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和智能模型平台研发,推进“旷冥”新能源大模型迭代研发,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新能源业务场景融合 [9] - 加大研发资源投入,探索创新技术在业务环节的创新应用,提升研发和生产效率,优化产品预测精度,完善研发中心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 [9]
国能日新(301162)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09:32
财务表现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5.5 亿元,同比增长 2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358.84 万元,同比增长 11.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8242.84 万元,同比增长 15.67%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60 万,较上年同期增长 34.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5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4.81% [3]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并网规模扩大,使新能源电站对功率预测数据服务和并网智能控制产品需求提升,分布式电站“四可”管理要求普及拉动功率预测市场需求增长 [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公司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延伸产品线助力长期发展 [4] 行业发展前景 - “双碳”战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政策下,新能源电力将成主力电源,提升行业对新能源全流程管理诉求,为公司业务提供市场环境 [5] - 电力体制改革推进,市场主体需求多样化,新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数字化与信息化需求攀升,应用场景丰富 [5] 分布式光伏相关情况 - 2025 年 1 月 17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明确分布式新能源“四可”管理要求,2024 年 4 月国家发布新国标要求分布式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具备功率预测数据提报要求,部分省份要求分布式工商业新建电站具备功率预测功能,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客户 [7] - 2025 年 3 月华东、山西能源监管局发布涉及存量新能源分布式场站改造要求的通知,具体以电网后续管理要求细则为准,公司将跟进并推广分布式相关产品 [7] 新能源入市新规影响及应对 - 新规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升对新能源企业投资决策和运营要求,使功率预测、电力交易等产品需求提升,电力交易产品市场需求多元化 [8] - 电力市场参与主体面临挑战,电力交易发展依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公司认为电力交易市场将呈现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上升、新能源发电地位重要、依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电力交易托管需求增加等特征,公司将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能力,关注市场变化,提升自研“旷冥”新能源大模型预测能力 [9] 虚拟电厂业务 - 2025 年 4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政策文件,明确到 2027 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达 2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达到 5000 万千瓦以上,明确诸多机制,公司将跟进政策落地情况并拓展业务 [10] - 公司通过资源签约合作模式(签约工业负荷、电采暖等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和投资建设及代运营模式(拓展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等资源投建运营或代运营业务)开展虚拟电厂业务,未来将探索资源聚合及市场化交易服务业务方向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