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理财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中小银行收到通知:今年控制理财业务规模
新华网· 2025-08-12 06:26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机构近期下发通知要求中小银行2024年控制理财业务规模 但未提出具体压降指标 [1] - 监管部门力促银行理财业务彻底转型 推动以理财公司组织形式开展业务 [1] - 政策允许地方性银行通过区域内银行联合或与外资机构联合发起设立理财公司 [2] 中小银行理财业务转型 - 部分中小银行已不再发行理财产品 转向通过产品代销业务参与理财市场 [1] - 转型代销业务的中小银行需具备客户资源和销售渠道优势 [1] - 中小银行正打造特色理财产品"超市" 成为理财产品代销重要力量 [1] 行业生态发展 -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提出探索中小银行设立理财公司模式路径 [1] - 落实扩大对外开放政策 建设有机合作同生共存的生态体系 [1] - 设立理财公司有利于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和银行理财市场的长远良性发展 [2]
30万亿银行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降了!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15:08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对比发现,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有所下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 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数据显示,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领域,债券收益率下降带来理财产品 收益率下降,这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025 年上半年,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 2.1%,银行间同业存单收益率跌破 2%,信用债利差收窄至历 史低位。这导致理财配置的债券资产利息收入减少,资本利得空间压缩。 中经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7月25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30.67万亿元同比增加7.53%,但上半年 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较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65%有所减少。 为何资金涌入的同时收益却在退潮?业内人士认为,理财资金主要投向债券领域,债券收益率的下滑成 为拖累整体收益的"重要推手";且可投资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与资本利得减少的双重压力,共同促成了 此轮收益下行。 规模光环下 ...
不做“存款特种兵”了,去买银行理财短期产品
经济观察报· 2025-05-20 13:25
存款利率下调与投资者行为变化 - 国有大行自2025年5月20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活期存款年利率从0.10%降至0.05%,一年期及以下整存整取利率均降至1%以下,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降至1.25%和1.30%,均下调25个基点 [2] - 利率调整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部分储户在系统更新前紧急转存到期产品,随后转向询问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 [2] - 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促使原"存款特种兵"群体转向银行理财,该群体曾为获取更高收益跨省储蓄 [3][5][6] 银行理财市场动态 -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采取多种策略吸引投资者:包括降费率、密集推出短期高收益产品等 [3] - 招银理财推出R1-R2风险等级产品,部分七日年化收益率达3.4%;平安理财7天持有期产品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达5.04% [11] - 多家理财公司实施费率优惠:中银理财将某产品销售服务费率从0.30%降至0.10%,光大理财管理费率从0.15%降至0.07%,华夏理财销售手续费率优惠至0.10%/年 [11][12] 投资者案例与市场趋势 - 典型投资者郭先生经历从股市(90年代)→银行理财(2014年)→跨省存款(2023年)→重返银行理财(2025年)的完整周期,其千万级资金配置反映市场风向变化 [6][7][8] - 银行理财市场历史数据:2014年末存续余额15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46.9%;2014年3个月期产品利率可达5.5%,2020年部分产品收益率跌破3% [6][7] - 当前理财市场呈现"比价效应",1年期存款利率低于1%时,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受益于债市行情,收益率更具吸引力(如华夏理财某产品实际收益率达3.65%) [8] 产品结构与策略调整 - 投资者偏好短期理财产品,银行相应加强短期高息产品布局,满足流动性需求 [10][11]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普遍下调,部分机构调整幅度超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 [12] - 资深投资者采取分策略配置:短期资金购买银行理财,长期资金配置稳健理财组合及指数基金组合 [10]
新发行固收类产品期限定价倒挂,3年以上期限定价跌至2.33%丨机警理财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0:07
市场回顾 - 债市资金价格均衡偏松,4月25日DR007加权均价为1.64%,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至1.66% [2] - 上周A股宽基指数多数上涨,中证1000指数、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周涨幅分别为1.85%、0.56%、0.38% [2] - 汽车、美容护理、基础化工板块周涨幅居前 [2] 破净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27日,银行理财综合破净率为0.87%,存续公募理财产品中199只累计净值低于1 [3] - 权益类、混合类理财破净率分别为57.89%和8.15%,固定收益类公募理财破净率为0.34% [3] - 3年以上期限产品破净率为零,1~2年期限产品和2~3年期限产品破净率分别为0.56%和0.68% [3] 新发情况 - 上周31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465只理财产品,股份行理财公司发行数量前三为兴银理财、平安理财和华夏理财 [4] - 新发产品以R2、封闭式净值型、固收类公募型为主,混合类产品发行18只,周度环比提高1.5倍 [4] - 北银理财和中邮理财各发行采用全球大类资产轮动策略的封闭式"固收+期权"产品 [5] 新发产品定价 - 上周新发固收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值环比下降1个基点至2.69% [5] - 1~2年期限产品定价提高0.08个百分点,3年以上期限产品定价从2.60%跌至2.33% [5] - 中邮理财新发产品"悦鑫添利·鸿锦封闭式2025年第8期(安盈款)"业绩比较基准为2.15%~2.95% [6] 收益情况 - 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0.1529%、0.8788%、-0.174% [7][8] - 固定收益类理财近一周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0451%,2~3年期限产品最高为0.0526% [7][8] - 7.01%的人民币公募理财产品近一周收益为负,3年以上期限负收益产品占比最高达23.57% [8] 行业热点 - 银行理财从"类存款"向"多资产"转变,产品设计将增加风险预算并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增厚收益 [9] - 2025年一季度全市场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9.14万亿元,较年初下降约8100亿元 [10] - 4月银行理财规模强势回升,存款搬家现象有望带来增量资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