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规级
icon
搜索文档
德赛西威、佑驾创新“躬身入局” “车规级”无人配送车的产业链机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6 01:36
行业趋势:末端物流无人车车规级技术升级 - 末端物流领域正迎来以车规级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变革 行业对无人配送车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及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满足车规级要求成为行业共识 [2] - 车规级标准源于汽车行业 是针对车载零部件设定的严格质量认证体系 要求零部件在极端环境下稳定工作 车规级发展是当前无人车行业的薄弱项 [6] - 车规级无人配送产品的推广 意味着行业正从试验阶段向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迈进 [5] 公司产品发布与规格 - 佑驾创新发布小竹无人车T5和T8车型 T5货箱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驶里程180km T8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驶里程240km [3] - 德赛西威推出川行致远S6系列产品 容积6m³ 采用车规级线控底盘和模块化上装 满足80多项汽车国家标准和110多项无人车地方标准 [3] - S6系列车架弯曲刚度达3000N/mm 扭转刚度达6000N·m/° 箱门开闭设计寿命按3万次循环进行耐久试验 电子电器系统可在-40℃至85℃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4] 技术配置与供应链协同 - S6系列采用自研车规级"远行"电池 满足2025年M1类乘用车和N1类商用车电池标准 电芯70% SOH 4000次循环寿命 质保6年或30万公里 [4] - S6系列配备2颗车规级半固态激光雷达 前向毫米波及2颗角毫米波雷达 11颗摄像头 12颗超声波雷达 [4] - 小竹无人车智驾关键零部件可完全复用公司前装量产项目选型 共享供应链资源 BOM成本实现最大化摊薄 [3] - 小竹无人车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 速腾聚创EMX激光雷达 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 [9] 市场前景与商业驱动 - 2025年中国末端物流无人车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 应用场景从快递配送拓展到生鲜商超、医药冷链等领域 [8] - 截至2024年 快递物流无人车已为100多个细分场景交付上亿件订单 全行业日均配送量显著增加 有效弥补快递物流人员缺口 [8] - 一辆无人配送车事故停运将导致日均300单配送损失 巨大的运营风险成本使车规级硬件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9] - 车规级零部件应用初期投入较高 但长远看带来更低维护成本、更高运营效率和更可靠配送服务 [6] 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无人配送车未纳入工信部机动车目录 处于车与装备之间的模糊地带 相关制造规范未形成共识 暂无国家标准可供遵循 [6][7] - 真正的车规级需遵循汽车行业开发流程进行正向开发 从零部件到整车坚持车规级标准并经严格测试验证 [7] - 产业链上下游应携手推动行业发展 以车企成熟车辆平台为基础 复用成熟生产线和生产工艺 实现真正车规级质量和规模化降本 [9]
国瓷材料(300285):主营业务稳步提升 多业务布局凸显平台型新材料企业优势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41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1.54亿元(YoY+10.3%),归母净利润3.32亿元(YoY+0.4%),扣非归母净利润3.21亿元(YoY+4.1%)[1] - 25Q2收入11.79亿元(YoY+4.7%,QoQ+21%),归母净利润1.96亿元(YoY-0.6%,QoQ+44.3%),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YoY+3.6%,QoQ+53%)[1]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滑1.59pct至38.3%,净利润率同比下滑1.64pct至17.39%[1] 电子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3.44亿元(YoY+23.65%),主要驱动产品为电子浆料及电子级氧化锆粉体[1] - MLCC粉价格调整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2.61pct至32.97%[1] - 车规级及AI算力粉体需求拉动扩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1] 催化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4.56亿元(YoY+12.3%),其中蜂窝陶瓷王子制陶收入约3.72亿元[2] - 实现下游全部机型对接及销售,配合国七、欧七排放标准进行技术预研[2] - 原料稀土影响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1.76pct至41.8%[2] 生物医疗板块 - 上半年收入4.38亿元(YoY基本持平),内销产品价格下滑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5.73pct至52.18%[2] - 持续研发二代粉、三代粉等新品,通过自研和并购延伸产业链[2] 新能源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2.17亿元(YoY+26.4%),毛利率同比微增0.13pct至21.2%[3] - 氧化铝、勃姆石产品进入主流客户供应体系[3] - 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产品,已进入主流客户送样阶段[3] 精密陶瓷板块 - 陶瓷球和赛创基板均有增长,金盛陶瓷球持续放量,批量供应比亚迪、小米等[3] - 赛创基板业务拓展至光模块基板领域,工厂扩建进行中[3] 建筑陶瓷板块 - 上半年收入4.84亿元(YoY+2.6%),毛利率同比提升1.22pct至37.42%[3] - 新品如纺织墨水、数码釉逐步贡献增量[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约7.12、8.36、9.87亿元,对应PE约29、25、21倍[4] - 公司平台型新材料企业优势逐步凸显[4]
国瓷材料(300285):主营业务稳步提升,多业务布局凸显平台型新材料企业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09:4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4][5]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1.54亿元(YoY+10.3%),归母净利润3.32亿元(YoY+0.4%),扣非归母净利润3.21亿元(YoY+4.1%),业绩符合预期 [5] -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11.79亿元(YoY+4.7%,QoQ+21%),归母净利润1.96亿元(YoY-0.6%,QoQ+44.3%),扣非归母净利润1.94亿元(YoY+3.6%,QoQ+53%)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2、8.36、9.87亿元,对应PE约29、25、21倍 [5] 财务数据及预测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滑1.59pct至38.3%,净利润率同比下滑1.64pct至17.39% [5] - 2025年营业总收入预测为45.47亿元(YoY+12.4%),2026年预测为51.87亿元(YoY+14.1%),2027年预测为58.53亿元(YoY+12.8%) [4][5]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7.12亿元(YoY+17.7%),2026年预测为8.36亿元(YoY+17.5%),2027年预测为9.87亿元(YoY+18.0%) [4][5] 业务板块分析 电子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3.44亿元(YoY+23.65%),毛利率同比下滑2.61pct至32.97% [5] - MLCC粉价格调整影响毛利率,但车规级及AI算力粉体需求拉动扩产,产品结构优化中 [5] 催化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4.56亿元(YoY+12.3%),毛利率同比下滑1.76pct至41.8% [5] - 蜂窝陶瓷王子制陶收入约3.72亿元,销量同比增长,公司已实现下游全部机型对接 [5] 生物医疗板块 - 上半年收入4.38亿元(YoY基本持平),毛利率同比下滑5.73pct至52.18% [5] - 国内经济环境承压导致内销粉体及瓷块价格下滑,公司持续研发新品并拓展产业链 [5] 新能源材料板块 - 上半年收入2.17亿元(YoY+26.4%),毛利率同比微增0.13pct至21.2% [5] - 公司与王琰博士成立合资公司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电解质,主流客户进入送样阶段 [5] 精密陶瓷板块 - 陶瓷球和赛创基板均有增长,金盛陶瓷球客户包括NSK、斯凯孚、比亚迪、小米等 [5] - 赛创基板业务拓展至光模块基板领域,工厂扩建中 [5] 建筑陶瓷板块 - 上半年收入4.84亿元(YoY+2.6%),毛利率同比提升1.22pct至37.42% [5] - 新品如纺织墨水、数码釉逐步贡献增量 [5] 市场数据 - 2025年8月19日收盘价21.07元,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24.00元/14.07元 [1] - 市净率3.0,股息率0.71%,流通A股市值177.27亿元 [1] - 每股净资产6.92元,资产负债率20.61%,总股本997百万股,流通A股841百万股 [1]
“奥迪+华为”合作产品来了!一汽奥迪A5L、Q6L e-tron家族同步上市,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4:25
产品发布与定价 - 一汽奥迪于8月7日同步上市纯电和燃油两款车型:A5L售价区间23.98万至28.98万元,Q6L e-tron家族中Q6L e-tron售价34.88万至37.88万元、Q6L Sportback e-tron售价36.88万至39.88万元 [1] - A5L计划在10月和12月分别新增交付领航版和全域智混版quattro两款车型 [1] - Q6L e-tron提供5000元定金抵1万元购车尾款权益及至高价值6万元限时"豪华装备礼"销售政策 [2] 技术合作与智能化突破 - 新上市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实现城区拥堵路段、高速长途及复杂泊车场景应用,华为乾崑合作上市车型已超22款,价格覆盖15万至百万元区间 [1] - A5L基于PPC平台E³1.2电子架构实现城市及高速驾驶辅助功能,Q6L e-tron采用双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具备无图L2级全场景驾驶辅助能力 [2] - 此次合作标志着华为乾崑辅助驾驶首次匹配燃油车型,突破燃油车因内燃机点火喷油和变速箱换挡复杂性带来的技术挑战 [1][2] 销售表现与渠道建设 - 公司7月销量达3.7万辆(含进口车),1至7月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 - 渠道网络迅速恢复至600家门店,通过与中升集团、德奥集团合作批量增开新网点,弥补去年经销商网络调整的影响 [3] - 新媒体营销推动"车规级"概念破圈,助力销量回升 [3] 战略规划与市场目标 - 2025年累计用户量预计突破1000万,将成为国内首个达成该目标的豪华车品牌 [3] - 今年将推出覆盖油电双能源模式的多款新产品,基于PPC+PPE两大平台架构开启大规模产品攻势 [3] - 通过"油电同智"技术落地强化产品竞争力,为下半年销量冲刺奠定基础 [2][3]
小米雷军营销翻车?纸巾盒是车规级,车机芯片却是消费级
搜狐财经· 2025-07-08 23:13
小米YU7磁吸纸巾盒争议 - 小米推出售价169元的Xiaomi 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雷军在直播中宣称其为"车规级"配件 [3] - 网友发现该纸巾盒核心零部件车机芯片采用消费级高通骁龙8 Gen 3,而非车规级芯片高通SA8295P [5] - 该芯片与2000元价位红米手机同款,引发"小配件高调宣传,核心部件悄然降级"的舆论风暴 [1] 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纸巾盒定价169元引发"智商税"争议,但能承受-30℃至95℃温差挑战 [7] - 横向对比显示问界纸巾包339元、蔚来ET9纸巾盒308元,价格更高 [7] - 产品已显示"暂时缺货",显示部分消费者认可品牌溢价和情绪价值 [9] 芯片选择的技术考量 - 采用消费级芯片四大优势:成本低50%以上、迭代速度快、算力强40%、生态兼容性好 [10] - 消费级芯片产能充足,供应链稳定性更高 [11] - 但消费级芯片缺陷率标准为500PPM,远高于车规级芯片的0-10PPM [14] 安全性与行业标准 - 车规级芯片需通过3-5年认证周期,具有冗余设计,安全认证更严格 [14] - 目前国家法规未强制要求座舱使用车规级芯片 [16] - 舆论质疑:非核心配件做到车规级,核心芯片却采用消费级的矛盾 [16] 产品策略分析 - 反映公司在产品设计、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上的权衡 [16] - 体现智能汽车行业在流量营销与工业安全之间的平衡难题 [16] - 事件检验公司能否在流量红利与安全敬畏之间找到平衡点 [16]
小米纸巾盒卖 169 元,贵吗?
36氪· 2025-07-07 02:18
小米YU7磁吸纸巾盒定价争议 - 小米汽车YU7配套磁吸纸巾盒定价169元引发热议,微博话题阅读量高[1] - 消费者观点两极分化:部分认为性价比高(对比问界339元/蔚来199元),部分质疑"史上最贵"[1][7] - 产品采用车规级材料(耐-30℃至95℃温差)和14块特制磁铁,成本高于普通产品[6][7] 车规级产品标准分析 - 车规级标准通常适用于电子元件,但内饰件有独立认证体系(如通用GMW 3262需通过102℃高温测试)[11] - 产品通过全手工包覆工艺和特殊胶水改良,缺陷率需控制在百万分之一级别[14] - 国内QB/T 2703标准对汽车皮革提出明确要求(抗张强度≥160N,耐磨性1000转等)[13] 汽车配件市场策略 - 小米汽车配套周边(遮阳帘/腰靠/直饮杯)普遍存在高溢价但持续热销[17] - 行业趋势显示2025年中国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将达1100亿元,配件成第二增长曲线[20] - 蔚来/问界等品牌通过NIO Life和鸿蒙生态延伸配件溢价能力[22] 产品定位与行业启示 - 车企通过硬件让利换市场份额,配件盈利补利润缺口成为新兴商业模式[20][22] - 产品溢价体现品牌价值与安全性能的平衡,非单纯实用功能[16][23] - 行业竞争加剧促使企业探索非车辆类利润点(如露营装备/智能家居联动)[17][22]
雷军:169元的纸巾盒是车规级的,在降成本
观察者网· 2025-07-04 07:07
产品定价与市场反应 - Xiaomi 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定价169元,引发广泛关注,部分网友认为偏高,部分表示可接受[1][2] - 对比竞品:蔚来Haptex纸巾盒199元,ET9二排磁吸纸巾盒308元,极氪专属车载纸巾盒99元,小鹏BASA磁吸纸巾盒75元[2] - 行业价格区间为40-300元,小米产品定位中上水平,但目前已显示缺货[4] 产品设计与技术特点 - 产品采用车规级设计,材质和工艺复杂,初期因无法通过车规测试而多次改进,导致成本高[7] - 塑料部件和14块磁铁选用耐高低温材料,可承受-30℃至95℃极端环境,不变形或退磁[12] - 双层结构设计:外层耐高温PU皮手工包覆,内层超细纤维材质,磁铁不外露,兼具安全性与高级质感[12] - 适配小米YU7全车9处16个磁吸点位,建议放置中控屏后方,也可用于冰箱、磁吸办公桌等场景[12] 公司回应与后续调整 - 雷军承认定价偏高,解释因车规级设计导致成本高,已要求团队降成本[7] - 雷军透露产品正在重新设计[10]
小米 YU7「车规级」纸巾盒被骂卖太贵,雷军回应
搜狐财经· 2025-07-03 16:10
小米YU7上市表现 - 小米YU7起售价25.35万元,发布会当晚3分钟内突破20万台大定量,刷新行业认知 [1] - 该车型围绕人车家战略设计,预留16个IoT硬件适配磁吸点位,包括专门为纸巾盒设计的仪表台磁吸点 [1] 车载磁吸纸巾盒产品特性 - 配套产品"车载磁吸纸巾盒"售价169元,已在小米汽车App商城上架 [3] - 产品采用车规级设计,塑料部件和14块磁铁均选用耐高低温材料,可承受95℃高温和-30℃低温 [11] - 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外层耐高温PU皮,内层超细玻纤材质,磁铁不外露,手感高级细腻 [14] - 产品使用场景扩展性强,可吸附在冰箱、办公桌等家具表面 [14] 市场反应与公司回应 - 产品定价引发大众热议,被普遍认为过于昂贵 [8] - 公司解释高定价源于复杂的设计工艺和车规测试要求,初期材质和胶水成本过高 [10] - 公司承诺将推动内部进一步降低成本 [11] - 分析认为在25.35万元车型定价背景下,169元配件对已购车用户影响有限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