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
icon
搜索文档
资金跨境 科创先行 上海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金融时报· 2025-08-08 08:01
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 - 国家外汇局上海市分局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主体扩围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 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不超过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1][3] - 政策允许净资产规模较小的专精特新企业无需考虑净资产和"投注差"因素 仅需符合主体资格即可获得等额外债额度 2024年以来上海有8家科技型企业办理9笔试点业务[3] - 外债便利化政策帮助某生物医药科技公司获得1100万元人民币外债额度 缓解企业因D轮境外融资未落地导致的现金流紧张问题[2] 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支持 - 非金融企业赴境外上市和外籍员工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外汇业务登记权限下放至银行 方便科技型企业获得境外资本市场融资 国家外汇局上海市分局已为6家红筹科技型企业办理A股上市外汇登记[3] - 2024年以来辖内银行为5家科技型企业办理境内企业境外上市首发增发外汇登记 支持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募集资金近3亿美元[6] - 外国直接投资境内再投资免于登记试点政策累计落地126笔 金额近2亿美元 政策扩围效果显著[6] QFLP试点政策拓展 - 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区域由临港新片区扩大至上海市全辖 通过对试点规模实行余额管理支持科技型企业利用两个市场资源 已有6家QFLP机构完成新模式下外汇登记[4] - QFLP试点采用"一门式受理"方式 主要投向生物医药 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 高技术领域投资占比超40%[4] - 试点政策在引入国外高精尖机构和增强优质资源配置国内产业方面成效显著[4] 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 - 多项高水平开放政策从临港新片区扩围至上海市全辖 降低科技型企业跨境投融资成本 办理外债签约登记近600笔 其中为科技型企业办理80余笔[5] - 截至3月末上海地区共有39家银行和828家优质企业参与试点 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37.41万笔 金额达2124.45亿美元[6] - 累计为53家专精特新企业办理高水平便利化业务3.2万笔 金额达31.36亿美元[6] 跨国公司资金管理优化 -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升级至"3.0版" 便利跨国公司利用两个市场资源 提升跨境资金管理效能[9] - 上海市原存量5家试点企业直接适用新版本 政策将惠及更多科技型主体[10] - 支持科技型跨国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资金管理中心 开展资金归集 调剂和净额结算等业务[10] 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 通过特殊目的公司为境外算力企业提供设备租赁支持 办理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7] - 发布《上海市"科汇通"试点业务实施细则》便利外资非企业科研机构资金入境及使用 鼓励外资在沪设立科研机构[7] - 推动29项资本项目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提升科技型企业跨境投融资业务效率[7]
低版本资金池政策拟推广至全国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07:03
政策框架与试点发展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起草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旨在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并便利企业跨境资金统筹使用[1] - 政策分为高版本资金池和低版本资金池两个版本 高版本资金池服务于大型跨国公司 具有高门槛、高资金划转额度和高便利度特点 2021年3月在北京和深圳各选5家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型跨国公司试点 2022年扩围至10个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海南陕西宁波青岛和深圳 2024年底进一步优化试点政策[2] - 低版本资金池门槛较低 可参与企业更多 但跨境自主汇划资金额度和使用便利度较低 2023年5月起在北京和广东含深圳开展试点[2] 政策推广与过渡安排 - 拟将低版本资金池政策推广至全国 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框架 纳入本外币跨境资金池业务统一管理[2] - 新政策充分考虑与既有外汇和人民币资金池衔接 便利企业从既有资金池过渡至低版本资金池 未来新增资金池业务及存量外币资金池业务均按低版本资金池规定办理[2] - 对存量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企业自主选择 鼓励企业过渡至低版本资金池[2] 跨境资金管理要求 - 基于资金池成员企业所有者权益分别设置外债和境外放款集中管理公式 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双向宏观审慎管理[3] - 必要时可通过调节参数实现跨境资金流动逆周期管理[3] 业务流程与监管机制 - 简化业务办理流程 低版本资金池由各地国家外汇管理局"一个窗口"统一接受企业备案和变更申请 当地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部门配合[3] - 简化备案流程及资金使用相关材料审核 将业务备案权限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省级分局调整至所在地分局 将不涉及额度变更的部分业务下放银行办理[3] - 要求各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属地监管责任 加强统计监测 强化风险评估、非现场核查与现场检查[3]
中行四川省分行:分层施策精准服务 助力川企共生共荣
四川日报· 2025-07-29 22:02
中行四川省分行金融服务成果 - 2025年上半年中行四川省分行"五篇大文章"及重点领域贷款全部实现份额提升 通过差异化服务赋能大中小各类企业 [2] - 该行对电子信息等六大优势产业授信余额近600亿元 其中向通威集团累计投放贷款43亿元 [3][5] - 创新推出"天府外贸贷"和"天府科创贷"产品 分别为进出口企业和科创企业提供200万元、1000万元信用贷款 [6] 龙头企业金融服务案例 - 向通威集团授信100亿元 协助其完成全省首个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 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超4亿元 [3][4] - 支持新希望集团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服务覆盖集团及70余家成员企业 [5] - 本外币资金池使通威集团外债资金结算效率从3天缩短至1小时 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并优化资金配置 [4] 中型企业金融支持举措 - 通过"商行+综合化公司"模式提供债贷投股保租一体化解决方案 支持15个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发展 [7] - 联合十省市分行推出"算力贷" 与中国人保合作推出"中试保融通"服务方案 解决科创企业早期融资难题 [8] - 设立科创母基金并拟组建AIC直投基金 聚焦发电设备、氢能、储能装备等产业链投资 [8] 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实践 - 2025年向阿坝州基础设施投放18亿元贷款 发放6000万元普惠贷款支持冰雪经济等特色产业 [9] - "酒链e贷"业务累计为20户白酒经销商提供4000万元授信 解决下游经销商融资难点 [10] - 为恒星食品提供利率下调、费用减免等支持 保障其旺季生产需求 服务周期持续8年 [10]
广西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
金融时报· 2025-07-01 04:41
涉外收支与贸易增长 - 2025年1至4月广西涉外收支规模达223 1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其中货物贸易收支规模187 2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5% [1] - 与东盟货物贸易收支24 2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6% 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1] - 近三年广西与东盟跨境资金占地区总量比重从23%升至28% [1] 外汇改革与试点政策 - QFLP试点由自贸区推广至广西全域 截至2025年4月末试点企业注册资本达33 77亿美元 [2] - 2024年首创新型互市贸易代理付汇试点政策获批 2025年获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高版本)试点 [2] - 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将20多家境内外成员企业纳入资金池试点 获批后可降低集团整体财务成本 [2] 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 - 出台近30项措施优化跨境贸易投融资业务 包括下放4项登记业务至银行 取消外债账户异地开立核准等 [3] - 截至2025年4月末 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涉及主体1400家 金额276 1亿美元 资本项目便利化数字化业务超6600笔 金额104 54亿美元 [3] - 某铜业公司成为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企业后 2025年1至4月办理便利化收支业务61笔 金额1 7亿美元 单笔付汇时间缩短至十几分钟 [4] 金融科技与平台建设 - 搭建中国—东盟跨境贸易金融互联互通平台 实现海关信息核验和企业名录登记在线采集 银行依托平台打通中越银行直汇路径 [5] - 优化边境口岸互市贸易结算互联互通信息平台 推进"广西智慧互市综合服务平台"对接 强化贸易真实性核验服务 [5] - 某汽车工业集团通过"数字外管"跨境金融服务平台48小时内完成技术进口备案及税务备案 跨境付汇效率较常规流程提升85% [5]
广西成功办理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0:59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 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成功为某工程机械跨国公司办理广西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汇入汇款业务 [1][2] - 该业务是广西首家企业首笔试点业务 标志着当地在助力企业"走出去"和推动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 业务在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西分局指导下完成 [1][2] 政策背景与升级 - 2025年3月13日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公告 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 [1] - 广西壮族自治区被纳入此次试点范围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升级至3.0版本 [1] - 新政旨在便利跨国公司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 提升跨境资金运营管理效能 [2] 企业需求与解决方案 - 该工程机械跨国公司作为广西较早"走出去"的企业 在跨境资金管理、融通、使用上先行先试 [1] - 公司管理的资金量大、币种多、汇率风险高 需要高版本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框架 [1] - 新政策可极大提升资金使用便利性和跨境资金运营管理效率 [1] 业务影响与后续计划 - 该业务为版本资金池的进一步使用开了好头 得到各方高度认可 [2] - 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表示将积极推动政策红利惠及更多跨国公司主体 [2] - 此举将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走出去"的能力 助力广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