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传导
icon
搜索文档
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迎调整
金融时报· 2025-09-15 02:03
央行考评办法调整背景与目的 - 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12日宣布调整优化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该机制最初于2004年建立并在2018年调整 此次修订旨在适应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 [1] - 调整重点包括优化简并考评指标 分类实施机构考核 加强与债券做市商考核联动 以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1] 考评机制历史演变与定位 - 一级交易商制度始于1996年 央行择优挑选市场机构承担货币政策传导职责 2004年建立年度考评机制并定期更新名单 [2] - 2018年央行将考评指标扩充为七大类15项 7年后再次调整以服务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2] 新考评办法核心调整方向 - 大幅精简指标数量 突出货币市场传导和债券做市要求 货币市场传导考核涵盖资金融出的量、价、覆盖面及市场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 [2] - 债券做市考核包括报价、成交情况及债市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 旨在增强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性并理顺利率传导机制 [2] 机构合规与过渡安排 - 新规强调不得违法违规的底线 考评期内出现不当行为的机构将被暂停交易商资格 [3] - 2025年度一级交易商名单保持不变 设置过渡期便于机构适应调整 [3] 分类考核与多元化发展 - 新办法明确对银行与非银等机构分类实施考核 改变过去统一排名导致银行占优的局面 [3] - 调整有利于提升交易商多元化 支持不同类型机构在宏观调控、政策传导和工具创新中发挥作用 [3]
一级交易商考评7年来首次调整 货币传导、债市做市更受重视
搜狐财经· 2025-09-14 17:29
另外,调整后强调一级交易商不得违法违规的底线。考评延续了对机构合规稳健经营状况的关注,并且 在公告中明确,考评期内出现不当行为的机构会被暂停交易商资格,进一步严肃了交易商纪律。同时, 2025年度一级交易商名单保持不变,相当于设置了过渡期,也便于机构适应和调整。 此次调整后考评方法更加科学公允。"此次考评调整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 考核。过去各类型机构放在一起考核排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实力较强,非银等机构并不占优,一 级交易商都是以银行为主。"权威人士表示,此次方法调整有利于提升交易商的多元化,更好发挥不同 类型机构作用,支持未来央行宏观调控、政策传导和工具创新。 调整后的考评指标更加突出货币政策传导要求,分为四大类,共7项。此次修订大幅精简了指标数量, 货币市场传导、债券市场做市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说,货币市场传导方面,涉及稳定融出、合理定价的交易范围,资金紧张时期稳市表现。既考察 机构融出的量、价、覆盖面,又着重强调市场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引导一级交易商更好发挥资金融 通"大动脉"的作用,是对原有指标的继承和发展。 债券市场做市方面,考察机构报价、成交情况以及债市波动时期 ...
央行修订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新增“债市波动时期稳市表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3 03:04
央行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修订 - 央行宣布调整优化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新办法将从2025年启用 2025年度一级交易商名单维持51家不变 [1] - 新考评指标简化为货币市场传导 债券市场做市 研究和创新业务 合规稳健经营四个维度 每个维度细分为1-2个子项 较2018年七个维度大幅精简 [6] - 考评期内行为不当的一级交易商将被暂停参与公开市场操作 情节严重的将在第二年被取消资格 [1] 一级交易商构成与职能 - 2025年度51家一级交易商包括全部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2家政策性银行和1家开发性金融机构 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 以及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 - 一级交易商作为央行直接交易对手方 承担货币政策传导职能 可直接获取央行流动性支持并向央行报告市场情况 [4] - 金融机构获得该资格代表央行认可和市场信誉 有利于提升公开市场影响力及流动性管理科学化 [3] 货币市场传导新要求 - 新指标考察机构融出的量 价 覆盖面 并新增资金紧张时期的表现 引导发挥资金融通大动脉作用 [2][6] - 强调市场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 是对原有指标的继承和发展 [2] 债券市场做市新导向 - 新指标重点考察机构报价 成交情况及债市波动时期稳市表现 呼应建立健全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要求 [2] - 有利于增强国债收益率曲线基准性 理顺利率由短及长的传导机制 [2] 考核机制优化特点 - 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 改变过去统一排名导致银行占优的局面 有利于提升交易商多元化和发挥不同类型机构作用 [7] - 新增合规要求子项 包括是否出现违法违规交易 操作事故 流动性安全问题等 [6] - 2025年度名单不变设置过渡期 便于机构适应调整 [7] 历史制度演变 - 1996年央行首次组建一级交易商 1998年建立一级交易商制度 2004年扩展机构类别至证券公司并建立年度考评机制 [5] - 2018年为适应市场发展将考评体系调整为七个维度 本次修订是时隔7年后再次调整 [5][6]
人民银行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北京商报· 2025-09-12 13:50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9月12日,人民银行公告,就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调整 和2025年一级交易商名单通知如下:为适应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更加注重货币政策 传导,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优化简并考评指标,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并加强与债券做市商 考核的联动。 调整后的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将从2025年启用,2025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维持不变。考评 期内行为不当的一级交易商将被暂停参与公开市场操作,情节严重的将在第二年被取消一级交易商资 格。 ...
时隔7年 央行再度调整!
上海证券报· 2025-09-12 12:36
9月12日傍晚,央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布公告: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央行同时发布了2025年 一级交易商名单,共51家机构在列。 这是央行时隔7年再度调整考评办法。央行称,本次调整进一步优化简并考评指标,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并加强了与债券做市商考核的联 动,以更好适应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更加注重货币政策传导。 | | 货币市场传导 | 债券市场做市 | 研究和创新业务 | | 合规稳健经营 | | --- | --- | --- | --- | --- | --- | | 机构名称 | 稳定融出、合 理定价的交易 | 做市成交、合 张时期 欧中成交、台 | 债市波动时期 提供市场信息 参与创新工具 是否出现违法违规交易、操作 | | | | | 稳市表现 | 数量 | 稳市表现 情况 | 情况 | 事故、流动性安全问题等 | | | 范围 | | | | |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是指经央行审定的、具有直接与央行进行债券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以及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央行称,调整后的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将从2025 ...
刚刚,央行公告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金融时报· 2025-09-12 11:08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 一级交易商考评调整是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央行于1996年首次组建一级交易商 2004年建立考评机制 2018年将考评指标充实为7大类15项 时隔7年后再次调整指标以适应转型需求[4] - 考评机制优化简并指标 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 加强与债券做市商考核联动[3] 考评指标调整重点 - 大幅精简指标数量 货币市场传导和债券市场做市重要性提升[4] - 货币市场传导考察机构融出的量 价 覆盖面 着重强调市场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4] - 债券市场做市考察机构报价 成交情况及债市波动时期的稳市表现 呼应做市商与一级交易商联动机制要求[4] 机构考核与管理机制 - 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 改变过去各类机构混合排名方式 有利于提升交易商多元化[5] - 强调一级交易商不得违法违规的底线 考评期内出现不当行为的机构会被暂停资格[5] - 2025年度一级交易商名单保持不变 设置过渡期便于机构适应调整[5]
央行调整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0:38
人民财讯9月12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公告,就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调整和2025年一级交易 商名单通知如下:为适应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更加注重货币政策传导,中国人民银 行进一步优化简并考评指标,明确对各类型机构分类实施考核,并加强与债券做市商考核的联动。调整 后的一级交易商考评办法将从2025年启用,2025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维持不变。考评期内 行为不当的一级交易商将被暂停参与公开市场操作,情节严重的将在第二年被取消一级交易商资格。 ...
新西兰联储称关税不确定性打击企业与消费者信心
新华财经· 2025-08-21 05:21
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 货币政策对国内需求的传导效果慢于预期 部分原因在于全球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打击企业和消费者信心[1] - 市场对降息的反应比此前预期的要缓慢 可归因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宣布加征关税以及此后持续存在的政策不确定性[1] - 自2024年8月以来累计250个基点降息 旨在提振疲软的国内需求和通胀预期[1] 全球关税政策影响 - 近期全球贸易壁垒上升 特别是美国加征关税的举措对全球需求造成显著负面影响[1] - 美国对新西兰出口商品征收15%的关税 高于最初提议的10%但远低于对许多其他贸易伙伴实施的税率[2] - 15%的关税对部分出口产业如乳制品 羊肉和木材行业带来压力[2] 经济指标表现 - 自5月以来新西兰的企业投资意愿和消费者支出意愿均持续低迷 商业信心指数长期处于收缩区间[2] - 这种信心的削弱超出了央行此前的预期 延缓了降息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2] -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的整体需求下降是制定货币政策时更为关注的核心问题[2] 利率调整与经济展望 - 新西兰联储于20日宣布将官方现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 降至3.00% 为近三年来的最低水平[1] - 央行认为2025年第二季度是本轮经济周期的底部 预计从今年下半年起经济增长将逐步加快[2] - 通胀将朝着2%的中期目标回升[2]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初显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金融时报· 2025-08-15 12:54
货币政策执行成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 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2] - 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包括降准降息 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 [2] -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广义货币供应量 人民币贷款增长平稳 企业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处于低位 [3] 信贷结构优化 - 新增贷款结构由2016年房地产和基建贷款占比六七成转变为目前科技 绿色 普惠 养老等领域占比六七成 [5] - 近十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11个百分点 贷款期限结构持续优化 [6]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 股票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相较2018年末提升4.4个百分点 [6] 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资源聚焦普惠小微 科技创新 信贷结构优化和促消费四大领域 [4] - 央行联合证监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 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 [6]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低于50% 金融部门将支持改善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7] 政策导向与实施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强调落实落细 保持流动性充裕 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3] - 政策注重总量保障与结构优化相结合 传统工具拓展与新工具创新并重 [2] - 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加强部门协调与市场沟通 持续释放政策效应 [2][3]
以高效的担保品管理赋能债券融通市场高质量发展(附英文版)
新浪财经· 2025-07-29 23:56
◇ 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7月刊 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金融体系日益复杂,有担保属性的债券融通业务对金融市场 稳定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作用逐渐增强。担保品管理作为债券融通业务的基础,市场对其精细 化、高效化的需求日益提升。深化担保品管理服务,赋能债券融通市场创新发展,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 展的重要途径。 债券融通已成为国内外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流动性管理工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信用风 险和流动性风险愈发受到重视,货币市场融资渠道从同业拆借转向债券回购,资本市场中债券借贷的重 要性显著提升。债券融通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美国回购市场流动性已远超联邦基金市场;产品类型逐渐 丰富,除了传统的双边回购和双边债券借贷业务外,三方回购和集中债券借贷等因其低成本、高效率等 优势发展成为主流交易品种。美联储通过债券回购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基于日交易量大、流动性高的回 购市场形成的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逐渐替代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成为市场基准利 率。国内来看,债券回购和债券借贷交易规模逐年攀升,交易制度和设施不断完善,产品和制度创新不 断涌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公开市场逆回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