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自由
icon
搜索文档
周鸿祎:“AI for 科学”才是皇冠上的明珠,AI的第一要务不是统治人类
新浪科技· 2025-09-24 07:33
9月24日下午消息,今日,罗永浩与周鸿祎深度对谈。谈及对AI的未来是什么看法,周鸿祎表示,偏乐 观。 他谈到,如果地球上的碳基能源用完之后,人类的文明就基本前进不了了。"人类只有实现核聚变才能 实现能源自由,但是实现核聚变可能靠人类的智力不够,那就要AI帮助人类。所以'AI for 科学'现在中 国比较冷门,但我觉得这才是皇冠上的明珠。" 周鸿祎认为,AI被发明出来,第一要务肯定不是统治人类,它的价值就是帮人类解决科技的突破。 责任编辑:李昂 但他指出,自己是悲观主义者,AI确实在生产力上能极大改变人类目前的困境,但人类现在面临的最 大也最致命的问题是能源问题,算力的背后尽头就是能源。 ...
可源源不断产生清洁能源 “人造太阳” 正从梦想走向现实
央视新闻· 2025-09-20 16:49
"人造太阳"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天上的真实太阳,而是复制核聚变反应过程的装置,因此"人造太阳"的全称叫"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 "人造太阳"怎么建设?它又长什么样?一起来听总台记者刘军在现场的介绍。 "人造太阳"究竟是什么 ? 在合肥滨湖科学城,一颗"人造太阳"正在建设当中。 重活细活都能干 "人造太阳"有了"检修工" 在现场,记者发现在"橘子瓣"的上中下三个位置都留有窗口,它们用于安装各种系统设备和内部部件的调试及维护。但这些窗口并不是供人进出,而是机械 臂的进出通道。 在"橘子瓣"的旁边,有一个蓝色的大机械臂,它就是远程维护的主力军,叫"多功能重载机械臂"。它的重量有16吨,不仅能抓取重达几吨的零部件,还能 对"人造太阳"的核心部件进行拆装、切割、焊接、打磨等一系列精细操作,精度误差在5毫米以内。用科研人员的话来说,就是"身强力壮能绣花,重活细活 都能干"。 记者所处的位置是安徽合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一栋厂房里。在他身旁的高耸装置,就是下一代"人造太阳"的核心部件"1/8真空室"。它重295吨,高19.5 米,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橘子瓣"。 "人造太阳"其实并不是简单复制天上真实的太阳,而是复制核 ...
核聚变:照亮人类未来的能源之光
搜狐财经· 2025-08-02 14:55
核聚变技术发展前景 - 科学家预言未来五年内可能实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1]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作为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 聚焦工程化与商业化 [1] - 公司落户上海 重点开展总体设计 技术验证 数字化研发 建设技术研发与资本运作平台 [1] 核聚变技术优势 - 核聚变具有高效 清洁 无限可再生特性 太阳持续燃烧即依赖该原理 [1] - 地球海水中氘元素储量可供人类使用数百亿年 [1] - 技术突破将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开启能源自由新时代 [1] 技术实现挑战 - 可控核聚变理论提出99年仍未实现大规模应用 [2] - 需在极高温度下电离原子核形成等离子体 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是最大技术难题 [2] 全球研发进展 - 各国投入巨资研究电磁约束 惯性约束等多种方法 [4] - 科学界普遍认为技术突破已临近 中国公司成立为研发注入新动力 [4] - 行业竞争激烈 技术持续进步 五年内有望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4]
中国民企“造太阳”:一场关乎终极能源的豪赌,开始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06:23
核心观点 - 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竞争的关键领域 具有高能量密度 燃料丰富和无中子辐射等优势 民营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投入加速商业化进程 [9][12][31] - 新奥集团作为国内首家完全由民营企业发起并领投的可控核聚变项目 在氢硼聚变路线上取得重大突破 实现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放电 [19][21][23] - 全球商业核聚变投资规模达65亿美元 中国资本占比快速提升 形成国家队与民营企业协同推进的产业格局 [41][39][42] 行业技术进展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于2020年在法国启动组装 目标2035年后实现能量增益Q≥10的稳定运行 [14][32] - 中国国家队代表机构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2025年实现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流三号"创下百万安培亿度H模运行纪录 [35][37][38] - 商业公司技术突破:能量奇点2023年建成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洪荒70" 新奥"玄龙-50U"2024年实现国际首次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 [40][21][31] 企业投资与布局 - 新奥集团2018年启动核聚变项目 累计投入40亿元研发资金 组建300人团队含2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计划投资60亿建造下一代装置"和龙-2" [19][21] - 产业资本加速进入:米哈游投资能量奇点 蔚来资本参与聚变新能50亿元融资 顺为资本 中科创星等机构投资星环聚能数亿元 [39][40] - 全球商业核聚变近五年累计融资65亿美元 美国历史占比70% 但中国近三年通过国资 产业基金和民营企业形成合力快速追赶 [41][39] 技术挑战与路线选择 - 核聚变三大技术难点:上亿摄氏度等离子体加热 磁约束系统维持 超导材料与工程成本控制 [31] - 氢硼路线需30亿度高温(太阳核心200倍)但具备无中子辐射 燃料成本低等商业化优势 氘氚路线虽温度要求低但存在氚管制和材料辐射损伤问题 [31][21] - 商业化阶段分为等离子体放电 高温高密度实现 能量增益Q>1及Q≥10稳定运行四个里程碑 目前全球尚未实现氘氚发电 [32][22] 政策与产业环境 - 中国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核电项目 民间资本参股比例已达20% 国新办明确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两重两新"领域 [14] - 美国出台禁令暂停对华出口核电设备 反映能源技术竞争已成为国家战略竞争核心 [10][11]
宁德时代,这次玩大了
半佛仙人· 2025-05-20 09:06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募资净额353亿港元(约325亿元人民币),旨在推动全球能源体系重构而非仅建设海外电池厂[2] - 公司定位为零碳科技公司,业务覆盖交通、工厂、园区、港口等全场景能源解决方案,目标成为"地球能源操作系统"[2][3] - 战略核心是通过储能技术提升风光发电利用率,形成"飞轮效应"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实现零碳与降费双重目标[4][5] 技术路径与行业痛点 - 当前能源体系效率低下:煤炭开采成本高、输电损耗大、风光发电间歇性导致80%太阳能未被利用[4] - 公司技术突破方向为大规模储能,将风光发电成本降至化石能源以下,实现"电价趋近于零"[11][12] - 方案已应用于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验证了从发电侧到用电侧的全链条降本能力[2][5] 行业格局与资本动向 -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石化(5亿美元/12.5%股份)和科威特投资局(同比例),显示传统能源巨头对技术路线的认可[7][8] - 能源巨头投资逻辑基于对成本优势、运输稳定性和利润率的实质验证,非概念炒作[9] 社会经济效益 - 能源成本降低90%将重构生产体系:工厂电费下降带动商品降价,形成全产业链传导效应[12] - 远期影响包括城市布局变革(如免费电力推动交通自由)、消除能源争端(破解石油美元体系)[14][16] - 技术突破可能终结"资源诅咒",光伏+储能方案可替代东南亚橡胶园柴油机组等传统能源场景[17] 行业变革意义 - 公司技术被类比为"人类文明操作系统升级",解决AI算力瓶颈(能源占算力成本核心)[14] - 历史对标:煤炭催生工业革命,石油塑造现代城市,零碳技术或将成为第三次能源革命核心[16][17] - 募资规模(353亿港元)在能源革命背景下被视为"微小投入",潜在影响可能重塑全球能源格局[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