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

搜索文档
英特利/禾望/擎天等六企预中标绿色甲醇项目制氢电源
势银能链· 2025-09-02 08:10
项目概况 - 中煤鄂能化10万吨/年液态阳光示范项目通过风光可再生能源绿电制取绿氢 并利用回收CO₂合成甲醇 总投资43.14亿元 其中环保投资846万元 [3][4] - 项目由625MW风光发电(400MW光伏+225MW风电)、2.1万吨/年电解水制储氢、10万吨/年二氧化碳加绿氢制甲醇及公辅工程组成 [3][4] 制氢技术配置 - 配备36套1200Nm³/h和2套碱性电解水装置 制氢能力达46200Nm³/h 副产氧气23100Nm³/h 设置10台2000m³球型储罐 储氢规模22万Nm³ [4] - 采用晶闸管与IGBT两种制氢电源技术方案 分别应用于制氢厂房B和制储氢单元 [3] 供应商遴选结果 - 晶闸管制氢电源项目候选人排名:广州擎天实业(第1)、湖北英特利电气(第2)、湖南科瑞变流电气(第3) [3] - IGBT制氢电源项目候选人排名:北京雷动智创(第1)、湖北英特利电气(第2)、深圳市禾望科技(第3) [3] 产业生态参与方 - 产业链涉及鲲华科技、中鼎恒盛、枡水科技、中汽创智、亿纬氢能、新氢动力等企业 覆盖氢能装备制造与应用环节 [5][6] - 势银(TrendBank)作为产业研究服务机构 提供数据产品与咨询顾问服务 [1][9]
技术协同+资本加持 重塑能源投资恩泽氢能彰显绿氢赛道广阔前景
环球网· 2025-08-28 02:58
公司战略投资 - 旗下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以现金向恩泽氢能注册资本出资1亿元,旨在增加其注册资本 [1] - 投资旨在为公司在制氢领域的战略规划提供支持,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战略版图 [1] - 通过此次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展在制氢领域的业务,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产业链布局 [1] 制氢市场前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二次能源,正成为能源领域焦点,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2] -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全球制氢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未来十年仍将高速增长 [2] -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约3715万吨,制氢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 政策环境支持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法规支持氢能发展,包括欧盟"欧洲绿色协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和日本氢能战略 [3]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氢能战略地位,各地从审批、土地、资金等方面支持制氢企业 [3] - 政策支持加速制氢产业规模化与商业化进程 [3] 技术创新发展 - 制氢技术向多元化、高效化、低成本化发展,主流技术包括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 [3] -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质子交换膜和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突破,电解水制氢成本将大为降低 [3] - 制氢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竞争力增强,在交通、工业、能源存储等领域日益受市场青睐 [3]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氢能科技领域,布局燃料电池和制氢装备全产业链关键技术 [5] - 研发团队成员硕博占比超40%,牵头参与10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氢能相关专利超346项 [5] - 主导或参与制定47项国内外行业标准,研发技术能力稳居行业创新前沿 [5] 产品市场地位 - 2023年氢燃料电池系统总输出功率位居中国市场第一,重卡系统输出功率2022-2023年连续两年蝉联榜首 [6] - 已实现从系统到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6] - 推出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兆瓦级PEM电解槽等一系列制氢装备产品,核心指标行业领先 [6] 投资协同效应 - 恩泽氢能在制氢市场已积累客户资源与渠道,在特定应用领域和区域市场具备较强影响力 [8] - 投资为双方技术研发深度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将在电解水制氢技术、新型材料研发等核心领域开展联合项目 [8] - 可实现技术优势互补整合,完善从制氢到用氢的全链条布局 [9] 产业链布局 - 公司此前在燃料电池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制氢装备领域也有一定积累 [9] - 依托中国石化已有的氢能产业链布局,双方能挖掘更多协同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9] - 投资有助于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9]
中联发展控股股东将股票由嬴控金融证券转入星展银行 转仓市值1.83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2 00:24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将股票由嬴控金融证券转入星展银行 转仓市值1.83亿港元 占比30.20% [1] 董事会人事任命 - 叶端女士及彭作权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 [1] 业务合作进展 - 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法氢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与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制氢相关业务订立策略合作框架协议 计划成立合营企业 [1] - 合作协议于2025年4月22日签署 目前为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 [1]
中联发展控股(00264)股东将股票由嬴控金融证券转入星展银行 转仓市值1.8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2 00:20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8月11日将市值1.83亿港元股票由嬴控金融证券转入星展银行 占公司总股本30.20% [1] 管理层调整 - 叶端女士及彭作权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 [1] 业务合作进展 - 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法氢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与中集集电(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策略合作框架协议 涉及制氢相关业务合营企业计划 [1]
重塑能源(02570.HK):广东探索汽车拟向广东恩泽出资1亿元
金融界· 2025-08-08 15:0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广东恩泽及恩泽基金订立增资协议,计划增加广东恩泽的注册资本以支持制氢领域的策略规划 [1] - 广东探索汽车将以现金向广东恩泽的注册资本出资人民币1亿元,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 [1] 行业动态 - 公司通过增资广东恩泽强化在制氢领域的布局,显示制氢市场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1] - 此次增资协议反映了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扩张意图 [1]
重塑能源(02570):广东探索汽车拟向广东恩泽出资1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4:44
公司动态 - 重塑能源子公司广东探索汽车与广东恩泽及恩泽基金订立增资协议,以现金向广东恩泽的注册资本出资人民币1亿元 [1] - 增资完成后,广东探索汽车、恩泽基金及一名独立第三方将分别持有广东恩泽约30 30%、60 60%及9 10%的股权 [1] - 广东恩泽主要从事新兴能源技术及汽车零部件研发以及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战略规划 - 增资旨在支持公司在制氢领域的策略规划,进一步拓展制氢市场 [1] - 于公告日期,广东探索汽车尚未持有广东恩泽的任何股权,广东恩泽由恩泽基金全资拥有 [1]
博世与中电丰业达成合作,将为其提供兆瓦级PEM电解槽产品
快讯· 2025-07-08 01:46
公司合作 - 博世与北京中电丰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达成框架协议,将向中电丰业提供Hybrion PEM电解槽 [1] - 博世将支持中电丰业面向全球市场推出完全商业化的大规模制氢系统 [1] - 博世将交付Hybrion PEM电解槽产品,支持中电丰业规模超过1兆瓦的大型PEM制氢项目 [1] 行业动态 - 博世与中电丰业的合作聚焦于PEM电解槽技术,推动大规模制氢系统的商业化 [1] - 中电丰业通过合作将扩大其在全球制氢市场的布局 [1] - 1兆瓦以上的大型PEM制氢项目成为双方合作的重点方向 [1]
电解水制氢的10大热点话题知多少?2025(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论坛
DT新材料· 2025-07-06 15:39
论坛概况 - 2025年7月10日-11日在江苏苏州举行第五届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发展论坛 [1] - 7月9日特设PEM制氢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研讨与对接会(邀请制) [1] - 主办单位为DT新能源 协办单位为上海市氢科学技术研究会 支持单位为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 [3] 核心话题 - 探讨PEM设备高低电密竞争关系及高性能产品落地路径 [2] - 分析PEM快速降本路线(除提高电密外) [2] - 研究高电密PEM产品稳定性与可靠性保障措施 [2] - 讨论高电密趋势下降低催化剂负载与减少脱落的平衡方案 [2] - 优化电解槽内部流道和气体扩散层设计 [2] - 复合膜全氟磺酸树脂选择标准 [2] - 百微米以下质子交换膜增强材料选型与设计 [2] - 高压环境下高性能隔膜安全性保障技术 [2] - 新技术与现有产线融合及成本控制策略 [2] - 无标准情况下高性能产品测试标准界定方法 [2] 论坛日程 7月10日主题一 - 杨福源教授分享4A/cm²以上高电密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 [11] - 邝允副主任介绍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进展 [11] - 中能建氢能源探讨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实践 [11] - 东北电力设计院分享绿色氢氨醇油一体化项目经验 [11] - 双良节能分析碱性电解槽关键技术 [11] 7月10日主题二 - Syensqo公司展示Aquivion短支链离聚物在绿氢中的应用 [11] - 张波教授讲解高性能低成本PEM电解水技术 [11] - 嘉庚实验室研究员汇报PEM电解水产业应用进展 [11] - 博世团队阐述电解槽测试技术对系统可靠性的赋能作用 [11] - 国家电投集团提出"氢涌智氢岛"全场景发展方案 [12] - 派瑞氢能分析绿氢行业水电解装备技术 [12] - 特嗨氢能探讨基于测试数据的安全性提升实践 [12] - 北京化工大学分享碱性电解新型电极材料产业化挑战 [12] - 元泰能材介绍电解水制氢膜技术创新应用 [12] 7月11日主题三 - 深圳理工大学研究碱性电解水制氢离子膜稳定性问题 [12] - 赢创公司展示阴离子交换膜对低成本高效生产的助力 [12] - 合肥工业大学探索AEM耐久性提升边界 [12] - 仙湖实验室汇报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挑战 [12] 同期活动 - 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参观(需审核) [8] - 创新产品与技术展览 [8] - 科技成果展示与资源对接 [8]
全球首条GWh级新型固态电池样件下线
DT新材料· 2025-07-04 16:09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新型固态电池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8亿元,一期规划5GWh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和高集成自动化生产线 [2] - 生产工艺革新:将传统锂电池11道工序精简至5步,采用正负极干法制造技术,固定投入降低30%,能耗节省20% [3] - 产线具备柔性生产能力,可无缝切换三元、磷酸铁锂、钠离子等多种电池产品生产 [3] 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核心议题 - 聚焦ALK/PEM/AEM三大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探讨关键部材创新与系统集成 [6] - 设置PEM制氢闭门研讨会,邀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管、学术带头人进行技术对接 [16] - 组织参观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展示电解槽测试平台及生产解决方案 [18] 电解水制氢技术创新 - PEM电解槽技术突破:清华大学团队开发4A/cm²高电密制氢技术,膜电极性能达美国DOE 2026目标 [23][51] - 碱性电解槽降本路径:双良节能聚焦电极材料与槽体结构优化,派瑞氢能推出2000mm大尺寸电极 [40][69] - AEM技术产业化进展:聚石氢友实现阴离子交换膜量产,合肥工业大学突破5000小时耐久性测试 [81][83] 绿氢系统集成应用 - 中能建氢能推进风光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松原、通辽等地实施多能互补示范工程 [33] - 国氢科技"氢涌智氢岛"解决方案已在可再生能源制加氢一体化项目中完成验证 [43] - 中电工程东北院开发绿色氢氨醇油联产技术,实现化工与能源跨领域耦合 [36][37] 关键材料研发突破 - 质子交换膜:Syensqo推出Aquivion短支链离聚物,复旦大学团队开发超薄增强型复合膜 [48][52] - 催化剂技术:北京化工大学研制镍基复合电极,活性提升3倍;华中科技大学设计非贵金属析氧催化剂 [69][90] - 膜电极组件:嘉庚创新实验室实现500标方PEM电解槽国产化,深圳氢致能源突破海水制氢电极腐蚀难题 [54][30]
负债超30000亿!工信部, 光伏再发声
DT新材料· 2025-07-03 13:38
光伏行业负债情况 - 光伏行业总负债规模达2万亿元,同比增长8.36%,整体资产负债率为63.24%,同比增长2.65个百分点 [2] - 光伏企业负债排行榜显示三峡能源以2533.58亿元总负债位居榜首,同比增长12.41% [3] - 通威股份总负债1510.37亿元,同比增长41.78%,增速最快 [3] - 阳光电源总负债787.66亿元,同比增长47.88%,增速排名第二 [3] - 立新能源总负债127.77亿元,同比增长83.63%,增速最高 [4] - 光伏行业资产负债率排行榜显示*ST嘉寓(退市)以324.97%的负债率居首 [7] - 亿晶光电资产负债率达92.81%,同比增长20.55个百分点 [7] - 爱旭股份资产负债率85.97%,同比增长11.08个百分点 [7] 可再生能源制氢论坛 - 论坛将于2025年7月10-11日在江苏苏州举办,聚焦ALK/PEM/AEM制氢技术 [11] - 论坛将探讨制氢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关键部材及系统工艺创新、绿氢项目应用新趋势 [11] - 同期活动包括PEM制氢产业创新发展技术研讨与对接会、供需对接和参观博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事业部 [21][22][24] - 清华大学杨福源教授将分享4A/cm²以上高电密PEM电解水制氢技术路径探索 [27][29][30]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邝允教授将介绍电解海水制氢技术进展及应用实践 [31][33] - 中能建氢能源王潇羽将分析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发展实践与趋势 [34][36] - 双良节能王法根将探讨碱性电解槽关键技术研究 [41][43] - 复旦大学张波教授将讲解高性能低成本PEM电解水技术及发展 [52][54] - 北京化工大学唐阳教授将分享碱性体系电解制氢新型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72] - 佛山仙湖实验室李光福将探讨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技术进展与挑战 [88][90] 制氢技术发展 - 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因高电流密度、快速启停响应等优势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关键技术 [58] - 电解水制氢技术正朝着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需突破材料瓶颈和工程化挑战 [30][54] - 海水制氢技术已实现千瓦级到兆瓦级系统研发,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3] - 风光氢氨醇一体化成为氢能应用重要方向,多个示范项目正在推进 [34][36][39] - 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技术接近商业化,但耐久性和成本仍需提升 [87] - 高性能阴离子交换膜是AEM电解水技术突破关键,多家机构开展相关研究 [86][90][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