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价格战

搜索文档
空调“价格屠夫”失灵?奥克斯电气港股遇冷:低价与线上优势瓦解
华夏时报· 2025-09-04 00:19
上市表现 - 奥克斯电气于9月2日登陆港股 首日收盘价16.48港元 较发行价17.42港元下跌5.4% 总市值约257亿港元 次日盘中继续下跌至15.72港元 跌幅4.16% [3] - 公司市盈率(TTM)仅7.85倍 低于A股和H股同行业公司 如海信家电A股市盈率10.21倍 港股8.93倍 [5] - 全球发售超2亿股股份 募集净额约39.94亿港元 基石投资者包括中邮保险、中邮理财等 合计持股3.52% [4] 股权结构与资金运作 - 郑坚江家族通过奥克斯控股持有公司上市后81.91%股权 上市前持股比例达96.36% [4] - 2024年9月公司向股东派发一次性股息37.94亿元 占2022-2024年三年净利润总和的55% 郑坚江家族分得约36.56亿元 [4] -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0%左右 [4]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收入近300亿元 净利润29.1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家用空调业务毛利率19.8% 总毛利21.1% 低于格力电器33.2%和美的集团28%的毛利率水平 [9] - 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40亿元降至2024年25.2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仅5.8亿元 同比下滑近70% [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收入占比57.1% 其中除中国外亚洲市场占比31.5% 与中国市场差距从2022年22.5个百分点缩至11.4个百分点 [6] - 海外销售主要采用ODM模式 ODM客户贡献46.8%总收入 占海外收入约80% [6] - 募集资金中约40%将用于海外市场 包括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6] 国内市场竞争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收入40.16亿元 同比增长9.6% 占比42.9% [8] - 线上渠道市占率仅7.12% 排名第五 低于格力、美的、小米和华凌 产品均价2243元为前五厂商最低 [9] - 1.5匹空调价格1439元 高于美的华凌和海尔统帅的1359元 618期间部分品牌同型号价格低于1000元 [8] 资金与运营风险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14.28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47.65亿元 [7] - 海外市场面临高库存消化压力和贸易壁垒不确定性 7月出口市场延续低迷态势 [7] - ODM模式导致利润趋薄 产业竞争加剧 [7]
格力小米“吵架”,美的海尔“得利”
第一财经· 2025-09-01 04:22
核心观点 - 空调行业价格战加剧 格力与小米份额之争导致美的和海尔受益 行业进入多元化与灵活应对的新竞争阶段 [2][5][8] 格力电器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 消费电器收入762.79亿元同比下降5.09% [3]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17.08%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 均价3425元 [4] - 6月线上均价降至3241元 销量份额17.32%仍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5] - 新冷冻年下调中档空调供货价约10% 计划试点海外区域销售公司 [8] 小米空调业务进展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18.02%同比增加2.83个百分点 均价2418元 [4] - 6月线上销量份额17.04%同比微增0.77个百分点 [5] - 第二季度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超60% [6] - 武汉空调生产基地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目标2026年产能300万台/年 [7] 美的集团市场策略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22.63%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均价2844元同比下降5.96% [5] - 6月线上均价大幅降至2688元同比下降7.37% 份额21.92%同比增加3.72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营收2511亿元同比增长15.57% 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亿元增长13.31% [7] - 通过华凌子品牌推出千元机参与价格竞争 [6] 海尔智家业务表现 - 6月线上空调均价2552元同比下降12.56% 份额7.25%同比增加2.84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0.22% 空气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329.78亿元增长12.8% [7] - 家用空调收入增长超10% 通过统帅子品牌参与价格战 [6][7] - 组建大暖通专业团队 布局中美欧三大市场 [7] 空调行业动态 - 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3% 但中央空调销售额同比下降10.1% [3] - 二季度线上市场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3] - 头部企业通过多品牌策略应对消费分层 行业呈现分化趋势 [8] - 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家用空调与大暖通业务趋向独立运营 [7][8]
格力小米“吵架”,美的海尔“得利”
第一财经· 2025-09-01 04:18
核心观点 - 空调行业价格战加剧 消费分层推动企业分化 多元化与灵活应对成为破局关键 [3][14] - 格力电器受价格战影响业绩失速 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0% 中期不分红 [5] - 美的和海尔通过价格调整与多品牌策略实现量利双增 在竞争中抢占份额 [9][1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3%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和天气因素 [6] - 中央空调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0.1% 家用空调低端机价格竞争加剧 [6] - 二季度线上家用空调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6] 格力电器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降2.46% 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 [5]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85.08亿元同比下降10% 消费电器收入同比下降5.09%至762.79亿元 [5]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同比减少1.53个百分点至17.08% 被小米超越 [7] - 6月线上均价降至3241元 销量份额17.32%仍同比减少2个百分点 [9] 小米空调业务进展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同比增加2.83个百分点至18.02% 超过格力 [7] - 空调均价2418元 较格力低1000多元 [6] - 二季度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 同比增速超60% [9] - 武汉空调生产基地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 规划年产能300万台 [13] 美的集团竞争策略 - 5月线上空调销量份额提升4.9个百分点至22.63% 均价下降5.96%至2844元 [9] - 6月均价大幅下降7.37%至2688元 份额同比增加3.72个百分点至21.92% [9] - 上半年营收2511亿元同比增长15.57% 智能家居业务收入1672亿元增长13.31% [12] - 通过华凌子品牌推出千元机参与价格竞争 [9] 海尔智家业务表现 - 6月线上空调均价大幅下降12.56%至2552元 份额同比增加2.84个百分点至7.25% [9] - 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0.22% 空气能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329.78亿元增长12.8% [12] - 通过统帅子品牌参与价格竞争 [9] - 已组建大暖通专业方案团队 布局全球市场 [13] 企业战略调整 - 格力推出晶弘子品牌拓展工程机市场 但价格竞争力不足 [10] - 新冷冻年格力中档空调供货价下降约10% 压缩销售公司费用让利零售商 [13] - 计划试点海外区域销售公司 完善海外智能制造基地布局 [13] - 美的集团提拔家用空调事业部总裁兼任智能家居事业群总裁 [13] 行业竞争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扩产能和海外布局筹备长期竞争 [14] - 家用空调和大暖通产业需要独立运营以实现品牌效应和经营业绩 [14] - 企业需要灵活的产品价格及多品牌布局策略应对消费分层 [14]
格力电器朱磊回应“空调价格战”:最终伤害的是卷价格战的企业
贝壳财经· 2025-08-04 21:24
行业竞争态势 - 空调行业当前竞争激烈,价格战现象再次出现 [1] - 历史上曾有企业尝试生产千元机空调,但现已难觅踪迹 [1] 格力电器立场 - 公司强调空调品类需长期承受天气考验,对质量要求极高 [1] - 格力坚持质量底线,不参与价格战 [1] - 呼吁行业在价格战上保持克制态度,认为价格战会伤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利益 [1]
高温炙烤下的空调江湖:新旧势力混战东北,价格血拼难解库存承压
华夏时报· 2025-08-01 04:5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空调市场销量3845万台同比增长15.6% 销售额1263亿元同比增长12.4% [2][3] - 线上渠道销量占比约60%同比增长18% 线下渠道销售额占比50.3%同比增长13.7% [2][3] - 第三批690亿元国补资金于7月26日正式下达 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最多补贴3件产品 [1][6] 区域市场动态 - 东北市场因异常高温成为新增量市场 天猫联合品牌紧急调配10万台空调和3000名安装师傅 [1] - 京东调派1000名安装师傅并协调品牌方共计4000多名专业安装工人 苏宁抽调1000名工程师增援 [1] - 产业在线数据显示东北市场份额不足全国4% 预计对整体市场销量提振作用为5%-10% [9] 渠道竞争格局 - 线上渠道成为主要出货渠道 但线下渠道保持高毛利优势 格力计划今年开设3000家线下门店 [2] - 小米提出2025年在中国大陆净增5000家门店 京东在北京开设全国最大京东MALL [2] - 线下渠道品牌均价显著高于线上 格力线下均价4770元 美的4128元 小米2088元 [8] 品牌竞争态势 - 美的格力海尔零售量合计占市场近70% 零售额占比73.6% 奥克斯以7.3%份额居第四 [5] - 小米空调2024年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长50% 目标2024年出货1000万台并成为销量第三 [5] - 格力联合多渠道商增设200人安装团队 日均安装率达95% 从华南华东抽调500多名工程师 [4] 价格战状况 - 工程机市场价格竞争激烈 哈尔滨工程大学采购1万台空调预算1850万元 单台均价不超1900元 [7] - 1.5匹新一级能效空调价格持续下探 华凌低于1200元 小米1279元 海尔1274元 先科低于1000元 [7] - 第30周线上品牌均价对比第一周:格力下降10%至3200+元 美的降2% 小米降20%至2434元 [8] 库存与产能状况 - 截至6月底工厂库存2232万套同比增长2.8% 渠道库存3181万套同比增长5.1% [10] - 企业排产较去年谨慎 当前库存水平略高于往年同期但未达警戒线 部分企业小幅增产 [10] - 厂商未回应是否加码产能 预计下半年销量下滑5.6% 销售额下降7.4% [10] 未来市场展望 - 华东华中华南主要市场表现低迷 但闰六月可能导致8-9月出现爆发性增长 [11] - 出口市场受海外库存高企影响 预计下半年下行 全年可能小幅回调 [11] - 全年国内市场预计维持小幅增长 但下半年在高基数下面临较大增长压力 [11]
空调黑马再次冲刺港股IPO,此前曾与格力电器“掐架”十年
南方都市报· 2025-07-24 11:48
上市进程 - 公司近期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前2023年6月完成A股上市辅导后转战港股,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1][2] - 公司自2016年启动上市计划,曾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7年摘牌,后将空调业务整合至宁波奥克斯电气筹备A股上市[6] 业务概况 - 主营家用和中央空调业务,拥有奥克斯AUX、华蒜和AUFIT奥菲特三大品牌,2024年以7.1%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经调整净利分别为14.49亿元、25.11亿元、29.35亿元[5] - 家用空调收入占比持续超87%,2025年一季度低端挂机占比达75.7%,产品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9][10] 财务表现 - 毛利率稳定在21%左右,显著低于格力(34.91%)和美的(29.97%)[8] - 2024年净利润增速降至17%,较2023年73.3%的增速大幅放缓[9] - 资产负债率长期超78%,2025年一季度流动负债达207.75亿元,现金储备仅28.96亿元[14][15] 市场策略 - 凭借低价策略崛起,2001-2004年销量从90万台增至325万台,2023年2500元以下市场占有率达22.1%[7] - 家用空调平均售价从2022年1698元降至2024年1517元,持续强化性价比定位[7] - 线上市场份额从2018年28.57%第一跌至2025年5.02%第六,线下份额跌出前十[9] 海外业务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2年42.9%升至2025年一季度57.1%,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ODM业务占海外收入超80%,2025年一季度ODM收入占比达48.5%,削弱品牌溢价能力[12] - 在泰国建立生产基地,日本设研发中心,但未披露具体ODM客户名单[11][13] 研发与纠纷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仅2%-2.4%,累计不足20亿元,低于格力(3.3%-3.49%)和美的(3.92%-3.99%)[17][18] - 核心技术依赖松下压缩机,与格力电器专利纠纷持续10年,累计赔偿超4230万元[20][21] 公司治理 - 郑坚江家族通过奥克斯控股持股96.36%,上市前突击分红37.94亿元占三年净利润55%,其中家族分得36.52亿元[15][16] - 呈现典型家族企业特征,郑坚江任董事会主席,胞弟郑江和内兄何锡万担任非执行董事[16]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空调,业内预计空调价格下行趋势将持续
第一财经· 2025-06-06 15:57
高管变动与行业动态 - 格力电器原执行总裁黄辉传闻加盟美博空调 但美博相关人士称双方仅商谈合作可能性 [1] - 美的集团原空调事业部总裁殷必彤已加盟海信集团 任海信空气产业总裁 [1] 空调市场价格趋势 - 今年"6 18"大促期间线上渠道出现多款1000多元的"千元机"空调 价格战尤其激烈 [1] - 5月26日至6月1日线上空调销售额同比下降1% 销量降0 67% 均价2668元同比降0 33% [2] - 同期线下空调销售额微增0 23% 销量降0 76% 均价4104元同比降0 23% [2] - 奥维云网预计空调价格下行趋势在旺季将持续 [2] 品牌竞争格局 - 小米空调线上市场份额快速攀升至第三位 仅次于美的和格力 [2] - 美的子品牌华凌 海尔子品牌统帅 海信子品牌科龙等均采取低价策略应对竞争 [2] - 线上空调市场前十品牌中 其他品牌份额大部分不足1% [2]
格力原高管接触美博谈合作还是换工作?空调中小品牌谋求生存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6-06 14:58
行业动态 - 2025年夏季空调市场竞争加剧,一线品牌价格下沉导致二三线品牌生存空间受挤压 [2][6] - 空调行业价格战激烈,"6.18"大促期间线上渠道出现多款1000多元的"千元机" [6] - 奥维数据显示5月26日至6月1日线上空调销售额同比下降1%,线下销售额微增0.23%,线上线下均价均同比下降约0.3% [6] - 6月是空调销售关键月份,销量通常占全年20%,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价格下行趋势持续 [7] 公司人事变动 - 格力电器原执行总裁黄辉2021年离职后加盟飞利浦空调任董事长,2024年离开飞利浦空调 [2][4] - 飞利浦空调法定代表人2025年5月8日由黄辉变更为徐自发,黄辉仍持有19%股份为第二大股东 [4][5] - 美的集团原空调事业部总裁殷必彤加盟海信集团任空气产业总裁 [2] - 黄辉与美博空调商谈合作,可能涉及其所持飞利浦空调19%股权转让 [5] 品牌竞争格局 - 小米空调快速崛起,2025年线上市场份额升至第三位,仅次于美的和格力 [6] - 线上空调市场前十被美的(含华凌)、格力、海尔(含统帅)、小米、海信(含科龙)、TCL、奥克斯占据,其他品牌份额多不足1% [6] - 一线品牌通过技术降本和利润积累实施"大小通吃"策略,给尾部品牌带来压力 [7] 企业战略动向 - 飞利浦空调在安徽滁州建立总投资100亿元的生产研发基地,2024年获得品牌10年续约及海外经营权 [2][3] - 美博空调在广东顺德、安徽芜湖和安庆设有生产基地,2021年完成A轮融资 [5] - 海信邀请美的系高管加盟以扩大规模,美博寻求与格力系高管合作提升产品品质 [7] - 美博空调主要定位性价比产品,与黄辉的高端产品经验可能存在"水土不服"问题 [8]
谁都不想下“牌桌”小米遭反击!冲“前三”路上线下渠道成软肋,今夏空调价格战有点狠
华夏时报· 2025-05-29 08:18
小米空调业务目标与战略 - 公司提出2030年在中国大陆空调市场做到数一数二,2024年目标为公开市场销量第三,技术对标全球头部品牌[1] - 2025年空调销量目标突破1000万台,较2023年680万台增加320万台[2] - 空调智能制造工厂将于2024年内启用,此前由长虹、TCL、海信等厂商代工[2] 小米空调业务表现 - 2024年Q1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65%[2] - 2024年全年空调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长50%[4] - Q1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113.8%,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2] - Q1空调销售额增长超过100%,而行业整体无增长[4] 空调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2024年Q1空调内销规模2735.2万台,同比增长6.2%;出口3152.1万台,同比增长24.5%[2] - 2024年国内家用空调零售量5978万套,同比下降1.8%;零售规模2071亿元,同比下滑2.2%[4] - 格力空调年收入超1400亿元,美的暖通空调收入约1900亿元,海尔智家空调收入490亿元[5] - 2024年4月线上空调市场份额:美的25.5%、格力24%、小米14.5%;线下份额:格力33%、美的29%、小米0.26%[5] 渠道战略与扩张 - Q1新增超过1000家小米之家,总数达约1.6万家,2024年计划再增5000家[3] - 线下渠道位置和面积改善,带来更多客流和展区[3] - 目前主要依靠专卖店模式,进入传统百货连锁系统成本高且难度大[3] - 硬件综合税后利润率不超过5%,难以支撑全面线下铺开[3] 价格战与市场竞争 - 2024年4月小米空调线上均价2653元,比格力低700元,比美的低180元;线下均价3287元,比格力低1700元,比美的低1200元[6] - 美的宣布将改变策略向下走,拼成本与小米竞争[7] - 格力拓展晶弘品牌至空调品类,主攻工程机市场[7] - 618大促中,华凌空调价格低于1200元,小米同规格1279元,海尔统帅1274元,科龙/TCL低于1200元,先科低于1000元[7] 行业反应与竞争态势 - 美的已完成十几万字小米研究报告,战术上重视但战略上不惧怕[5] - 美的原副总裁殷必彤出任海信空气产业总裁,整合空调相关资源[5] - 行业认为小米目标可能落地在单品出货而非整体规模[5] - 空调行业将面临激烈价格战和渠道再分配[8]
空调库存传闻达到5000万,国内增长低微而猛跌价,出口成甘霖
搜狐财经· 2025-05-19 23:23
国内空调市场现状 - 国内空调市场销售疲软,价格战激烈但未能有效刺激销量增长,一季度销量仅增长2.8% [1][5] - 电商渠道空调均价同比下滑1.9%,部分产品价格跌幅超10%,最低价跌破千元 [3] - 空调库存量激增至5000万台,高库存压力成为行业主要风险 [5][6] 价格战动态 - 新品牌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但互联网品牌最低价仍高于传统空调强企200元 [3] - 传统空调企业(美的、格力、海尔)利润大幅增长,在价格战中保持优势 [5] - 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用以铝代铜等偷工减料手段,导致产品能效和耐用性下降 [8] 出口市场表现 - 一季度空调出口量增长超20%,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 [5] - 传统空调企业海外利润较高,出口业务为其提供国内价格战的支撑 [5]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空调企业通过电商渠道成功反击新品牌,巩固市场地位 [3] - 价格战未对三大传统空调企业造成显著冲击,其利润仍保持增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