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革命
icon
搜索文档
地缘经济论 | 第三章 能源:地缘的“三权演义”
中金点睛· 2025-09-18 23:37
文章核心观点 - 化石能源供需受地缘经济因素深刻影响,通过资源权、通道权和市场权的"三权"框架可分析其机制 [2] - 俄乌冲突和特朗普能源政策重塑全球能源格局,推动石油贸易区域化和天然气价格体系全球化 [2][3] - 清洁能源革命改变传统能源权力结构,中国凭借资源禀赋和制造能力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具备竞争优势 [2] 能源和地缘经济的"三权"分析框架 - 资源权指国家通过控制资源影响生产的能力,全球化石能源前三大供应国集中度达50%,金属矿产达70% [5][7] - 通道权指控制运输通道影响资源流向的能力,全球30%化石能源依赖出口,石油和大豆出口比重近60% [9][10] - 市场权包括定价权、贸易权和金融权,欧美通过美元结算体系、交易所定价和保险市场(欧洲航运保险份额48.5%)主导能源市场 [12][13] 油气视角下的俄乌冲突诱因及市场影响 - 俄罗斯、乌克兰、欧盟和美国围绕天然气"三权"博弈,2006年和2009年俄乌天然气争端迫使欧盟寻求能源多样化 [20][23] - 欧美制裁使俄罗斯原油出口转向亚洲,形成"亚洲石油圈",Urals油价较Brent出现折价,2023年中国占俄原油出口44% [27][28] - 全球天然气区域溢价消失,LNG贸易量占比从2021年50.5%升至2023年58.6%,东北亚价格体系与全球趋同 [29][30] - 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多样化,中亚和俄罗斯管道气占比提升,LNG船订单运力份额占全球21% [30] 特朗普能源政策的核心与影响 - 政策核心是"美国优先"和"能源主导",通过增产油气(2018年勘探许可增38%)和扩大出口(2020年原油出口较2017年初增3倍)实现三权统一 [32][34] - 通过制裁伊朗(2019年出口量从220万桶/天骤降至50万桶/天)和加征欧盟关税扩大市场权,预计全球供给或减少100万桶/天 [35][36] - 政策导致WTI油价从75美元降至60美元,中国海外油气项目经济效益承压,但低价油气降低进口成本 [37] 清洁能源的新"三权"带给中国历史机遇 - 历史表明廉价能源是大国崛起必要条件,荷兰泥炭、英国煤炭和美国石油分别支撑其工业霸权 [40][46][47] - 清洁能源三权取决于制造实力,中国风电和光伏度电成本低于煤电,储能系统成本2024年同比下降40%至165美元/千瓦时 [50][52] - 中国交通电动化减少原油依赖,2021-2024年原油表观消费量与GDP相关系数仅0.45,电动化虚拟修正后升至0.70 [54] - 中国需加强基础研究(2023年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不足7%)和全球供应链合作,应对欧美贸易壁垒 [55][56]
隐秘的“资源战争”:稀土巨头MP半年涨3倍及背后万亿产业变局
36氪· 2025-08-22 01:57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是推动清洁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国防需求增长的关键战略资源[1] - 稀土元素包括17种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广泛用于智能手机、能源系统、医学影像设备、自主武器和机器人等现代技术[3][5] - 钕和镝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氢燃料电池中的高性能永磁体,镧和铈对于汽车催化转换器、电池电极和节能照明至关重要[5] - 稀土在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中驱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手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并在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中用于冷却系统和高频组件[6] - 钐钴磁体用于导弹制导系统、战斗机发动机和卫星通信阵列,夜视镜、激光瞄准装置和隐形雷达等技术也依赖稀土材料[7] 中国的主导地位与全球供应链 - 中国生产全球约60%的稀土,控制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和分离产能,处理超过90%的重稀土精炼[11] - 中国的主导地位源于19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产业政策,而西方国家以成本高昂和环境问题为由任由其稀土产业萎缩[12] - 稀土精炼和加工是资本密集型、环境敏感性和政治风险高的环节,导致全球供应链瓶颈[11] -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采稀土,但经常将原精矿出口到中国进行加工,因为缺乏国内精炼基础设施[13]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西方国家亟需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以保障资源安全[1][13] 美国稀土行业与MP Materials - MP Materials经营美国唯一活跃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该矿是世界上品质最高的稀土矿床之一[17][21] - 美国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收购MP公司15%的股份,并提供1.5亿美元贷款,承诺氧化钕和氧化镨产品的最低价格为每公斤110美元[18][24][27] - MP公司计划扩建其位于加州的精炼厂,并在2026年增加重稀土回路,生产氧化镝和氧化铽,同时扩大德克萨斯州沃斯堡的工厂,将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和钕铁硼磁体[17] - MP公司2024年80%的收入来自对中国盛和资源的销售,但2025年4月因中美紧张局势停止向中国发货,导致短期收入风险和波动性剧增[27] - MP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稀土生产商,其战略重要性使其获得美国政府大力支持,包括10年承购协议和价格保障[21][24] 其他高潜力稀土公司 - USA Rare Earth (USAR) 正在俄克拉荷马州建设稀土烧结钕磁铁制造厂,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制作永磁钕铁硼磁铁原型,2026年初投入生产[25][28] - USAR与PolarStar Magnetics达成多年期供应协议,并与Moog和The StudBuddy签署谅解备忘录,但公司尚未产生收入,持续亏损且执行风险高[28] - Ucore Rare Metals (UURAF) 在阿拉斯加拥有稀土矿床,并在路易斯安那州开发稀土精炼设施,成功证明其RapidSX机器可以分离铽和镝[25][29] - Ucore公司收入不高,报告经营亏损和负现金流,新稀土矿产项目的平均准备时间为8年,扩大产量极具挑战性[29] - 稀土与战略金属ETF (REMX) 投资全球稀土、锂、钴、钼等战略金属相关公司,包括矿业、冶炼和加工企业,行业分布约60%矿业公司、20%冶炼加工和20%新能源材料[25][26]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稀土需求爆发源于全球新能源转型(电动车、风电、太阳能、储能)、地缘政治加持、国防与高科技需求以及供给瓶颈[1] - 稀土开采难度大,环保要求高,供给端受限,长期价格有支撑,供应链安全比成本优势更重要[1][30] - 西方国家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政策红利不断,美国70%的稀土进口来自中国,供应链回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1][21] - MP、USAR和Ucore等公司在大国博弈的新时代具有高潜力,但USAR和Ucore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商业化不确定性高[25][29] - REMX ETF覆盖稀土、锂、钴、钼等关键金属,适合看好新能源、军工、科技长期发展的投资者[25][26]
隐秘的“资源战争”:稀土巨头MP半年涨3倍及背后万亿产业变局
RockFlow Universe· 2025-08-21 10:32
稀土行业战略重要性 - 稀土推动清洁能源革命、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发展以及国家安全与国防需求增长 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和安全格局的战略物资 [4][6][8] - 稀土在清洁能源领域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氢燃料电池中的高性能永磁体 这些磁体体积小巧、强度高、更轻、更高效、更持久 [11] - 稀土在AI和机器人技术中驱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手术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 并确保自主导航、物体识别和态势感知所需的高性能传感器信号清晰稳定 [9][11] - 稀土对国防至关重要 用于制造导弹制导系统、战斗机发动机、卫星通信阵列、夜视镜、激光瞄准装置和隐形雷达等先进武器系统和军事设备 [10][19] 中国在稀土行业的主导地位 - 中国生产全球约60%的稀土 控制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和分离产能 处理超过90%的重稀土精炼 [16] - 中国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采矿 更在于精炼、加工和成品生产 这些是供应链中技术要求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环节 [16] - 中国通过1980年代和90年代初实施的产业政策建立对整个稀土供应链的控制 而西方国家以成本高昂和环境问题为由任由其稀土产业萎缩 [16] -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开采稀土 但经常将原精矿出口到中国进行加工 因为国内缺乏精炼基础设施 [17] 美国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努力 - 美国国防部投资4亿美元收购MP Materials公司15%的股份 成为最大股东 并提供1.5亿美元贷款加速其重稀土分离能力开发 [24][26][34] - 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签署10年承购协议 购买所有稀土产品 并为氧化钕镨设定每公斤110美元的价格下限 [32][34] - MP Materials正在加州扩建精炼厂 2026年增加重稀土回路生产氧化镝和氧化铽 并在德克萨斯州扩大工厂将氧化物转化为金属和钕铁硼磁体 [24] - USA Rare Earth在俄克拉荷马州建设稀土烧结钕磁铁制造厂 计划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制作永磁钕铁硼磁铁原型 2026年初投入第一条生产线 [30][35] - Ucore Rare Metals在阿拉斯加拥有稀土矿床 并在路易斯安那州开发由国防部委托的重稀土和轻稀土精炼设施 已完成国防部合同第一阶段证明其RapidSX机器可以分离铽和镝 [30][36] 稀土行业主要公司分析 - MP Materials是北美最大的稀土矿生产商 运营美国唯一活跃的稀土矿加州芒廷帕斯矿 2024年80%的收入来自对中国盛和资源的销售 但2025年4月因中美紧张局势停止向中国发货 [23][27][34] - USA Rare Earth与PolarStar Magnetics达成多年期供应协议 与Moog签署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谅解备忘录 与The StudBuddy签署两份谅解备忘录 但尚未实现盈利且持续亏损 [35] - Ucore Rare Metals报告经营亏损和负现金流 新宣布的稀土矿产项目平均准备时间为8年 扩大产量极具挑战性 [36] - 稀土与战略金属ETF REMX投资全球稀土、锂、钴、钼等战略金属相关公司 包括矿业、冶炼、加工企业 约60%矿业公司、20%冶炼加工、20%新能源材料 [30][31] 稀土行业供给瓶颈和挑战 - 稀土开采难度大 环保要求高 供给端受限 长期价格有支撑 [4] - 稀土通常浓度较低且与复杂矿石成分结合 提取、分离过程技术要求高且成本高昂 并与钍、铀等放射性元素共生 带来额外监管、环境和安全障碍 [13] - 开发垂直整合供应链需要大量前期投资 以及多年的许可和建设 稀土加工导致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物和放射性尾矿 引发公众反对和严格环境审查 [20]
报告预警:今年气候年景偏差,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多发强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4:57
全国低碳日与气候变化 - 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强调从生产生活做起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1] -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高1.55℃,首次突破1.5℃温升红线 [8][10] - 中国30个省份已出台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明确2035年前区域适应目标 [9]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的92.5%,太阳能与风能成为最经济的新增电力选项 [2][4] -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占GDP比重超10%,贡献四分之一经济增长,是全球最大市场与制造基地 [4] - 联合国指出过去十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十年,但能源转型速度仍滞后于气候危机恶化速度 [4][5] 气候适应行动进展 - 中国2024年极端天气频发,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事件呈多发强发态势 [8][10] - 国家持续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适应能力 [9][10] - 水利工程、林草生态系统、海洋环境等领域适应能力建设取得实效 [9] 国际合作与政策呼吁 - 联合国呼吁在三大领域突破:制定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增加发展中国家气候融资、改革国际金融架构 [4][5] - 中国将扩大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全球贡献解决方案 [10] - 需加强政府、社会及各行业协作实现气候目标 [5]
耶伦站了出来,称美国正被中国“捏着短板”,特朗普在自己坑自己
搜狐财经· 2025-05-05 00:16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给美国经济带来极大震荡,美国存在对中国稀土依赖、产业链自损和对中国产品需求大等短板,继续关税战会让美国损失更大,应停止关税政策恢复与中国贸易合作 [1][2][6][20] 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变慢甚至萎缩,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萎缩0.3%,是新冠疫情以来最差记录 [2] - 3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飙升到1620亿美元,创上世纪90年代来最高纪录,“提前备货”行为透支未来需求,进口激增拖累净出口,对GDP造成4.83个百分点的负贡献 [3] - 欧盟、日本等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农产品出口受挫,3月大豆出口量环比下降,4月仍呈下降趋势 [5] 美国存在的三大软肋 稀土依赖 - 中国控制全球70%的稀土开采和90%的稀土精炼,美国19种关键矿产严重依赖中国进口 [8] - 美国搞清洁能源革命,制造电池所需锂、钴、镍80%从中国购买,加征关税让美国军工和科技企业面临断供危机 [8][9] 产业链自损 - 特朗普团队原以为高关税能迫使制造业回流,却忽略全球产业链精密咬合 [9] - 美国对中国电子元件加征25%关税,本土汽车厂商受影响,次品率飙升3倍,美国企业为应对供应链断裂风险增加运营成本230亿美元 [11] 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大部分落到自家企业头上,因为进口商品是美国工厂生产原料 [14] - 美国许多原材料和二次加工产品依赖中国,加征关税使美企不满 [16] 耶伦的观点和建议 - 耶伦认为用关税解决贸易问题不可取,美国应和中国在未来产业合作而非死磕传统领域 [18] - 耶伦认为特朗普应立即停止关税政策,恢复与中国的贸易合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