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海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筑基深海产业新高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1 07:39
产业基础与实力 - 黄埔区聚集40余家船舶制造企业 包括广船国际和黄埔文冲 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7] - 交付国内首批甲醇双燃料65000载重吨散货船 5万吨级新型绿色化学品成品油船和普盛海洋牧场6号平台[7] - 自主设计建造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最大11000米钻深能力 是我国目前吨位最大的科考船[7] - 深海装备基地承担多项国家级研发任务 深海机器人和深海基站产品已出口多个国家[7] 科研资源与技术突破 - 集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南海遥感技术应用中心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深海科技创新中心等顶级机构[8] - 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研发"探索6000"AUV和"海星7000"ROV 突破多项关键技术[8] -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及下属6家驻穗事业单位长期深耕深远海观测监测[8] 发展挑战与瓶颈 - 产业规模与产业链完善度有待提升 深海装备制造和资源开发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10] - 科技创新转化效率不高 产学研用融合不够紧密 科研成果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10] - 专项政策精准度不足 海洋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缺失[10] - 市场应用场景拓展不足 与南沙东莞中山等周边区域协同效应未充分发挥[10] - 高端复合型人才及交叉学科人才存在缺口[10] 战略举措与布局 - 出台深海产业专项政策 在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方面加大扶持[12] - 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12] - 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深海科技产业核心区 布局深海装备制造基地和生物基因技术中试平台[12] - 在"三城一岛"规划中划定专属用地建设深海科技产业园 吸引海洋测绘和深海探测等上下游企业集聚[12] - 成立深海产业发展协调专班 与南海局等单位共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13] - 靶向引进国际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13] - 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国际人才自由港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加大高端复合型人才引进[13] - 联合南方海洋实验室建立全球深海科学家工作站 实施候鸟专家计划柔性引智[13]
南通开发区上半年开工深海产业项目总规模超百亿
新华日报· 2025-08-03 23:43
公司动态 - 向洋科技在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5.2亿元建设相控阵雷达生产基地 预计明年投产[1] - 公司自主研发船用AIP阵面产品 运用人工智能和相控阵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 - 中天海缆连续中标多个海洋能源项目 总金额达20亿元 展现极强市场竞争力[3] 产业布局 - 南通开发区上半年招引签约深海产业项目20多个 总投资超百亿元[1] - 开发区重点布局深海装备、深海机器人、深海物联网等领域 目标3年内海洋产业规模超700亿元[5] - 开发区拿出8000亩土地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深远海装备产业[4] 技术创新 - 中天海缆全球首创低交联体系±400kV直流海缆 解决中远海海缆技术难题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 - 中天海缆承担离岸85.5千米海上风电项目 提供全链条服务 突破浅滩机位大风机安装等关键技术[2] - 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00兆瓦 年输送清洁电能超26亿千瓦时 相当于260万人年用电量[2] 政策支持 - 江苏省发改委将南通开发区列入"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 重点发展深海产业[1] - 南通市推出"向海十二条"举措 以全市都是沿海的系统思维推动沿江沿海协同联动[3] - 开发区实施专班化工作机制 累计帮助深海产业企业解决各类问题百余件[3] 人才引进 - 南通开发区在"清华博士南通行"活动中聚焦船舶海工领域 开出最高年薪100万元引才价码[4] - 活动组织百余名博士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深度沟通 现场40余位海外博士达成初步意向[4] 产业链发展 - 开发区招引1.3亿美元新能源船用储罐动力系统制造项目和6800万美元LNG气化系统智能制造基地项目[2] - 形成龙头链主带动、园区平台支撑、上下游协作配套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 - 向洋科技填补南通船舶导航通信设备产业空白 进一步优化海工装备产业链[1]
沿江的开发区何以向海扬帆
新华日报· 2025-08-03 22:19
深海产业发展规划 - 江苏省发改委发布"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清单,南通开发区作为南通唯一入选地区,瞄准深海产业发展方向 [1] - 南通开发区加紧布局深海产业,上半年招引签约深海产业项目20多个,总计超百亿元的项目开工 [1] - 南通开发区力争3年内海洋产业规模翻番、超700亿元 [5] 向洋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投资5.2亿元建设相控阵雷达生产基地项目,预计明年投产 [1] - 自主研发的船用AIP阵面产品运用人工智能、相控阵等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1] - 公司填补了南通船舶导航通信设备产业中雷达研制的空白 [1]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 - 南通开发区招商局上半年引进总投资1.3亿美元的绿色新能源船用配套大中型储罐动力系统制造项目和总投资6800万美元的LNG气化系统智能制造基地项目 [2] - 中天海缆提供"海缆+施工"全链条服务,承担近100台机位全流程施工及海缆敷设,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2] - 中天海缆参与的"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中天海缆市场表现 - 公司连续中标多个海洋能源项目,总金额达到20亿元 [3] - 参与我国离岸距离最远(85.5千米)的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800兆瓦,预计每年可输送清洁电能超过26亿千瓦时 [2] 政府支持与政策 - 南通市推出"向海十二条"举措,支持开发区深海产业发展 [3] - 南通开发区拿出8000亩地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聚焦深远海装备产业 [4] - 开发区组织百余名博士与本地40余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沟通,开出最高年薪100万元的引才条件 [4] 企业服务机制 - 开发区实施专班化工作机制,累计帮助深海产业相关企业解决各类问题百余件 [3] - 园区主要领导牵头帮助一家船舶海工企业解决用地问题,使其50亿元项目如期开工 [3]
城市24小时 | 经济大省“出海”,想复制更多“悟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2:46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强调推动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出海,提出"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和"文化+科技"策略,目标是创造现象级产品[1] -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人民币,海外用户规模达3.5亿人[1]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1] - 浙江已探索横店影视城短剧出海、中国网络作家村全球传播、《黑神话:悟空》游戏出圈等案例[2] - 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首次系统性支持游戏企业国际化发展,重点培育3A游戏项目[2] - 商务部4月提出发展游戏出海全产业链布局,广东也发布政策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3] 地方经济与产业政策 - 上海计划到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目标离境退税消费规模比2024年翻两番[4][5] - 厦门前瞻布局深海产业,推进海洋立体化观测和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及"海洋+AI"产业[6] - 黑龙江出台17条措施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最高补助2亿元[7] - 河南拟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能源等重大项目[9] 贸易与物流动态 - 宁波舟山港开通中国至阿联酋首条汽车出口滚装航线,首航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8] - 2024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新增2条固定线路后图定线路达14条[10] 人事变动 -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理主席[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