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八级工制度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科技日报· 2025-09-28 01:10
构建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王晓萍介绍,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为抓手,打造"产教评"培训模式,联合产业链 上下游企业、院校、培训评价机构,实现培训内容与企业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大力支持"智 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技能人才。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抓手,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王晓萍介绍,针对 技能人才上升空间受限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健全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五级"基础上,往 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拓展为"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 的"天花板"。"'十四五'以来,累计有4400多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000多人次获评特级技师、 首席技师,他们中有不少人,拿到的工资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差不多。"王晓萍透露。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十五五'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造就 一支规模宏大、素 ...
人社部:十四五”期间累计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08:09
人社部:十四五"期间累计超3100万人次的农民工接受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以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为重点,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 链,是提高培训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人社部充分发挥企业主导作用,以实施技能强企行动为抓手,打 造"产教评"培训模式,核心就是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牵头,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联合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院校、培训评价机构,实现培训内容与企业产业需求紧密融合,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技 能标准就跟进到哪里,培训内容就拓展到哪里",努力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 盾。同时,人社部全面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积极推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 养",大力支持"智改数转"企业以订单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人才培养,为企业量身定制输送技能人 才。 三是以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为抓手,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针对技能人才上升空间受限的问题,健全 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原有"五级"基础上,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延伸拓展 为"新八级工"制度,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鼓励"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十四五"以 来,累计有44 ...
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新华社· 2025-09-17 08:24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我 国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总量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活跃在千行百 业,用精湛技艺攻克技术难题,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为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我国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与之匹配的使用、晋升、 待遇机制,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力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 价,"十四五"期间,累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00多万人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6000多人次。 让技能人才"劳有所得"、更有奔头,有关部门还出台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 酬分配激励等文件,指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技能人才倾斜,实现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技能培训不断加强 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在广东,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 带动超800家企业培养技能劳动者约13万人次、开展技能评价约11万人次。 "通过培训可以快 ...
2025年河南省将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
河南省2025年技能人才培养计划 - 2025年河南省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00万人次以上(含政府补贴性培训65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65万人 全省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5%左右 [1] 先进制造业领域培训 - 围绕汽车制造、医药制造、电气机械制造等重点产业 计划年培训20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6万人 [1] 现代服务业领域培训 - 康养托育技能培训年计划35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人 [1] - 文物修复、文创设计、乡村旅游等复合型人才年培训3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 [1] - "巧媳妇工程"技能晋阶培训年计划3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 [1] - 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训年计划3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0.8万人 [1] - 特种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年计划3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 [1] 数字领域技能培训 -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年培训5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1.5万人 [2] - 建设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培训计划 [2] 青年技能人才培训 - 以航空港区、中原科技城为核心建设数字技能实训基地 年培训15万人次 [2] - 新增青年技师和高级技师1万人 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中青年人才占比不低于20% [2] 院校技能培训 - 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年招生5.5万人以上 [2] -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年计划6000人次以上 [2] - 院校技能培训年计划45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26万人 [2] 民营企业参与技能培训 - 年计划培训15万人次 新增高技能人才5万人 [3] - 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及技能大师工作室 [3]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 2025年新增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价企业备案20家 [3] - 新评价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30人 新增技师、高级技师2万人以上 [3] - 扩大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领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