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花车巡游、光影节分会场同步亮相上海临港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52
活动概况 - 第36届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活动临港新片区专场于9月28日晚启动 标志着临港新片区成为上海旅游节重要舞台之一 [1] - 临港新城作为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分会场 以"光临奇点·环见未来"为主题 围绕中铁大厦和荣耀之环形成地标联动 [1] - 在南岛中铁大厦打造"临港LOOK"光影秀 通过光为纽带实现科技能量与情绪共鸣的同生共频 [1] 发展战略 - 临港新片区依托自身优势持续创新文旅产品并提升服务质量 努力成为上海及全国文旅产业新亮点 [1] - 未来将通过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优化营商环境 促进商文体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致力于为人们提供多样化参与选择 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发展 [1]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文化旅游事业,这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新华社· 2025-09-29 08:51
"十四五"以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高效完成"十四五"规划的 目标任务,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跟随海报,一起看看。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 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村晚"活力四射,"村歌"唱响全 "广场舞"舞动城乡 旅游厕所革命深入实施,新建改扩建厕所约15万座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凡 ·十四)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新华社权威速览 · 非风 · 十 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 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 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 北京中轴线、西夏陵和中国茶、春节申遗成, 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60项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44项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 "十四五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 比2020年增长37.7% · 2025年上半年 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个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 ...
新华社快讯:我国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新华社· 2025-09-29 06:23
新华社快讯: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9月2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结构布局不断 优化,规模稳步扩大、效益明显提升,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作用得到彰显。2024年文化产 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 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产品供给、服务质量持续优化,市场乱象得到有力整治,国内居民 出游人次、总花费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文章来源:新华社) ...
宜宾抛出超169亿元机会清单
四川日报· 2025-09-28 22:42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培哲 王眉灵)9月28日,宜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机会场景发布会 举行,向公众发布建设机会清单,涵盖六大类67个文旅机会场景,总投资超169亿元。 此次宜宾发布的文旅机会场景清单中,人文景观盛地涵盖李庄抗战文化场景提升等18个项目,生 态度假胜地涵盖蜀南竹海世外桃源康养度假等29个项目,美酒文化圣地涵盖五粮液酒旅融合精品 旅游线路业态提升等4个项目,活力赛事中心涵盖宜宾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运营等2个项目,时尚 演艺中心涵盖"长江首城会客厅"演艺赛事等4个项目,品质消费中心涵盖即将于年底完工的三江新 区王府井商业综合体等10个项目。 发布会上还进行了文旅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为助力项目"落地生根",宜宾接下来将每年拿出超2亿 元文旅发展资金、超20亿元文旅产业贷款、超1.5亿元全行业消费券,促成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 宜宾市委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5个项目,包括长江音悦街焕新计划项目、五粮液酒旅 融合精品旅游线路业态提升项目、宜宾城市体育文化综合体运营项目、仙峰山旅游度假区康养避 暑项目及蜀南竹海景区演艺项目。这些项目对应宜宾正在打造的多张文旅名片。今年7月,宜宾提 出锚定建设国际旅游 ...
算一算高铁开通的“经济账”
辽宁日报· 2025-09-26 01:03
沈阳铁路公安处新宾站派出所组织新宾镇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近距离观看高铁列车。 郭雅彬 邹新江 摄 为了让各地游客来得方便、玩得舒心,新宾专门调配了6辆 "高铁专属接驳车",解决游客下高铁后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11月起会优化公交路线,新增新能 源公交车,真正实现 "高铁+ 公交" 无缝衔接。 更实在的是满满的福利。新宾满族自治县工信局局长刘锐说:"9月28日,乘坐首趟高铁到新宾的游客可免费领伴手礼;9月28日至10月8日,凭高铁票可免门 票游览全县A级旅游景区;9月28日至30日,十佳美食店铺打8.8折,十佳酒店、民宿7.5折,让游客既玩得好又花得值。" 为接住这波 "高铁红利",赫图阿拉城早就忙了起来。记者看到,景区更换了指示牌,栽下 5 万多株花卉,还挂上了大红灯笼、插上了彩旗,满乡氛围瞬间 拉满。这段时间,景区又将满族歌舞进行重新编排,推出古装快闪和 NPC 互动游戏,就想让游客玩得更尽兴。 离景区不远的赫图阿拉村满族民宿里,负责人李卓也没闲着。这几天,她正带着员工擦窗户、铺床单,把客房收拾得亮堂堂,厨房里还备好了苏子叶饽饽、 满族八大碗这些特色菜:"就等高铁载着游客来,住满族院子、尝满乡味道!" 本 ...
南充解锁文旅产业发展“新玩法” 四大核心“招牌”全球圈粉
四川日报· 2025-09-13 02:33
"今年暑假带孩子来了两次,每次都有很多人排队。"广安游客陈丹回忆起南充市可爱岛温泉水世 界,仍感意犹未尽。刚过去不久的暑期,南充多个旅游景区持续火爆。以可爱岛温泉水世界为例,今年 暑期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新增3000余个季节性 就业岗位。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支持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资源禀赋造就厚实文旅家底,有着2200多年 建城史的南充,如何在文旅市场"热"力十足的当下,完成全球圈粉? 依托雄厚家底,擦亮文旅核心品牌 8月23日,南充阆中古城四川王皮影艺术博物馆内,加纳留学生唐福正尝试操作皮影。"来中国前, 只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没想到现场观看更神奇,亲身体验也有不一样的感觉。"唐福说。 唐福的惊喜并非个例。去年底,春节申遗成功,全球燃起过中国年的热情。作为春节文化发祥 地,"到南充阆中,过正宗中国年"让南充在海内外"出圈"。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南充家底雄厚。南充是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货源地,本土企业 六合丝厂是全世界存续时间最长的丝绸企业;嘉陵江水穿城而过,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 陵江文化在此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 ...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1:27
文旅项目创新与运营 - 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项目通过改造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成沉浸式文旅街区 成为新晋网红地标[1] - 项目打造8场主题演出 包括班超戍边 解忧公主和亲 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采用声光电技术呈现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设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 重现盛唐夜市繁华[1] 传统文化业态升级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以两层高馕造型建筑吸引游客 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1]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过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方式分享新疆味道[2] - 特色咖啡店推出"馕咖啡"创新产品 将香浓咖啡注入馕制杯中 形成新疆风味与咖啡文化的新鲜碰撞[2] 客流量与消费表现 - 新疆国际大巴扎单日客流量曾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 创下新纪录[2] - 新疆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2] - 游客花费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2] 文化融合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亲历者 增强文化认同感[1] - 不同地域 民族游客在丝绸之路观光塔下即兴起舞 以舞步交流情感[2] - 文旅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共享发展成果[2]
齐商银行:助力文旅企业提质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05 01:54
公司运营与财务 - 公司通过齐商银行获得950万元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用于支持景区活动策划和项目推进[3][5] - 贷款精准注入直接为景区增加20多万游客量[3] - 资金支持使公司创新迭代步伐稳健 后续推出云上的毕业季活动和张杰粉丝歌友会等持续聚拢人气[7] 景区业绩表现 - 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67万人次 截至8月中旬已突破80万人次[7] - 外地游客占比达30%-40% 市场覆盖面持续扩大[7] - 3月开展的云上郁花园活动包含38万株20多个色系鲜花 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专注小而精的产品投资以贴合年轻人快速变化的喜好[5] - 针对11月至来年2月淡季特点 提前于去年12月策划3月特色活动抢占市场[5] - 计划对餐饮住宿停车等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以提升服务体验[7] 行业环境 - 旅游市场在复苏中加速变革 消费习惯迭代带来发展机遇与挑战[5] - 公司通过持续迭代创新产品体系和服务来应对市场变化[5] - 明年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淄博举办 景区将作为分会场[7]
3年游客增加1400万通辽市文旅产业迈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内蒙古日报· 2025-08-30 01:34
旅游业绩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接待游客人次从720万增至2122万 旅游总花费从77亿元提升至275亿元 [1] - 2025年前7月接待国内游客1420.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3% 总花费176.9亿元同比增长4.97% [1] - 文旅企业数量从800家增至1600余家 A级景区由23家增加到37家 [1] 产业体系建设 - 规划布局"一轴三区、四大基地"体系 以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为轴贯通三大旅游集聚区 [1] - 旅游精品线路由5条增加至20条 高等级自驾游营地数量全区第一 [1] - 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入选"中国之路"十大自驾游精品线路 [1] 政策与品牌发展 - 推出9方面29条文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1] - 围绕打造"悦来通辽"文旅品牌开展系列建设工作 [1] - "西辽河畔·文明曙光"成为全区唯一入选的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1] 未来发展规划 - 集中力量打造王牌景区、核心景点和精品线路 增加特色产品供给 [2] - 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发展协调联动 在协同合作中寻找机遇 [2] - 不断完善服务保障 丰富游玩体验 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2]
活力湖北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金融时报· 2025-08-27 02:37
经济总量增长 - 湖北省经济总量从"十四五"初站稳4万亿元跨越至迈上6万亿元 年均增长7.1% [1] - 三年增速位居中部第一 经济总量占中部地区比重从19.5%提升至20.9% [1] - 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大省领先和中部领跑 实现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后劲整体提升 [1] 科技创新优势 - 2024年上半年产出全球首款北斗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全球最高强度平顶脉冲磁场等重大科技成果 [3] - 武汉科技集群全球排名从2020年第29位升至第13位 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13位升至第9位 [4] - 拥有4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16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湖北实验室 汇聚82位院士和41.5万名研发人员 [3] - 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达66.5% 入选国家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专项行动五个省份之一 [4]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全省新增就业连续四年超90万人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连续三年超40万人 [5] - 224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超450万人 居民收入实现与经济增长同步 [5] - 通过降费率、稳岗返还、社保补贴等政策推动就业与产业协同发展 [5] - 实施"才聚荆楚"工程和"百县进百校联万企"行动促进青年就业 [7] 消费拉动效应 - 汽车以旧换新50.8万辆 家电等产品以旧换新销售5281.74万台 [8] - 拉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超1600亿元 [8] - 2024年接待游客8.73亿人次(同比+13.23%) 旅游综合收入9011.61亿元(同比+18.8%) [9] - 2024年1-7月接待游客5.47亿人次(同比+14.61%) 旅游收入5717.91亿元(同比+16.07%) [9] 文旅产业发展 - 谋划和在建文旅项目1124个 计划总投资近5000亿元 [9] - 已建成投运文旅综合体项目104个 带动避暑冰雪演艺等业态发展 [9] - 推动"文旅+百业"融合 形成"大抓文旅、抓大文旅"发展格局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