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运维
icon
搜索文档
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无人机特巡+数智化监测,筑牢电网防汛大堤
中国能源网· 2025-08-12 09:44
8月11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组织运维人员对330千伏天仁一二线开展线路 特巡工作,通过利用无人机等设备,查看杆塔基础是否存在冲刷、沉降现象,对线路"三 跨"区段和大档距塔基进行重点监测。 当前,防汛工作已经进入最关键阶段。国网天水供电公司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 险、救大灾,加强隐患排查,重点关注农村负荷占比高、城市核心区占比高的变电站,提升 电网设备设施特别是输配电线路的抗灾能力。同时,强化灾害多发地区和高风险时段设备隐 患排查,加强重要用户供电设施、城市生命线的巡视监测,并协助、指导客户做好自维设备 设施检查。在应急处置方面,充分发挥电力气象预警中心作用,加强与应急、水利、自然资 源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针对民生关键点和易受灾地区,前置部 署抢修队伍、应急物资、移动发电车、发电机等应急设备。 今年入汛以来,国网天水供电公司按期投产110千伏安远、王坡变电站等4项迎峰度夏重 点工程,电网主网架更加坚强。对110千伏上磨变、七里墩变等10座变电站完善电缆沟、集 水井、集水池等关键点水位、水浸传感器与排水系统联动,将报警信息接入智能辅控系统, 实时监测。实现防汛数据实时采集、动 ...
中证协发文,新标准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8-08 05:07
中证协拟制定新标准提升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 核心观点 - 中证协正在制定《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体系标准》并向券商征求意见 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运维场景 建立可量化的稳定性评价体系 [1] - 新标准针对行业四大痛点提出解决方案 包括架构韧性设计不足 被动风险感知 应急效率低下 数智化应用不深等问题 [3] - 标准提出"三位一体"保障框架(组织 制度 过程) 并首次引入"故障监控发现率""自动化发布率"等量化指标 [5][6] 行业现状与痛点 - 证券交易系统对连续性要求极高 分布式架构普及导致系统复杂度指数级上升 传统被动运维模式难以适应需求 [3] - 四大核心痛点: 1 系统开发阶段缺乏架构韧性设计 运行期风险防控成本高 [3] 2 风险感知依赖事后响应 缺乏数据驱动的主动预警能力 [3] 3 故障应急过度依赖专家经验 人机协同指挥能力不足 [3] 4 智能监控与自动化处置未覆盖核心场景 响应效率滞后于业务需求 [3] 新标准关键措施 容量管理优化 - 量化业务需求与系统资源关系 通过压力测试等手段实现动态容量调整 [5] - 容量优化五大要点:明确目标策略 优化系统部署参数 横向/纵向扩展资源 定期评估策略有效性 动态调整管理机制 [5] 稳定性保障体系 - 组织保障:建立纵横协同团队 制定岗位胜任力模型与培训机制 [6] - 制度保障:形成办法规范 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的全流程闭环 [6] - 过程保障:覆盖架构管理 监控告警等十大核心过程 每个过程设置机制 活动与评价要素 [6] 标准创新点 - 20家同业专家参与编写 聚焦稳定性核心价值 推动"运维左移"提升架构韧性 [6] - 首创量化评价指标(如自动化发布率≥90%) 建立"监控-评估-优化"闭环机制 [1][6]
今年上半年南方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启动次数创历史新高
科技日报· 2025-07-17 15:30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情况 - 南方区域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动次数上半年首次突破2.4万次,同比增长24.1%,创历史新高 [1] - 7座抽蓄电站共34台机组,总规模1028万千瓦,调节能力超2000万千瓦,为电力系统增加近10%调节能力 [1] - 上半年累计调节电量121.1亿千瓦时,相当于1100多万居民半年用电需求 [1] 新能源并网与调节能力提升 - 新能源渗透率提高导致电力系统需更高调节能力,抽蓄机组需更精准灵活响应调用指令 [3] - 粤港澳大湾区31台抽蓄机组通过集控平台远程控制,单值班员设备控制规模达240万千瓦,为传统模式2-3倍 [3] - 机组短时运行次数大幅增加,反映抽蓄电站促进新能源并网的调节能力加速提升 [3] 运行模式创新与场景适配 - 海南琼中抽蓄电站调整运行模式为"白天抽水、夜间发电",适配光伏发电消纳和新能源汽车错峰充电需求 [3] - 传统"白天发电、夜间抽水"模式转变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的新运行方式 [3] 数智化运维与迎峰度夏表现 - 第三代抽水蓄能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平台实时采集40多万个设备数据,运用9000多个算法进行精准健康诊断 [4] - 6月以来34台机组保持安全运行,单日最大调节电量达1.01亿千瓦时,启动频次同比大幅增加 [4]
钱江水利:科创引领农供第一品牌,产品化开辟发展新蓝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5-09 04:18
公司业务与市场拓展 - 公司旗下松阳县农村供水运维中心成为县域统管信息化示范点,展示农饮水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创新成果 [1] - 公司在农村供水领域具备"起步最早、链条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优势,构建"自研设备+智慧平台+标准体系"产品体系 [1] - 公司已在福建、广东、安徽、湖北实现项目落地,逐步形成农村供水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 [1] 核心技术装备 - 公司推出钱水牌超滤PTFE膜净水设备和精准加药设备,列入水利部及浙江省技术推广目录 [2] - 超滤PTFE膜设备实现原水浊度1000NTU内无影响,出水浊度稳定0.2NTU以内,质保5年,使用寿命10年以上,运维成本低至每吨0.07元 [3] - 精准加药设备实现消毒剂瞬时精准投加,单日耗电1kW·h,可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 [3] 模块化与集成设计 - 公司实施模块化集成设计,设备占地面积较传统工艺缩减60%至80%,实现"无新增占地"突破 [4] - 开展"适用于山区海岛复杂环境的单村水站净水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设计多种模式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4] - 在浙江金华建成农饮水技术实验基地,开展12项技术攻关,打造农村供水技术中心 [4] 数智化运维体系 - 公司构建"全域物联、数字中枢、精准服务"智慧管理模式,部署全链条监测系统,实现"指尖治水" [5][6] - AI大模型融合模型库、知识库,处置水质异常波动时间缩短至1小时,远程解决60%用户问题 [6] - 突破传统分散管理构架,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建统管,如广东河源东源县项目统管20座镇级水厂及120座单村供水工程 [7] 标准化建设与全国扩张 - 公司编制3项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参编技术导则,推动农村供水标准化 [8] - 创新"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 [9] - 2024年陆续中标广东河源、福建莆田农村供水运维业务,实现全国化规模发展 [9]
中国石油:炼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搜狐财经· 2025-04-14 01:35
行业会议与活动 - 2025年第六届石油化工设备智慧运维大会聚焦构建新型数智化运维能力 规模预计超800人 6月18日召开 [1] - 2025年第九届国际烯烃及聚烯烃大会主题为科技驱动转型与高端聚烯烃发展 5月21-23日举行 由中国化工学会等机构主办 [2] 经营业绩表现 - 中国石油炼化业务在能源转型与市场低迷背景下保持稳健经营 全年原油加工量维持在2亿吨以上高位 [4] - 汽柴油收率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 乙烯和PX产量分别同比增长8.1%与31.4% [4] - 炼油特色产品与航煤产量分别实现6.6%和19.2%增长 新材料产量突破200万吨并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4] 项目开发进展 - 吉林石化 广西石化和独山子石化塔里木二期乙烯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蓝海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正式启动 [4] - 2024年完成55项可研批复 辽西地区炼化企业绿色环保产业试点工作积极推进 [4] 技术创新突破 - α-烯烃工业试验取得进展 实现国内首次气相法聚乙烯工艺生产聚烯烃弹性体(POE) [5] - 炼油 乙烯 PX和尿素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大幅提升 外供高纯氢量与二氧化碳回收量显著增长 [5] 管理体制改革 - 炼化新材料公司事业部制改革稳步推进 化工销售业务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基本完成 [5] - 催化剂业务专业化重组等重点改革进展顺利 精细化管理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