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制造

搜索文档
双环传动坚持技术创新——600转,挺进国际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3 21:08
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 新能源齿轮转速从45年前的每秒100转提升至当前600转 代表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 [1] - 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结构 显著提升产品结构强度与刚度 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降噪效果 [1] - 2023年将焊接式差速器列为重点项目 组建专业团队攻关 通过引入高镍材料解决壳体焊接性能差问题 [1] - 焊接工艺变革在规模化生产中降低成本 具备更广阔市场前景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公司坚持以科研创新驱动发展 2023年研发投入达4.6亿元 同比增长23% [1] - 每月数万件新能源齿轮差速器发往国内外市场 焊接式差速器已于2023年10月实现量产 [1] - 技术团队主动向客户提出结构优化建议 经过多次沟通后获得客户认可 [1] 数字化智能制造 - 通过oWorks企业数智化管理平台为每个齿轮赋予专属二维码 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2] - 二维码系统使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7% 质量成本下降30% 生产效率提高25% [2] - 平台连接生产、工艺、质量、设备等核心环节 实现全过程数据可追溯 [2] - 公司孵化子公司环智云创 推动传统制造向数智化制造升级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作为精密齿轮加工头部企业 带动行业内中小企业成长 提供技术、金融和市场通道支持 [3] - 帮助小微企业解决原材料采购难题 2024年累计为浙江江苏企业调配原材料超8000吨 [3] - 派出供应链团队协助小微企业梳理技术协议 平衡性价比 [3] - 将供应商视为共赢生态重要组成部分 传递"好一点,好很多"质量管理理念 [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打造"未来工厂"生态体系 [2] -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全流程 建立互利双赢合作关系 [3] - 坚持"精益驱动、数字赋能"发展理念 [2]
600转,挺进国际大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9-12 21:52
核心技术突破 - 新能源齿轮转速从45年前100转/秒提升至当前600转/秒 体现制造技术飞跃 [1] - 将螺栓连接式差速器改为焊接式 显著提升结构强度与刚度并实现量产 降低成本且具备轻量化低噪声优势 [2] - 突破焊接工艺难题 采用高镍焊丝材料 制定材料管理规范及焊接结构设计规则 成功解决碳含量高导致的焊接性能差问题 [2] - 通过专业方案获得客户认可 客户将3个类似项目交由公司开发 体现技术权威性 [3] 研发体系与成果 - 2023年研发投入超4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5%以上 研发人员1262人占总员工15% [3] - 累计专利数量达530多项 参与制定超20项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3] - 设立专业研发团队攻关重点项目 联合双环研究院抽调技术骨干 [2] 数智化转型 - 通过oWorks企业数智化管理平台为每个齿轮赋予专属二维码 实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4] - 产品合格率接近100% 生产过程实现质量全流程可控可追溯 [4] - 平台覆盖工艺制造一体化 智能化生产 数字化质量管理等多重功能 连接生产 工艺 质量 能源等核心环节 [5] - 孵化子公司环智云创自主研发oWorks平台 推动传统制造向数智化制造升级 [6] - 依托技术平台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打造未来工厂生态体系 [6] 产业链协同 - 为浙江江苏重庆等地小微企业调配样钢超387吨 涉及21个钢种 受益企业16家 [7] - 帮助小微企业梳理原材料技术协议 协调公司或市场资源解决采购难题 [7] - 传递质量管理理念 携手供应商提升产品品质 将供应商视为共赢生态重要组成部分 [8] - 推动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8] 市场地位与业务布局 - 全球专业齿轮散件制造领军企业 在国内外建设10多个生产基地 [1] - 产品覆盖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 轨道交通 非道路机械 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1] - 世界500强客户销售占比近60% 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1]
海天味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3.35% 推进国际化战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5:18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7.59% [1] - 净利润39.140亿元,同比增长13.35%,扣非净利润38.165亿元,同比增长14.77%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5亿元,同比增长33.56% [1] 业务结构 - 调味品业务收入145.62亿元,同比增长10.45%,毛利率提升2.82个百分点至41.45% [1] - 酱油产品收入79.23亿元,同比增长9.14%,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4.44% [1] - 蚝油产品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7.74%,占比17.18% [1] - 调味酱业务收入16.260亿元,同比增长12.01%,占比11.17% [1] - 其他调味品及相关产品收入25.06亿元,同比增长16.73% [1] 区域与渠道 - 东部区域收入28.60亿元,同比增长13.59%,南部区域收入30.23亿元,同比增长13.76% [2] - 中部区域收入31.82亿元,同比增长9.06%,北部区域收入36.48亿元,同比增长8.01%,西部区域收入18.49亿元,同比增长7.86% [2] - 线下渠道收入137.2亿元,同比增长9.07%,占比94.22%,线上渠道收入8.42亿元,同比增长38.97%,占比5.78% [2] 国际化战略 - 公司27903.17万股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36.30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折合人民币约92.56亿元 [2] - 整体协调人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额外发行1219.27万股H股 [2] - 公司在香港设立Haday Food (AM) Holding Limited,在美国设立Haday US Inc.,在印度尼西亚设立PT HADAY GROUP INDONESIA [3] 生产与技术创新 - 海天高明工厂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酿造调味品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工厂 [3] - 公司应用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传统酿造工艺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3] - AI冷冻机组系统动态优化参数提升节能效率,无人驾驶小车、AGV自动导航小车应用提升运输自动化水平 [3]
伟星股份(002003) - 2025年6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1 07:54
接单与发展目标 - 因关税政策不确定和终端消费不振,行业谨慎,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公司短期接单有压力 [1] - 公司曾收购中捷时代,后转让股权聚焦辅料主业,未来仍聚焦主业,希望五至十年成为“全球化、创新型的时尚辅料王国”,但短期审慎 [1] 竞争优势与格局 - 与 YKK 经营和营销不同,公司“产品 + 服务”理念,拉链在品类多样、时尚、创新及配套能力有优势 [2] - 全球服装行业供应链成熟,辅料行业竞争格局稳定,难有新规模化供应商,关税变动利于国际化企业,行业集中度将提升 [3] 销售与客户考量 - 公司产品直营销售,通过分支机构售给全球品牌服装等企业或其指定加工厂 [4] - 辅料占成衣成本比重小,品牌客户除品质外更重视供应商研发、交期和服务等综合能力,价格只是考量因素之一 [4] 越南工业园 - 布局越南工业园顺应客户需求,增加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公司国际化核心落脚点,提升交付和品牌影响力,拓宽客户范围,提高客户粘性和市占率 [5] - 公司国际化加速,海外产能爬坡,越南工业园产能利用率较 2024 年快速提高,订单趋势好,预计 2025 年营收显著提升 [5] 业务格局与趋势 - 公司专注辅料主业,纽扣市场空间受限,标准化程度低,竞争格局分散,公司是全球最大纽扣企业之一 [7] - 拉链应用领域多,市场空间大,公司拉链业务市场份额小,更看好其未来前景 [7] 利润率与政策 - 公司靠营收增长维持盈利能力稳定,遵循合作共赢,合理毛利率可持续 [8] - 公司综合考虑因素制定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回馈股东 [10] 激励计划 - 公司会适时激励骨干团队,目前无相关实质性规划 [11]
康缘药业2024年财报:面对波动 韧性筑底
中国新闻网· 2025-04-16 11:1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98亿元,同比下降19.86% [2] - 归母净利润为3.92亿元,同比下降15.58% [2] - 扣非净利润为3.63亿元,同比下降27.29% [2] - 业绩下滑主要因核心品种热毒宁注射液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销量分别下降30.98%和47.86% [3] 产品结构 - 注射液产品营收13.41亿元,同比下降38.33%,占总营收比重最大 [3] - 口服液产品营收8.75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金振口服液销售额增长8.3% [3] - 凝胶剂产品营收同比增长82.48%,主要受益于筋骨止痛凝胶销售增长 [4] - 金振口服液获评202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品牌榜第二名和"中国连锁药店最具合作价值单品"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6.54亿元,占营收16.79%,持续行业领先 [6]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9.11亿元,研发费用率从12.6%提升至16.79% [6] - 研发团队规模782人,占总员工12.75% [6] -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全链条创新体系 [6] 研发成果 - 中药领域获批新药1个,申报生产6个,获批临床2个 [7] - 化学药领域4个化药4类药获批,2个化药1类创新药完成Ⅱ期临床 [7] - 生物药领域2个生物药1类创新药获批临床 [7] - 建立多个技术平台包括AI+多组学驱动的中药创新药发现平台 [7] 战略布局 - 构建"OTC+基层医疗+电商"立体化网络,拓展院外市场 [4] - 收购中新医药100%股权,补充生物药管线,形成"三药协同"战略 [8] - 获批1个中药新药(温阳解毒颗粒),4个1.1类中药创新药提交上市申请 [8] - 建设现代中药智能工厂,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控 [9] 行业地位 - 研发投入占比远超行业平均水平(6.3%) [6] - 筋骨止痛凝胶被纳入《早期膝骨关节炎诊断及非手术治疗指南》 [4] - 作为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形成行业标杆效应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