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治干预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道指暴涨500点秒变脸!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政治干预央行时代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9-25 22:19
表面的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解析美联储的25个基点 此次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这本是市场早已普遍预期的"例行公事"。然而,剥开平静的 表面,其中的细节却暗藏玄机。 其一,几乎全票通过,却现"一枝独秀"的反对声音。 在委员会的投票环节,绝大多数成员都投下了赞 成票,唯独新晋的特朗普任命委员斯蒂芬·米兰,这位"初来乍到"的成员,一上来便提出异议,认为应 直接降息50个基点。这一看似技术层面的分歧,实则折射出深层的政治博弈。特朗普显然希望美联储采 取更为激进的货币政策,并试图通过人事任命来施加影响。这种以政治力量介入货币政策的做法,虽然 并非史无前例,但特朗普的直接与公开,无疑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 其二,鲍威尔的"太极"艺术,回应耐人寻味。 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抛出的尖锐问题,鲍威尔的 回应显得尤为"艺术"。他一方面强调决策是基于经济数据,另一方面又指出通胀尚未达到目标。言外之 意,美联储并非迫于政治压力,而是纯粹遵循经济规律。然而,这种刻意的强调本身就暴露了问题的本 质——如果真的没有政治压力,为何需要如此卖力地辩解? 潮起潮落,美联储降息背后的暗流涌动 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这种情形:一个原 ...
降息下的美联储:经济“风险管理”难掩政治干预魅影
搜狐财经· 2025-09-22 07:44
9月17日,当美联储降息的钟声敲响,市场看到的不仅是利率数字的变动,更是一道正在裂开的制度体 系。美联储用25个基点的谨慎调整维持着专业理性的表象,但美联储新任理事米兰的仓促入局与美国总 统特朗普的持续施压,已将这次货币政策的调整变成了对央行独立性的压力测试。在数据的合法性与政 治的渗透力之间,美联储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经济理性的支撑 不能否认,美联储此举有其坚实的经济逻辑。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速正呈现温和放缓态势。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塞思•卡彭特预测,受关税政策滞后效应影响,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一季度, 美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疲软。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可能跌至1.25%,远低于2024年的2.8%。就业市场 的冷却尤为刺眼。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其中少数族裔失业率上升已引发决 策层的警觉。这些信号无不预示着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在加大。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政治干预已趋于常态化。随着2026年美国中期大选的临近,特朗普对宽松货币政策 的要求只会变本加厉。鲍威尔已暗示可能不再连任,美联储未来一年将进入权力更替期。这意味着,美 联储的独立性将在最敏感的时间窗口遭遇 ...
鲍威尔降息背后:美联储独立性遭遇最强政治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9-19 04:22
美联储独立性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虽然法律赋予其对货币政策的自主决策权,但其人事任命仍需总统提 名、参议院确认。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为政治影响留下了空间。 但经济学界对降息时机争议不断。部分分析师认为,通胀压力仍在,降息可能为时过早;而支持者则指 出,预防性降息可以避免经济硬着陆。这种专业分歧,恰恰凸显了美联储决策的复杂性。 就在降息决议前夕,特朗普公开呼吁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并力推白宫经济顾问米兰进入美联储。这一 系列动作直指美联储的人事安排核心,引发了关于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广泛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试图影响美联储。早在2018年,他就多次公开批评鲍威尔的加息政 策。如今,随着大选临近,货币政策再次成为政治角力的焦点。鲍威尔反复强调的"独立性",正是对这 种干预的隐晦反击。 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请点个关注! 降息25个基点!这个消息一出,全球金融市场都为之一震。但更值得玩味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记 者会上反复强调的那句话:我们坚定维护美联储独立性。这句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政治博弈? 美联储此次降息决定看似突然,实则信号早已释放。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率已连续多月维持在3% 左右, ...
史诗级利好来袭!发令枪响,A股即将狂暴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9-16 02:37
对A股市场而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具有重要意义。当前A股正处于震荡整固阶段,市场急需外部催化剂打破平衡。历史 经验表明,美联储降息周期往往成为全球资产价格重估的起点,并通过多重渠道影响新兴市场表现。 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美联储即将公布9月货币政策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其将再次开启降息周期,政策利率有可能再降 低25-50BP。 通胀风险下行、衰退风险上行背景下,美联储9月降息已成定局。这将如何影响A股市场?我们将从降息对A股的三重驱动 入手,为大家深入解析可能带来的投资机遇。 一、如何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决议? 通胀的短期扰动不会阻碍美联储政策转向。8月美国CPI同比上涨2.9%,符合预期;环比增长0.4%,略高于预期的0.3%。从 本轮通胀周期看,2022年6月,美国CPI同比触及9.1%的历史高点后步入下行通道。2025年前四个月CPI同比分别为3.0%、 2.8%、2.4%和2.3%,随后在关税政策推动下自低位逐步回升至8月的2.9%。尽管关税对物价带来暂时上行压力,但美联储 已评估其影响属短期且有限,将在数月内消化完毕,不会在未来持续推高通胀。因此,尽管当前通胀存在波动,但整体水 平处于可控区间,预 ...
宏观周报:政治干预下降息周期将如何开启?-20250914
银河证券· 2025-09-14 10:19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CPI同比上涨3.1%,均符合市场预期[3] - 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仅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初请失业金人数激增至26.3万人[3] - 特朗普政府施压美联储要求立即大幅降息,并提名新委员参与利率投票[3] 国内需求端表现 - 9月地铁客运量同比增3.7%但环比降3.2%,国内执行航班数环比降12.6%[1] - 9月首周乘用车零售30.4万辆,同比降10.3%,环比降3.8%[1] - 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下降36.0%,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13.4%[1] 国内生产端活动 - 高炉开工率反弹至83.58%(周环比+3.47pct),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升至73.46%(周环比+5.99pct)[1] - 螺纹钢开工率降至42.62%(周环比-1.26pct),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升至34.9%(周环比+6.8pct)[1] - PTA产量环比增9.87万吨至138.8万吨,开工率升至74.95%(周环比+5.47pct)[1] 物价走势 - 猪肉批发价周环比升0.14%,鸡蛋价格周环比升2.41%,蔬菜价格升0.75%[1] - WTI原油价格周环比降1.87%,布伦特原油降1.22%[1] - 焦煤、焦炭和铁矿石价格周环比分别上涨1.69%、1.41%和2.69%[2] 财政与流动性 - 本周新增特别国债262亿元(发行进度78.5%),新增专项债2061亿元(发行进度76.0%)[3] - 央行净投放3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SHIBOR007收于1.4600%(周环比+3BP)[3] - 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1840%(周环比+7BP),10年期收于1.8670%(周环比+4BP)[3] 海外市场动态 - 欧洲央行连续第二次会议按兵不动,释放降息周期终结信号[3] - 惠誉将法国主权信用评级自AA-下调至A+,因缺乏财政整顿方案[3] - 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55.4%,创5月以来新低[4]
就业数据取代通胀成焦点!美联储降息预期巩固,市场押注年内或降息三次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1:59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美国国债有望延续涨势实现连续第四周上涨。周四公布的失业救济数据巩固了市场对美联储将在下周降息的预期。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微升2个基点至4.04%(周四曾跌至五个月低点),但仍有望连续第四周下跌,创下自2月以来最长连跌周期。对利率更敏感的2年期收益率微 升至3.55%。 由于市场已完全消化下周2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焦点现在转向年内剩余时间的宽松步伐。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大幅降息,但直到昨日交易员仍 持更谨慎态度。目前货币市场定价显示,到年底前再降息两次的概率为80%。 东方汇理首席投资官文森特·莫蒂埃表示:"鉴于就业市场疲软,我们认为美联储将有义务采取行动——无论是否存在政治压力。我们仍预计今年将降息三 次。"该公司正押注短期国债引领收益率曲线趋陡。其他机构更趋谨慎,安联和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表示已利用近期涨势削减部分曲线风险。 本周失业救济数据的重要性盖过了8月通胀数据(2.9%符合经济学家预期)。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预计将维持2.9%的同比增速。 根据调查,就业市场裂痕可能促使美联储从下周开始在未来数月实施一系列降息。受访者预测中值显示年底前将降息两次,但相当大比例(超40%) ...
美国111年历史上首次!特朗普向美联储下刀,美媒说了句大实话
搜狐财经· 2025-09-04 23:37
美国现任总统居然直接对美联储下手了——要知道,美联储一直打着"独立"的招牌,结果这次总统直接把已经过参议院确认、任期明文规定14年的理 事丽莎·库克给免了。这可不是简单调个岗,翻遍美联储111年的历史,这种事还是头一遭。 美媒怎么看?就一句话,特别扎心:"这一天,对央行来说是黑暗的一天,直接动摇了美元的根基。"这话听着像情绪化的感叹,可背后却是全球金融 系统实实在在的"脆响"。 事情得从8月25号说起,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消息,说库克涉嫌"房贷欺诈",直接把她免职了。才过两天,美国国债市场就有了反应,不同期 限的收益率差一下子拉开了——2年期的往下走,30年期的往上冲,差距到了三年来的最高点。这可不是哪个交易员手滑按错了键,而是市场在用价 格"说话":短期看,大家觉得后面可能会因为政治因素搞降息;长期看,通胀风险和制度风险都得算进去。 要知道,美联储理事的任期保护和免职门槛都是写在法律里的,目的就是让货币政策尽量别受选举节奏和政治情绪的影响。要是这道"防火墙"被踩塌 了,后面就不是个案了,整套宏观政策的可信度都会跟着往下掉。 为啥市场对一个人事变动反应这么快?答案其实特简单:钱最怕"没谱"。美债长期收益 ...
尼克松闹剧重现?除了美股,A股也会被牺牲?
搜狐财经· 2025-08-27 12:53
历史相似性分析 -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持续对美联储施加降息压力 情景与50年前尼克松总统干预美联储政策的历史高度相似[3] - 1970年以"通胀斗士"著称的伯恩斯被尼克松任命为美联储主席 但随后被迫在1972年大选前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 最终导致美国通胀失控[3] - 尼克松时期脱离金本位后美元指数持续下跌 虽因政策宽松短期反弹 但最终大幅下滑18%[5] 市场影响数据 - 道琼斯指数在尼克松大选期间上涨逾6% 但随后一年内暴跌19% 两年内跌幅高达44%[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9个月内飙升130个基点 达到7.58%的高位[5] - 当前美元指数年内已下跌近10% 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加剧 长期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上升[13] 机构投资行为特征 - 机构抱团并非选股方式而是操作模式 A股投资者趋向"机构化" 经历从群雄逐鹿到一枝独秀的变化[4] - 2025年二季度创新药概念248家个股中仅66家上涨 177家下跌 表现最好的舒泰神涨幅达700% 而昆药集团下跌近20%[4] - 通过量化大数据系统可识别机构交易行为特征 "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时长反映机构参与交易积极性[10] 量化分析应用 - 舒泰神呈现明显机构抱团迹象 "机构库存"数据持续存在且几乎未消失 相反昆药集团该数据出现数日后即消失[10] - 多数上涨个股在股价表现前已出现机构资金活跃迹象 机构库存数据提前显示资金积极参与[12] - 量化大数据能挖掘具有规模性、高度重复和规律的机构交易行为 帮助识别隐藏的市场规律[8] 政策干预影响 - 政治干预可能导致货币政策过度宽松 推高长期通胀预期 引发对央行独立性的担忧[4] -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重蹈尼克松时期覆辙 短期享受政策松绑利好但长期面临通胀失控、利率飙升风险[13] - 当前美股短期受降息预期提振三大股指上扬 但历史经验表明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结果往往出人意料[3][13]
纽约金价26日刷新两周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8-27 00:52
黄金期货价格表现 - 2025年12月黄金期货价格上涨32.5美元至每盎司3443.2美元 涨幅0.95% [1] - 盘中价格触及3443.3美元 创8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 [1] - 12月白银期货价格上涨16美分至每盎司39.210美元 涨幅0.41% [1]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市场对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担忧 [1] - 该举动被视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严重挑战 刺激避险需求上升 [1] - 金价逆转亚洲时段跌势 震荡上扬至两周新高 [1] 政策与数据影响 - 印度可能取消养老金投资黄金ETF限制 预计刺激黄金投资需求 [1]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录得-2.8% 略好于预期的-4% [1] - 政治干预央行独立性及政府直接投资私营企业可能对经济体系造成冲击 [1]
【环球财经】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提振避险需求 纽约金价26日刷新两周新高
新华财经· 2025-08-27 00:40
黄金价格表现 - 纽约商品交易所2025年12月黄金期货26日上涨32.5美元至每盎司3443.2美元,涨幅0.95% [1] - 盘中金价触及3443.3美元,创8月12日以来最高水平 [1] - 12月白银期货上涨16美分至每盎司39.21美元,涨幅0.41% [1] 市场驱动因素 - 美国总统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引发市场对政治干预货币政策的担忧 [1] - 该举动导致市场动荡并提振避险需求,推动金价逆转亚洲时段跌势并震荡上扬 [1] - 印度可能取消养老金投资黄金ETF限制,预计将刺激黄金投资需求 [1] 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月率录得-2.8%,略好于市场预期的-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