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授权IP
icon
搜索文档
【IPO前哨】背靠名创优品的TOP TOY闯关港股:IP之困与毛利率之殇
搜狐财经· 2025-09-29 08:16
名创优品(09896.HK)的创始人叶国富或将再收获一宗IPO。 9月26日,名创优品在港交所发布公告表示,拟分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名创优品认为,建议分拆可更准确反映TOP TOY集团自 身价值,将使TOP TOY业务更能吸引看好潮玩产业高增长机遇的投资群体等。 公告当日,TOP TOY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摩根大通、瑞银、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潮玩品牌企业上市潮在港股市场持续上演,潮玩巨头泡泡玛特(09992.HK)以及拼搭角色类玩具厂商布鲁可(00325.HK)已相继登陆港股市场,并受到资本市场 青睐。年初以来,这两只股的股价涨幅分别达约196%及45%。此外,集换式卡牌厂商卡游和IP玩具厂商52TOYS在今年也相继冲刺港交所。 本文的主角TOP TOY,因脱胎于名创优品,其发展底色也备受市场关注。 含着金钥匙出身的潮玩新兵 TOP TOY在2020年由名创优品孵化而来,目前,名创优品占TOP TOY已发行股本总额的约86.9%,为后者控股股东。 虽同样是潮玩品牌,但TOP TOY的产品重心与泡泡玛特有较大差异,泡泡玛特以盲盒系列为主,深度孵化出了头部IP(如LA ...
海外暴涨899%、首次扭亏为盈 布鲁可股价为何“跳水”?
新浪证券· 2025-08-27 09:41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增长超过200% [1]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提高439.6% [1] - 预计全年营收规模将轻松突破300亿元 [1] - 股价创历史新高至316港元/股,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1] TOP TOY融资与上市进展 - 获得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达100亿港元 [1] - 2025年1-6月细分业务营收约7.42亿元,同比增长73.0% [1] - 线下门店共计293家 [1] - 已聘请摩根大通与瑞银筹备赴港上市,预计融资3亿美元 [1] 布鲁可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3.38亿元,同比增长27.9% [2] - 海外销售额激增898.6%至1.11亿元 [2] - 经调整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9.6% [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2.97亿元,实现由亏转盈 [2] 布鲁可股价表现 - 业绩公布后首日股价重挫17.7%,收盘跌幅达13.5% [2] - 单日换手率约4.0%,成交额突破10亿港元 [2] - 近两个月累计跌幅约32.6%,市值较6月初高点蒸发44.9%至265.45亿港元 [2] 布鲁可产品结构 - 拼搭角色类玩具销售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29.5%,占总营收99.0% [3] - 销量增长96.8%至1.11亿件,但增速较2023H1-2024H1的411.0%大幅放缓 [3] - 9.9元平价产品销量4860万件,占拼搭角色类总销量43.9% [3] - 正常价格带产品销量仅增长10.5% [3] 布鲁可业务细分表现 - 积木玩具收入同比减少45.5%至1251.20万元,较2023年上半年锐减78.5% [3] - 积木玩具销量仅10万件,同比下降42.9% [3] - 国内市场收入增速首次降至双位数,海外市场收入合计占比不足8% [7] 布鲁可成本与利润率 - 销售成本增幅40.2%,超过营收增速 [7] - 模具折旧费用激增208.1% [7] - 综合毛利率下降4.5个百分点至48.4% [7] - 销售及经销开支增长46.4%,研发开支增长69.5% [7] - 净利率录得22.2% [7] 布鲁可IP依赖问题 - 授权IP新SKU收入合计占比53.1% [8] - 奥特曼IP在2023H1-2024H1分别贡献收入2.04亿元和6.01亿元,占当期营收65.8%和57.5% [8] - 签署13个新IP,募资额约5%用于扩充授权IP矩阵 [8] 布鲁可股权结构变化 - 首发解禁涉及控股股东1.10亿股(占45.14%)及机构投资者7085万股(占28.88%) [9] - 解禁后股东存仓市值约22.64亿港元,占总股本6.40% [9] - 7月10日至发稿日股价累计跌幅达26.9% [9] - 源码资本持股比例降至4.91%,不再需要公开披露权益变动 [10] 行业竞争格局 - 52TOYS和卡游已递表港交所 [1] - 多家品牌生产销售同类授权拼搭玩具,市场竞争激烈 [8]
没有LABUBU的52TOYS,距离泡泡玛特还有多远?
虎嗅· 2025-06-10 23:58
行业概况 - 潮玩行业热度持续攀升,泡泡玛特市值接近3500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炙手可热的公司 [1] - 52TOYS作为行业"种子选手"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获得万达电影旗下子公司等机构的新一轮融资 [2] - 按2024年中国GMV计算,52TOYS母公司乐自天成跻身中国IP玩具公司前三,但市场份额仅1.2%,远低于泡泡玛特的11.5%和布鲁可的5.7% [3] 公司对比:52TOYS vs 泡泡玛特 - 泡泡玛特成功核心在于MOLLY、LABUBU等爆款自有IP,形成品牌溢价和二级市场火爆现象 [4] - 52TOYS采用"自有IP+授权IP"双轮驱动模式,但2024年授权业务营收占比高达64.5%,自有IP仅占24.5% [4] - 泡泡玛特2024年毛利率达66.8%,52TOYS同期毛利率为39.9%,盈利能力差距显著 [13]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38亿元,是52TOYS6.3亿元营收的20倍 [12] 52TOYS业务模式分析 - 自有IP缺乏爆款,最畅销的蜡笔小新IP为授权产品,累计GMV超6亿元,而自有IP猛兽匣系列表现平平 [4] - 授权IP依赖度高,迪士尼公主、草莓熊等核心授权IP将在2025年到期,存在续签风险 [5] - 2024年IP授权成本达4575.5万元,占总营收7.3%,远高于泡泡玛特的2.7% [6] - 产品品类分散,涵盖静态玩偶、变形机甲等,导致销售和采购成本占比高达72.6% [15] 渠道布局 - 52TOYS直营门店仅8家,远低于泡泡玛特401家门店和2300台机器人商店的规模 [9] - 销售以经销商为主(占比超60%),覆盖KKV、酷乐潮玩等渠道,2024年经销商数量增至426名 [10] - 创始人陈威定位为"收藏玩具"而非潮玩,与泡泡玛特差异化发展 [8] 海外拓展 - 52TOYS 2024年海外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超100% [15] - 泡泡玛特在港澳台及海外门店达130家,LABUBU在泰国和北美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15] - TOPTOY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突破50%,加剧海外市场竞争 [15] 行业趋势 - 行业壁垒日益清晰,需同时具备自有爆款IP、高复购黏性和直面用户的渠道体系 [17] - 泡泡玛特模式难以复制,其成功建立在爆款IP、直营渠道和高毛利的商业闭环上 [18]
新家办前线 | 泡泡玛特最大对手赴港IPO:万达腾讯突击入股
搜狐财经· 2025-06-06 07:10
公司概况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TOYS)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估值42.73亿元 [1] -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IP玩具公司,2024年GMV达6.3亿元 [1] - 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为46岁陈威,曾在北京鼓楼开设玩具专卖店 [1][2]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陈威1999年在北京鼓楼东大街开设游戏机店,因收藏玩具受欢迎而萌生创业想法 [2] - 陈威早年代理日本万代《圣斗士星矢》、《海贼王》等IP,后与黄今联手创立52TOYS,目标打造"中国版万代" [3] - 公司2015年成立,秉持"IP中枢"战略,开发多品类IP玩具 [3] 产品与IP布局 - 公司推出盲盒、变形机甲、可动人偶等六大产品线,孵化原创变形机甲IP"猛兽匣"(BEASTBOX) [3] - 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35个自有IP和80个授权IP,SKU数量达2800个,年均上新超500款 [3] - 合作国际IP包括迪士尼、蜡笔小新、华纳兄弟、哆啦A梦、三丽鷗等 [9] 融资与股权结构 - 公司自2018年共完成5轮融资,最新C+轮融资由万达电影与儒意控股投资1.44亿元 [5] - 融资后公司估值42.73亿元,较四年前C轮融资估值42.5亿元仅微增0.23% [6] - 陈威持股19.03%,黄今持股9.69%,柏洁持股8.09%,三人合计控制37.06%股权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63亿、4.82亿、6.30亿元 [10][11] - 同期净亏损170.8万、7193.4万、1.2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675.4万、1910.3万、3201.3万元 [12] - 2024年毛利率39.9%,远低于泡泡玛特的66.8% [12] 收入结构与挑战 - 2024年授权IP产品收入占比64.5%,自有IP贡献仅24.5% [12] - 蜡笔小新单IP创造GMV超6亿元,占近六成营收,原创IP"猛兽匣"三年累计GMV仅1.9亿元 [12] - IP授权成本占营收7.26%,高于泡泡玛特的3.89% [12] 渠道变革 - 直营门店从2022年19家锐减至2025年初仅剩5家,收缩幅度超七成 [12] - 经销商渠道占比攀升至66.8%,2024年经销商数量达426家 [12] 海外市场 - 2022-2024年海外营收复合年增长率(CAGR)突破100% [13] - 业务覆盖东南亚、日本、韩国及北美等市场,海外毛利率优于国内 [13] - 公司计划将募资重点投入海内外直营渠道拓展,包括海外自营品牌门店建设 [1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潮玩军团三级梯队成型:泡泡玛特市值3000亿港元,布鲁可上市首日暴涨85%,52TOYS位列第三 [16] - 泡泡玛特2025年一季度海外营收暴涨,亚太区增345%-350%,美洲区增895%-900%,欧洲区增600%-605% [1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IP孵化、供应链响应、全球分销的系统化能力 [18]
年营收超6亿,北京潮玩公司 52TOYS 赴港 IPO
经济观察网· 2025-05-29 08:25
公司概况 - 北京乐自天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计划通过港股主板上市募资1亿至2亿美元 联席保荐人为花旗集团和华泰国际 [2] - 若上市成功 将成为继泡泡玛特、布鲁可之后第三家登陆港股的本土IP玩具公司 [2] - 公司成立于2015年 业务覆盖IP玩具研发、生产与销售 旗下拥有35个自有IP 并与80个国际IP达成合作 [2] - 2024年公司营收达6.3亿元 同比增长30.7% 其中授权IP收入占比64.5%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 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70.8万元、7193.4万元和1.22亿元 主要因销售费用和行政开支增加 [3]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会计准则)转正至3201.3万元 [3] - 2024年毛利率为39.9% 远低于泡泡玛特的66.8% [3] - IP授权成本占营收比例高达7.26%(泡泡玛特仅3.89%) [3] IP布局 - 核心IP"蜡笔小新"2024年创造GMV超3.8亿元 贡献近六成营收 [2] - 授权IP"草莓熊"累计GMV达2.7亿元 [2] - 自有IP销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8.5%降至2024年的24.5% [3] - 主力自有IP"猛兽匣"三年累计GMV超1.9亿元 平均年销售额仅6300万元 [3] - 至少有12份版权协议将在近两年内到期 包括迪士尼、20世纪工作室和《流浪地球》的合作关系将于年内结束 [3] - 蜡笔小新在中国内地的版权将在2027年届满 [3] 行业竞争 - 中国IP玩具2024年GMV市场规模为756亿元 预计2029年增长至1675亿元 [4]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2.08万家 2024年注册9115家 同比增长30.27% [4] - 按GMV计算 52TOYS在中国IP玩具公司排名第三 市场占比1.2% 泡泡玛特、布鲁可分别为11.5%、5.7% [4] - 2024年泡泡玛特、布鲁可、52TOYS的GMV分别为87.2亿元、43.0亿元、9.30亿元 [4] 估值与战略 - 公司以42.73亿元估值冲刺港股 递表前夕完成C+轮融资 万达电影与儒意控股以1.44亿元收购老股及认购新股 [5] - 按40亿元估值测算的133倍市盈率(2024年净利润0.3亿元) 显著高于泡泡玛特的97倍市盈率 [5] - 与万达电影、中国儒意达成战略合作 产品可进入万达旗下711家影院渠道销售 万达影视IP资源可能优先授权给52TOYS开发衍生品 [5]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近千亿元 呈现"强者恒强"特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