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

搜索文档
江苏新增11名大国工匠
新华日报· 2025-09-28 21:32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6名大国工匠、682名省级工匠。今年我省新晋的11名大国工匠,来自装备制造、 交通运输、冶炼、电力、纺织等不同行业,都是所在领域的顶尖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国网江苏省电力 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何光华,常州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乔森创新工 作室负责人乔森,江苏大明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明精工部长助理杜华军,黑牡丹(600510)(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邓建军,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与新能源研发中心电装设计室主任 黄剑,上汽集团(600104)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制造中心装备动力部机电维修工雍宁,苏州宝联重 工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雷雨田,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金属材料技术研发 中心铸造工张剑云,中国印钞造币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造币有限公司集团公司首席专家马立项,徐工集团 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调试工刘文生,江苏鑫亿鼎石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大春。 多年坚守一线岗位,大国工匠们以精湛技艺突破技术壁垒、以坚守创新赋能产业升级,为江苏高质量发 展注入强劲动力。 本报讯(记者倪敏)记者9月28日从省总工会获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 ...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何光华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
扬子晚报网· 2025-09-28 02:57
何光华从事电力电缆施工及检修工作20余年,始终扎根生产一线钻研电缆领域创新。她主研的《高落差 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推广至铁路、通信等行 业。2023年,何光华团队创新成果荣获"高压电缆自动化无损施工检测成套装备"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 奖。 在地下纵横交错的"城市动脉"中,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细腻与坚韧,带领团队主持和参与科技攻关项 目7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9项,授权国家专利89项,多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创效50亿 元。 在江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她首创的"4+1"工作模式成功解决千米级高山输电等技术难题,为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提供关键电力支撑。其带领的团队技师占比超80%,培养省部级技能专家8名,累计开展线 上线下(300959)技能培训超40万人次。由她领衔的"何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独创"青出于'缆'"培训模 式,攻克电缆隧道无人机巡检技术,建立国内首个涵盖13大类40小类缺陷的样本库,使巡检效率提升 60%。据悉,工作室25名核心成员中21人来自生产一线,7人获省级以上技能称号。 从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到培育工匠梯队,多项国家级荣誉见证了她从" ...
一门三工匠,“进”“新”“敏”笃行!
中国能源报· 2025-09-24 09:17
9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重庆举 行。国网山东电力王进、冯新岩、李敏三位"大国工匠"受邀参加。 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认定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的通知》,国网山东电力一线职工李敏赫然在列。早在2018年首届"大国工 匠"年度人物发布会上,同为国网山东电力的王进就摘下"大国工匠"桂冠;随后,冯新岩在2022年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从"进"无止境,到"新"生不息,再到"敏"行不怠,"一门三工匠"成为山东电力人才培育的金字招牌。 三位"大国工匠"专业同属特高压运检领域,这并非偶然。在特高压这一"中国名片"的建设版图里,山东以"五交四直一环网"的规模,成 为国内特高压建设运营的主战场,正是"技术富集"造就了"人才密集"。 这份"一门三工匠"与"大电网"的双重荣光,是特高压建设运营与"大国工匠"成长深度绑定、相辅相成的生动注脚:特高压的"硬核"技术 需求孕育工匠,工匠的"极致"匠心托举特高压发展,二者在山东电力的发展蓝图中,实现了"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 特高压:大国工匠成长的"淬火熔炉" 特高压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 ...
一门三工匠,何以辈出?国网山东电力给出答案
齐鲁晚报· 2025-09-24 03:3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文慧 通讯员 王斌 张进 王黎 9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 坛在重庆举行。国网山东电力王进、冯新岩、李敏三位"大国工匠"受邀参加。 国网山东电力在"大国工匠"培养上实现突破,三位杰出技能人才先后获此殊荣。日前,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认定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的通知》,国网山东电力一线职工李敏在列。早在2018年首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会上,同为 国网山东电力的王进就摘下"大国工匠"桂冠;随后,冯新岩在2022年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从王进的"进"无止境,到冯新岩的"新"生不息,再到李敏的"敏"行不怠,"一门三工匠"成为山东电力人才培养的生动缩 影。 三位"大国工匠"专业同属特高压运检领域,在特高压这一"中国名片"的建设版图里,山东以"五交四直一环网"的规模,成 为国内特高压建设运营的主战场。特高压的高技术需求孕育工匠,工匠的极致匠心托举特高压发展,正是"技术富集"造 就了"人才密集"。 特高压:大国工匠成长的"淬火熔炉" 特高压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大国重器",背后是"毫 ...
航天科技集团7人获评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新浪财经· 2025-09-18 21:08
公司人才荣誉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7名员工入选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 位列全国200名认定人员之中 [1] - 入选人员包括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班组长刘芳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车工李晓宝 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乐凯医疗研发部首席技师张宏伟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四事业部代表 [1] 行业人才发展 - 中华全国总工会认定200名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 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创造和建功立业 [1] - 大国工匠需弘扬劳模精神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职工 [1]
带着课题上清华
经济日报· 2025-06-21 22:26
行业技术升级 - 采用磁控感应、电阻应变、感应电容等低成本技术结合"简易硬件+智能算法"模式,实现对抽油机盘根漏液、螺栓松动、液位降低等故障的精准监测,单套成本仅需百元但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1] - 该技术既解决油田安全生产的实际痛点,又为传统油田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 [1] - 培训营学员聚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12个行业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3] 人才培养计划 - 2024年10月发布的政策提出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目标到2035年培养2000名大国工匠、10000名省级工匠、50000名市级工匠 [2] - 首期"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吸纳220名培育对象,其中54%来自制造业一线,6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40%为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80%以上从事省部级科研项目攻关 [2] - 培训采用"理论导师+技能导师"双导师制,邀请清华大学教师、两院院士和大国工匠联合指导 [2] 创新实践案例 - 学员邓晶通过优化阀组设计和燃料气管道,仅花费4万元解决预热炉烟气硫化物超标问题,相比原方案大幅降低成本 [3] - 学员刘可夫研制出低成本抽油机远程监测装置,取得15项国家专利 [1] - 工匠们在实践中展现出精益求精的精神,为0.01毫米的误差反复验证实验数据 [3] 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中国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4] - 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相比,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 [4] - 培训营强调"一人强变成一片强"的理念,学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技术培训教材,开展多场技术培训 [4]
记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建工无损检测工程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袁玉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20 06:58
行业技术发展 - 无损检测公司焊工袁玉掌握11项特种设备作业证,涵盖镍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焊接,成为国内少数可从事化工、军工、航天等高难度焊接的青年技工[2] - 袁玉参与焊接工艺评定500余项、焊接接口4635道,一次性合格率达99.8%[2] - 研发"Incoloy800H铁镍合金管道焊接施工技术及局部充氩装置"获重庆市市级工法,应用于光伏组件等项目,实现降本增效403万元[4] - 参与重庆大学高强钢、耐磨钢焊条研发及焊接工艺研究,技术可拓展至汽车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4] 企业创新与人才建设 - 重庆安装集团子公司无损检测公司通过袁玉累计培训焊工4807名,受训学员实作考试通过率达99%[7] - 企业安排全国劳模创新示范工作室专家指导袁玉,强化技术传承与人才梯队建设[8] - 袁玉提案推动焊接智能化发展,认为机器人焊接可解决高技能焊工短缺、人工成本高问题,提升效率与质量稳定性[6] 重大项目应用 - 袁玉主导中盐榆林盐罐项目,攻克直径12米、高25.5米双相不锈钢覆层焊接难题[3] - 技术成果应用于新疆大全新能源15GW光伏组件配套项目,实现规模化降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