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药物

搜索文档
玛仕度肽再获糖尿病适应症,挑战GLP-1“双巨头”市场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3:52
核心观点 - 玛仕度肽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 同时覆盖减重和2型糖尿病两大适应症 标志着国产多靶点GLP-1药物进入商业化兑现期 [1][2][5] - 药物通过双靶点机制实现血糖控制与多重代谢指标改善 符合国际"综合代谢管理"趋势 临床数据显示体重平均下降21% 肝脏脂肪含量下降超80% 腰围减少约11厘米 [3][4][5] - 糖尿病适应症将目标患者池从数千万减重人群扩展至1.48亿中国糖尿病患者 商业潜力显著 参考海外同类药物替尔泊肽糖尿病适应症峰值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 [5][6] - 国内GLP-1市场竞争加剧 现有竞品包括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和利拉鲁肽 玛仕度肽凭借定价优势(四支装价格1500-2900元)和差异化机制抢占市场份额 [7][8] - 券商预测玛仕度肽2025-2026年销售额分别为6亿元和18亿元 信达生物2025-2026年营收预计达119亿元/152亿元 [7] 药物研发与临床进展 - 基于两项中国Ⅲ期临床研究(DREAMS-1和DREAMS-2)覆盖单药治疗和联合口服降糖药患者群体 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优于度拉糖肽1.5mg [3] - 除已完成的3项研究外 另有4项Ⅲ期研究进行中 涵盖中重度肥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人群 并与司美格鲁肽开展头对头对比 [4] - 同步推进青少年肥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心力衰竭等新临床探索 以及更高剂量与替尔泊肽的对比研究 [4] 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 全球GLP-1市场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 2024年司美格鲁肽减重产品Wegovy销售额606亿元 替尔泊肽减重产品Zepbound收入353.3亿元 [7] - 国内至少27款在研药物进入II期以上临床 14款进入III期以上阶段 玛仕度肽面临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及华东医药利拉鲁肽的竞争 [7]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月费用约1396-2706元 礼来替尔泊肽月费用约1760-2480元 玛仕度肽价格具备竞争优势 [8] - 到2029年预计16种新GLP-1减重药物上市 诺和诺德与礼来到2031年仍将保留近70%市场份额 [8][10] 商业化策略与前景 - 短期需加速糖尿病适应症医保谈判 通过合理定价提升渗透率 同时关注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注册进度 [9] - 长期需通过原料药优化和生产工艺改进降低成本 探索"按疗效付费"和商保合作等支付模式适配不同患者需求 [10] - 减重与糖尿病适应症"联合推广"策略可放大协同效应 形成双适应症协同放量增长曲线 [6][9]
玛仕度肽再获糖尿病适应症 挑战GLP-1“双巨头”市场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3:48
玛仕度肽适应症获批 - 玛仕度肽注射液于9月19日获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 成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2] - 该药物今年6月已获批减重适应症 商品名为信尔美® 实现减重和控糖两大代谢领域全覆盖[2][5] - 基于两项中国Ⅲ期临床研究(DREAMS-1和DREAMS-2) 覆盖单药治疗和口服药物控制不佳患者群体[4] 临床疗效数据 - 减重临床显示患者体重平均下降21% 肝脏脂肪含量下降超80% 腰围减少11厘米 颈围减少3厘米[6] - 同时改善血糖 血压 血脂 血尿酸和转氨酶等多项代谢指标 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6] - 在血糖控制和体重管理方面优于安慰剂或度拉糖肽1.5mg 并改善心血管 肝脏及肾脏代谢指标[4] 商业化前景 - 糖尿病适应症直接覆盖中国1.48亿患者 减重适应症面向数千万BMI≥28或≥24合并代谢异常人群[7] - 参考礼来替尔泊肽糖尿病适应症峰值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美元 玛仕度肽有望形成双适应症协同放量[8] - 海通国际预测2025-2026年销售额分别为6亿元和18亿元 国金证券上调信达生物2025年营收至119亿元[9]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GLP-1市场由诺和诺德和礼来主导 2024年司美格鲁肽Wegovy销售额606亿元 替尔泊肽Zepbound收入353.3亿元[9] - 国内有27款在研药物进入II期以上临床 14款进入III期以上 竞品包括司美格鲁肽 替尔泊肽和利拉鲁肽[9] - 玛仕度肽定价具优势:2mg四支装1500-1600元 4mg装2100元 6mg装2900元 低于司美格鲁肽月费用1396-2706元[10] 研发进展与战略方向 - 除已完成3项研究外 另有4项Ⅲ期临床进行中 涵盖中重度肥胖 MAFLD OSA等人群[6] - 推进青少年肥胖 MASH HFpEF等新临床探索 并开展与司美格鲁肽头对头对比研究[6] - 短期需加速医保谈判和海外注册 长期需通过生产工艺改进降低成本并探索创新支付模式[11] 行业发展趋势 - 糖尿病治疗理念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综合管理 ADA与EASD将减重5%-15%列为2型糖尿病治疗目标[4] - GLP-1市场从单纯减重向多元化发展 预计到2029年有16种新GLP-1减重药物上市[10][12] - 诺和诺德和礼来到2031年预计保留近70%市场份额 行业竞争核心围绕疗效分层 精准医疗和成本可控[3][12]
行业深度报告:MNC加速布局减重降糖千亿美金赛道,开启BD黄金窗口期
开源证券· 2025-06-19 15: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以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为代表的 GLP - 1RA 类药物改变糖尿病与肥胖症治疗范式,预计 2031 年全球销售规模超 1500 亿美元,减重市场 2025 年后快速成长,国内企业相关管线迎来出海机遇 [6][23] - 患者依从性提升与高质量减重是下一代减重降糖药物开发方向,中国企业在多领域管线布局全球领先,优质管线出海潜力大 [9][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MNC 加速布局减重降糖千亿美金赛道,开启 BD 黄金窗口期 - GLP - 1RA 类药物快速放量,2024 年司美格鲁肽全球销售额约 292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38%;替尔泊肽约 165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208%,预计 2031 年全球销售规模超 1500 亿美元,诺和诺德与礼来形成双巨头垄断格局 [6][16][23] - MNC 加速布局,罗氏、默沙东等近年 BD 交易频发,方向向多靶、口服及组合疗法拓展,诺和诺德与礼来布局完善,部分 MNC 有 License - in 可能性 [25][28] 口服与超长效产品布局为提升患者依从性提供新的方案 - 口服药物通过小分子与多肽双技术路径探索,礼来的 Orforglipron 进度较快,国内恒瑞医药等企业产品全球进度领先,有出海潜力 [7][30] - 超长效药物能大幅延长给药间隔,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已实现每周给药,安进的 MariTide 等在研超长效减肥药进度较快,国内众生药业等企业有管线布局 [7][34] 多靶药物开发与特殊靶点组合疗法有望实现高质量减重 - 多靶点药物通过协同激活或抑制多个代谢相关受体,突破单一靶点瓶颈,热门靶点有 GIPR、GCGR 与 AMYR 等,国内众生药业等企业有布局 [8][39] - 特殊靶点组合疗法以 ActRII、MSTN/GDF - 8 等为热门靶点,有望实现“减脂增肌 + 代谢修复” [8][45] 投资建议 - 国内 pharma 企业持续布局减重降糖赛道,多款产品进入临床研发阶段,部分早期临床数据优异 [50] - 推荐标的有信达生物、华东医药等;受益标的有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 [9][55]
减重药的这个生意能玩多久?
虎嗅· 2025-05-26 09:26
减重药物市场发展趋势 - 多靶点药物成为行业竞争焦点,已从单靶点竞争转向系统性干预逻辑的延伸,涉及动力学和构象演化的精准预测能力 [1] - 三靶点药物研发高度依赖AI技术参与结构预测和构象筛选,诺和诺德、礼来等已与AI制药公司展开合作 [1] - 多靶点药物面临毒性波动、构象不稳定、免疫原性提升等系统性副作用挑战,临床验证阶段仍需接受真实世界检验 [1] 技术路径与市场分层 - 减重药物技术路径分化为口服药、长效注射和极致性价比三条互斥方向,对应不同消费人群需求 [2] - 口服药侧重依从性和便利性,长效注射针对慢性病患者,性价比产品面向自费或非医保市场 [2] - 国产仿制药围绕司美格鲁肽改良设计,初代产品如利拉鲁肽占据低价市场,多靶点药物将延续这种分层但起点更高 [2] 企业竞争策略 - 玛仕度肽作为双靶点产品选择性价比路径切入市场,避开替尔泊肽的高端市场 [2] - 恒瑞医药专注双靶点口服化路径改善患者体验,翰森制药采用FC融合蛋白技术降低免疫原性与成本 [3] - 企业竞争核心在于通过可靠性、安全性占领空白人群市场,而非单纯技术先进性 [4] 三靶点药物竞争格局 - 三靶点药物竞争具有首发定锚效应,先发企业将掌握定价权和专利高地 [5] - 三靶点后竞争仍需回归长效、口服、性价比三条主线,四靶点药物当前受限于技术和临床风险 [5] - AI在三靶点药物设计中角色从主导变为支持,企业需具备数据闭环和临床协同能力 [6][7] 行业未来方向 - 三靶点药物是GLP-1类药物下一主战场,要求企业对疾病网络、多维构象变化和商业化节奏有全面把控 [7][8] - 行业进入门槛提高,只有完成技术到商业闭环的企业才能获得定锚权,其余企业只能在空白市场寻找机会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