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跨界

搜索文档
服装界惊现倒闭潮,百亿巨头海澜之家被通赴港上市,能否自救成功
搜狐财经· 2025-09-19 15: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超六成服饰企业营收或净利润下滑 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1] - 头部企业保持增长 安踏以385.4亿元营收领先 李宁和海澜之家紧随其后 [5] - 营收规模20亿元以下企业承受巨大压力 大部分出现营收下滑 [7] 细分赛道分化 - 男装赛道表现不佳 多家知名品牌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7] - 女装企业多数营收下滑 [7] - 运动户外赛道逆势增长 但存在明显二八效应 头部品牌占据绝大部分优势 [7][8]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线下实体店面临倒闭危机 Forever 21将关闭至少200家门店 H&M旗下Monki关闭所有全球门店 ZARA国内门店仅剩约70家 [3] - 品牌跨界现象加剧 各品牌向热门赛道进军使竞争格局复杂化 [8] - 市场需求端收缩 增长动力减弱 服装行业高增长时代已结束 [5] 海澜之家战略举措 - 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旨在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和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1][5] - 海外市场已开设111家门店 海外地区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 同比增长27.42% [5] - 2025年下半年将推进中亚、中东、非洲市场布局 并计划在悉尼开设澳大利亚首店 [5] - 采取全直营模式拓展海外渠道 针对东南亚市场增加专供款 陈列销售占比达20%-30% [11] 业务多元化布局 - 获得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中国区业务独家授权 [11] - 出资2.48亿元持有斯搏兹品牌管理公司51%股权 主营阿迪达斯等国际运动品牌授权代理业务 [11] - 与阿迪达斯合作推出FCC概念店 切入运动市场 [11] - 与京东合作打造"京东奥莱"新业态 已开设12家线下折扣店及线上专属平台 [11]
白牌围攻、赛道跨界,中国服饰行业迎来最卷时代
36氪· 2025-09-18 04:37
海澜之家赴港上市计划 - 海澜之家正式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旨在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 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 打造多元化资本运作平台 增强资本实力 [1] 2025年上半年服饰行业业绩表现 - 海澜之家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66亿元 同比增长1.73% 归母净利润15.80亿元 同比下降3.42% 扣非归母净利润15.66亿元 同比增长3.83% [3] - 48家服饰上市公司中 31家营收同比下滑 31家净利同比下滑 [3]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 百亿以上规模企业仅3家:安踏体育营收385.4亿元(+14.3%) 李宁营收148.2亿元(+3.3%) 海澜之家营收115.7亿元(+1.73%) [4][5] - 20-100亿规模企业9家 其中雅戈尔营收下滑10.5% 赢家时尚营收下滑6.12% 太平鸟营收下滑7.86% 朗姿股份营收下滑4.3% 报喜鸟营收下滑3.58% [4][5] - 20亿以下规模企业36家(占比75%) 其中26家营收下滑 美邦服饰营收下滑45.23% 哈森股份营收增长67.03% [5] - 安踏体育净利70.31亿元(-8.94%) 李宁净利17.37亿元(-10.99%) 比音勒芬净利4.14亿元(-13.56%) 九牧王净利增幅248.54% [4][6] - 男装赛道表现不佳 雅戈尔 报喜鸟 七匹狼 红豆股份 步森股份均营收净利双降 乔治白增收不增利 [7] - 女装赛道竞争激烈 10家女装企业中太平鸟 锦泓集团 地素时尚 戎美股份营收净利双降 [7] - 运动户外赛道成为增长点 安踏 李宁 特步国际营收居前五 但二八效应明显 探路者营收下滑7.82% 净利下滑76.5% 牧高笛营收下滑27.45% 净利下滑40.35% [4][7]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1-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7426亿元 同比增长3.1% 但6月单月增速仅1.9% [8] - 单店模型恶化导致关店潮 2024年美邦服饰单店营收下滑70.84% 关店比率47.44% 森马关店1104家 太平鸟 嘉曼服饰 安奈儿关店率超20% [9] - 童装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森马儿童服饰2024年营收102.68亿元(占比70%) 2025年上半年营收43.13亿元(+5.97%) [10] - 安踏儿童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 李宁Young2025年上半年线下零售流水增长超10% [12] - 传统童装品牌掉队 安奈儿2025年上半年营收2.63亿元(-23.47%) 亏损0.29亿元 嘉曼服饰营收4.97亿元(+3.51%) 净利0.64亿元(-30.65%) [12] - 运动户外赛道竞争加剧 雅戈尔收购BONPOINT并合资HELLY HANSEN 该品牌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27% [12] - 海澜之家拓展多品牌战略 2024年其他品牌营收26.68亿元(+32.38%) 2025年上半年其他品牌收入15亿元(+65.57%) [13] - 白牌服饰崛起冲击市场 SHEIN平台连衣裙价格不足传统品牌1/3 阿里 抖音 拼多多等平台提供政策扶持 [14] 企业战略与突围方向 - 安踏聚焦运动服饰消费四化趋势(圈层化 场景细分化 功能专业化 表达个性化) 通过多品牌布局覆盖全场景人群 [15] - 安踏向上游产业链延伸 2024年成立行业首个创新联合体 整合60所高校 10所科学院及3000家供应商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近10亿元(+8%) 过去10年累计投入超200亿元 [17] - 李宁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7% 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超38亿元 [17] - 比音勒芬聚焦高尔夫服饰赛道 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占比3.92% T恤品类连续7年市占率第一 高尔夫服饰连续8年市占率第一 [18] - 渠道端变革加速 森马2025年上半年总门店减少89家 安踏关闭低效门店并整合为大店模式 上半年主品牌门店净减少10家 [18][19] - 电商成为增长引擎 安踏集团2025年上半年电商收入占比34.8%(同比+1个百分点) 绝对金额同比增长17.6% [19] - 京东加码服饰品类 2024年追加10亿投入 2025年目标打造100个过亿单品 2024年破亿时尚品牌数量双位数增长 2025年618超600个鞋服品牌成交额增长超100% [20]
“瓜子大王”半年净利暴跌7成多,网友对新品吐槽多于点赞
扬子晚报网· 2025-08-24 06:5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 [4] - 归母净利润886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3.68% [4] - 扣非净利润4309万元同比下降84.77% [4] - 毛利率从28.41%降至20.31%净利率从11.62%降至3.24%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4亿元同比减少76.12% [4] 股价与市值 - 当前市值118.22亿元 [3][4] - 股价自2020年9月以来连续5年下跌不及巅峰期三分之一 [4] - 市净率2.31换手率1.58% [3] 成本压力 - 葵花籽因阴雨天气导致霉变率提升符合质量标准原料减少 [5] - 巴旦木受供需关系影响腰果受行业周期及天气影响采购价上涨 [5] - 原料成本上升及新品研发投入对利润产生显著影响 [4] 产品策略 - 推出酸菜鱼味茉莉碧螺春味等小众口味瓜子 [9] - 与君相逢IP联名推出138元礼盒包含山野菌菇等特殊口味 [15] - 跨界合作华熙生物推出瓜子脸面膜试水冰淇淋市场 [12] 市场反应 - 35岁以下年轻客户占比从三年前58%下降至41% [15] - 小众口味未能成为市场主流消费者仍偏好传统口味 [6][9] - 联名产品评价两极分化部分消费者认为口味怪异 [15] 行业环境 - 休闲食品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 [15] - 频繁跨界可能导致品牌失焦需市场检验转化效果 [15]
旺旺集团首个咖啡店在上海开业
格隆汇· 2025-06-02 01:52
公司动态 - 旺旺旗下子品牌邦德咖啡在上海开设全国首家线下实体店 位于徐汇区田林街道宜山路 距离地铁9号线桂林路站200米 [2] - 门店设计采用咖啡生豆的绿色作为全新品牌色 应用于整体空间 [2] - 产品创新利用通常被丢弃的咖啡果皮 通过独特工艺制成富含绿原酸的果皮咖啡 具有低咖啡因特性 适合敏感人群 [2] - 邦德咖啡成立于1998年 是中国最早涉足即饮咖啡的品牌之一 2018年被旺旺收购后持续推出创新产品 包括美式 拿铁 轻椰 薄荷咖啡等 实现连续六年销量增长 [2] - 旺旺集团总经理表示 线下店是拓宽消费场景的关键举措 计划3年内开设100家门店 构建咖啡王国 [2] 行业趋势 - 品牌跨界做咖啡已成普遍现象 涉及奢侈品(MIKIMOTO Dior Tiffany等) 零食(来伊份) 服饰(李宁 始祖鸟 迪卡侬)等多个领域 [3] - 跨界品牌主要通过咖啡业务引流 增加品牌曝光率 旺旺此举亦为寻找业务增量 [3] - 2023财年旺旺营收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但未恢复至2021财年水平 与2013年巅峰时期仍有差距 [3] 市场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咖啡行业开店量持续走低 1-3月新开门店分别为1584 957 677家 4月反弹至1113家 但5-6月再次回落至1096 953家 [3] - 行业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 本来不该有·鲜果咖啡净减125家 太平洋咖啡净减62家 [4]
内联升跨界:非遗针脚“纳出”咖啡新故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01:46
品牌跨界战略 - 公司通过开设咖啡馆实现从传统布鞋到"文化+体验"模式的跨界转型 旨在吸引年轻消费群体并提升品牌形象 [1] - 跨界选择咖啡品类因该饮品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 单价较低易吸引游客尝试 与门店高客流特性高度契合 [1] - 自2022年咖啡馆开业后 布鞋产品线上搜索量明显增长 线下门店年轻顾客占比大幅提高 [2] 文化赋能与产品设计 - 咖啡馆命名为"大内·宫保咖啡" 融合创始人受宫保鸡丁发明人丁宝桢资助的历史典故 赋予产品独特文化记忆点 [2] - 店内设置"内府书院"阅读空间 提供中国传统手工艺 北京历史风貌及品牌故事相关书籍 增强文化体验属性 [3] - 咖啡馆装修与布鞋店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历史照片 字画及观景窗设计强化品牌历史叙事与消费场景融合 [1] 经营成效与战略价值 - 咖啡馆盈利情况符合预期 运营模式优化后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 - 通过咖啡引流实现"曲线救国" 消费者在体验品牌文化过程中对布鞋产品产生兴趣 转化为潜在客户 [2] - 多元化发展模式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显著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