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阿斯麦CEO:印度欲推动芯片本土制造,我们愿意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9-03 05:30
公司合作意向 - 阿斯麦首席执行官在新德里半导体峰会上表示希望在未来一年与印度芯片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1] - 阿斯麦认为印度是极具潜力的合作伙伴 将通过合作 知识交流和人才培养支持印度半导体发展目标[1] - 公司已在印度设立实体 正派遣更多高管赴印 计划让工程师与印度半导体企业紧密合作以在亚洲供应链建立更稳固布局[3] 市场布局策略 - 阿斯麦在印度的业务规模目前非常有限 但扩张将与当地半导体行业发展同步推进[3] - 极紫外光刻技术合作预计需等待印度本土半导体行业发展成熟后展开 现阶段重点为组建团队和加大供应链投入[3] - 公司预测印度半导体市场将在2026年突破550亿美元 2030年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5] 印度半导体产业现状 - 印度政府2021年启动"半导体印度"计划 初期预算87亿美元 提供高达50%项目成本资金支持但未取得明显效果[7] - 印度总理莫迪宣布重启半导体战略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2025年底进入市场[1][7] - 四年来仅有美光同意在印度设厂且非半导体工厂 富士康和塔塔电子仅被吸引但未落地[8] 地缘政治背景 - 阿斯麦下调明年增长预期系美国贸易争端对半导体设备销售形成压力[4] - 中国大陆是阿斯麦第二大市场 贡献27%的系统净销售额 地缘政治紧张影响对华销售[4][5] - 印度被视为潜在全新亚洲市场 日本政府将支持日企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印度市场布局[4][7] 技术发展定位 - 阿斯麦表示其先进光刻解决方案可帮助印度晶圆厂实现尖端性能[1] - 印度初期或将聚焦低端芯片制造而非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尖端芯片[5] - 日印合作推动日本企业将非尖端技术产能转移至印度 涵盖半导体 LCD等产品领域[7] 产业挑战分析 - 印度半导体产业体量较小 出口竞争力不强 在生产规模和技术层级方面与中美有较大差距[8] - 分析指出印度需要与中国供应链建立联系 否则在"中国+1"战略中将难以成功[8] - 国内市场需求有待分层 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大空间[8]
阿斯麦CEO:我们愿帮印度
观察者网· 2025-09-03 05:23
印度半导体战略与ASML合作意向 - 印度总理莫迪宣布重启半导体战略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计划2025年底进入市场 [1][6] - 印度政府2021年启动Semicon India计划 初期预算约87亿美元 提供高达50%项目成本资金支持 [6] ASML在印度市场布局 - ASML首席执行官表示希望未来一年与印度芯片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 认为印度是极具潜力的合作伙伴 [1] - 公司已在印度设立实体 正派遣更多高管赴印 计划组建更大团队以扩大在亚洲半导体供应链的布局 [3] - 当前在印度业务规模非常有限 未投入数亿美元规模资金 但对市场持乐观态度 [3][4] 印度半导体市场前景 - ASML预测印度半导体市场将在2026年突破550亿美元 2030年达到1000亿美元规模 [4] - 增长动力源于智能手机 汽车 5G物联网领域强劲需求及政府支持 [4] - 印度初期或将聚焦低端芯片制造 而非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尖端芯片 [4] 国际合作动态 - 日印两国达成经济安全保障倡议 将半导体 人工智能等列为重点领域 日本政府支持日企在印度市场布局 [6] -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与印度工业联盟制定行动计划 推动日本企业将非尖端技术产能转移至印度 [7] 印度半导体产业现状与挑战 - 印度在半导体产业体量较小 出口竞争力不强 技术层级与生产规模较中美有较大差距 [7] - 行业分析指出Semicon India计划四年来仅美光同意设厂 且非半导体工厂 [7] - 本地知识积累不足 缺乏国外技术转让 主要依赖外资利用廉价劳动力设厂 [7]
日本欲向印度转移芯片、液晶显示产能?
观察者网· 2025-08-28 09:34
日印经济合作与半导体产业转移 - 印度总理莫迪计划于8月29日至30日访问日本 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首脑会谈 核心议题为经济合作与投资设厂[1] - 双方将就"经济安全保障合作倡议"达成一致 重点领域包括半导体 矿物资源及人工智能 日本政府支持日本企业在印度市场布局并推进接收印度专业人才[1] - 日印两国政府推动日本企业将非尖端技术产能转移至印度 涵盖半导体 LCD液晶显示器 光伏发电设备 蓄电池及压缩机等领域[1] 日本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与生产计划 - 日本企业将与印度财阀旗下企业共同设立合资公司 两国政府共享投资及生产计划进度 日本提防技术泄露 将完善类似《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的法规[2] - 部分日本机电厂商已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建设工厂[2] 印度半导体产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印度政府2021年启动"半导体印度"计划 初期预算约87亿美元 提供高达50%项目成本资金支持 但未能取得明显效果[2] - 印度计划实现半导体国产化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预计2025年末进入市场[2] - 印度补贴政策吸引富士康 塔塔电子 美光等公司 但四年来仅美光同意设厂 且非半导体工厂[2] 印度半导体产业竞争力与市场分析 - 印度半导体产业体量较小 出口竞争力不强 在生产规模 技术层级等方面与中美等国有较大差距[3] - 国内市场需求有待进一步分层 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3] - 分析人士指出 即使政府提供70%资金支持 建厂需100-150亿美元 缺乏本地市场也难以吸引外国企业或领先半导体公司[3]
印度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挑战仍存
经济日报· 2025-08-27 22:27
核心观点 - 印度政府重启半导体战略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计划2025年末进入市场 目标是构建完整半导体生态系统 [1] - 印度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450-500亿美元 2030年进一步扩大到1000-1100亿美元 [1] - 产业发展采用本土研发+国际合作模式 重点提升制造与封装能力 总投资规模达183亿美元 [3] 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1年启动Semicon India计划 初期预算87亿美元 提供高达50%项目成本资金支持 [2] - 改革经济特区政策 半导体制造用地要求从50公顷降至10公顷 [2] - 设立设计联动激励计划资助本土半导体设计企业 [3] - 生产关联激励计划与半导体财政激励措施挂钩 [2] 产业投资与项目进展 - 政府批准10个半导体项目 覆盖6个邦 总投资约183亿美元 [3] - 最新批准4个项目 投资约460亿卢比 [3] - 吸引塔塔集团 信实集团 美光科技 瑞萨电子 IGSS Ventures等企业参与投资 [3] - 首款芯片由印度半导体制造公司与以色列高塔半导体联合研发 月产能规划5万片 生产28纳米成熟制程芯片 [3] 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 - 重点发展化合物半导体 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 [3] - 打造分散化产业集群 [3] - 计划培养8.5万名半导体工程师 [3] - 与美国 欧盟 日本 新加坡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3] - 与泛林集团 超威集团 IBM 应用材料 英飞凌等国际企业建立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关系 [3] 市场前景与产业基础 - 国内巨大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和制造业需求驱动市场增长 [1] - 政府大力推动和企业积极参与构成核心驱动力 [1] - 产业处于快速发展起步阶段 [1]
这些国家,芯片新贵
半导体芯闻· 2025-08-12 09:48
墨西哥半导体计划 - 墨西哥计划建设半导体工厂以减少每年240亿美元的芯片进口支出,该中心将于明年投入使用[2] - 目标是从芯片组装国转型为芯片设计和制造国,重点生产用于电子和汽车行业的传统芯片而非尖端芯片[2] - 目前仅有少数本土芯片设计公司如Circuify和QSM Semiconductores,且缺乏晶圆厂和OSAT设施[5] - 建设一座先进晶圆厂需约100亿美元初始投资,政府正与IBM、富士康、高通等公司洽谈合作[5][6] - 面临人才短缺挑战,顶尖公立机构每年仅培养约5名芯片设计师,远低于100名的需求[9] 马来西亚半导体战略 - 马来西亚为全球第七大芯片出口国,聚焦芯片组装、封装和测试,计划到2030年吸引1168亿美元投资[3] - 通过本土企业如Vitrox和Inari提升设计和设备制造能力,目标培育类似台积电的全球冠军企业[3][4] - 与ARM Holdings签署2.5亿美元协议,旨在打造10家本土芯片公司并培训1万名工程师[4] - 电气电子行业每年需5万名工程师,但本土仅培养5000名,人才流失严重[9] - 投资2.8亿美元用于培训6万名高技能工程师,但留任率存疑[9] 印度半导体发展现状 - 印度推出100亿美元的"印度半导体计划",但多个项目因官僚主义和成本问题搁浅,如韦丹塔-富士康195亿美元合资破裂[6][7] - 唯一推进中的大型项目是塔塔电子与力晶半导体合作的110亿美元晶圆厂,月产能目标5万片[7] - 面临制造和封装人才短缺,制约晶圆厂建设和运营能力[9] 三国共同挑战与行业趋势 - 三国均试图通过本土化生产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尤其在中美技术竞争背景下[2][3] - 均面临供应链整合难题,专家认为单一国家难以建立完整半导体生态系统[3] - 传统芯片制造成为新兴国家切入点,避开与台积电等企业在尖端领域的竞争[2][3]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马来西亚和墨西哥的投资计划[4][5]
1070亿美元的芯片豪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0 01:55
马来西亚国家半导体战略(NSS)核心内容 - 马来西亚政府2024年5月启动国家半导体战略(NSS),目标吸引500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1070亿美元)投资,推动该国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核心[1] - 战略重点从传统后端工艺(组装/测试/封装)转向高价值领域,包括芯片设计、先进封装和研发[1] - 马来西亚利用中美地缘政治中立优势,吸引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台湾和大陆转移[1] 财政激励与外资投入 - 政府提供250亿马来西亚林吉特(约53亿美元)激励措施,含免税/补助金/配套投资/土地支持[2] - 英特尔投资70亿美元扩建槟城工厂,英飞凌投入50亿欧元扩大居林功率半导体产能[2] - 国库控股等政府关联投资者设立定向基金,支持本土深度科技初创企业[3] 人才发展战略 - 计划培训6万名本土工程师,包括大学课程调整/技术认证/与ARM/Synopsys等公司合作实践培训[2] - 实施"双元制"培训体系,结合课堂学习与工厂实践,提供全球竞争力薪酬防止人才流失[3] 本土产业培育目标 - 目标到2030年培育至少10家本土先进封装和IC设计公司,每家公司收入达10-47亿令吉(2.1-10亿美元)[3] - 重点推动高校半导体物理和材料科学研发成果商业化[3] 区域合作与竞争优势 - 利用东盟创始成员国身份和RCEP/CPTPP等贸易协定增强区域吸引力[4] - 与日本/越南/新加坡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共建创新园区和试点生产线[4] - 战略地理位置(东亚与西亚交汇处)配合稳定基础设施/港口物流/竞争力电价形成独特优势[3][4] ESG战略定位 - 推动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碳追踪工具应用,打造符合ESG标准的半导体制造基地[4] - 通过环保生产设施吸引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优先项的科技公司[4]
这个国家,也想台积电去建厂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1 01:37
爱尔兰半导体战略核心观点 - 爱尔兰政府公布符合《欧洲芯片法案》的半导体战略,目标是通过创造高价值就业、吸引投资和技术领导地位,成为欧洲半导体关键参与者[1] - 战略路线图包括利用现有技术优势、吸引三星/台积电等巨头建厂,并计划到2040年新增34,500个半导体岗位[1][2] - 欧盟计划2030年前投入430亿欧元支持芯片发展,爱尔兰作为拥有130家半导体公司、年出口135亿欧元的区域枢纽参与其中[1] 战略三大主线 - **加强现有生态系统**:整合英特尔、ADI、英飞凌等现有IDM厂商,以及苹果/AMD等无晶圆厂企业资源,建立综合产业地图[1][2] - **人才渠道建设**:联动教育系统培养专业人才,满足行业增长需求,计划建立国家半导体能力中心[1][3] - **抓住行业机遇**:布局下一代制造基地,目标建设1座领先晶圆厂、2座后沿代工厂和1座先进封装厂[2] 产业现状与规划 - 当前爱尔兰半导体产业直接雇佣2万人,涵盖ASML光刻设备、ARM芯片设计等全产业链环节[2] - 参与欧盟80亿欧元微电子发展项目,与14国共同推进通信技术研发[3] - 战略强调研发投入与跨国合作,目标成为设计-制造-研究三位一体的半导体卓越中心[3]
马来西亚总理会见AMD苏姿丰,讨论半导体战略
快讯· 2025-05-06 06:17
马来西亚与AMD合作 -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接待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 双方讨论AMD支持国家半导体战略[1] - AMD对马来西亚确保和建立供应链的政策表示欢迎[1] - 马来西亚对与AMD等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乐观态度[1] AMD战略布局 - AMD与马来西亚政府就半导体战略合作进行高层会谈[1] - 公司高层直接参与国家级别半导体产业政策讨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