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恶化

搜索文档
五矿期货贵金属日报-20250908
五矿期货· 2025-09-08 0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逢低做多思路,重点关注白银价格的上涨机会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关键就业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显著恶化,增强市场对美联储后续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即便 8 月 CPI 及 PPI 数据有韧性,也难影响 9 月降息操作 [2] - 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时,白银价格较黄金有更强上涨驱动,当前外盘金银比价高于历史均值,市场已近乎完全定价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10 月有 55%概率再降 25 个基点,本年度剩余议息会议可能超预期三次降息 [3] 各品种价格及相关数据情况 贵金属期货价格 - 沪金涨 1.01%,报 822.78 元/克,沪银涨 0.07%,报 9770.00 元/千克;COMEX 金跌 0.56%,报 3633.00 美元/盎司,COMEX 银跌 0.57%,报 41.32 美元/盎司 [2] 其他相关品种价格 - Au(T+D)报 811.65 元/克,涨 0.33%;Ag(T+D)报 9788.00 元/千克,涨 0.18%;伦敦金报 3594.55 美元/盎司,涨 1.36%;伦敦银报 40.75 美元/盎司,跌 0.54% [4] ETF 持仓量 - SPDR 黄金 ETF 持仓量为 981.97 吨,持平;SLV 银 ETF 持仓量为 15193.85 吨,跌 0.24% [4] 其他数据 -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报 4.1%,美元指数报 97.88;TIPS 报 1.73%,跌 3.35%;离岸人民币报 7.2545,跌 0.49%;道琼斯指数报 45400.86,跌 0.48%;标普 500 报 6481.50,跌 0.32%;纳斯达克指数报 21700.39,跌 0.03%;VIX 指数报 15.18,跌 0.78%;伦敦富时 100 报 9208.21,跌 0.09%;东京日经 225 指数报 43018.75,涨 1.03% [2][4] 金银重点数据汇总 黄金 - COMEX 黄金收盘价 3639.80 美元/盎司,涨 1.04%;成交量 23.03 万手,涨 0.14%;持仓量 49.29 万手,涨 11.08%;库存 1212 吨,持平 [6] - LBMA 黄金收盘价 3594.55 美元/盎司,涨 1.36% [6] - SHFE 黄金收盘价 815.60 元/克,涨 0.32%;成交量 29.59 万手,跌 37.71%;持仓量 43.91 万手,跌 0.18%;库存 43.34 吨,涨 0.19%;沉淀资金 572.98 亿元,流入 0.14% [6] - Au(T+D)收盘价 811.65 元/克,涨 0.33%;成交量 37.21 吨,跌 49.37%;持仓量 213.67 吨,跌 4.59% [6] 白银 - COMEX 白银收盘价 41.51 美元/盎司,涨 0.47%;持仓量 15.84 万手,跌 0.17%;库存 16123 吨,涨 0.18% [6] - LBMA 白银收盘价 40.75 美元/盎司,跌 0.54% [6] - SHFE 白银收盘价 9812.00 元/千克,涨 0.40%;成交量 87.09 万手,跌 43.35%;持仓量 82.84 万手,跌 1.16%;库存 1265.41 吨,涨 0.43%;沉淀资金 219.47 亿元,流出 0.76% [6] - Ag(T+D)收盘价 9788.00 元/千克,涨 0.18%;成交量 380.55 吨,跌 34.50%;持仓量 3533.094 吨,涨 1.76% [6] 行情展望 - 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宽松时白银价格上涨驱动更强,当前外盘金银比价 87 高于历史均值 62.1,市场已定价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10 月有 55%概率再降 25 个基点,本年度剩余议息会议或超预期三次降息 [3] - 贵金属板块建议逢低做多,沪金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 801 - 840 元/克,沪银主力合约参考运行区间 9526 - 11000 元/千克 [3] 金银内外价差统计 黄金 - 2025 年 9 月 5 日,SHFE - COMEX 价差为 - 14.23 元/克、 - 61.99 美元/盎司;SGE - LBMA 价差为 - 7.24 元/克、 - 31.59 美元/盎司 [54] 白银 - 2025 年 9 月 5 日,SHFE - COMEX 价差为 372.20 元/千克、1.62 美元/盎司;SGE - LBMA 价差为 401.82 元/千克、1.75 美元/盎司 [54]
美联储多位高官齐呼降息,警告就业市场恐急速恶化
金十数据· 2025-09-04 01:42
SHMET 网讯:多位美联储官员周三表示,劳动力市场的担忧仍是他们认为美联储未来将降息的主 要原因。 许多美联储官员以及私营部门经济学家担心,通胀过高且可能因特朗普大幅提高进口关税而进一步 上升。卡什卡利指出,鉴于这些因素,"我们正处于一个政策变得棘手的位置。" 美联储的《经济褐皮书》发现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现象普遍存在。报告指出:"虽然一些企业表示 已将全部成本上涨转嫁给客户,但几乎所有地区的企业都描述了在涨价方面的犹豫,原因包括客户对价 格敏感、缺乏定价能力以及担心失去业务。" 美联储理事沃勒在接受CNBC采访时重申了他长期以来的观点:"我一直明确表示,我认为我们应 该在下次会议上降息。"他在7月底的美联储会议上曾投票反对维持利率不变,支持放松政策。他表 示:"你要在劳动力市场恶化之前采取行动,因为一旦就业市场转差,通常会迅速恶化。" 他补充说,若在9月16-17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降息,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 进入一个预设的降息路径,美联储的行动仍将由数据驱动。"但我认为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我们可能 会看到多次降息。"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也重申了他认为降息即将到来的观点,尽管他未说 ...
道明证券:认为美联储10月恢复降息的可能性更大
搜狐财经· 2025-08-05 06:28
美联储降息预期分析 - 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可能性接近90%,市场预期已接近确定性 [1] - 道明证券基准预测认为美联储更可能在10月重启降息,因劳动力市场恶化进程需要更长时间 [1] - 7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劳动力市场疲软风险上升,推动债券市场对年底前进一步宽松的预期 [1] 劳动力市场动态 - 劳动力市场状况快速疲软的迹象在7月非农数据中凸显,成为影响降息决策的关键因素 [1] - 债券市场对就业数据反应强烈,直接反映在9月降息概率的定价中 [1]
美联储理事鲍曼表示,推迟采取行动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恶化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风险
新华财经· 2025-08-01 14:04
美联储政策影响 - 美联储理事鲍曼指出推迟行动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恶化 [1] - 经济增长可能因政策延迟而进一步放缓 [1]
弱消费碾压高关税,美国经济转变加剧
第一财经· 2025-07-21 12:08
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正经历结构性转变 消费疲软由劳动力市场恶化等深层问题驱动 而非关税政策等暂时性因素[1][7][10] - 可自由支配行业面临显著通货紧缩压力 酒店 航空等领域价格持续下降 反映消费者需求疲软[2][3][8] - 能源需求下降进一步证实消费活动减弱 汽油消费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4] - 企业最初将疲软归咎于关税不确定性 但经济数据表明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恶化和收入增长停滞[5][6][7] - 股市表现与经济现实脱节 市场乐观情绪与持续疲软的硬数据形成鲜明对比[9][10] 可自由支配支出状况 - 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放缓 酒店和汽车旅馆价格环比下降3.7%[1][2] - 航空票价等交通运输服务价格五个月净值为负 6月仅小幅上涨0.16%[2] - 旅行住宿服务PPI下降4.1% 批发航空乘客服务PPI下降2.7%[2] 能源需求指标 - 2025年7月11日当周汽油供应量降至每日849万桶 四周平均值为899万桶 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的878万桶和914万桶[4] - 八周平均总石油供应量约为每日2010万桶 略低于2024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4] - 汽油需求弱于2023年和2024年 与2022年低点相当[4] 企业表现与反应 - 希尔顿下调2025年客房收入增长预测 归因于消费者旅游支出放缓[5] - 达美航空指出旅游需求"基本停滞" 与西南航空和美国航空均撤回2025年财务预测[5] - 达美航空7月初报告部分复苏 高端票价收入同比增长5% 但主流舱票价收入下降[6] 劳动力市场影响 - 2025年6月美国失业率升至4.2% 上半年非农就业增长平均每月12万个 低于2024年的18万个[7] - 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年化增长率降至0.8% 低于2024年的1.5%[7] -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第一季度的70.5下降至6月的66.2 主要由于就业保障担忧[7] 市场表现与经济数据脱节 - 美国股市在关税延迟消息后飙升至历史新高 但基础经济数据持续疲软[9] - 企业强调正面指标如预订稳定 但CPI PPI数据表明需求疲软持续存在[6][9]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酒店连锁和航空公司需适应需求长期疲软 可能采取裁员或缩减扩张计划[10] - 轻资产模式公司如温德姆可能表现更好 但仍面临定价能力挑战[5][10] - 企业可能需要转向价值导向优惠如折扣或忠诚激励以重新夺回市场份额[10]
美联储卡什卡利:如果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恶化,即使通胀仍然处于高位,美联储也可能会降息
快讯· 2025-06-24 18:22
货币政策 - 美联储卡什卡利表示若劳动力市场严重恶化可能降息 即使通胀仍处高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