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美国经济正经历结构性转变 消费疲软由劳动力市场恶化等深层问题驱动 而非关税政策等暂时性因素[1][7][10] - 可自由支配行业面临显著通货紧缩压力 酒店 航空等领域价格持续下降 反映消费者需求疲软[2][3][8] - 能源需求下降进一步证实消费活动减弱 汽油消费量低于往年同期水平[4] - 企业最初将疲软归咎于关税不确定性 但经济数据表明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恶化和收入增长停滞[5][6][7] - 股市表现与经济现实脱节 市场乐观情绪与持续疲软的硬数据形成鲜明对比[9][10] 可自由支配支出状况 - 2025年4月美国消费者可自由支配支出放缓 酒店和汽车旅馆价格环比下降3.7%[1][2] - 航空票价等交通运输服务价格五个月净值为负 6月仅小幅上涨0.16%[2] - 旅行住宿服务PPI下降4.1% 批发航空乘客服务PPI下降2.7%[2] 能源需求指标 - 2025年7月11日当周汽油供应量降至每日849万桶 四周平均值为899万桶 显著低于2024年同期的878万桶和914万桶[4] - 八周平均总石油供应量约为每日2010万桶 略低于2024年和2023年同期水平[4] - 汽油需求弱于2023年和2024年 与2022年低点相当[4] 企业表现与反应 - 希尔顿下调2025年客房收入增长预测 归因于消费者旅游支出放缓[5] - 达美航空指出旅游需求"基本停滞" 与西南航空和美国航空均撤回2025年财务预测[5] - 达美航空7月初报告部分复苏 高端票价收入同比增长5% 但主流舱票价收入下降[6] 劳动力市场影响 - 2025年6月美国失业率升至4.2% 上半年非农就业增长平均每月12万个 低于2024年的18万个[7] - 2025年第二季度实际可支配个人收入年化增长率降至0.8% 低于2024年的1.5%[7] -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第一季度的70.5下降至6月的66.2 主要由于就业保障担忧[7] 市场表现与经济数据脱节 - 美国股市在关税延迟消息后飙升至历史新高 但基础经济数据持续疲软[9] - 企业强调正面指标如预订稳定 但CPI PPI数据表明需求疲软持续存在[6][9] 行业影响与应对策略 - 酒店连锁和航空公司需适应需求长期疲软 可能采取裁员或缩减扩张计划[10] - 轻资产模式公司如温德姆可能表现更好 但仍面临定价能力挑战[5][10] - 企业可能需要转向价值导向优惠如折扣或忠诚激励以重新夺回市场份额[10]
弱消费碾压高关税,美国经济转变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