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淘宝闪购,“长”出团购
36氪·2025-09-24 09:10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业务启动 - 淘宝闪购于9月20日启动到店团购业务 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的核心商业区域 涉及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特色小吃等多个餐饮品类 [1] - 业务通过淘宝、支付宝、高德三大流量入口同步上线 三款APP合计拥有数亿日活跃用户(DAU) [1] - 平台提供大幅优惠 包括9.9元起套餐及3折至6折折扣 已吸引桂满陇、有喜屋、尊宝披萨等知名餐饮品牌入驻 [1] 业务扩张策略与进展 - 业务供给主要由饿了么负责 因餐饮品类是其强项 且首批城市为饿了么重点经营区域 [2] - 参与团队规模达数百人 主要集中在饿了么团队 [2] - 业务计划逐步扩展至全国一、二线城市 [1] - 淘宝闪购从5月2日全量上线到家业务后 经过四个多月探索才延伸至到店场景 体现其不追求强行扩张而是基于需求自然生长的策略 [4] 业务协同与生态优势 - 淘宝闪购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 平均单量8000万单 月度交易用户达3亿 较4个月前增长200% [8] - 到家业务已积累数百万商家资源(饿了么为主) 可复用于到店团购 4124个餐饮品牌在7月初生意破历史峰值 2318个非餐饮品类订单翻倍 [11] - 高德扫街榜与淘宝闪购团购形成协同 高德上线首日用户超4000万人 首周上榜小店流量增长187% [12] - 阿里生态内具备交易基因 消费者在导航或结账场景使用团购 转化效率高于内容平台 [23] 市场机会与商家需求 - 到店团购履约成本低于外卖 客单价更高(两人餐约40-50元 三人餐近100元) 商家利润空间更大(堂食毛利率50%-60% 外卖仅30%-40%) [6][20] - 餐饮行业数字化程度仅20% 存在十万亿级潜在市场空间 [26] - 中小商家面临经营压力(如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3.7% 净利润下滑13.7%) 急需线上渠道引流 [15] - 十一假期线下消费旺季将至 2022年同期全国到店消费同比增长41.2% 上海海底捞等门店客流增长40% [12][13] 竞争环境与行业逻辑 - 抖音等平台优先切入到店业务 其2024年目标GMV5000亿元 2025年达9000亿元 主要依赖团购 [23] - 到店业务可覆盖不适合外卖的商家(如高端餐厅或赏味期短的品类) 补充生态空白 [17] - 商家通过团购可获取高价值用户 相比外卖用户忠诚度更高 且能提升进店率这一核心指标 [21][22] 长期战略与挑战 - 阿里2008年已布局本地生活 通过收购口碑网和饿了么构建基础 当前战略地位显著提升 [26] - 需改变用户消费习惯(餐后结账或直播囤券场景) 需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 [28][29] - 业务需建立"到家-到店"双飞轮效应 依赖足够大的用户池和需求池实现协同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