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品牌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羊城硕果呈丰景,广州特色农产品“出圈”又“出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6:15
农业产值与产能 - 202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236亿元 同比增长4.4% [2] - 粮食产量连年超额完成省级任务 蔬菜自给率100% 水产品90% 水果70%以上 [2] - 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连续3次获评优秀 [2] 企业与产业集群发展 - 新增3家国家级和4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5家涉农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 [3] - 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农业产业强镇1个 [3] - 15个特色产业入选省首批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名单(含白云蔬菜、花都蓝莓等) [3] 品牌建设与产品认证 - 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2个 "粤字号"农产品品牌344个(全省第一) [5] - 形成"穗农优品""广州荔枝""花城看花""羊城鱼鲜"等特色品牌体系 [5] 产销模式创新 - 抖音电商助农模式推动广州荔枝销售额同比增长618.54% 订单量增长1857% [4] - 联动30家社区生鲜门店及深圳、佛山等城市商超资源开展立体化产销对接 [4] 农民收入与集体经济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17年高于城镇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4 [9] - 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914元 较2020年增长30.9% [9] - 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020年372亿元增至463亿元 居全省第一 [9] 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 - 累计培育570条典型村(占行政村近半数) 2个区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4镇17村获全国文明村镇 [8] - 建成全省最大村级畲族民俗馆 6个项目入选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 - 通过农事体验、渔乡风情展、花卉专场等活动推动"美丽经济"发展 [8] 新农人与产业升级 - 新农人运用智慧农业模式打造"南沙青蟹""新垦莲藕"等品牌 [9] - 荔枝产业通过"保底收购+分级定价"及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年收购量超4000吨 [9]
四川乡城:高原特产走出田间 飘香四海引游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2:28
四川乡城:高原特产走出田间 飘香四海引游人 中新网甘孜9月20日电 (韩金雨 王利文)20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一场产品丰富的农特产 品展火热进行。琳琅满目的新鲜高原果蔬、独具风味的深加工食品,全面展现了这座川西城市丰富的物 产资源和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吸引本地居民和各地游客前来感受乡城"舌尖上"的魅力。 农特产品展现场交易火热。韩金雨 摄 最高海拔5336米、最低海拔2560米的乡城县坐落于广阔雄奇的康巴高原之上,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 区的核心腹地。这里干雨季分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农牧产品资源。苹果、蓝莓、松 茸等10个品种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成功创建乡城苹果、乡城松茸、乡城藏猪等11个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 活动现场,苹果、藏梨、青稞、虫草等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向参观者展示着乡城大地的馈赠。深加工 食品展区飘散着阵阵香气,葡萄酒、青稞酒、松茸饼干、树椒酱等食品饮品展台前人来人往,热闹非 凡。这些深加工产品既保留了原料的营养价值,又延长了保质期,让乡城特色农产品能够走得更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坐拥查呈沟美景,然乌乡的展位既 ...
供需联动释放农产品消费潜能
经济日报· 2025-09-10 22:10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启动 - 活动发布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6家电商平台推出25项惠农措施,8家金融机构发布34项助农举措,36个大中城市联合开展"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活动 [1]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扩大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认证数量较"十三五"末增加70% [2] - 每年向社会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过2亿吨,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 [2] - 202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9% [2]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专用标志经营主体近3.3万家,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9600亿元 [2] 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体系优化 - 2024年上半年工信部遴选发布39个第一批重点培育的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 [3] - 我国每年生鲜农产品消费规模达10亿吨 [3] - 截至2024年底商务部支持建设农产品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3] 营养健康导向的农产品消费升级 - 2025年三部委联合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首次将"营养导向"作为主线 [4] - 未来10-15年优质蛋白需求持续上升,需稳定肉蛋、增加水产品、奶类和大豆供给 [4] - 需加强全谷物新型营养健康食物研发,解决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问题 [6] 乡村消费场景拓展与品牌建设 - 全国累计建设24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2195个美丽休闲乡村 [7]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 [7] -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已形成300个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名单 [8] - 30个省份建立省级农业品牌目录,1420个区域公用品牌、2039个企业品牌、2302个产品品牌纳入目录 [8]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8-11 09:27
活动概况 - 内蒙古"草原优品"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 由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新华网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联合主办[1] - 活动通过品牌展示 产品推介 产业对话等形式展现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1] - 活动设置"草原优品"展区供嘉宾参观品鉴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8][11] 行业数据 - 2024年内蒙古第一产业投资增长73.6% 增加值达2872.6亿元[5] -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 绿色有机 名特优新产品数量均居全国首位[5] 品牌建设 - 14家内蒙古优质企业正式入驻京东"新华信用优品馆" 包括内蒙古弘达盛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8] - "新华信用优品馆"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信用事业部联合京东 快手等电商平台打造的信用消费平台[11] - 农业农村部品牌营销与可追溯专委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梅强作《让产业插上品牌的翅膀》主旨演讲[5][7] 产品展示 - 鄂尔多斯市推介"暖城多味"系列产品 锡林郭勒盟展示优质羊肉和乳制品[12] - 阿拉善盟展示特色沙产业产品 乌兰察布商都县和兴和县 通辽库伦旗展示特色优质农产品[12] 战略意义 - 活动是深化京蒙协作的重要举措 通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销售渠道[12] - 入驻电商平台将丰富产品种类 为消费者带来更多草原优质商品 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11][12]
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 拓展农产品消费新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7-31 23:23
文章核心观点 - 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方面23项举措 通过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三大路径提振农产品消费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优化供给端 - 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数量达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长70% 年提供实物总量超2亿吨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突破6000亿元 [2] - 实施扩总量策略:绿色食品推行标准化生产 有机农产品开发多元化需求 名特优新产品挖掘营养特色 地理标志产品加强产地追溯 [2] - 推进促优质措施:完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建立水果牛肉等产品分级标准 推动分级上市 [3] - 工信部推动食品工业升级:通过生物技术赋能 挖掘食用农产品资源 推进精深加工 首批重点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已发布 [3] 创新流通端 - 全国生鲜农产品年消费规模达10亿吨 支持建设冷链设施近2000万立方米 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9800万立方米 较"十三五"末翻倍 [4][5] -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产地完善冷链集配中心 销地改造菜市场与生鲜超市 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4][5] - 持续补强冷链物流:中央财政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冷藏设施 聚焦"最先一公里"产地网络建设 [4][5] 激活市场端 - 创新消费场景:通过丰收市集 农业嘉年华等形式推进绿色农产品进商圈街区景区 结合体育赛事开展土特产展销 [6] -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推进农业与文旅体教融合 发展农事研学 非遗体验新业态 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7] - 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构建营销服务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渠道 [7][8] - 推动营养健康消费:针对优质蛋白摄入不足问题 提升营养健康公共服务 开展特定人群健康宣传引导 [8]
东方爱情果“圈粉”全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6 09:18
广东荔枝出口增长与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广州出口荔枝1099.3吨,同比增长2.5倍,东盟为第一大出口市场(同比增长2.3倍),美国跃居第二大市场(同比激增26倍),对英国出口同比增长43.2% [1] - 截至7月21日茂名荔枝出口7070.6吨(同比增长140%),货值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1] - 广东荔枝已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妃子笑、白糖罂等优质品种受国际市场青睐 [1] - 近年广东荔枝年出口量超8000吨,占全国荔枝出口总量55%,带动180万荔农受益 [1] 产业升级的三重突破 品质标准化 - 广东拥有全国最丰富的荔枝种质资源、最广适栽地域及最大产量规模,4-7月可实现品种轮番上市 [5] - 妃子笑、黑叶荔枝因果皮厚、易保鲜最受海外欢迎,甜度20-24度的白糖罂成为新出口主力 [5] - 冰荔、迟美人等娇贵品种通过冷链升级实现出口突破 [5] 技术革新 - "冻眠荔枝"技术通过超低温冷冻实现四季供应,解冻后仍保持鲜果状态 [5] - 精深加工产品如荔枝醋、荔枝果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差异化卖点 [5] - 深圳至新加坡的出口案例显示:采摘后5小时可完成打包发运,24小时内完成跨国运输 [6] - 海关通过"云签发"模式使通关效率提升20%以上 [6] 营销模式创新 - 中荔集团构建覆盖泰国头部商超、批发市场、TikTok电商的分层营销网络 [7] - 东莞农户通过跨境电商实现荔枝直发迪拜的C2C模式 [7] - "广东荔枝号"主题航班和全球地标广告推动品牌国际化 [9] 品牌建设与国际对标 - 推出"东方爱情果"品牌IP,融合杨贵妃、苏东坡等历史典故及岭南婚嫁文化 [11][12] - 通过胡润挑战赛、名人代言(钟楚曦)、影视剧(《长安的荔枝》)等营销活动提升高端定位 [12] - 对比猫山王榴莲的成功路径,强调需建立品种专利、产地认证和分级制度 [12] - 镇隆成为广东唯一拥有国家级地理标志、GAP和区域公用品牌三重认证的产区 [13]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国际市场上缺乏明确的产品分级制度,海外消费者对品种差异认知不足 [9][13] - 部分产区仍存在分散化种植问题,需推进标准化管理(如镇隆示范园的全程品控体系) [13][14] - 需加强市场教育以扭转认知误区(如高端品种"观音绿"因外观被误判品质) [13]
成功“升级”!连州水晶梨、连州菜心从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方农村报· 2025-06-18 06:34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 - 连州水晶梨和连州菜心成功从农产品地理标志转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3] - 该获批标志着对连州特色农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4] - 转化后产品将获得更严格的质量监管和更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22][23] 连州水晶梨产业现状 - 连州水晶梨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果大核小、皮薄肉脆、汁多味甜的特点[8] - 2016年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获"广东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9] - 目前种植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超7万吨,产值达12亿元[9][10] 连州菜心产业现状 - 连州菜心具有清甜爽口、无渣的特点[13] - 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4] - 目前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综合产值达18亿元[15][21] 品牌建设举措 - 连州市多部门联合推动产品转化,完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17][18][19] - 通过挖掘产品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18] - 转化后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22] 产业发展影响 - 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更广阔的市场[26] - 推动连州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27] - 连州市将持续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的培育和保护,打造更多知名品牌[28]
经济第一大省,力捧“顶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01:18
影视文旅联动效应 -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开播后带动线上线下"荔枝热潮",实现"影视+文旅+新消费"联动模式 [1] - 生鲜平台数据显示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60% [1] - 广东与西安两地文旅媒体发布剧集相关景点攻略,大唐荔枝乡等景区游客打卡量显著提升 [1] 广东荔枝产业现状 - 广东荔枝栽培面积、产量与产值全国第一,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180万人 [2] - 2025年广东荔枝产量预计约160万吨,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促销行动方案 [2] - 针对9个主产区策划错峰产销活动,延长鲜果供应周期 [2] 品牌建设与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解决农产品品牌多而不精问题 [1]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2] - "12221"体系连续4年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目标实现品牌打造与农民致富 [3] 产业升级与国际拓展 - 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中广东占21/31个荔枝品种,包括高州桂味荔枝等 [3] -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入选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 - 组建全国最大荔枝出口集团中荔集团,培育出口示范基地与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