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在荆楚大地 探寻活力支点
金融时报· 2025-09-17 02:13
极目楚天,大江辽阔,千年文脉在荆楚大地持续流淌。湖北省如何以大好山水为笔,以荆楚文化为墨, 写好跨越千年的"答卷"? 8月25日至30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湖北省,深入武汉、襄阳、十堰等多个 城市。从文旅街区的汹涌人潮,到生产一线的智慧工厂,再到绿水"金山"的生动实践,一个"楚楚动 人"又蓄势腾飞的湖北跃然纸上,"活力中国"在这里有了真实写照。 历史与现实双向奔赴 当华灯初上,一场历史与烟火的"双向奔赴",为荆楚大地点燃了新的火花。 在位于襄阳市的唐城影视基地,随着一场《大唐倚梦》行进式夜游项目的上演,身着唐装的年轻人纷纷 涌入人潮,观看着"霓裳羽衣舞""赵府招婿"等精彩的歌舞表演。 "我们唐城景区晚上的夜游项目采用的是行进式、沉浸式的演绎,对游客朋友们来说是一步一景。"襄阳 盛世唐城景区讲解员付秀丽对记者说,"在这里,我们还原了唐朝时期完整的长安城,并配合全天候、 多类型的演出,非常受游客欢迎。" "走几步就能看到一场表演,体验感特别好。"8月27日晚,头戴簪花、衣袂飘飘的邹女士带着一儿一女 站在前排观看演出,"我们专门从福建过来,趁着孩子还没开学,带着孩子来唐城感受一下我们'大 ...
30载淬炼 修正药业全链拓展健康版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6 18:32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负债400万元的小药厂起步 成长为年营收超百亿元的医药企业[5] - 30年发展历程呈现"守正-创新-转型-跨越"的高质量发展曲线[5] - 2024年再度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稳居中国民营医药企业前列[7] 经营理念与质量管控 - 坚持"做药就是做良心 做企业就是做人心 做市场就是做民心"的核心价值观[4][6] - 建立高于国标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每批产品需经过10道以上检测工序[7] - 在全国多地建立GAP中药材种植基地 实现全链条可追溯[7] 产品研发与创新 - 拥有医药保健品品种2000余个 独家品种109个 涵盖24种药品剂型[8] - 年均投入研发资金超10亿元 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80余个 专利1000余项[9] - 对近400种经典中成药配方进行深入研究 运用网络药理学等前沿技术进行二次开发[8] 明星产品与市场地位 - 斯达舒 复方首乌地黄丸 二丁颗粒等多个品类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7] - 六味地黄胶囊通过新技术应用使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实现质的飞跃[8] - 即将投产国家一类生物药"注射用重组尿酸氧化酶" 填补国内治疗领域空白[9]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 - 中药提取车间日均处理能力达20吨原材料 关键工序数字化控制覆盖率达95%[10] - 新工厂投产后总体生产效率提高23.2% 不良品率降低29%[10] - 中央控制系统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监控 生产状态一目了然[5][10] 循环经济与新业态布局 - 利用药渣培育金耳年产量达150吨 加工成人参金耳羹等健康食品[11] - 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 提供在线问诊 远程会诊 电子处方等一站式服务[11] - 拓展健康管理 精准康养等新业态 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11] 产业链拓展与国际化 - 投资11.5亿元建设人参健康产业园 预计年产值超10亿元[12] - 在安徽亳州 山东临沂 江苏淮安等地建设产业园项目[12] - 产品覆盖东南亚 非洲 欧洲市场 2024年全资收购日本BNCT抗癌技术项目[13] 产品矩阵与产业集群 - 形成"中药做优 化药做强 生物药突破"的产品战略布局[9] - 打造涵盖药膳 特医食品 功能化妆品等的多元产品矩阵[12] - 逐步形成"医 康 养"深度融合的协同生态[12]
索宝蛋白坚持客户导向 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1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24%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43.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62% [1]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2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74%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9,735.23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6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1,444.45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4% [1] 业务发展 - 公司统筹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加大国际市场开拓进度,新加坡公司正式开启销售 [2] - 子公司吉林民德高端大豆蛋白生产基地2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全产业链加工项目已于今年6月份建成试产 [2] - 子公司生物科技的膳食纤维项目已建成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产能正稳步提升 [2] - 公司产品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高端分离蛋白生产技术与工艺的企业之一 [3] 研发创新 - 公司坚持以用户体验及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引入的方式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2] - 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平台和科研项目申报,完成2025年山东省研发计划项目-豆类蛋白绿色高质加工技术及营养食品开发项目等申报工作 [2] -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取得较好的成果,并发布了《大豆豆清》《腐竹、腐皮、豆杆及其制品》团体标准2项 [2] - 功能性浓缩蛋白具有保水性、高乳化性等功能特性,特别适合肉制品加工需求 [3] - 组织化蛋白主要出口,客户为高端肉制品企业和植物肉企业 [3]
现代牧业(01117.HK)中期销售收入60.7亿元 同比减少5.4%
格隆汇· 2025-08-26 13:13
中期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 公司录得销售收入人民币60.7亿元 同比减少5.4% [1] - 期内亏损9.8亿元 每股基本亏损11.67人民币分 [1] - 董事会未宣派中期股息 与去年同期一致 [1] 业务战略与运营 - 公司以原料奶生产为核心业务 通过数智化转型和生态化发展双轮驱动 [1] - 业务范围涵盖种业研发 牧草种植 饲料 奶牛养殖及产业链数智平台 [1] - 采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1] 企业愿景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牧业引领者 布局产业链并构建覆盖乳业全价值链的业务体系 [1]
原料奶业务持续增长 现代牧业(01117)中期收入60.73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3:13
财务表现 - 收入60.73亿元,期内亏损9.84亿元,每股亏损11.67分 [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9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3.3% [1] - 成本节约取得显著成效,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周期抵御能力 [1] 业务运营 - 乳牛饲养数量47.25万头,同比增长6.2%,成乳牛占比54.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1] - 成乳牛平均年化产量达13.2吨,同比增长1.5%,居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原料奶总产量166.1万吨,同比增长14.6% [1] 战略发展 - 以原料奶生产为核心业务,通过数智化转型和生态化发展双轮驱动 [1] - 业务范围涵盖种业研发、牧草种植、饲料、奶牛养殖及产业链数智平台 [1] - 构建覆盖乳业全价值链的业务体系,采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1]
中宠股份上半年盈利同比增超四成 海内外双市场均实现上扬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3: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4.32亿元同比增长24.32%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42.56% 扣非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44.64%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5亿元同比增长204.55% [1] - 境内主营业务收入8.57亿元同比增长38.89%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5.75亿元同比增长17.61% [1] 业务结构分析 - 宠物主粮业务销售额7.83亿元同比增长85.79% [1] - 宠物零食业务收入15.29亿元同比增长6.37% [1] 品牌建设进展 - 三大核心自主品牌WANPY顽皮/Toptrees领先/新西兰ZEAL真致形成覆盖多消费层级的协同品牌矩阵 [2] - WANPY顽皮品牌签约欧阳娜娜担任代言人实现破圈传播 [2] 产能扩张布局 - 全球建成超22间现代化生产基地 超10个新项目稳步推进 [2] - 高端智能宠物湿粮工厂投产后湿粮产能将超全国总产能10% [2] - 新干粮工厂单日产能可支撑百万级市场供应 目标跻身亚洲高端干粮生产前列 [2] 全球化战略实施 - 墨西哥工厂投资近1亿元占地1万平方米 覆盖宠物零食等品类 系行业首个墨西哥布局企业 [3] - 全球供应链已覆盖美国/加拿大/柬埔寨/新西兰工厂 墨西哥工厂将整合北美区位优势形成协同网络 [3] - 美国/加拿大/柬埔寨工厂扩建项目稳步推进 增强供应链灵活性与抗风险能力 [3] 数字化管理升级 - 构建覆盖全业务链路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重点部署财务管控/供应链协同/生产运营核心板块 [3] - 以SAP系统为战略支点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数据资产价值转化能力及组织敏捷响应能力 [3]
沙漠绿洲的奇迹:中国乳业如何生产世界品质好牛奶
新京报· 2025-08-04 02:30
核心观点 -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腹地正通过循环农业模式改变中国乳业全球地位 成为全球最大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1] - 蒙牛公司以生态保护为基础 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产品与品牌体验 [1] 生产模式创新 - 采用"种树治沙、牛粪养田"循环模式 颠覆传统农业想象 [1] - 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理念深化产业链协同 [1] 产业链布局 - 实现"种养加、草牧奶"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1] - 以产业链思维构建从牧场到消费端的完整体系 [1] 行业地位 - 生产基地被定位为全球最大有机原奶生产基地 [1] - 通过创新模式提升中国乳业全球坐标与世界品质 [1]
育出优质粮 端稳“金饭碗” 河北石家庄将“一粒麦”做成“大产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08:24
行业分析 - 石家庄强筋小麦产业采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从育种到精深加工形成完整链条,年产值突破115亿元 [2] - 强筋小麦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超10亿元,成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3] - 藁城区强筋麦种植覆盖率达90%,建成3个大型交易市场、120家民营粮食流通企业,培育20余家面粉加工企业 [2] 公司运营 - 种粮大户苏吉平种植800亩强筋优质小麦,去年总收入约125万元,收益显著高于普通小麦 [1] - 石家庄培育出"藁优2018""藁优5766""冀麦765"等多个强筋优质小麦品种,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的抢手货 [1] - 藁城区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农户"模式,发展536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5万亩 [2] 市场表现 - 藁城区原粮"优质优价"转化率达100%,直接带动农户增收 [2] - 强筋小麦作为面包、拉面、饺子等食品的核心原料,市场需求稳定 [2] - 石家庄强筋小麦产业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农业增效益"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 [1] 产业链建设 - 石家庄构建"育种繁种-规模种植-仓储流通-精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 [2] - 全市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确保原粮品质稳定 [2] - 培育面粉加工、宫面制作等下游产业,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 [2]